在细微的爱里(2)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haiyid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女子的手指,宜将斗草寻,宜把花枝浸,宜将绣线匀,宜把金针纫,宜操七弦琴,宜托腮边玉;更有“金凤花开色最鲜,染得佳人指头丹”的佳句。然而回过深思,观之母亲的手,似乎已失去了此等雅致。
  记忆最深处,母亲似乎总留着干净的长指甲,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异常美丽的光芒。
  清风撩动窗帘,残月暮光渲染寂夜。彼时,已至深夜,空荡的房间只剩时钟无趣地摆动,母亲无声的陪伴渐渐被视为理所当然的馈赠。搁置下温热的笔杆,瞥见倚靠在沙发上的母亲。静静地,她耐心细致地整理着我凌乱的衣物,轻柔地展平,指尖辗转在领口间,掸拭夹杂的些许尘埃。偶尔,微微摇头,眉宇轻凝,唇边流淌着带着温情的嗔怪:“这孩子,平时也不知道好好整理。”轻声的叹息中,却依旧伏首忙碌地操弄着。原本杂乱无章的衣物在母亲的细微整理下,呈现出规则悦目的方块状。浅黄的灯光滤过漆黑的面纱,或深或浅地映衬在母亲的侧脸上。是爱,细微而见著。
  或许,时光无情,总会把岁月雕刻成千疮百孔的沧桑。母亲面颊上曾经的眉目巧笑褪去,浓重的卧蚕终究抵不过岁月蹉跎。你温柔的指尖数落几多沧桑,看着你时常被线丝勾缠到的手指,我明白它们也已不再盈巧。蓦然看到母亲指尖略显突兀的小疤痕,想起儿时——哭着闹着,一次次畏惧地推开那恼人的药片,仿佛是毒藤蔓会在唇齿之间缠绕蔓延,苦涩地猛烈冲击口腔。母亲摸着我滚烫的额头,蹙眉喃喃。迷糊着迷糊着,母亲竟像变戏法一般将一片极其精小的药片送到我面前,哄骗着我服下两三片,便也安睡了。夜半被细琐之声吵醒,起身倒水,竟是怔住了。母亲伏于案前,小心翼翼地切着药片,原来母亲没有超能力,她那泛红的指尖將大药片化为小爱,黯黑的冷色调下竟是这般鲜艳。
  母亲的种种光芒早已被时光带来的灰尘掩埋,突然想起张晓风的一段话:“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只是她藏好那件衣服,然后用最黯淡的一件粗布把自己掩藏了,我们有时候认为她一直就是这样……”
  我想,那件羽衣,大约是藏在细微的爱里了。
  (素材来源:本期107页《在细微的爱里》 指导教师/刘宝侠)
  编辑/ 关晓星
其他文献
一位中年儿子正在陪着父亲练习走路。父亲是一位偏瘫患者,在儿子的护卫下,父亲拄着轮椅的两边把手,慢慢地努力地站起身子。待父亲双脚站稳后,儿子把轮椅从后面慢慢撤走。儿子转身又来到父亲的前面,弓着一副高大的身躯,与矮小的父亲保持着同一高度,然后把双手平伸向父亲,眼神里充满鼓励地说:“来,爸爸,向前迈步!”父亲的眼里有一丝恐惧,也有一些潮湿。我想,父亲此时脑海里一定想起了儿子幼年初学走路时,他也是这样把双
1964年的一天,黑人妇女玛丽·汉密尔顿作为证人,在美国亚拉巴州的法庭上,接受白人检察官的调查问询。  “你能如实回答我的提问吗,玛丽?”检察官问道。玛丽·汉密尔顿瞟了一眼检察官,闭口不语。检察官提高音量说:“请回答问题,玛丽!”玛丽·汉密尔顿白了他一眼,依然不作声。检察官有些恼火,再次提高音量:“你能听见我的问题吗,玛丽?”玛丽·汉密尔顿仍然一言不发。  检察官生气地转身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我
转眼间,高考已与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携手踏入了不惑之年。越来越成熟的体制,为广大考生提供着通往书山之顶的路径。  博尔赫斯有言:“理想的拉力大于现实的推力,正因为有了无数人不畏艰难地追求理想中的希望,才使得那么多生命的璀璨明丽得以成就。”读书如远上寒山,其入愈深,则石径愈狭。而高考永远让广大考生看到白云深处的希望,让理想的拉力有了抵抗现实推力的正确路径。  【素材运用亮点1】选用了寒山、石径、白云等
作家簡介:伊恩·麦克尤恩(lan McEwan)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1948年出生于伦敦西南部的小镇奥尔德肖特(Aldershot),父亲是一位军人,曾参加过敦刻尔克战役。童年的麦克尤恩曾跟随父亲辗转于东亚、德国和北非等地,1959年返回英国,在一所寄宿学校读书,同学大都来自破碎的家庭,粗鲁而残暴。在孤寂的中学时代,麦克尤恩沉浸于文学的世界,大量阅读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读到过这样一种感叹:如果世人都眼盲,我决不会去追求华丽的衣裳、豪华的居室、铺张的排场……是啊,原本人生苦短,竟还要处处跟人比较、争一日之短长。可是,难道为了世人没有眼盲,就只能让自己心盲吗? (引用某人的“一种感叹”开篇,以“心盲”对“眼盲”,引发读者的思考。)  竞相攀比,除了虚荣之外,还有些别的原因吧?是觉得比不过别人有伤自己的面子?是认定伤了面子就等于损伤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是看到大家都如此虽
任务驱动型作文非常适合写议论文,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析说理是支撑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樣,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作为议论文三要素之一的“论据”在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够恰当运用甚至“出彩”,势必起到旁征博引、纵横开阖、雄辩服人、妙笔生
新考纲规范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题型:三道选择题,四选一(错误项或正确项)型。怎么解答此类试题呢?最佳破解之策就是,看清其常规常用的设误法。经过研究,其常规常用的设误法,无非以下几种。  一、偷换概念  本来是这个意思,设题者却故意换成那个意思,即偷换概念、偷梁换柱、以假乱真、混水摸鱼、混淆是非、顾左右而言他。譬如:  例1,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
“标签”主题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高频主题。如:2016年,上海卷“评价别人生活”,江苏卷“个性与创新”;2015年,天津卷“范儿”,四川卷“老实人与聪明人”;2014年,辽宁卷“乡村满天繁星与城市霓虹闪耀”,广东卷“胶卷时代与数码时代”……“标签”主题无论是从对个人个性的培养还是从对时代特征、国家品牌关注的角度上考虑,都将会反复出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范畴中。  【主题解读与夺分素材】  纵观近几年
提到西安,在你脑海中闪现的第一样东西是什么,是肉夹馍,还是凉皮?是秦始皇兵马俑,还是华清池?在我心里,西安不但是我成长的地方,更是让我真正体会到青春的地方。  不疯狂的那不叫青春  在班主任“老张头”告诉我们暑假学校得组织去西安研学旅行的时候,原本昏昏欲睡的自习课堂瞬间炸开了锅。我悄悄戳了戳前桌班长的后背,兴奋地跟他说:“去西安?这么好,这下有得玩儿了!”班长毫不留情地打击我:“还有二十多天呢,你
这是使用全国课标卷Ⅰ的河南省近三年的高考成绩分析柱状图(发布于2015年第22期《招生考试之友》)。观察该图,我们发现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得分在高考八个模块里最低,连续三年没有突破50%的得分率。这样超低位运行,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命题方注意到这一情形,也试图从命题方面改变这一态势,但是目标仍然难以达到;一是备考方注意到这一现象,却仍然没有拿出适宜的备考对策,甚而从高一年级开始,论述类文本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