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班问题分析

来源 :成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z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批准高等学校开设全日自考助学班的目的是利用高校内部资源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但在高校开设全日自考助学班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质量低下和招生不规范等,其中教学管理质量低下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思考,但是在招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大家应有的注意,其实这两个问题是有内在联系的,只有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挖掘出高校全日制助学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校;自考助学班;招生;教学管理;监管
  【中图分类号】G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5)12008003
  【收稿日期】20150831
  【作者简介】沈振锋(1969—),男,湖北仙桃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继续教育学;裴忠拓(1990—),男,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以及三农相关问题。全日制自考助学是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全日制大学正规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学历教育模式,学生在校内进行学习,通过考试后取得相应的文凭。全日制自考助学是根据国家政策而出现的产物,主要目的是增加社会人士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高社会人士的学历,增强其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开办以来,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来源较为广泛,绝大多数为高考落榜生和社会人士,也包括一些分数达到二本或三本院校的高考考生,甚至还包括一些初中毕业生,以本文所追踪调查的班级为例,这个班级近130人,其中高考过其本省本科线人数约有15人,没参加高考或者分数极低的人数约有30人,其余都是高考分数较低者。这群人中,最终按时拿到毕业证的人数不足25人,按时拿到学位证的人数仅有15人。在本班超本科线15人中,最终按时拿到学位证的人数不足5人。这个班级中所存在的两个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是超本科线的学生就读于全日制助学班的现象;二是学生的毕业率低的现象。在进行大量研究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这些问题主要出自招生、教学管理以及监管机制这三环节,我们只有对这三个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挖掘出其根本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招生方面
   虽然早些年自考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自考生数量增加也较为迅速,但是自考作为取得文凭的一条路径,在社会中并没有被大家所广泛了解,自考文凭在社会中的认可度也并不高,同时较函授而言自考取得毕业证的难度更大,所以自考生数量并不算太多。近些年伴随着高校扩招,国家对自考招生院校的限制以及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得自考生源在不断地下降。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些高校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班仍还能招到较多学生,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后,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助学班的信誉和教学质量很好,学生毕业率和就业率较高,助学班获得了大家的认同;第二,学生被不规范的招生所欺骗;第三,经济原因,因很多三本学校的学费较高;第四,仅仅为了混文凭,而后凭关系进入相关单位。
   在对某高校2009级全日制助考班的调查中发现,这个班级大多数学生就读于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主要原因是被不规范的招生所欺骗,仅有极少部分学生是知道自己所受教育的真实性质后而自愿前来。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虽然在招生过程中招生机构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但是学生进入学校之后理应被清晰告知自己所受教育的性质,如果开学初始学生迅速发现此类问题,学生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但很多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却仍然还被蒙在鼓里。这往往是由于某些机构或人员利用政策打擦边球或者是时间差来掩盖学生就读于高等全日制自考助学班这个事实,使学生进入学校之后仍没有及时发现异样,发现后为时已晚,从而迫使学生留在学校就读。
  以利益驱动的助学使高校举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初衷发生了变化,现在有些高校开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创收,如本文所追踪的班级每人每年的各项费用加起来高达上万元。虽教育部已经明文规定,从2007年秋季起,部属高校禁止招收自考生,但一些部属高校仍以联合培养或合作办学的形式开展自考助学班,由于领导思想本身就存在偏差,从而导致有关部门对此现象存在默认或视而不见的态度。
   对于此类问题,从政府层面来讲,虽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但是并未得到重视,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相应的监督与惩戒机制不完善,政策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从学校层面来讲,首先是部分领导思想存在偏差,其次是学校里存在利益共同体,如我们所追踪调查的班级的学生在开学初竟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发现后虽经举报但也无济于事,只能无可奈何地留下来;从个人层面来讲,学生和学生家长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并且对国家的相关政策缺乏了解。
   本文建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类问题加以解决:第一,树立自考品牌意识,提升自考毕业证书的含金量以及社会认可度;[1]第二,在社会对自考文凭认可度不高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考研,摘掉学生自考生的帽子;第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从制度的层面上来对教育招生机构施压,对于违规招生机构和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第四,严禁学校采用学生招学生的方式进行招生,避免招收年龄较小的学生;第五,对于违规招生的学校进行处罚,对校主要负责领导进行行政问责,对于相关学院一把手和分管的院领导也要进行处罚;第六,对学生举报的违规现象,及时进行调查,按时公布调查进度,并启动追则机制;第七,端正相关领导的思想;第八,由于一些高校开展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目的就是为了创收增收,因而可对其招生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罚款;第九,学校要完善招生规则,规范公章的使用,严禁以学院的名义进行招生;最后,加大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防范意识。
  二、教学管理方面
   本文所追踪调查的班级中最终按时拿到毕业证的人数不足25人,不足总数的20%,按时拿到学位证的人更是仅占总数的10%左右,超本科线15人中最终拿到学位证的人数不足5人,可见高校自考助学班的教学管理质量令人担忧。结合本文所追踪调查的班级,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现象进行分析:   1自考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参加自学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学历,只要通过课程规定的考试科目,就可以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自学考试重应试,轻实践,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严重不足。现自考生所学习的课程很多都是很久之前就确立的,教材也较为老旧,学生所学与实际严重脱钩。这些都是造成自考毕业证含金量较低以及社会认可度不高的因素,因自考文凭的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较低,所以学生找工作也较困难,从而使学生缺乏取得毕业证的动力。
   对此我们要树立自考品牌意识。首先,自考生所使用的教材要与时俱进,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的修改书本的相关内容,使书本的知识更贴合实际更加新颖,并且相关课程的设置也要更加的合理,同时还要体现出高校的特色;其次,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实践,学校要积极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与条件,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高自考毕业生的水平,同时也增加自考毕业证的含金量,增强社会对于其的认同感,同时也带动学生就业率的提升。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保障,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必定高涨。
  2全日制助考班教学体制有待完善
  首先,是缺乏稳定的教师队伍,高校开展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高校教师,但本文所追踪调查的班级的任课教师却以本校研究生为主,只有较少校内教师,这是导致教学质量较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缺乏对代课教师的激励,一些高校内的教师代课往往是迫于行政压力,并且对教师的报酬一般也是以课时费为主,重“量”不重“质”,使教师缺乏代好课的积极性;[2]再次,教学进度安排不合理,对于课程的设置以及每次考试科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安排,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是提高助学班教学质量的前提,高校要利用其自身优势组建高素质稳定的教学团队。自考助学班与教师维系关系的主要纽带是报酬,所以可通过报酬机制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行政与物质激励结合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态度。学校也可以发动退休教职工的余热,使其参与到自考生的教育工作中来。[3]同时,自考的课程设置需要一个熟悉考试大纲的教学教师安排,以便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
  3全日自考助学班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学校对于自考生总体上保持宽进严出的模式,学生往往是高考的失利者,基础较好的学生较少,有较强自我学习能力并能自觉学习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平时上课时学生的总体到课率极低,正常的教学秩序不能维持,使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考试过程中学生作弊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打击了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自考助学班的学风考风日益下降;最后,学校会由于经济原因,不准学生提前毕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学校要建立合理的政策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学校可通过物质层面的奖励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平时学习生活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在学生中开展团学工作,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工作能力强、态度端正的同学给予其入党以及评定三好学生的资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在激励的同时,也要对一些不遵守秩序的学生进行惩戒,加强学风考风建设。
  4全日自考助学班管理有待加强
   全日制助考班教学管理工作一般由继续教育学院和二级学院共同进行,往往会出现职权不清,相互扯皮的现象;[4]基层管理人员大多是社会人员或者校内教师的家属,整体素质偏低;学校对于自考生和统招生往往会区别管理,使其不能享受与统招生同样的待遇,本来学生就有自卑心理,再加上学校的区别对待,就使学生自卑的心理更加严重,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如本文所追踪调查班级所在学校校内图书馆不对自考生开放。
  学校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领导间沟通,明确职责,建议以各学院管理为主继续教育学院管理为辅的模式进行管理;各学院要有专门领导负责自考助学班,定期召开相关会议,了解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以及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要有严格的筛选制度,提高基层管理的水平;同时淡化自考生与普通统招生的区别,保证自考生拥有同统招生相同的教育、学习、生活环境。
  三、监管方面
   对高校全日自考助学班监管力度不够,以利益为驱动的助学违背了国家开办此类助学的初衷。由于没有合理的定价监管机制,很多学校的收费存在较大的问题,如本文所追踪的学生每年的各种费用加起来达到上万元,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和所交费用代表的价值严重不对等,现存状况是高校助考而不助学,重经济效益,轻教学投入,助学效果不明显。[5]
   所以相关机构要增强监管力度,端正高校办学理念,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为降低教学成本而牺牲教学质量,要严格规范收费机制,摆正高校办学理念,虽然国家和各省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应对此类的事情发生,但现象屡禁不止,这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要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对于教学理念出现偏差的高校进行严肃处理并限期整改,对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行政问责。对仅仅以追求利益为目标而开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的学校进行问责和罚款,迫使其端正态度。
  【参考文献】
  [1]黄德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对策[J].高教论坛,2014,(6).
  [2]张春伟.对提高自考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9).
  [3]张坚雄,刘婷.关于构建普通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6).
  [4]杨平.高校自考助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9).
  [5]杨旭丹.积极推进高校自考全日制助学规范管理[J].今日科技,2010,(7).
  (编辑/赵晓东)2015第12期(总第347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12 2015Total No.347
其他文献
【摘 要】尽管成人教育的专业地位确立已近百年,成人学习也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特征在教师教育领域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其独特的需要在职后教师培训项目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回应。融合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文化理论进行项目设计与实施是提高职后教师培训项目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成人学习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职后教师培训;融合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同时也 是一种新式的传播活动、传播过程。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学既有共性,又有其独特之处。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基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远程开放教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 。基于此,从传播学视角出发,探讨远程开放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基本素养。   【关键词】开放大学;教师;素养;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摘 要】结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和教师培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融合的教师培训混合培训模式,以期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质量,提升培训实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混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4-0058-03  【作者简介】蒋瀚洋(1977—),男,湖南衡南人,硕士,讲
如何摆脱岁月的年轮给学校带来的桎梏,克服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诸多困难,成为许多历史悠久的“公办老校”面临的现实问题。  培育立项了4个省级课题、18个区级课题;开设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51门……这就是如今的广东省佛山市凤城实验学校,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和多数历史悠久的公办学校一样,彼时的凤城实验学校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生源结构复杂、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学校基础设施陈旧、教育教
【摘要】社区数字化学习的开展离不开有效的支持服务,学习方式支持服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方式的支持服务要体现动态开放性、要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意义构建以及要促进学习效果智能放大,从而应对市民不断多样化发展的学习方式对支持服务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关键词】社区数字化学习方式;O2O体验式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12004
《告密者》“反特”新亮点  根据作家张宝瑞小说改编的《告密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反特故事。编剧力图使该剧扑朔迷离吸引观众,然而,某些情节上故弄玄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剧质索。开篇以枯井中的无名尸体为引子,柳云龙饰演的“龙飞”为找出出卖党内重要领导的“告密者”,于是围绕着“告密者是否已死?”、“谁是告密者?”等悬疑谜题展开缜密推理和揭秘。但几乎在侦破关键时刻总会“突然死人”而“遇卡”
【摘 要】在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是学习者完成自主学习的有效保证。通过分析“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电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可选择”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促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5)09003203  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传播媒介,学习者主要利用教育者提供的学习资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和更有效的空间内造就出优秀、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在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协同下,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行业化职业院校。但是,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职业院校的行业性不明显、优势不突出问题。为此,重新解读行业化职业教育的内涵,在充分认识其特点的基础上,探索行业化职业教育建构原则,借助成功案例总结行业化职业教育实
未能走进开满鲜花的校园,未能站上熟悉的讲台,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开学季——线上教学。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我利用班级美篇制作,架起了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让美篇制作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的居家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一、美篇代言——沟通的桥梁  美篇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图文编辑工具,能发图片,任意添加文字描述、背景音乐和视频资源,让单纯的文字生动起来,让人有阅读欣赏的愿望。孩子们喜欢新奇、
【摘要】我国社区教育多元治理体制的逻辑起点是满足转型时期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社区教育多元治理体制构建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政府、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其构建动力由多种复杂的力量交织作用。其中,国家引导是社区教育治理体制构建的主导力量,市场机制是社区教育治理体制构建的推动力量,社会力量的自身演变是社区教育治理体制构建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社区教育;治理体制;生成逻辑:构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