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无偿捐献”分手吧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我们知道很多捐献的美好事迹,那些慷慨的人物和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像大家熟知的收藏家张伯驹,将稀世之宝《平复帖》和《游春图》捐献给国家的壮举,家喻户晓。当初张伯驹购《平复帖》花费4万银元,购《游春图》则花费了240两黄金。当时的捐献可能会有一笔奖金,但是这么一点儿奖金就是象征性的,捐赠者看重的也许还是那一纸奖状吧,悬之于壁,子孙景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私家收藏捐献给公家仍是一件光荣无尚的行为,像“无偿献血”一样,属于“公德”的范畴。我献过两次血,算不算“无偿”,于我是说不清的,反正单位给了点钱买营养品,还发了献血证,听说有了这个证,你的家人需要用血的时候即可以优先云云。第二次献血,说实话我当时很穷,动机并不高尚,有一半的原因是冲那500元奖金去的。据说现在有“卖血”专业户,我是很能理解的。话头还是回到个人藏品捐献上来,藏书家唐的藏书捐献给现代文学馆,是当时很轰动的大事,可是我听说不是纯粹的“无偿”,现代文学馆方面应该心知肚明。巴金的藏书分几批捐给了现代文学馆,从我的感觉来看,应该是纯粹的“无偿”。其实无论无偿还是有偿,毕竟较之“出售给”“卖给”某某公家,从字面上讲要体面得多。从受赠方来讲,也不好永远心安理得地享用“白来的”吧。
  也许是“无偿捐献”的精神感召太深入人心了,一旦进入商品意识大发达的当下,某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怪事就出现了。报载:日前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行的“周海婴藏鲁迅文物移交入藏仪式”上,鲁迅题赠许广平的《呐喊》等图书入藏鲁迅博物馆。此次入藏的鲁迅文物包括《呐喊》、《彷徨》、《坟》、《热风》、《野草》、《苦闷的象征》、《中国小说史略》等鲁迅代表作共18种20册,这些书大多数为毛边本,均有鲁迅题赠墨迹。《三闲集》的题赠文字为“广平哂存迅,一九三二,九,一九,上海”;《苏俄之文艺论战》(作者任国桢)上的墨笔题字为:“送给害马迅。九、一八”;《热风》上的墨笔题字是:“送给广平兄著者一九二五年、一一、一四”;《彷徨》上的墨笔题字为:“寄赠广平兄于广州迅自厦门。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七日”。据悉,这些珍贵图书总估价达1200万元。 我对这条报道的措词有几个疑问,表述如下:
  一是“周海婴藏鲁迅文物移交入藏仪式”,这里的“移交”是个什么概念,是“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抑或“原来负责经管的人离职前把所管的事物交给接收的人”这个意思吗?不属于“无偿捐献”吧?
  二是“这些珍贵图书总估价达1200万元”。以前类似的捐献从未出现过“估价”这个词,这个词只有涉及到具体的买卖时才会使用。
  “捐献”时代渐行渐远,与“无偿捐献”分手吧。
其他文献
原料还是工艺?收藏翡翠更注重哪项?首先还是要看料。拿到一件翡翠,外行看到的就是一件翠佛,或一颗戒面,或一个翡翠福豆;而同一件东西,行家看到的首先是一块翠料,它为什么会做成翠佛、戒面、福豆,完全是由翠料决定的。  很多人都问我,翡翠行业为什么不像白玉那样有很多著名的工艺大师。其实翡翠行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工艺师,但行里有句老话,叫“原料是师傅”。  加工翡翠的工艺师,拿到一块翡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
期刊
近来有人在媒体上公开说:“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我认为说这话的人一定是别有用心的。  出此言者,口袋里可能会有些钱,但肯定是对艺术、艺术史没有什么研究的人,保不齐还是一个在混乱市场中浑水摸鱼的投机分子。如果他只是自己在艺术品市场中买进卖出、来回倒腾,别人也没有必要去搭理他。问题是他别有用心的言论出现在媒体上,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果让这些人的言论去引导艺术品市场走向,不明就里的收藏者或投资者纷纷仿
期刊
由上海美术馆主办、大连万达集团承办的“墨彩华章—石齐画展”将于5月5日至13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在美术界,石齐是当代新中国画思想的倡导者,长期在绘画语言和表现领域的探索,以及画风的变化和不断创新,使他成为当今引人注目、极具人气的艺术家。石齐的绘画作品风格强烈、色彩耀眼,在他的艺术世界中,人们看到了思想活跃、感情率真、敢于探索的时代精神。他的思考和实践,已经触及到了中国绘画语言的本质。  艺术历程 
期刊
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继孤山社址后又有了创新发展的新基地,3月28日,由西泠印社精心打造的西泠艺苑艺术品交易中心在杭州文化广场正式开业。这一浙江省首家集创作、展览、交易、收藏、论坛等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品集散地,以其高品位和高品质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西泠艺苑首期营业面积为5000平方米,设有30个独立经营单元,是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品产业链集成中的重要板块。据西泠印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钱伯
期刊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叠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旋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如此热闹非凡的场景,可见灯笼的巨大魅力。  灯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庙宇厅堂处处可见,人们往往在逢年过节之时,悬挂灯笼以寓意“幸福吉祥”。上文中所写的元宵观灯,亦可追溯
期刊
拍卖作为艺术市场中的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画廊几乎共同掌控了整个艺术品的交易体系。对于任何利益共同体而言,维护其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永远是第一要义,而当代艺术在数年的膨胀发展和天价之后难以继续上演拍卖的高价神话,而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群体羽翼尚未完全丰满,因而无法实现市场价值的突破,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拍卖公司必须寻求下一个市场洼地,于是,中国早期油画在必然和偶然的平衡点上成为了市场深度挖掘的对象之一。或
期刊
各行各业每年都会曝光一连串造假制假、欺诈消费者的“消费黑幕”,一些不法商家违背良心违规违法,不顾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和不满。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艺术品市场,虽然艺术品市场的造假行为,不会直接影响到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但它所带来的后果对文化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并伤害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和诚信品质。  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假”,首先是艺术品造假,也就
期刊
就在这期策划即将新鲜出炉之际,艺术品市场传来几个重磅消息。苏富比在北京敲响了慈善拍卖的槌音,其12月北京大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上海自贸区拟暂停实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未获人大常委会通过;尽管在上海自贸区拍卖文物成为泡影,但佳士得上海首拍依然星光熠熠,惹人注目;而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永乐在与佳士得商标使用协议到期后也宣布关门大吉……艺术品市场就是这么神奇,总是在看似波澜不惊或一片沉寂之时,突
期刊
本刊9月的专题策划是“口福之道”专号,我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通篇看下来,发现一个缺憾。大家谈得都是精食精器精吃,好像忘了几千年来,能够享受“精食美器”毕竟只是极少数的阶层,“食不果腹”的阶层哪个朝代都是存在的,“不求好,只求饱”更是绝大多数人群的基本现状。长期以来,解决几亿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头痛的顽疾。我的意思是,不妨有一两篇谈谈“粗茶淡饭”的情味,“粗粮细作”也得巧思巧手啊。三年
期刊
底特律艺术博物馆藏品涵盖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历代大师的作品,还有非洲、亚洲国家地区的文物珍品,其中包括一批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如董其昌、文征明、沈周的书画等。  日前,美国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底特律终于无法承受重重压力,宣布寻求破产保护。在这个已经衰败不堪的工业城市中,底特律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品渐渐被城市的应急管理部门当成了一座金库,希望能通过变卖这些珍贵的名家大作,帮助城市走出破产的泥潭。那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