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影响之解析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必将对企业用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明确其主要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的具体方面,是企业采取应对措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应对措施
  
  2007年6月29日,历经四审的《劳动合同法》终获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由于《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有较多不同之处,因此及时学习新法、遵守新法、落实新法,就提上了众多企业的议事日程。本文主要围绕《劳动合同法》给企业用工带来的影响这个角度提出浅显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
  
  (一)《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平行法,互不隶属,不具有下位法与上位法的关系。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子法,因此《劳动合同法》在“出生”时就带有污点——违法性。该观点提供的例证是,《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法》却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劳动合同法》的创设依据并不是《劳动法》,这可从《劳动合同法》第一条就可明了。[1]《劳动合同法》是新法,而《劳动法》是旧法,依据法理,在新法与旧法相冲突时,优先适用新法。
  (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加有力。从应然角度来看,劳动者与企业处于绝对平等地位,就如同其他民事活动的主体一样,但从实然角度来看,由于当下的劳动力市场属于买方市场,劳动者出于现实的考虑,不得不接受企业某些不合理甚至是违法的要求,因此劳动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劳动法》实施以来,对保护劳动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要求,而《劳动合同法》在《劳动法》有关条款的基础上,从合同期限、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违约金的设定、合同的解除等方面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显示出对立法者对民众诉求的呼应。
  (三)《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在劳动法律体系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矿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律体系中规范劳动合同制度的一部重要法律。从《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该法既考虑到了我国当前在劳动就业方面的特殊国情,又参照了国际上不同国家的用工制度,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有所侧重。应当说,《劳动合同法》是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将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劳动合同法》对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的进一步规定,[2]对劳动合同制度诸多方面的依法规范,将加快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
  
  二、《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几点重要影响
  
  (一)制定规章制度应重视民主管理。《劳动法》已明确了用人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法律义务,《劳动合同法》则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该法还明确要求,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3]因此,制定规章制度不再是企业管理者一方的事情,更不是企业有权单方决定的事。一套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制度,必须符合三个要件,即内容合法、民主程序和向员工公示,缺一不可——三个要件都具有“一票否决权”。
  (二)细化了订立合同要求。针对当下较为普遍的事实劳动关系问题,《劳动合同法》提出了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要求。其既规定了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明确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应得报酬两倍的工资。[4这样就弥补了《劳动法》对法律责任规定的缺失。因此,企业在招聘用工中应强化法律意识,及时订立书面合同,避免不规范用工造成双倍赔偿。
  (三)对员工的流动需要更新管理理念。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选择权,《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相一致,即规定劳动者辞职只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期限只对用人单位形成法律约束,而对员工基本没有限制。这样一方面致使更多的长期合同甚至无固定期限合同的签订,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调整现有的用工规则。
  如何降低员工流动,避免员工流动率过高,是许多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支付经济补偿金是体现劳动价值的需要。《劳动法》中规定,如果企业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企业需要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在劳动合同正常到期终止的情形下,企业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由此可见,《劳动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带有违约金的性质,即只有在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才必须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在《劳动合同法》中,除劳动者无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不续签合同的,也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这充分体现了立法对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所作贡献的肯定。
  
  三、企业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措施
  
  (一)掌握《劳动合同法》,树立“守法成本低于违法成本”的理念。首先,企业要学习《劳动合同法》,特别是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要认真地学法,为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获得从上往下的“推动力”;其次,用人单位有义务通过内部途径和手段让劳动者知晓《劳动合同法》,为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法》获得从下往上的“配合力”。
  (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夯实管理基础。企业应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台账和职工名册,并全面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文本中,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列明必备条款,并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补充条款,以设计出条款齐备并合法的劳动合同书。此外,企业应切实抓好劳动合同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各个环节的管理,依法进一步细化,明确管理操作办法。
  (三)改进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目前,大多数企业已制定一些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法》颁布后,其中可能存在与新法相抵触的情形。为此,企业应重新审查本单位劳动规章制度,找出问题,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其次,用人单位应制订本企业的“立法法”,明确规定本企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决定均应经职代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在有关制度中细化讨论的程序、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以此作为形成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最后,用人单位于2008年1月1日后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以及企业自己细化的程序执行,抓好劳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完善。
  (四)践行“以人为本”,[5]尽力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价值提升的双赢目标。诚然,《劳动合同法》偏重于保护劳动者,一旦企业有违法行为,便会招致严厉的法律责任,但必须明确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企业的苛刻,而恰恰是由于个别企业之前不尊重劳动者,随意侵犯劳动者权益,以致社会反应强烈,进而对弱者地位、权益的被动补偿。试想一下,若企业之前对劳动者权益“百般呵护”,还会出台如今的《劳动合同法》吗?但正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守法成本低于违法成本——只要企业重视人才,内部激励充足,充分发掘人才潜力,用人不疑,注重培养员工忠诚度,切实遵守《劳动合同法》,所做的甚至还好于《劳动合同法》所要求的,那么不但违法成本不存在,反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提高证据意识。《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因此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公示上述制度或事项成了企业的法定义务。但必须说明的是,在何时何地公示、通过何种途径公示、公示的范围、公示的期限等都是容易发生争议的问题,为此,企业应建立公示流程制度,并保存好有关公示的证据,为将来可能发生的劳动仲裁、诉讼提供证据支持打下基础。[6]例如,某外资企业依据公司制度将旷工七天的某员工开除,后该员工在诉讼中声称该制度未被公示,此时就需要该企业提供证据证明其已履行公示程序,否则该企业就面临着较大的败诉风险。
  
  注释:
  [1]《劳动合同法》第1条规定:“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依据立法惯例,若《劳动合同法》的制定依据是《劳动法》,则会在第一条中开门见山的提到“依据劳动法制定本法”。
  [2]《劳动合同法》第五条规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但未明确该三方机制的人员比例,此为一大遗憾。
  [3]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条。
  [4]参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
  [5]“以人为本”有两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以人为资本”,第二种涵义是指“以人为根本”。第一种涵义多见于传统战争中,而在当代社会,其第二种涵义为主流涵义。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由此可见,若企业在仲裁或诉讼中称已公示有关制度,需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者,须承担相应后果。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犯罪概念可分为实质犯罪概念和形式犯罪概念,其差异是因为对犯罪定义时没有找到合适的语境。事实上实质概念主要立足于立法层面而形式概念立足于司法层面,但传统的实质定义也并没有科学地反映出立法中犯罪概念的实质。本文从立法语境和基本人权出发为实质犯罪概念找到新路径。  关键词:实质犯罪;权利;基本人权    一、问题的提出:传统的实质犯罪定义反思    对于是什么犯罪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很多刑法学者
期刊
摘要:宪法第四修正案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民主宪政建设的需要。对私有财产进行宪法保护为现代西方各国所推崇,也为转型中的国家所效仿。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对各种财产所有权进行一体的保护。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财产权;宪法保护;    一、新中国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规定概述    在我国,无论是宪法读本还是政治经济学教程,都会在探讨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时,
期刊
摘 要:抗辩制又称当事人主义诉讼方式:双方当事人各自收集并向法庭展示其证据,并以对抗方式表达自己对事实和法律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正义主张;法官则处于消极中立的地位并作出审判。对于法律事实更有说服力和证明力,并构架出这样等腰三角形架构:律师=私权 —对— 行政司法机关=公权|| 法官独立中立的裁判人,从而有利于建立起司法公正,并进一步树立起社会公正。只要能实现司法公正,社会公正,人们愿意为其承担随之而
期刊
作者简介:王君群,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    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加快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措施,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成功处理好劳动关系是关键。本文将从改制后原劳动合同所处的环境背景变化入手,分析其对劳动合同性质和效力的影响,并阐述对合同性质和效力的误解所导致的合同签订和履行的瑕疵,最后,将提出若干规制劳动合同的建议,请老师指正
期刊
作者简介:  唐蕾,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2004级苏州大学法学院在职法律硕士。    摘要:  民事诉讼过程中,调解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始终,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民事调解制度对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民事调节的方式以及期限等方面对我国民事调节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民事诉讼;调解    民事诉讼中,调解贯穿过程的始终。因此调解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民事诉
期刊
作者简介:王紫零,广东省揭阳市市委党校法学讲师,主要从事民商法、环境法的研究工作。    摘要:  道德与法律是保护环境的二种主导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来说,道德伦理建设与法制建设同等重要,后者是制度层面的,是强制性的,前者是内心深处的,是基础性的。如果单纯法律的外在强制力量并不一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认同,而只有得到人们普遍心理认同,只有这二种外在与内在性因素的同构与融合,才能切实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期刊
作者简介:  毛庆军,烟台大学法学院2005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法、商法。    摘要: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保险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日趋增多。在司法实践中,除保证保险纠纷和代位求偿权案件外,保险公司胜少输多,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保险公司涉诉易败,严重影响保险公司的公信度与资金积累,也不利于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最终侵害的还是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本文试图从
期刊
作者简介:黄钢亮,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理论界正在激烈争论的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是否应扩大的问题,其焦点之一就是刑事被害人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被害人不能提起要求精神赔偿的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笔者认为,这些规定确实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亟须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予以修正。    一、规则之间的冲突和不合理排斥    我国刑诉法第77条规定:“被害
期刊
作者简介:张忠美,贵州大学法学院2005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    摘要: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却面临着对其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冲突,如何对其保护及与经济发展协调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发面阐述。  关键词: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经济发展;法律保护    一、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的概述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含义
期刊
作者简介:李小东,助检员,上海交大法律硕士。    一、案例与问题    被告人王某在数月时间内疯狂盗窃几十名被害人的汽车牌照,便以此向车主敲诈小额的钱财,所得钱财累计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对此案的定性,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分歧。  有的主张定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理由是:第一、车辆牌照属于国家机关证件,因此被告人盗窃车辆牌照符合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的构成要件。第二、本案属于牵连犯,行为人盗窃汽车牌照是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