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金融推动经济快速转型的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有着自身的实际特点。如何最大限度发挥金融作用,促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优化,是资源型地区金融需要面对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晋城市为例,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金融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推动经济转型的政策建议。
  一、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资源型地区作为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长期以来为我国能源供应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过分依赖煤炭等资源的开发,发展方式粗放,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严重、生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亟须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予以解决。
  山西省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2010年11月,山西省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方案的获批标志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作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工作的总纲领和行动指南,方案将经济转型主要任务确定在产业转型、生态修复、城乡统筹、民生改善四大领域,计划到2015年初步形成“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体系,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家新型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西部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计划到2020年,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山西,晋城市是地下资源丰富、煤炭产业占主导地位、资源型经济特征明显的地市。在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大环境下,晋城市深入推进经济转型,明确转型产业发展的方向,即在对煤炭、煤层气、煤化工、电力、冶金五个资源类产业进行新型化改造的基础上,以其面向中原的獨特区位优势,借东部产业西移的形势,通过对接上海、融入中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和循环化,促进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四个非资源类主导产业的快速崛起,努力建设全省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特别是最近国家确立的中原经济区也将晋城列入其中,这是一次难得的重要机遇。
  二、晋城市金融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实力日益增强
  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共有商业银行15家、保险机构23家、证券期货机构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2家、典当行8家、小额贷款公司23家,形成了以人民银行和银监局为管理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有序竞争、富有活力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全市金融稳定发展、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77亿元,新增141.5亿元,同比多增32.3亿元,成为晋城市历史上贷款增加额最多的年份。在非信贷融资业务方面,2012年金融机构为企业开办非信贷融资业务达162.9亿元。
  (二)金融信贷产品不断创新,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全市各家金融机构积极进行机构改革,大力开展金融创新,努力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成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部”,调配骨干力量充实业务一线,专职负责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晋城银行成立垂直管理、独立核算的“小企业信贷中心”。在信贷产品方面,工商银行推出“网贷通”业务,建设银行推出助保金贷款,中国银行积极发展应收通宝、银商通宝等融资业务,交通银行打造小企业专属产品“展业通”;晋城银行设计研发诚信贷、的哥贷、循环贷、1+N贷四款微型企业金融产品,还主导成立了行业担保商会,破解担保难题。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辖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金融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金融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服务水平快步提升
  在支付结算环境上,支付系统应用效率不断提高,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大力发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切实加强,“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市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3851个,交易笔数达1.1万笔。在征信体系建设上,“333”民生信用创建工程深入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民生主体参与、金融机构跟进的信用创建格局初步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人民币管理方面,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不断加强,符合农村特点的“1+3”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新机制初步建立,人民币流通管理进一步加强,人民币流通券别结构得以优化。各项金融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经济转型对金融服务质量和支持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经济转型急需更多的金融资金支持
  经济转型重要的是产业转型,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晋城市在2012年底已确定投资的转型项目达144个,投资总额3676亿元,其中,非资源类产业项目103个,投资总额1894亿元,分别占71.5%和51.52%(预计到2016年,香港华润集团、大上海产业西移、晋煤集团等在晋城将投资分别超过1000亿元,加上其他投资,总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这些投资中除一部分由市政府财政支付外,大多数需要通过融资方式解决。就2013年来说,晋城经济转型所进行的投资,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就非常大,这还不包括煤炭企业提升产能投资以及其他企业维持正常经营的贷款需求。而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历史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尽管通过多方面努力,新增贷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经济转型的资金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二)经济转型急需更好的金融服务质量
  经济转型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要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此外还需要着力抓好民生工程,所有这些都需要金融业的积极参与,需要金融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服务。目前,金融服务手段和方式还与转型企业和项目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对促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业基础薄弱等方面的产业项目的资金支持还不充分,对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还十分有限,这些都需要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包括在对做好民生金融的认识上,金融部门仍有一定差距。   (三)经济转型需要更加均衡的金融结构
  经济转型的本质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合理,这就要求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结构也要科学合理。从目前情况来看,晋城市金融结构还存在不足。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均衡。全市金融组织体系虽然较为完善,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晋城仍然占据很大比重,其他银行类的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银行在地理位置上大都集中分布在市区,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二是金融服务结构不均衡。当前,金融信贷资金还存在行业集中、地区集中的特点。如2012年,全市采矿业贷款增量达72.7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增量的53.4%,同比上升13.2%,而其他行业贷款增幅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重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余额占比由2011年的51.6%下降至2012年的47.2%)。调整和改善信贷结构,进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三是融资服务方式不均衡。晋城金融体系仍是典型的以银行业为主,金融资产的70%以上集中在银行体系,银行信贷资金依然是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晋城市社会融资規模为312.67亿元,而同期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141.49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45.25%,较2011年末提高0.98个百分点,是最主要的融资渠道。
  (四)经济转型急需进一步运用市场手段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提高配置效率
  经济转型的关键是实体经济的转型发展,而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核心问题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好杠杆作用。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审慎设计和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避免过度杠杆化、衍生化,防止过度追求利润或以规避监管为目的而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发展金融市场,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在业务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发挥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的协调配合作用,全面形成各类市场互补、优势叠加的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格局。此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加大对生产、消费的支持,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加大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支持,加大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的支持,同时需要限制信贷资金进入重复建设、“两高一剩”项目,限制金融系统内资金的不合理流动等违规行为。
  (五)经济转型急需大量高素质金融人才
  经济转型对金融业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金融业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而目前晋城市金融人才的现状是人才总量较少、高素质金融人才较为缺乏。目前,全市拥有金融从业人员1.03万人,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以银行业为例,全辖从业人数为8058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30.73%,研究生以上学历者仅为1%。能满足金融创新需求的风险管理、国际结算、金融科技、金融法律及外语等方面的人才更为稀缺。实际工作中,既懂金融知识,又非常了解金融机构各类服务、产品的人才,特别是一些能够帮助企业和项目完成直接融资的工作人员尤其缺乏。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短缺是影响金融业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
  四、金融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转型理念,增强金融服务意识
  要树立在推动、引导地区经济转型中应该有所作为、能够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作为的理念,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对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同国民经济各部门一道,大力提倡创造性、创新性、创意性工作,敢于创新突破、善于另辟蹊径、敢为人先,对于如何支持经济转型,应按照理论上的前瞻性、操作上的可行性、做法上的针对性,认真研究制定各项措施,努力在经济转型中探索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改革发展,增强金融自身实力
  一是壮大金融资本规模。要鼓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继续做大做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认真落实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各项政策规定,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控股金融机构,进一步壮大金融业的资本规模。
  二是加强金融组织创新。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资源性地区具有民间资金充裕等有利条件,应敢于在这方面试水并寻求突破。一方面要在总结近年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其经营实力,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符合农户、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型客户群体需求的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尽快设立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转型产业的信托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同时要积极学习借鉴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组建更加符合当地需求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三是积极吸引全国性银行入驻。创造有利条件吸引更多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充分利用其先进和有特色的金融管理和服务手段,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金融支持。同时要鼓励和引导现有的全国性银行把分支机构延伸到县、乡(镇),金融机具的安放延伸到村。
  四是加快金融业务创新发展。金融机构应积极引进、开发、推广适合经济转型发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全国性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资金实力雄厚、业务平台广阔的优势,大力推广具有创新优势的新产品、新业务;地方性商业银行应发挥自身经营灵活、熟悉环境的优势,加强特色产业和业务的发展。通过业务的加快发展,扩大金融的市场渗透力和影响力,增强金融的盈利能力,提高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五是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本土金融人才,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培训技术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从专业分类角度,加强复合型金融人才的培养。鼓励金融机构与国内相关大学、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鼓励高校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教师特聘、工作实习等,不断壮大本土人才队伍。
  (三)提高服务能力,加大支持转型力度
  一是继续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创新、推广适合地方企业和项目需求的信贷产品。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支持企业做优做大。地方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层次少、决策快、服务灵活的特色优势,努力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引擎。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转型重大标杆项目、园区建设、“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大中小城镇发展、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转型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行政策倾斜和支持,最大程度满足转型发展资金需求。
  三是积极推动直接融资业务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针对直接融资比重低的现状,要大力推广使用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金融创新工具,支持优秀企业上市融资,支持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中小企业以及从事高新技术生产经营的中小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债务性融资,探索发行政府债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入外部资金支持经济转型发展。
  四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支持经济转型发展。最近,国务院批复了“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实施细则”,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积极学习借鉴改革成果,创新融资模式,使得更多的民间资本“合法化、阳光化”经营,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以更加有效、更加直接的方式投入到支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来。
  (四)重视风险防范,促进金融稳定发展
  在加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控制度,努力防范各类金融风险。要强化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支持和指导。发挥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对金融业务合规性自查、风险防范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加大对守信行为的宣扬和对失信行为的惩戒,通过道德的和法律的手段积极营造良好信用环境,确保经济金融的良性平稳运行。
其他文献
【摘要】商业银行产品的特质以及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推动产品文化品位提升的动力。提高产品文化品位可通过以下途径:创造品牌,建设商业银行特质文化,银行产品本身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创新。  【关键词】产品 文化 品牌 创新  金融产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产品,它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是通过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某种需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金融产品
期刊
【摘要】北京于2010年4月率先提出“暂定同一购房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规定,成为全国首部“限购令”,引发不少城市跟进,同时引发社会对“限购令”的关注和争论。2011年1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八条”对住房限购予以肯定,明确要求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限购措施。“限购令”这一社会现象反映了政府权力对公民权利的干预,凸显出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碰撞。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建设服务性政府要求政府应
期刊
人民银行的基层行,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地方的金融发展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引领”的作用。自身履职水平的高低,绩效的优劣,与一个地方的金融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基层央行要科学履职,创新履职,高效履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尤为重要。抓好职工业务培训,创新岗位练兵,开展各种业务竞赛,都是十分必要的,但面对复杂的、多样的、多变的职工思想状况,仍有必要切实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目前的情况看,基层央行
期刊
【摘要】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切实关系到职工的利益,然而一些违反相关法规政策的情况时有发生,给职工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带来极大的危害。外部监管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固然重要,但内部控制也尤为关键。通过对公积金管理内部控制失效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完善组织机构和岗位设置,抓好授权批准控制,加强业务环节控制以及加强信息化防控能力等,是完善住房公积金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 内部控制 风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工会办工作首要任务  去年十一月以来,按照党委安排,人行昆明中支工会先后采取收看实况、讲座、辅导培训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十八大精神,并对我行工会系统作了具体布置,把学习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
期刊
涉农金融服务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更是县域金融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由于农业的周期性、农村的滞后性、农民的弱势性,致使贫困县域涉农金融服务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应当引起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上级金融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贫困县域涉农金融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涉农金融理念“摇摆不定”  由于涉农金融服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金融机构自身商业化经营理念和上级考核机制导向的推动下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在国家实施新一化房地产调控措施下,地方房贷市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调查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措施下,房贷市场如何健康有序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调控 房贷市场 调查 思考  2013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遏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再次针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务院于2013年
期刊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八大)十八大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既是思想总结,也是政治宣言,更是行动纲领,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一字一句地认真研读。每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中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党性的高度,在领会时要站在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在贯彻中要站在责任的高度,在落实
期刊
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工会以“围绕中心,有效履职,民主管理,健康和谐”的工作思路。面对工会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以“立足新起点、适应新形势、履行新职能、推进新跨越”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行党委“强基础、保安全、抓创新、上水平”的工作主线,统一认识,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团结动员广大工会会员不断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工会都能不辱使命,有声有色地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成为实现党委目标重要保障
期刊
【摘要】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形成了综合性开发性金融模式,它具有多元功能并存的特征。本文从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法学等学科出发,对中国政策性银行市场化进行重新审视,揭示了其多重内涵、发展模式和优化路径。  【关键词】政策性金融 综合开发性金融 市场化  一、引言  中国政策性金融市场化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金融问题。国内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从实务角度的分析如石汝杰(1998)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