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进行物理思维的基础.物理概念更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好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能否学好物理概念,关系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和拓展,对掌握和应用物理定律也极为重要.物理概念既不好教,也不好学,为此,本文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1 影响物理概念教学的因素
  物理概念学习如此重要,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在在物理概念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1 概念的复杂性
  高中物理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抽象概念(如能、场、质点、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特殊概念(如时间、空间等).从质与量辩证关系的角度,物理概念可分为:定性概念(如机械运动、机械振动、光的干涉、衍射、电磁波等)、定量概念(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势、磁感应强度等).定量概念也叫物理量.物理量既反映出物理现象的质的特征,也从量的角度反映物理现象的性质.
  正是物理概念的复杂性增加了物理概念教学的难度,是影响物理概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物理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物理概念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定性概念往往通过选择题、简答题来巩固,而定量概念主要通过计算题来掌握.
  1.2 物理前概念
  学生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已经在生活中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一系列物理观念,但这些观念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模糊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前概念,又称为日常概念.例如: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合力就是几个力之和、摩擦力是阻力……
  物理前概念来源于生活、生产经验,但它们又是经过抽象、概况而来的,与不能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原始实践经验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前概念的影响,既要知道如何科学应用正确前概念来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又要了解错误前概念对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干扰与抵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1.3 传统概念教学的“二八”错位
  传统的概念教学是在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上所花的时间只是占整个课堂的20%,而将80%的时间花在习题训练上.这种短、平、快的战术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驰.
  传统的概念教学对80%的基础内容,只花20%的时间,而对20%的高要求的内容,却花80%的时间.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课程内容是应精选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显然这种对全体学生都提出高要求是不合适的.
  传统的概念教学还往往在课堂教学时只面对20%的学生,而让80%的学生在课堂上迷失方向,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的错位只能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国民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1.4 心理因素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中按一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被一些过去形成的方法所束缚,不能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或条件及时发现新的办法,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例如摩擦力f=μN,其中N表示两物体间的正压力,但学生往往认为两物体间的正压力等于其中处于上方的那个物体的重力,从而导致出错.
  还有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加工能力而导致物理概念的学习困难.例如机械功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它反映了在力的作用下移动距离造成能量的传递或转变的物理过程.在教材上,功的定义是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使其合外力不为零,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学生在学习机械功这个概念时,往往由于加工能力的缺乏,抓不住概念的本质方面,而对概念的外延作了些不合理的扩大或缩小,造成概念错误.
  2 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对策
  2.1 重视概念学习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将获得知识结论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的是机械记忆,而不是理性分析,从而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道概念是怎么来的,干什么用;当提到一个概念时,学生只想到定义本身,却无法与物理现象联系起来.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学必须重视物理概念学习的形成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原来的重知识转变为重过程.
  2.1.1 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了其抽象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要在形成概念前使学生获得非常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认识引入此概念的必要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认识上产生飞跃.例如对质点概念的引入,可要求学生描述自行车比赛时运动员的动作情况,学生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困难所在是因为运动员有一定的大小与形状,造成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再引导学生想办法忽略运动员的大小与形状,从而顺其自然地引入质点这个概念.
  2.1.2 还原、稀释概念的形成过程
  如果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同时,能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 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那就等于交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钥匙,从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例如在进行加速度这个概念的教学时,可以问学生:一架飞机以200 m/s的速度匀速飞行;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经过20 s后,其速度变为20 m/s;一位运动员冲刺后的速度由10 m/s经过5 s后变为零.谁的速度变化最大?谁的速度变化最小?谁的速度变化要快?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
其他文献
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现高效?笔者认为如果把课堂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则是由学生、教师、课程、环境等要素共同构成的,其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生态主体,同时重要的信息载体,对于物理课堂而言,教师应该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或实验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运用知识实践探究,自主发现规律就构成了高中物理生态课堂.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1 生态化教育视角的课堂特点  课堂生态与自然生态相似,又有一
概念是构成物理知识大厦的基石,那么如何进行物理概念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该话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1合作学习,促进生生合作互动  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物理概念,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升,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深化对学习的认识在小组合
1 高中物理实验地位  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学习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回看物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物理这门学科从古至今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不管是古典物理的建立发展,还是随着社会发展现代物理的进展,在学习中都与实验分不开.可以断定地是未来的物理学科在教学中一定离不开实验.高中的各个基础学科中,物理课程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物理实验更是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和开
笔者从事物理教学二十年,经历了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每当按新教材讲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时,总有一些困惑  困惑一第一章三小节里新教材列举了很多自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典型事例了解自然界中的神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在过去的教学中只要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我都给学生解释了但后来发现因为学生刚接触物理,知识储备不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是似懂非懂  困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目标;而差异化教学、合作学习模式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并逐渐成为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而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之中,如何寻求一种行之有效、满足学生的差异需求、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得学生均可在物理教学中收获到更多的知识,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们的潜能本文就初中物理差异化教学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浅显的阐述,以期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更
中学物理的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要求教师根据考试的关键点来分析题型,运用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物理学习历经升华的过程,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不是完全抄写步骤,而是要求学生自己积极去探索、去运用因此,需要教师来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1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教学模式  如今,不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还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古语云:“合抱之木,起于青葱;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如何上,在思考和实践中发现实验教学必须回归到“原点”、 “原型”,唯有如此才能创新.本文就谈一谈我研究的几点收获,与同行交流,望能有助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  1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对实验原型进行思考  课堂实践不应该从死抓一个现成的教育概念,更不是拍拍脑袋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有效的教学应该是有深
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很多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枯燥,学习难度大实验是一种直观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物理实验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的特征,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教师在讲述“声音产生和传播”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以下道具:白纸、小鼓、梳子、音叉、橡皮筋和水杯,将道具放在桌子上,用这些
大多数的学生会觉得高中物理的学习抽象、难懂,不能够通过表象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学生的思维定势,阻碍了学生对表象的观察、思考和分析.正如乔际平在《物理教育心理学》中所说:高中时期的学生,也正是由表象逐渐向理论过渡的时期.可见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顺利地向抽象思维过渡,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本质,还在很大程度上建立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确保了学生学习的有效
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中一个必修科目,其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很少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同时也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因此,让学生“动手做”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需求,也是新课程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1优化物理教学内容,为学生“动手做”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