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网络游戏风靡一时,网络教学更是成为新兴教学方式。网络语言辐射网络经济、网络政治以及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因此,网络语言亟待规范化。
关键词:交流工具;网络语言;规范化
网络不分国界,网络语言也在各自的土壤上开花结果,不同的网络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传承,相应的语言规则也不同。在中国,网络语言有着自己斑斓的色彩,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中国网络语言在内部和外部都进行着繁复矛盾的演化。从内在方面分析,要明确符号性在中国网络语言中的体现。而中国网络语言的运转并非只关乎它本身,还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符号性对中国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在语言的发展和传播的洪流中,语言的意义一直处于领导地位,而语音和书写形式则逐渐弱化。在网络媒体多效性、开放性输入方式的帮助下,中国网络语言的文字多姿多彩。一个音节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多种文字符号代替,如表示离别的有“baibai”,用“拜拜”表达再自然不过,但是,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增加趣味,就用“88”表达。这样的表达在书面语中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在网络界却是通用的,即使对网络一无所知的人一看到这个数字就明白它的意思。无可厚非,“88”已成为网络中约定习俗的语言。可见,网络中,对方方正正的汉字符号的要求减弱,只要能表情达意便可。在网络语言中,表达意思的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确定的,书面语和通俗语中的约定俗成不一定在网络中受欢迎。文字都是按照“优、简、便”这种下意识的流传方式层层筛选留下来的。因此,文有古今义,许多古汉字埋葬在历史的洪流中。在网络中,这种筛选更为激烈、迅速和宽广。此间,中国网络语言的符号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探讨其规范性时,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中国网络语言的书写符号与传统的书面语不同。书面语的符号是汉字,是唯一的。中国网络语言的符号包括汉字、数字、图案和字母等。汉字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字符号,是普通话交流的主要符号,与此同时,也是中国网络语言的基础符号,它的地位不会因为新生的其它符号而改变。数字成为符号,主要是数字所蕴含的的语音,其本身不具有符号意义。“9494”在特定的语境中翻译为“就是就是”,其实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不代表也不能取代音义结合的“就是”。字母和数字相近,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字母相当大的部分是以缩写音标来表达意义,如“LS”表达“楼上”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LS”还可以表示“脸色”“脸上”“历史”等。有些字母会和数字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创造新的符号,比如“B4”表示“鄙视”的意义。图案是网络语言中最为风雅的符号,它不仅准确地表达含义,而且附带真实的情感,增进交流。风趣幽默的图案还能减少长时间行文带来的疲劳,是语言符号的一大飞跃。这种现象最常见的是在QQ聊天中的各色表情符,如“微笑”等各种表情。这种表达方式很受人们欢迎,不仅在聊天室经常使用,网上还有专门的表情符号网站,如China Z. com等。
目前,中国网络语言的符号大概就有汉字、数字、字母和图案这几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图案里也可以分出图案表情符和线条表情符两类。二者的区别是图案表情符图案颜色鲜活,动作逼真,形象准确,活泼可爱;线条式图案则是由线条组成,模拟人的表情,没有颜色,条纹简单,如“^_^”。
中国从古到今的造文方式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些造字方式原本只在汉字领域通用,现在,在网络语言中也巧妙地运用着,而且不仅是汉字,还有其他三项符号。会意和转注的用法现在并不多见,反而是假借大放异彩。种族传承不仅是代代繁衍,而是传接着上代的智慧、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未来。中国网络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
象形是用模拟事物形状来表达字义的一种造字方式,这种方式在网络里就变成了图案符号,这种符号比最早的象形文字更能贴切地表达人的意念和情感。图案符号比起直接的人物肖像,更喜欢用动物表达情感,如“阿狸”“邦尼熊”“沙包猫猫”等。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提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指事和象形相当相似,甚至可以说是象形的延伸。在网络里,指事的最贴切的例子就是线条式符号,既抽象又与象形相近,如“([(][)][)])不满,╰(‵□′)╯暴怒”等。
形声就是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的造字方法。形声是形成汉字的重要结构方式,在网络语言中则有些变化,它是由一个相近或相同的字和别的字组成词语,而意思则大相径庭。“坛子”表示的不是一个瓷器,而是指网络上的论坛。“驴友”与驴一点关系都没有,指的是喜欢旅游的人,一般指背包一族。
假借没有在汉字造词法中得到实用,而在网络语言中则普遍使用。假借指同音替代,在网络语言中,还增加了谐音替代功能。如“有木有”“酱紫”,这些已经不是同音,而是在原音的基础上稍微改动。诚然,这类词是难以列入规范行列的。
中国网络语言的形成不仅是象形、指事、形声、假借这几种造词功能的作用,还有新兴的造词方式——缩减和新生词。缩减在字母和数字中最为常见,如“YY——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286——落伍”等。能够被人接受的新生词大多精妙有趣,如“给力”“女汉子”等。还有一些旧词新意,如“抛砖”意为跟帖,“毛线”令人感到恶心的人或事。
二、外部因素对中国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中国网络语言中无论是新生词还是旧词新意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梳理,许多的词语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像“纳尼、酿紫、虾米”等。目前,中国网络语言也没有明确的网络书面语和网络口语之分。因此,除了靠网络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约束外,还需要外部因素的制约,如政府指导,语言部门的引导,网络监督和网民自觉等。这是网络语言健康合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府指导,能够为中国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向作出明确指示,强有力的方针政策可以严格规范网络语言。中国网络语言现下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语言体系,更新换代的速度却非常快。而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法案来约束网络语言,只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出现200多篇滥用网络语言的作文,被大赛组委员“红牌”罚下,取消了相关作者的参赛资格。江苏政协委员李向东称,“屌丝”等网络语言已被媒体滥用,建议要规范、净化媒体语言环境。
语言部门的引导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部门是直接对语言教化起作用的部门,语言的评判、使用标准都和它息息相关。语言部门是个笼统的说法,教育部、国家语委是其最高行政机构,对以下的语言部门负责。分散到各地的指导部门是教育局,各所语言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从事语言教育,与语言教育直接接触的是语言工作者。目前,与网络语言有关的是《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由于根元教授主编,收录1300多条网络词语,正文约40万字,是一部对网络语言研究较为详尽的著作。
网络监督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性起引导和鞭策的作用。凡是看见并指出网络语言的不足或者错误的人或机构,都可以视为网络监督者。把网络口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听到的人就是监督者,这个人的身份也许是家人、朋友或者同事。把网络书面语运用到传统书面语中,看到的人就是监督者,监督者是教师、编辑、上司都可以。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监督者就是成千上万的网民。所谓监督,是在语言交流中存在障碍(而这个阻碍是因为语言的硬伤形成的),一方为了交流顺畅提出改良方案,有时候也可以互为监督者。网上关于网络语言滥用的报道并不少见,其中不乏博客和日报,如人民网《滥用“网络语言”,学生的检讨书老师看不懂》《新闻报道中别滥用网络热词》(花开花落——新浪博客)等。监督者的范围很广,主要靠舆论和道德约束,其约束力不比国家政策有力。
网民自身的语言修养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也起一定的作用,所谓“祸从口出”不是空穴来风。虽说话怎么说是自己的自由,但是世上没有一个孤立的个体,说出的话会影响到听的人的感受,会体现自己的道德品行,从而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评价。轻者影响人际关系,重者影响生活事业。人的每一句话都意味着责任,语言是诚实的,能够毫不掩饰地反映最真实的自己。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着想,谨言慎行都是必须的行为规范。中国网络语言与传统的语言流传不同,由于它的特殊性,同一时间可以产生成千上万的词语,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流传到各个领域。其宏大的规模、闪电般的速度让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达到了令人头痛的难度。网民自身的约束是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难以割舍的因素。
综上所述,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运转都不仅仅是其本身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中国网络语言给语言界带来新的活力,打破了依靠纸张的传统书写格局,打开了输入文体的新局面,为未来语言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在网络语言自身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语言部门和网络监督等都是中国网络语言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们所起的不同作用将鞭策网络语言健康、规范地发展。
(指导老师:黄文吉 吴小奕)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沈艺虹.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关键词:交流工具;网络语言;规范化
网络不分国界,网络语言也在各自的土壤上开花结果,不同的网络语言有不同的文化传承,相应的语言规则也不同。在中国,网络语言有着自己斑斓的色彩,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中国网络语言在内部和外部都进行着繁复矛盾的演化。从内在方面分析,要明确符号性在中国网络语言中的体现。而中国网络语言的运转并非只关乎它本身,还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是至关重要的。
一、符号性对中国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在语言的发展和传播的洪流中,语言的意义一直处于领导地位,而语音和书写形式则逐渐弱化。在网络媒体多效性、开放性输入方式的帮助下,中国网络语言的文字多姿多彩。一个音节要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多种文字符号代替,如表示离别的有“baibai”,用“拜拜”表达再自然不过,但是,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或者增加趣味,就用“88”表达。这样的表达在书面语中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在网络界却是通用的,即使对网络一无所知的人一看到这个数字就明白它的意思。无可厚非,“88”已成为网络中约定习俗的语言。可见,网络中,对方方正正的汉字符号的要求减弱,只要能表情达意便可。在网络语言中,表达意思的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确定的,书面语和通俗语中的约定俗成不一定在网络中受欢迎。文字都是按照“优、简、便”这种下意识的流传方式层层筛选留下来的。因此,文有古今义,许多古汉字埋葬在历史的洪流中。在网络中,这种筛选更为激烈、迅速和宽广。此间,中国网络语言的符号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探讨其规范性时,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中国网络语言的书写符号与传统的书面语不同。书面语的符号是汉字,是唯一的。中国网络语言的符号包括汉字、数字、图案和字母等。汉字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字符号,是普通话交流的主要符号,与此同时,也是中国网络语言的基础符号,它的地位不会因为新生的其它符号而改变。数字成为符号,主要是数字所蕴含的的语音,其本身不具有符号意义。“9494”在特定的语境中翻译为“就是就是”,其实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数字,不代表也不能取代音义结合的“就是”。字母和数字相近,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字母相当大的部分是以缩写音标来表达意义,如“LS”表达“楼上”的意思。这种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LS”还可以表示“脸色”“脸上”“历史”等。有些字母会和数字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创造新的符号,比如“B4”表示“鄙视”的意义。图案是网络语言中最为风雅的符号,它不仅准确地表达含义,而且附带真实的情感,增进交流。风趣幽默的图案还能减少长时间行文带来的疲劳,是语言符号的一大飞跃。这种现象最常见的是在QQ聊天中的各色表情符,如“微笑”等各种表情。这种表达方式很受人们欢迎,不仅在聊天室经常使用,网上还有专门的表情符号网站,如China Z. com等。
目前,中国网络语言的符号大概就有汉字、数字、字母和图案这几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图案里也可以分出图案表情符和线条表情符两类。二者的区别是图案表情符图案颜色鲜活,动作逼真,形象准确,活泼可爱;线条式图案则是由线条组成,模拟人的表情,没有颜色,条纹简单,如“^_^”。
中国从古到今的造文方式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这些造字方式原本只在汉字领域通用,现在,在网络语言中也巧妙地运用着,而且不仅是汉字,还有其他三项符号。会意和转注的用法现在并不多见,反而是假借大放异彩。种族传承不仅是代代繁衍,而是传接着上代的智慧、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未来。中国网络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
象形是用模拟事物形状来表达字义的一种造字方式,这种方式在网络里就变成了图案符号,这种符号比最早的象形文字更能贴切地表达人的意念和情感。图案符号比起直接的人物肖像,更喜欢用动物表达情感,如“阿狸”“邦尼熊”“沙包猫猫”等。
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提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素的造字方式。指事和象形相当相似,甚至可以说是象形的延伸。在网络里,指事的最贴切的例子就是线条式符号,既抽象又与象形相近,如“([(][)][)])不满,╰(‵□′)╯暴怒”等。
形声就是一个表意成分跟一个表音成分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字的造字方法。形声是形成汉字的重要结构方式,在网络语言中则有些变化,它是由一个相近或相同的字和别的字组成词语,而意思则大相径庭。“坛子”表示的不是一个瓷器,而是指网络上的论坛。“驴友”与驴一点关系都没有,指的是喜欢旅游的人,一般指背包一族。
假借没有在汉字造词法中得到实用,而在网络语言中则普遍使用。假借指同音替代,在网络语言中,还增加了谐音替代功能。如“有木有”“酱紫”,这些已经不是同音,而是在原音的基础上稍微改动。诚然,这类词是难以列入规范行列的。
中国网络语言的形成不仅是象形、指事、形声、假借这几种造词功能的作用,还有新兴的造词方式——缩减和新生词。缩减在字母和数字中最为常见,如“YY——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286——落伍”等。能够被人接受的新生词大多精妙有趣,如“给力”“女汉子”等。还有一些旧词新意,如“抛砖”意为跟帖,“毛线”令人感到恶心的人或事。
二、外部因素对中国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影响
中国网络语言中无论是新生词还是旧词新意都没有经过严格的梳理,许多的词语都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像“纳尼、酿紫、虾米”等。目前,中国网络语言也没有明确的网络书面语和网络口语之分。因此,除了靠网络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约束外,还需要外部因素的制约,如政府指导,语言部门的引导,网络监督和网民自觉等。这是网络语言健康合理发展的必要条件。
政府指导,能够为中国网络语言的发展方向作出明确指示,强有力的方针政策可以严格规范网络语言。中国网络语言现下还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语言体系,更新换代的速度却非常快。而国家也没有出台明确的法案来约束网络语言,只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出现200多篇滥用网络语言的作文,被大赛组委员“红牌”罚下,取消了相关作者的参赛资格。江苏政协委员李向东称,“屌丝”等网络语言已被媒体滥用,建议要规范、净化媒体语言环境。
语言部门的引导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部门是直接对语言教化起作用的部门,语言的评判、使用标准都和它息息相关。语言部门是个笼统的说法,教育部、国家语委是其最高行政机构,对以下的语言部门负责。分散到各地的指导部门是教育局,各所语言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从事语言教育,与语言教育直接接触的是语言工作者。目前,与网络语言有关的是《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由于根元教授主编,收录1300多条网络词语,正文约40万字,是一部对网络语言研究较为详尽的著作。
网络监督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性起引导和鞭策的作用。凡是看见并指出网络语言的不足或者错误的人或机构,都可以视为网络监督者。把网络口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听到的人就是监督者,这个人的身份也许是家人、朋友或者同事。把网络书面语运用到传统书面语中,看到的人就是监督者,监督者是教师、编辑、上司都可以。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监督者就是成千上万的网民。所谓监督,是在语言交流中存在障碍(而这个阻碍是因为语言的硬伤形成的),一方为了交流顺畅提出改良方案,有时候也可以互为监督者。网上关于网络语言滥用的报道并不少见,其中不乏博客和日报,如人民网《滥用“网络语言”,学生的检讨书老师看不懂》《新闻报道中别滥用网络热词》(花开花落——新浪博客)等。监督者的范围很广,主要靠舆论和道德约束,其约束力不比国家政策有力。
网民自身的语言修养对网络语言的规范也起一定的作用,所谓“祸从口出”不是空穴来风。虽说话怎么说是自己的自由,但是世上没有一个孤立的个体,说出的话会影响到听的人的感受,会体现自己的道德品行,从而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评价。轻者影响人际关系,重者影响生活事业。人的每一句话都意味着责任,语言是诚实的,能够毫不掩饰地反映最真实的自己。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着想,谨言慎行都是必须的行为规范。中国网络语言与传统的语言流传不同,由于它的特殊性,同一时间可以产生成千上万的词语,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流传到各个领域。其宏大的规模、闪电般的速度让网络语言的规范化达到了令人头痛的难度。网民自身的约束是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难以割舍的因素。
综上所述,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运转都不仅仅是其本身的问题。牵一发动全身,中国网络语言给语言界带来新的活力,打破了依靠纸张的传统书写格局,打开了输入文体的新局面,为未来语言的发展趋势奠定了基础。在网络语言自身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语言部门和网络监督等都是中国网络语言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们所起的不同作用将鞭策网络语言健康、规范地发展。
(指导老师:黄文吉 吴小奕)
参考文献:
[1]张斌.新编现代汉语(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沈艺虹.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