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4854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总之,那一天我得到了一碗汤圆。但我们乡下人要土气一点,我们把汤圆叫作“圆子”。我的碗里一共有四个圆子,后来,有几个大人又给了我一些,我把它们都吃光了———情形是这样的,以我当年的年纪,我的母亲认为,我吃下去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实际能力,所以,她不停地重复,她的儿子“爱吃圆子”,“他吃了八个”。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我自己也知道了,我爱吃圆子,我一顿可以吃八个。
  我相信酒席大致也是这样,如果你在某一场酒席上喝了一斤的酒,人们就会记住,还会不停地传播:某某某能喝,有一斤的量。记忆都有局限,记忆都有它偏心的选择———人们能记住你与酒的关系,却时常会忽略你与马桶的关系。
  直到现在,我都快五十了,我的母亲都认定了她的儿子“爱吃圆子”。我其实不喜欢。在那样一个年代,在吃这个问题上,爱和不爱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有”。在“有”的时候,一个孩子只有一个态度,或者说一个行为:能吃就吃。这句话还可以说得更露骨一点:逮住一顿是一顿。
  我还想告诉我的母亲,那一次我其实吃伤了。很抱歉,“吃伤了”是一件很让人难为情的事,可我会原谅我自己。一个孩子,在那样的时代,如果有机会的话,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会吃伤。
  我为什么至今还能记得那碗汤圆呢?倒不是因为我“吃伤了”。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汤圆属于“好吃的”。吃“好吃的”,這样的机会并不多。我的父亲有一句口头禅,说的就是“好吃”与“记忆”的关系:饿狗记得千年屎。那碗汤圆离我才四十多年呢,九百六十年之后我也未必能够忘记。“好吃的”有什么可说的吗?有。
  我们村有一个很特殊的风俗,在日子比较富裕的时候,如果哪一家做了“好吃的”,关起门来独吞是一件十分不得体的事情,要被人瞧不起的。我这么说也许有人要质疑:你不说你们家做了“好吃的”,人家怎么知道的呢?这么说的人一定没有过过苦日子。我要告诉大家,人的嗅觉是一个奇异的东西,在你营养不良的时候,你的基因会变异,你的嗅觉会变得和疯狗一样狂暴。这么说吧,你家在村东,如果你家的锅里烧了红烧肉,村子西边的鼻子会因为你们家的炉火而亢奋———除非你生吃。
  所以,乡下人永远都不会去烧单纯的“红烧肉”,他们只会做“青菜烧肉”、“萝卜烧肉”、“芋头烧肉”,满满一大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送。左边的邻居家送一碗,右边的邻居家送一碗,三舅妈家送一碗,陈先生(我母亲)家送一碗。因为有青菜、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肉就成了一个“意思”,点缀在最上头。
  我们乡下人就是这样的,也自私,也狠毒,但是,因为风俗,大家都有一个思维上的惯性:自己有一点好马上就会想起别人。它是普遍的,常态的。这个别人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个外来户。
  柴可夫斯基有一首名曲,《如歌的行板》。它是俄罗斯的民歌,作者不详。这首歌我引用过好几次了,我还是忍不住,决定再一次引用它。它是这么唱的:瓦尼亚将身坐在沙发/酒瓶酒杯手中拿/他还没有倒满半杯酒/就叫人去喊卡契卡。
  这首歌的旋律我很早就熟悉了,但是,读到歌词却还是1987年的冬天。那一年我大学毕业,一个人在宿舍。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几乎没有过渡,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不需要回忆,不需要。往事历历在目。在我的村庄,在那样一个残酷的、艰难的时刻,人们在“革命”,即便这样,伟大而又温润的中国乡村传统依然没有泯灭,它在困厄地流淌,延续:每一个乡亲都是瓦尼亚,每一个乡亲都是卡契卡。我就是卡契卡,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瓦尼亚,我就离开了我的村庄。这是我欠下的。
  很可惜,在我还没有离开乡村的时候,这个风俗已经出现了衰败的态势,最终彻底没落了。
  风俗和法律没有关系,可我愿意这样解释风俗和法律的关系———风俗是最为亲切的的法律,而法律则是最为彪悍的风俗。
  风俗在一头,法律在另一头。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的好和坏不是从一头开始的,好,从两头开始好,坏,也是从两头开始坏。在任何时候,好风俗的丧失都是一件危险的事,这不是我的危言耸听。
  分享,多么芬芳的一个东西,它哪里去了呢?
  一块给狗的骨头不是慈善,一块与狗分享的骨头才是慈善。这句话是杰克·伦敦说的。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正是大学的二年级,在扬州师范学院的图书馆里头。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头。杰克·伦敦揭示了分享的本质,分享源于慈善,体现为慈善。
  我要感谢杰克·伦敦,他在我的青年时代给我送来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词:分享。此时此刻,我愿意与所有的朋友分享这个词:分享。这个词可以让一个男孩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男人———他曾经梦想着独自抱着一根甘蔗,从清晨啃到黄昏。
  如果有一天,即便我的身体里头只剩下最后一根骨头,这一根骨头都足以支撑起我的人生。这不是因为我高尚,不是,我远远没有那么高尚。但是,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和我分享过他们的骨头,我自然有分享的愿望。“愿望”有它的逻辑性和传递性,愿望就是动作———父亲抱过我,我就喜欢抱儿子;儿子也许不愿意抱我,可这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因为他的怀里将是我的孙子。是的,所谓的世世代代,就是这么一回事。
  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一个现象,“分享”这个词的使用率正在上升。我渴望着有那么一天,“分享”终于成为汉语世界里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而“分享”也真的成为我们切实可感的“民风”。
  选自《苏北少年唐吉诃德》
其他文献
那时,相机是侈奢品。因而,那时会想,有个相机必定是很称心的事。春夏秋冬、天南海北、张三李四,举手之劳就能留住青春、定格欢乐、固定真情。因而临毕业前就果断出手,买下个135虎丘。更伟大的是,这相机是熟人帮着以出厂价购得。同学都以我的这个“伟大”而欢呼、而幸福、而沾光。翻看那些有的已因时久而泛黄的相片,思绪会随画面穿越时空,而那固定的画面也会动起来。随着,脑子里就会一连串的蒙太奇;再随着,面上就会泛起
清秋时节的乡愁,如诗如画般美丽,比大海宁静,比高原充实,比山川灵动。在故乡,四季格调分明,春夏秋冬的迷人景致交替纷呈。而清秋或浅秋时节又是绚丽多姿的,送爽的秋风秋雨,养眼的青山碧水,飘香的瓜果蔬菜;蓝天丽日,白云飘飘,信天游在山川荡悠悠,缠缠绵绵———山峁峁上看得远,你在山的那一边,叫一声妹妹听不见,你是哥哥的心尖尖……经过一场秋雨的洗礼,故乡的山,青翠,叠秀;故乡的树,碧绿,泛秋;故乡的人,神气
炊烟,是催人的长笛,总是在田间太阳落、牛羊回村庄的时候飘起,催促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回家。对那些半生或者多年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炊烟就是母亲的身影模样,就是母亲的手,就是母亲的呼唤。无论是旅居富贵繁华的京华,还是客居温柔烟雨的江南,无论是奔走于苍凉旷古不见人烟的塞外大漠,还是蛰伏于人海茫茫的大都市,炊烟总是能够惊醒心中蛰伏着的那一条思乡的虫蛰,来啃噬隐隐作痛的心口。昔日的乡间,过去的日子,是有炊烟的
三伏天,雨水足,人敬菜的叶子又肥又大,像一把一把的绿蒲扇。大棵足有半人多高,小棵的也有一两尺,枝梗又粗又硬,将蒲扇叶子擎向天空,粗犷而豪迈,那样子莫非是要挥动天上的云。郭庄的旮旮旯旯,都能见到人敬菜。久无人居的院落,会被这种植物包围甚至淹没。连庄稼地头儿弄堆肥的粪堆旁,垄沟边,猛不丁的就伸展出一蓬一蓬的人敬菜。茁壮的人敬菜棵子,是麻雀、野鹌鹑和各色以草籽为食的小动物们的乐园。小时候,从西上坡废弃的
如果生活是一本书,那么爷爷一定是一位伟大的诗人,简单而深情。  爷爷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这个离县城五公里的村庄。按说离县城这么近,村庄应该很开放。但是土墙,茅草,固执的观念,让它保留着古老的模样。爷爷一生都在这个小村庄里遥望与幻想。  我出生的那一年,爷爷81岁。在地里忙活的爷爷得知我出生的消息后,在田埂上抽了一袋旱烟。这一年大孙子结婚,五月份多了一个小孙子,六月份又多了一个小孙子。喜事连连,这个家人
这个坑塘紧挨街巷东侧。坑塘不大,也不太深,只是巴掌大的一块地方。平日里,家住街北边的女人,早起去坑南边的厕所倒尿盆,并不梳洗打扮,披散着头发,睡眼惺忪的,只几步就走到了;坑塘西边人家养的大黄狗,跑去坑东头人家院子偷鸡食吃,被人家主人呵斥几嗓子,眨眼间便夹着尾巴跑回家来了。夏天,街巷上空常飘浮了几块云彩,仅一忽工夫,天就下起一阵“太阳雨”。隔着不宽的街道,西边屋顶的灰瓦,被雨点溅起白濛濛的雾气;街道
哲学有用吗?十四岁时,爸爸给我看一本著名的哲学史。尽管这本德文写的著作已经出版快七十年,是再版,还是有读者。原因可能有两个:作者从亚洲出发,不是从欧洲开始。他先谈印度与中国的哲学,再解释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他没有搞过什么欧洲中心主义,相反他的出发点是一种全球化的立场。不光在当时,在今天也算非常进步了。1950年代我还住在农村。我们很穷,不能吃什么好的,我就开始“吃书”。因此我十四岁变成一个“哲学家”
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江南地貌的小城市,离杭州西湖不过一个小时车程,人口约20万。有五六幢高达30层的住宅拔地而起,这些高楼群竟然通体是灰黑色的,接近灰底防锈漆,然后在墙面涂上了白线条,很显然,房产商想营造一种“粉墙黛瓦”的中式风,但遗憾的是失败了。那种沉闷的色调给人以非常压抑的感觉。如再经过三五年風吹日晒,可以想象,这种用漆刷出来的颜色将以怎样的“惨不忍睹”之状示众。城市是有颜色的。符合城市地理环境和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卻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尽管如此,旅行还是很少迫使人去考虑一些超越实际、需要深层思索的哲学层面的问题。我们经常得到应该到何处旅行的劝告,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到那个地方,又如何到达那个地方,尽管旅行的艺术会涉及一些既不简单,也非细小的问题,而且,对旅行的
在我记忆中,在东北三省,购物证是“三年困难时期”才发的。那时,对于每一个城镇家庭,购物证的重要性仅次于户口和购粮证。当年,哈尔滨人家的购物证,不仅买煤、买烧柴时非出示不可,买火柴、灯泡、香皂肥皂、烟酒、红白糖、豆制品、蔬菜、生熟肉类也要用到。购物证的主要作用体现于购买日常用品与副食两方面。一度,连买线(不论缝补线还是毛线)和碱也要用到它,凭它还可买“人造肉”和“普通饼干”。“人造肉”是最困难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