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合唱团对提高城市艺术素质的作用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77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合唱艺术在我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业余合唱团作为民众参与合唱艺术的主要载体,为推动与提高城市的艺术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以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业余合唱艺术的调研情况为例,就业余合唱团对提高城市艺术素质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合唱团 合唱 城市 艺术素质
  孔子在《孝经·广要道》中曾提及“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所说的语意是要改变社会风气与民间不良习俗,没有什么比音乐更好的了,这句话充分的体现了音乐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作用。如今,世界已进入21世纪,音乐更是有着重要的社会角色,而合唱这一群体演唱的艺术形式则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了参与高雅艺术的机会,对群众生活和城市艺术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14年李叔同先生创作的学堂乐歌《春游》,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首合唱作品。从那时至今的一百年,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今日改革开放,中国的业余合唱水准从早期的“大声唱、齐声唱”的群众歌咏发展到艺术化、审美化的群众合唱,合唱艺术在我国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业余合唱团则是普通群众参与合唱艺术的重要途径,由于合唱团的参与面广、普及率高,因此业余合唱团的发展与普及对提高城市艺术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5年,笔者以及由若干位同学组成的团队申报上海市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对上海业余合唱团的社会作用与存在意义的调研”被正式立项,为此笔者与团队成员开始采访相关人员,其目的是要对上海市业余合唱团的存在与活动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从而对业余合唱团的存在价值作出实际而客观的评述。目前上海的业余合唱团主要由校园合唱团、企事业合唱团、社区街道合唱团和少年宫合唱团四种不同性质、不同人员结构的合唱团构成。无论是《黄河大合唱》这样慷慨激昂的传统抗日歌曲还是如今艺术化、专业化的合唱作品,都是业余合唱团演唱的曲目。
  以下是笔者通过实际采访,就业余合唱团对提高城市艺术素质的作用进行论述。
  一、合唱团对区域性音乐文化的带动
  上海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在这座城市中音乐文化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而业余合唱团这一参与面最广、普及性最强的音乐演出形式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广泛支持。现今上海的业余合唱团几乎遍及每个社区、每个街道、每所学校、每个企事业单位,涉及人数超过几十万,这些业余合唱团大多每周都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排练,演唱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根据合唱团的实际情况曲目的难度按“阶梯式”提高,这不仅对于合唱团所依托的街道、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的音乐文化氛围起到促进的作用,更推动了上海市区域性音乐文化的发展、展示出上海城市音乐律动。上海市每年举办的的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则是为业余合唱团提供了一个表演和汇报的平台,截至今日已举办过五届合唱大赛。比赛分三组,分别是学生组、成人组和老年组,最终选出若干支优秀合唱团参加决赛。大赛的演员、观众到大众评委全部来自市民群众,真正的实现了人民群众参与音乐活动、人民群众感受合唱魅力的意义,受到了全民的一致好评。而在这些激烈的比赛竞争中,既提高了合唱团的演唱水平,又促进了演唱作品的进步,同时从初赛至决赛的每一场演出都繁荣了上海各区(街道)的文化艺术。
  上海市每年举行一次上海合唱新作演唱会,此项活动由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委会等主办。主要是面向上海市的专业与业余作曲家征集优秀的、高水平的合唱作品,笔者曾采访过2013年上海合唱新作品征集入选的王力舟,他详细的介绍了此次大赛的参与流程以及心得体会,合唱新作演唱会的举办就是为了丰富业余合唱团的演唱曲目,促进高水平合唱作品的诞生,从而更好的提升合唱团的整体素质。
  二、合唱团对美育教育的促进作用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文化、美育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而美育对于陶冶大众情操、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和提升整个社会思想、文化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作曲家亨德尔曾说:“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感到愉快,那我只能感到遗憾,我的目的是要使人高尚起来!”可见音乐对于培养文化、提升人的美育教育起到多大的作用。而业余合唱团正是为我们美育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如今,90后独生子女比较缺乏合作意识,注重自我的个性培养,而合唱作为一种群体艺术,要求合唱队员之间音色的统一、声部的平衡、强弱的控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一种和谐的音乐效果。因此,业余合唱团对于协作精神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业余合唱团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配合,也正是促进美育教育、提高城市艺术素质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笔者及项目团队的同学曾经采访过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王铁龙先生,王先生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上海合唱历史的发展以及上海目前多数业余合唱团的发展情况,其中讲到在他训练的合唱团中,有一位老人参加了七支合唱团,目的就是为了老有所乐,对于离开社会、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来说,业余合唱团为他们提供了重新融入社会的场所,让老年人心情更加愉悦,对社会和谐、城市美育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意义。在业余合唱团中,演唱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作品都会加强合唱团员对不同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群众美育素质。而且要想完美的演唱一首合唱作品,对作品创作背景、历史意义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如演唱一些外国的宗教圣咏,就必须了解这些作品诞生于中世纪,必须要保持纯净、肃穆的声音。而像中国的《牧歌》《天路》等合唱作品,也让我们更加充分的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情况。通过一首首合唱作品,不仅提高了演唱者的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美育素质,也更加加快了城市艺术、文化素质进步的脚步。
  三、合唱团对城市音乐文化的推动和艺术素质的提升
  业余合唱团对于音乐文化的推动是建立在市民喜闻乐见和促进美育教育的基础之上的。业余合唱团不像其他形式的艺术,需要有一定的器乐、舞蹈功底,而业余合唱团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乐团,是高雅艺术向群众普及、推广的重要手段。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上海市自今年3月28日以来,依托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掀起全市抗战歌曲大联唱,并于8月30日在上海大舞台展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歌曲联唱活动。笔者有幸参加并观摩此次纪念音乐会,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为和平歌唱”,演出团体由上海市民文化节合唱大赛决赛中脱颖而出的百支优秀市民合唱团组成,演出分为上、下两篇,演唱作品与此次活动主题密切相关,如《长城谣》《松花江上》《保卫黄河》等,万人的大合唱响彻整个上海大舞台的上空。这次纪念活动的展开涉及近千支业余合唱团、从初赛开始上海有数十万参演人员参加演出,同时每场演出(包括出赛、复赛)有十几万观众现场观看。这种大规模、普及性的活动不仅是人民群众对于抗战胜利的积极唱响,也是上海市民对爱国主义精神热烈的表达,更加推动了上海城市艺术素质的提高,为高雅音乐艺术向普通人民群众的普及作出极大的贡献。
  从我国合唱历史看,合唱一直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并且起到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作用。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田丰作曲的《毛泽东诗词五首》到王莘作曲的《歌唱祖国》都与时代紧密结合。演唱这些优秀的作品提高了合唱团的演唱水准,而这些作品的演出同样也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业余合唱团这一形式,也积极的引领中国合唱走向世界,不仅展现出现今我国音乐艺术素质的整体状况,更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比如上海大学合唱团的成员都是非音乐专业学生组成的业余学生合唱团,该合唱团经常代表上海大学赴海外进行交流、演出,于2011年6月赴法国参加“世界大学生音乐节”,并于2015年7月赴意大利参加维罗纳加尔达夏季国际合唱节,这只合唱团代表了上海大学青年学生的风貌,更代表我们中国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面貌,对上海合唱事业的推进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业余合唱团是普通人民群众参与合唱的重要载体,不仅对我们人民群众有着积极的影响,更是为我们城市艺术素质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在上海这座大都市中,各个合唱团每年都要参与市、区、街道等各项合唱比赛以及逢年过节的汇报文艺演出,这些合唱团成员既是参与活动的主力军,又是演出的组织者,无形中提高了上海市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氛围。业余合唱团作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素养、提升了上海市的区域文化,并且展示出上海的形象,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提高了城市的艺术素质,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合唱、参与合唱,投身合唱,唱响中国和谐社会。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上海大学2014年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中期成果,项目编号:CXSJ-14-179。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筝乐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多元化时代,传统的古民乐常借鉴西洋乐所形成的演奏技法以及吸取西方音乐作品结构形式和演奏形式之精华而创作。重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借鉴西方现代的音乐技术与形式,让中西方音乐完美融合,既可以丰富筝的艺术表现力,同时也拓宽了我国筝乐发展的新思路,赋于筝乐新的生命力,体现中西结合的音乐形式的新时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协奏曲《临安遗恨》 中西结合艺术价值  筝,作为中华民族传统
期刊
摘要: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以模仿蚂拐的动作为其主要元素特征,舞蹈动律有膝部的跳跃、左右顿脚、弹腿、屈肘张掌。其舞姿优美、节奏明快爽朗、动作粗旷、刚劲有力。蕴藏着原始古朴、硬朗稳沉、简拙逗趣的特点,有着独特的韵味和非常强烈的动律感。本文以壮族蚂拐舞蹈作品《山娃仔》为例,从中提炼出壮族民间舞蹈蚂拐舞的动作特征并对其动律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壮族 蚂拐舞 性格特征 舞蹈动律  壮族民间舞蹈是来源于壮
期刊
摘要:《流浪者之歌》是林怀民老师1994年的作品,是《云门舞集》重新刊发时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林怀民曾说,如果这一生,能留下一部作品,他希望是《流浪者之歌》。与之前作品不同,《流浪者之歌》不再刻意的强调编导技法的呈现,更加重视作品思想内核的陈述表达。“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文只是笔者眼中的“流浪者”的声声“低吟”。  关键词:身体语言 欲望 信仰 人文情怀  1994年夏天,印度菩提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发展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力于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作为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主任,著名手风琴、火不思演奏家、教育家巴雅尔先生,其多年来致力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在恢复少数民族器乐乐种、推广普及少数民族乐器、整理编写少数民族音乐教材书籍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值巴雅尔先生从艺50周年之际,由笔者撰写本篇
期刊
摘要:作为兴起于19世纪的艺术形式,西方印象主义浓缩了西方主流艺术形式的古典性与多变性,以创新的模式对于音乐风格进行深度的精髓探索,以浪漫主义作为核心,对于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美学与潮流观念进行了改革。从印象主义的发展来看,其浓缩了西方的艺术精粹,传承了西方的艺术形式,是联系西方钢琴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纽带之一。下面,我们以《月光》为例,探究钢琴奏鸣曲中所浓缩传承的西方印象主义内容。  关键词:西方 印
期刊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耳边常常听到那一首首熟悉而又陌生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救国军歌》《青年进行曲》《九一八小调》《亡国奴当不得》《大刀进行曲》《打倒列强》《游击队员之歌》《游击军》《保卫黄河》等等,说熟悉的应该是60、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更多的80后、90后们可能就比较陌生了。那么这些歌曲当年是什么背景下传唱开的,在当时又是怎么鼓舞了全
期刊
摘要:回顾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的创作历史,对今天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试图汲取儿童歌舞剧的丰富营养,实现其研究的现实意义,从创作的形式和内容入手,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中国歌剧发展 启示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在其特定历史时期作为一种全新的音乐体裁,不仅以它独有的教育意义和社会影响扩展了音乐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以它新颖的形式表现
期刊
摘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由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发起,以音乐、舞蹈、戏剧为主要形式,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自开展以来,全国已近700 万大学生享受到这一盛宴。吉林农业大学自2012年启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受到了在校师生的普遍欢迎,高雅艺术氛围以初步形成。本文通过对八场活动的记录,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让高雅艺术不再束之高阁,让更多的大学生从中受益。 
期刊
摘要:巴雅尔,蒙古族,原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主任,手风琴、火不思教育家、演奏家。先后毕业于内蒙古艺校、中央民族学院音舞系。多年来致力于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与艺术创作领域均有不凡造诣。巴雅尔先生从演奏、教学、理论、创作多方面丰富自身艺术修养,逐渐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特色,尤其是在音乐作品的创作上尤为突出。创作领域宽泛,涉及蒙古族风格器乐独
期刊
摘要:《七月的草原》这首歌曲由宋斌廷与尚德义创作而成,是其所创作的所有歌曲中最重要的歌曲之一.。自从这首歌曲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成为了女高音演唱当中的重要曲目。《七月的草原》具有极为浓厚的新疆民族风格,体现出了较强的边疆特色。本文将简要分析《七月的草原》的音乐特征及相关钢琴伴奏赏析。  关键词:《七月的草原》 钢琴伴奏 音乐特征  《七月的草原》在我国民族音乐中是一首重要的新疆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