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中的大历史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历史,蝴蝶效应,大历史观,历史细节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63-05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历史是由细节构成的,一个微小的细节,往往能够转动历史的巨轮,这种现象称之为历史中的“蝴蝶效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从普通的1587年一个细枝末节的事儿说起,缓缓地拉开了明王朝衰落的序幕;魏斐德的《洪业——清朝开国史》,从清朝边防官员用砍掉老百姓的头颅向朝廷充战利品这一戏剧性的细节开始。以上作品都是作者在“大历史观”的指导下,按照“微观历史”的写法完成的。历史研究可以从历史细节入手完成鸿篇巨著,历史教学可否从小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把握大历史?以下两例,系笔者阅读感悟,不揣浅陋,望方家指正!
  近日,笔者读到傅国涌先生的《辛亥百年:亲历者的私人记录》,该书采用的是亲历者的日记、书信、口述、回忆录,再现了很多生动的历史细节,对辛亥革命做了全新的解读,尤其书中“剪辫”一章,读后颇受启发。我们在讲述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时,经常会讲到,“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结论略显模糊、抽象,不容易理解。从剪辫子这一细节入手,可能会给我们理解辛亥革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下是书中几段关于剪辫的细节摘录:①
  画面一:鲁迅眼中的辫子
  1903年,鲁迅留学日本的次年剪掉了辫子,并在照片背面写下那首传诵很广的《自题小像》。……但是,更多的留日学生不敢剪辫子,拖着辫子又怕人笑话,所以流行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再戴上学生制帽,被鲁迅戏称为“富士山”。
  画面二:黎元洪眼中的辫子
  张难先回忆,10月11日黎元洪决定次日剪辫,他到咨议局后两天吃不下。
  就在剪辫的那天下午,他在军事会议上坦率表示:“我前天未决心,昨天也未决心,今日上半天还未决心,这时是已决心了。”这是参谋官甘绩熙的回忆。
  画面三:袁世凯眼中的辫子
  1912年2月14日,莫里循给朱尔典的信中说:
  蔡刚才来看我谈关于我在今天下午五点钟去见袁世凯的事。他说袁世凯讨厌至极,他连辫子都不肯剪掉。
  1912年2月16日蔡廷干给莫里循的来信:
  他们同意让我去剪掉总理(大总统的)大辫子,而不是叫理发师,因为他感到相当难为情。这是你的独家新闻。
  画面四:普通百姓眼中的辫子
  1899年生在宁波的法学家吴经熊说:“1911年革命后,剪辫子成了时尚,但我大娘并不知道这件事。有一天,我的辫子被同学剪掉了;我回家时,把辫子拿在手里,看上去像一条死蛇。可怜的大娘一见到我就吓得号啕大哭起来。……这辫子可是她十年里每天早上都静心地梳理打编的。”
  画面五:辜鸿铭眼中的辫子
  留学欧洲多年,曾在张之洞幕府的辜鸿铭坚持留辫。有学生回忆,初,他在北大任教,成为一道风景。
  其实辜鸿铭的辫子不大、也不长,而且有点焦黄。
  入北大,又一次在校园里,正好辜鸿铭走在前面,他们小声议论他的辫子,没想到他回头对他们说,别看我留着辫子,你们身后还拖着一条精神辫子呢。
  画面六:外人眼中的辫子
  1911年11月20日,腾越代领事史密斯致信格雷说:
  就腾越所能见到的情况来说,公众舆论对革命是冷淡的。人们没有任何热情……剪掉象征满族征服的辫子,远远不是很普遍的,所以在街上很少见到剪了辫子的人。……当大多数高贵的人仍留着辫子的时候,他们是不大可能剪掉辫子的。
  在辛亥革命时期,剪辫曾经是革命的标志。从以上细节描述中,我们看到坚定的革命者鲁迅在1903年毅然剪掉了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并以诗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
  黎元洪在武昌起义枪口的逼迫之下,斟酌再三,痛苦剪辫,显示了一个封建旧官僚在无奈中的被迫转折。
  袁世凯在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割辫,显示了其表面力主共和,但内心却向往专制王权的利益权衡。
  普通百姓在路途中被人割了辫子,惹得家人痛哭流涕,体现了民众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旧之情。
  一代名儒辜鸿铭是一个特例。他以前是赞成剪辫子的,等到别人都剪了,他偏要留起来。他用自嘲的口吻道出了国人剪掉有形辫子容易,剪掉无形辫子难的现实。
  外国人在这场革命中的立场大致是中立的,从他们的描述中看到了当时普通国人对剪辫的不解,对民主共和观念的淡漠。
  对待剪辫,除了坚定革命派的毅然决然外,其余的立宪派、旧官僚、旧知识分子、普通民众等或犹豫、或被迫、或留恋、或冷淡,展现了千姿百态的社会众生相。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革命期间,有人即使真的剪了辫子,出门时还不忘戴个假辫子。到了革命后期,国人最终都剪掉了辫子,也并不意味着国人一夜间就从旧民变成了新民。
  小辫子折射出大革命,还是辜鸿铭在当时嘲讽的,人的“精神之辫”最难剪。
  认识解放战争,重庆谈判是关键点之一,谈判前蒋介石、毛泽东往来电报可谓关键细节。我们平时在讲述重庆谈判时,都会称赞毛泽东为争取和平,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渝谈判,可谓“弥天大勇”“雨霖苍生”。可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确实是个教学问题。当我们用“大历史”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那些往来电报时,字里行间,可谓惊心动魄,回味无穷。以下是往来电报的内容摘录: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选自1945年8月16日重庆《中央日报》)
  【思考题】:众所周知,蒋介石并未真心和谈,也没做好谈判准备,为何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日突然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请关注当时国内外时局动态。
  (8月16日毛泽东以朱德名义回复蒋介石)
  “在我们共同敌人——日本政府已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投降,但尚未实行投降之际,我代表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及两万万六千万人民特向你提出下列声明和要求……你和你的政府与其统帅部,在接受日伪投降、缔约受降后的一切协定和条约的时候,我要求你事先和我们商量,取得一致意见。因为你及你的政府为人民所不满,不能代表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的广大人民和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装力量。……”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4卷)
  【思考题】:在电报中,关于日伪受降问题,中共向蒋介石发出了什么信息?注意电报中对蒋介石的称呼用语。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一封复电)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未铣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六日
  (选自1945年8月21日重庆《新华日报》)
  【思考题】:如果你处于当时毛泽东的位置,你会如何答复蒋介石的突然电邀?体会毛泽东回电的谈判策略。注意电报中对蒋介石的称呼用语。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期待正殷,而行旌迟迟未发,不无歉然。朱总司令电称一节,似于现在受降程序未尽明了。查此次受降办法,系由盟军总部所规定,分行各战区,均予依照办理,中国战区亦然,自未便以朱总司令之一电破坏我对盟军共同之信守。朱总司令对于执行命令,往往未能贯彻,然事关对内妨碍犹小,今于盟军所已规定者亦倡异议,则对我国家与军人之人格将置于何地。朱总司令如为一爱国爱民之将领,只有严守纪律,恪遵军令,完成我抗战建国之使命。抗战八年, 全国同胞日在水深火热之中,一旦解放,必须有以安辑之而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误。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恳惠诺为感。
  蒋中正哿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选自1945年8月21日重庆《中央日报》)
  【思考题】:关于日伪投降问题,蒋介石在电报中向毛泽东发出了何种重要信息?注意蒋介石再次电邀毛泽东的坚持态度。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二封复电)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从中央社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未养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二日
  (选自1945年8月24日重庆《新华日报》)
  【思考题】:为何毛泽东在回电中对蒋介石的称呼发生了变化,由“你”改称“先生”,并使用了“晋谒”一词?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三封电报 )
  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唯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梗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选自1945年8月25日重庆《中央日报》)
  【思考题】:注意在电文中蒋介石三邀毛泽东赴渝谈判的坚持态度。蒋介石为何如此迫不及待?
  (毛泽东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
  特急,重庆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选自1945年8月26日重庆《大公报》)
  【思考题】:注意毛泽东在电报中是否明确答复立即赴渝谈判?
  (毛泽东8月25日致电魏德迈)
  鄙人承蒋委员长三电相邀,赫尔利大使两次表示愿望来延,此种诚意,极为心感。兹特奉达,欢迎赫尔利大使来延面叙,鄙人及周恩来将军可以偕赫尔利大使同机飞渝,往应蒋委员长之约,以期早日协商一切大计。
  (选自《毛泽东文集》第四卷)
  【思考题】:如何理解毛泽东8月25日又追加一封电报表示立即赴渝谈判?综合分析苏联、美国在重庆谈判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体会毛泽东在整个电报往来中的谈判韬略。
  回顾历史,国共两党间的谈判本身就是一种斗争,有时比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摩擦更具复杂性,更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研究表明,蒋介石在8月14日发出第一封电报时,在与中共争夺日占区的问题上,他手中已经掌握了两方面主动:其一是1945年8月13日,麦克阿瑟出任远东盟军最高统帅,同日杜鲁门发出指示,除东北以外在华日军要向蒋投降;其二是8月14日国民党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样,美苏在国际上只承认重庆政府的唯一合法地位,战前的日占区理论上将变为国统区。蒋介石故意在第二封电报中向毛泽东透漏了以上信息,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已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前后综合,蒋介石三封电邀的态度明确,指定毛泽东赴渝无条件谈判,拒绝周恩来单独赴渝谈判,整个过程蒋介石未做任何让步。事实上,蒋介石已经充分占据主动,无论中共是否接受和谈,毛泽东都要陷入两难之中。如果拒绝,则表明毛泽东无和谈的诚意;倘若真的来了,国民党则以时间争取空间,利用谈判的机会,将军队运往华北、华中等地,做好内战准备。   毛泽东在此种被动形势下,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谈判策略,改变之前与蒋介石对话的平行姿态,重新调整承认两党的上下级关系,改变对蒋介石的称呼,尽量争取政治上的主动。从最初先以朱德名义回电,进而让周恩来前往“晋谒”,最后连续两封电报表示立即赴渝,整个过程甚至有些委曲求全,却充分展现了毛泽东高超的谈判智慧。
  历史表明,在局势被动的情况下,毛泽东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进而揭露美国和蒋介石的真面目,以利于团结和教育人民,毅然同意飞赴重庆和平谈判。这次谈判的结果,虽然只发表了《双十谈判》,但在政治上确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而使国民党陷入被动,因而是成功的。
  通过对以上电报往来的仔细阅读,再加上其后预设的思考追问,旨在帮助学生去深入理解和感悟:重庆谈判看似两者之间的巅峰对决,背后实是两党力量的集体较量,更是国际力量的相互博弈,正所谓“国共反映美苏”。方寸电报间,生动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弥天大勇”,折射了二战结束前后国内外时局的风云变幻。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说,回忆就像剥洋葱。“微观历史”的写作也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剖析,找寻“细节背后的历史”。传统的历史叙事大都基于宏大叙事、主流视角和革命视野,往往遗忘了历史的侧面、历史的深处和社会的心态。其实,“在历史的深处潜伏着无数双眼睛,他们在各自的角度,看到了历史的不同侧面,体察到了历史的脉络是如何展开的”。①“微观史学”视野下的历史细节,目标就在于从这无数双的眼睛出发,带着他们呼吸,裹着他们的心跳,回到历史的现场,还原历史的复杂、生动和真实。
  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细节,从小细节中透视大历史,目标则在于尽可能地通过细节还原历史复杂、具体之“真”,去除传统教学抽象、模糊之“魅”,回归历史思维客观、理性之“本”,着眼点在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在教学中,历史细节的选择和把握是关键。一般而言,历史细节选取应以史料客观、真实为基础,以内容典型、适量为原则,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准。同时,历史中的“蝴蝶效应”启发我们,要学会用“大历史”观来指导,努力做到大视野、小细节。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提倡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条件下重新检讨历史。只有拥有“大历史”观,我们对于历史细节的选择才能超出既有的局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史料中做到游刃有余、敏锐捕捉。这种敏锐的捕获力,就如大侦探家福尔摩斯所言,“由一滴水,一个逻辑家可以推论出一片大西洋或一条尼加拉河,即使他从没看过或听过这两个地方。因此,所有生命是一个大链条,只要看到其中一个环节,就能知道整个生命的特性”。②当然,“大历史”观的形成,就连黄仁宇先生都承认不是单靠书本阅读而来的,需要人生经验的积累,靠生活的折磨和煎熬才慢慢养成。
  【作者简介】朱继军,男,1974年生,洛阳理工学院思想理论课教学部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日常生活史的角度,研究了全面抗战时期,日军空袭对游客的生命、旅行、游览造成的威胁与影响,以及特殊的旅行遭遇——“跑警报”下的生命体验。游客在经历个体之痛和家国之痛后,其个人际遇成为民族命运的缩影,并进一步转化为国家想象与认同。而在转化过程中,风景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风景叙事方式是采用风景意象来唤起民族共同价值认同、用风景的差异性原则来痛斥侵略者的暴行、用风景的隐喻和比附来重塑民族性
摘 要 1766年在文人共和国发生了“卢梭-休谟事件”。卢梭与休谟事件可以说是文人共和国的一次危机,卢梭与休谟是主角,巴黎的启蒙哲学家们则一起参与并推动了这个事件走向公开与激化。与政治人物之间针锋相对和相互攻击不同,文人们相互对待应以礼貌与文明方式,而这个事件对于文人共和国来说是一种文明的丢失。  关键词 卢梭,休谟,启蒙哲学家,文人共和国  中图分类号 K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
摘 要18世纪的苏格兰与美利坚同属大英帝国的“文化省份”,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与美国早期政治领袖所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具有相通之处。随着苏格兰移民进入美利坚、两地社会网络的发展、苏格兰启蒙学说书籍的进口与重印、苏格兰人对美利坚高等教育的影响,苏格兰启蒙学说在北美大陆得以广泛流传并被美利坚民众和政治精英们所接受,成为美国建国立宪的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苏格兰,美利坚,启蒙学说,传播  中图分类号K14 文
[摘要]英国責任内阁制确立于19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1841年皮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上台组阁。其成因包括虚君制的出现、两党制的形成和政党组织的发展。此后,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影子内阁出现并有所发展,首相地位上升。内阁不仅是该国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并凸显了英国行政和司法交叉混合的特征,淡化了“议会至上”原则。英国强化内阁制职能的基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开放性问题,环状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5)09-0044-05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新文化运动”这部分内容,居于必修三的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同组成一课,本课教学将“新文化运动”单列出来,设计安排一个课时。  课程标准对本课所做要求是: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
[关键词]选举人制度,教材,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457—6241(2009)01—0052—02    笔者在执教岳麓2007年第3版高中教材必修1《政治文明的历程》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时,发现教材对美国宪法表述不准,令人难解。教材说:“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总统有各州选举
关键词 历史课,历史意识,第二层次概念,教学评价,评课标准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03-0020-07  “历史意识”是指思维主体了解自身所认知的过去是什么,所要传达的概念是什么。历史意识之所以称为“意识”,含有心理学上的意义,指与人们理性思考有关的对象。①笔者认为,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对于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十分关键,也是评价“一节好的历史课
摘 要 拜占廷学界方兴未艾的反思热潮可贵之处在于质疑传统的勇气,但客观分析其内容,在理论、方法和文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理论创新旨在破除传统学术思维,借鉴多种新兴理论,但思想方法过于简单,武断否定传统观点不甚合理。在研究方法上,质疑者强调多重史料的重要性是正确的,但也存在以偏概全等不足。质疑者的反思精神可嘉,但文风不值得提倡,浮躁、浮夸、极端表述方式等都不利于拜占廷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拜
[关键词]考查目标,史料价值,乖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03—0045—05    周明《与聂幼犁老师商榷命题的“乖张”》(下称《周文》)对聂幼犁《选择题之偏——思路的乖张(二)》(下称《聂文》)提出了商榷,笔者钦佩周老师的钻研和挑战精神,课程改革需要更多像周明这样的教师,但对他的论述和观点却有不同看法。    一、关于例一中“最有价
新年至,万象新。  在纸媒日益受冲击的当下,要继续办好一份面对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小众”期刊,实在是一件难事。  当我拿到《历史教学》2015年第1期时,感觉到了新年的新气象,而到手的第2期更让我从封面到内容体会到了编者的匠心独具。  杂志的封面一承往日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在“方中见圆”的大众化封面设计中有了新的创意。设计者把“历史教学”四个字放入一个圆中,用色彩把圆切为两半。马叙伦部长所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