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义(节选)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人活在世上,究竟为什么,应以怎样的态度看待生活?陈公分析了宗教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对人生的看法后,另辟蹊径,归纳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这在古今中外种种关于人生意义的言论中,独树一帜,引人深思。
  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究竟应该怎样?这两句话实在难回答得很,我们若是不能回答这两句话,糊糊涂涂过了一生,岂不是太无意思吗?自古以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人也算不少,大概有数种。第一是宗教家,像那佛教家说:世界本来是个幻象,人生本来无生;“真如”本性为“无明”所迷,才现出一切生灭幻象;一旦“无明”灭,一切生灭幻象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世界,还有什么人生呢?又像那耶稣教说:人类本是上帝用土造成的,死后仍旧变为泥土;那生在世上信从上帝的,灵魂升天;不信上帝的,便魂归地狱,永无超生的希望。第二是哲学家,像那孔、孟一流人物,专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一大道德家、大政治家,为人生最大的目的。又像那老、庄的意见,以为万事万物都应当顺应自然;人生知足,便可常乐,万万不可强求。又像那墨翟主张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为人生义务。又像那杨朱主张尊重自己的意志,不必对他人讲什么道德。又像那德国人尼采也是主张尊重个人的意志,发挥个人的天才,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大事业家,被叫作寻常人以上的“超人”,才算是人生目的;什么仁义道德,都是骗人的说话。第三是科学家,科学家说人类也是自然界一种物质,没有什么灵魂;生存的时候,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死后物质分散,另变一种作用,没有连续的记忆和知觉。
  这些人所说的道理,各个不同。人生在世,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呢?我想佛教家所说的话,未免太迂阔。个人的生灭,虽然是幻象,世界人生之全体,能说不是真实存在吗?人生“真如”性中,何以忽然有“无明”呢?既然有了“无明”,众生的“无明”,何以忽然都能灭尽呢?“无明”既然不灭,一切生灭现象,何以能免呢?一切生灭现象既不能免,吾人人生在世,便要想想究竟为的什么,应该怎样才是。耶教所说,更是凭空捏造,不能证实的了。上帝能造人类,上帝是何物所造呢?上帝有无,既不能证实,那耶教的人生观,便完全不足相信了。孔、孟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算是人生一种行为和事业,不能包括人生全体的真义。吾人若是专门牺牲自己,利益他人,乃是为他人而生,不是为自己而生,决非个人生存的根本理由,墨子的思想,也未免太偏了。杨朱和尼采的主张,虽然说破了人生的真相,但照此极端做去,这组织复杂的文明社会,又如何行得过去呢?人生一世,安命知足,事事听其自然,不去强求,自然是快活得很,但是这种快活的幸福,高等动物反不如下等动物,文明社会反不如野蛮社会;我们中国人受了老、庄的教训,所以退化到这等地步。科学家说人死没有灵魂,生时一切苦乐善惡,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这几句话倒难以驳他。但是我们个人虽是必死的,全民族是不容易死的,全人类更是不容易死的了。全民族全人类所创的文明事业,留在世界上,写在历史上,传到后代,这不是我们死后连续的记忆和知觉吗?
  照这样看起来,我们现在时代的人生真义,可以明白了。我敢说道:“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选自《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其他文献
高考议论文是一场辩论,是一场专家出题、考生单方面阐述的辩论。每年,在海量的议论文中,语言单调枯燥、人物故事堆砌是考生的通病。如何增强议论文语言的生动性?笔者以为:多写生动活泼的比喻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试想,如果我们能变单纯的、空洞的、枯燥的说教为生动的比喻,让阅卷老师读了不乏味,我们的作文自然高人一等,分数焉有不高之理呢?且看下面一段文字:   尽管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仁”的主张,但他一
期刊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选择一本你最喜欢或者最近读过的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的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和校名。  (60分)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的基本写作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如所读的书、文
期刊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光年是此生。  ——题记   江南的秋季总是迷离着水汽,丝丝缕缕,淅淅沥沥,烟雨朦胧中不知不觉竟染上一种淡淡的离愁。回忆,已经远了,现实又在水汽氤氲中慢慢流逝,成为回忆。恍如在梦境中,等我醒时却发现,那些曾经被我们一起放逐的岁月,早已挣脱记忆的桎梏,被冲进时间的流年中。   左岸,是明灭的灯火。流年,像走马观灯印刻着回忆,消失在左岸尽头的烟火中。曾经,记着你的哭,记着你的笑,记
期刊
学习应有方法。不能盲目抓瞎,也不能墨守成规。掌握适合自己的、积极的学习方法,会让你在学习中游刃有余。活到老,学到老,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日益被提倡的今天,我们更应培养科学、有效的学习能力。  名人堂  钱锺书的学习方法   钱锺书,1910年生于无锡,曾任文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学问家、翻译家、小说散文家。他的长篇小说《围城》、长篇学术巨著《管锥编》等都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奔驰的列车,欣赏窗外变幻不定的景色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可是,有时因为打一个盹而错过观赏窗外的美景、奇景,也的确有些令人懊恼。但这并不是多么了不得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我们预定的到站。  没错过,抓住了,应好好珍惜;错过,溜走了,也应细细咀嚼,也能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酝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会更有深度,你的心灵或许会更有光彩。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
期刊
青岛巴士推出“你让座,我赠票”活动,将门票作为乘客主动让座的奖励。活动的目的无疑是想唤起人们心中的爱,让人们将爱心传递下去。但“爱心”真的必须有物质奖励才能传递下去吗?善心真的需要物质奖励吗?  中华美德源远流长,善是人们极力颂扬之美德。一个人是否有善心,是否愿意行善,会影响到他的人际关系和事业发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对国人的劝勉。在当今社会,当老人、残疾人、孕妇、病人、小孩乘
期刊
不要为错过了欣赏沿途的美景而懊恼,细细咀嚼,你会从怅惘中升华出省悟;  不要为失去了一次成功的机会而悔恨,认真反思,你会从迷茫走向清醒;  不要为经历了一次挫折而一蹶不振,吸取失败教训,会有效增加你生命的厚度。  学会总结,学会反思。反思可以助人感悟人生哲理,反思可以助人吸取失败教训,反思可以助人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可以助人增加生命厚度。  楚霸王不可一世,九里山四面楚歌。  项羽头脑简单,只知道凭
期刊
文学上的“留白”是指像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无声胜有声这类的艺术写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比较隐约含蓄。因为情感庞杂时一时说不明白,或是说清楚了反而不如不说的好,而有意留下空缺,让读者纵情地施展想象力和理解力去加以“弥补”。留白和绘画艺术上的“空白”有着相通之处,那就是以虚映实、藏而不露。比如《基督山伯爵》结尾伯爵给自己心爱之人说的那段词:“艾德姆,我还会回来的,这消失的只是基督山伯爵。”基督山原身后来回
期刊
盗铃贼一心只想着把铃铛偷到手,便塞住自己的双耳,伸手去偷叮当作响的铃铛,结果就有了“掩耳盗铃”的笑谈;  偷金贼一心只想着把黄金偷到手,便旁若无人地去偷人家的黄金,结果当场被抓,便有了“只睹金,不见人”的闹剧;  幻想者一心要建一座离奇的房子,交代工匠建造一座只有第三層,不要一二层的楼房,便有了“空中楼阁”的奇谈。  结果固然重要,过程更必不可少。没有必要的过程,便不会有理想的结果;完美的结果离不
期刊
北飞的大雁,尽管沿途山川河流,美景无限,但是,为了早日到达繁衍后代的家园,它们无心留恋,一往无前……  洄游的鳟鱼,尽管逆流而上,河水湍急,艰险异常,但是,为了早日回到出生之地,顺利产卵,它们不惧生死,义无反顾……  西行的玄奘,尽管沿途妖魔当道,困难重重,但是,为了早日到达灵山求取真经,唐僧师徒意志坚定,矢志前行……  终点就在前方,理想正在召唤。为了把理想变成现实,为了早日到达终点,就应该意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