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总统”奥朗德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e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的法兰西体育场,法国足球队正在和德国足球队进行友谊赛。晚上9时20分,体育场外传来一声巨响,正在比赛的两队球员放慢了奔跑的脚步,观众们也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此后,伴随着场外警笛声的响起,球员和观众们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举世闻名的浪漫之都在这一夜被染成了血红色——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30多分钟里,对巴黎发动了一系列恐怖袭击,造成重大平民伤亡。
  

恐怖袭击中的人性光辉


  从时间上看,法兰西体育场附近的爆炸,是这次恐怖袭击的开端。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了3次爆炸,其中第一次爆炸距离体育场的D出口很近。有一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试图冲进体育场,但由于球场安保措施严密而没能成功,便在场外引爆了炸弹。当时,体育场里的人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有人以为爆炸声是场外在燃放烟火。几分钟后,爆炸声再次传来。很快,体育场渐渐安静下来——观众们通过手机陆续得知巴黎遭到了严重的恐怖袭击,他们听到的是炸弹的声音。安保人员随即封闭了体育场。虽然比赛仍在继续进行,但是很多观众已经无心观看,而是低下头去看手机,他们有的在关注着袭击的最新消息,有的则在焦急地联系家人。
  比赛结束后,主办方要求观众留在场内,体育场的草坪上站满了人。一位在现场的记者说:“比赛结束后,我想采访球员,但等了半天也没人来。这时我突然看到旁边的电视里正播放巴黎遭受恐怖袭击的画面,赛事的负责人也过来说明情况。我看到大部分人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不少人在和外界通话。”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安保人员开始疏散滞留的观众。一位观众回忆了当时的情形:“我很害怕,一分钟也不想多待了,就赶紧跟着往外撤。虽然大家都很紧张,但撤离时很有秩序,不少人还主动帮助老人和孩子。”就在这时,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在拥挤的通道里,观众们自发地高唱起法国国歌《马赛曲》,歌声悲壮有力,唱到结尾处人群中爆发出猛烈的欢呼。面对恐怖分子的暴行,人们通过歌声传递力量,驱散心中的恐惧与悲伤。法兰西体育场附近的3起爆炸事件至少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几乎与此同时,巴黎比夏街、伏尔泰街、巴塔克兰剧院等处也发生了枪击和爆炸事件。其中,巴塔克兰剧院的枪击案造成近百人死亡。
  那天晚上,巴塔克兰剧院座无虚席,近1500名观众在观看一场美国乐队的音乐会。据一位现场幸存者回忆,乐队登台一个小时后,几个黑衣人持枪冲进剧院,对现场观众疯狂扫射。“恐怖分子面无表情,换了三四次弹匣,见人就开枪。枪声大概持续了10分钟,人们趴在地上高声尖叫。”一位法国欧洲广播一台记者还看清了其中一个枪手的脸,年龄不过20多岁。此后,恐怖分子劫持部分观众作为人质。但是,法国警方从人质传出的信息中得知:恐怖分子身上绑着自杀式炸弹腰带,并且还在不停地屠杀人质。警方由此判断,恐怖分子显然不打算活着出来,他们只是在为继续屠杀人质拖延时间。得出上述结论后,法国警方在深夜对剧院发动强攻,最终击毙4名恐怖分子,将幸存者解救出来。
  一位从巴塔克兰剧院死里逃生的观众想起当时的情形依然心有余悸:“他们开始射击后,在舞台上的人都弯着腰跑,舞台因为人太多而倒塌,我躲在调音台后面逃过一劫。后来我听到他们一直在开枪,完全是随意射击。我在缝隙里看到了他们手中的枪,逃跑时也踩到过地上的尸体,到处都是血……”刚在法兰西体育场踢完比赛的法国队队员格里兹曼也感受到了这种恐惧。那晚,他的妹妹也在剧院看演出,格里兹曼得知发生袭击后,发疯似的联系妹妹。听说妹妹平安逃出剧场后,他不停地说“感谢上帝”。然而,即使在恐怖分子的疯狂杀戮中,也有人注意到了人性的光辉。剧场里的一名演员看到,有一位男子听到枪响后,第一时间把旁边的女伴压在身下,为她挡住了子弹,自己却当场身亡。
  截至记者发稿时,恐怖袭击已经造成130多人死亡。由于部分伤者伤势严重,死亡人数还有可能继续增加。

奥朗德:恐怖袭击是“战争行为”


  这场恐怖袭击离法国总统奥朗德并不遥远,甚至可以说就在他身边。当时,奥朗德正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一起在法兰西体育场观看球赛。在得知发生恐怖袭击后,他惊讶地捂住了嘴,身旁的施泰因迈尔也一脸惊愕。奥朗德赶忙从看台进入体育场控制室。在那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调度各方面力量应对恐怖袭击。
  随后,奥朗德提前离开体育场,与总理和内政部长举行了紧急会议。14日凌晨,奥朗德发表电视直播讲话。他把恐怖袭击称为“伊斯兰国”的“战争行为”,是“绝对的野蛮”,号召法国人民在这痛苦而关键的时刻保持团结,保持镇定。他还宣布法国进入紧急状态,军队全副武装进入巴黎地区增援,同时关闭边境,“确保没有人能进入法国从事任何犯罪,而且必须确保犯下罪行的人在离开法国之前落网”。
  直播讲话结束后,奥朗德带着总理和内政部长等人赶往巴塔克兰剧院。在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簇拥下,奥朗德久久凝望着恐怖分子屠杀平民的现场。随后,他在街边接受采访,表示会对恐怖分子发动“无情的打击”。
  有媒体评论说,奥朗德的声明告诉人们,法国会加大打击“伊斯兰国”的力度,他自己也成了“战争总统”。
  接下来的几天里,法国政府调动了11.5万安保人员搜捕恐怖袭击嫌疑人。短短两天之内,警方针对疑似极端分子进行了约300次搜查,拘捕了23人,软禁百余人,并缴获了一些武器。18日上午,奥朗德又在爱丽舍宫召开紧急会议,直接监控法国黑豹突击队在巴黎郊区一所公寓内抓捕嫌犯的突袭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巴黎恐怖袭击的策划者之一阿巴乌德被击毙。除了5名警察在行动中受伤,还有一只警犬因紧咬随身携带炸弹绑带的恐怖分子不放而殉职,人们纷纷发文纪念。
  法国还对“伊斯兰国”发动了直接空袭。11月15日到16日,法国战机从阿联酋和约旦出发,连续对位于叙利亚拉卡市的“伊斯兰国”组织目标进行轰炸。“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也已离开法国土伦港,开赴波斯湾,预计在12月中旬就位,参与打击“伊斯兰国”行动。
2015年11月16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国会发表演讲,宣布继续对“伊斯兰国”进行军事打击

为什么又是法国


  巴黎恐怖袭击的发生,暴露了法国反恐体系的漏洞。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实际上,法国反恐体系的完善程度在欧盟处于前列,但欧盟国家在情报监控方面普遍偏弱。处理社会安全和个人自由时,美国把社会安全放在首位,监控力度强;欧盟则更重视个人自由和隐私,对情报监控力度相对不足。这使得欧盟国家加强反恐的许多具体措施都难以实施,对恐怖袭击的防范力度弱于美国。另外,法国是申根国家之一,对边境的管控相对较松,这给恐怖分子进入法国提供了便利。这也是为什么巴黎恐怖袭击发生之后,法国将关闭边境作为主要的措施之一。”
  另外,包括法国在内的很多欧洲国家公共安全系统也有隐患。今年8月,开往巴黎的国际列车发生了恐怖袭击未遂事件,舆论纷纷质疑为何恐怖分子能把武器带上火车。事实上,欧洲大多数火车站至今没有完善的安检系统。曾经有记者尝试带着枪械上火车,甚至把枪管露在外面,竟然畅通无阻。目前,还有不少欧洲国家没有启用飞机旅客订座记录系统,法国也是迟至今年才开始实行这一措施。这些安全漏洞为恐怖分子发动袭击提供了可能。
  但在李伟看来,不能简单地将法国恐怖袭击频发的原因归结于这些表象。“从年初的《沙利尔周刊》总部遇袭开始,法国今年已经受到多次恐怖袭击,不能说法国防范意识不够。法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顽疾才是导致悲剧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法国有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对《环球人物》记者说:“法国曾经在北非和中东有大片的殖民地,当初很多穆斯林作为劳动力从殖民地进入法国,并定居下来。这些殖民地独立后,由于和法国的密切联系,依然有大量移民涌入法国。”据2010年数据显示,法国有470万穆斯林,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5%,是西欧国家中穆斯林人口数量最多的。由于法国法律不允许以宗教为分类进行人口统计,所以实际上生活在法国的穆斯林数量远超于此。
  庞大的穆斯林人口本身不是问题,一直以来他们无法融入法国社会,被严重边缘化才是问题所在。“从法律上说,移民后裔获得法国国籍后,就应该是国家的主人。尽管法国在明文政策上没有歧视穆斯林移民,但他们依然被主流社会视为外来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遭到排斥。”李伟说。
  在穆斯林被边缘化的同时,新自由主义在法国崛起。一方面,在新自由主义“宽容”的口号下,极端主义思想涌入法国,蛊惑了被边缘化的法国年轻一代穆斯林;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提倡的“绝对自由”又同伊斯兰教教义本身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冲突日益尖锐化,这又反过来助长了法国穆斯林投向极端主义。《沙利尔周刊》恐怖袭击的嫌犯库阿希兄弟就是典型的例子。兄弟二人是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但他们是阿尔及利亚后裔,在孤儿院长大,生活贫困,属于社会边缘人群。尽管他们之前从未表现出极端思想,但自从2005年轻易地接触到极端宗教人士后,两人很快就走上歧途,哥哥甚至前往也门接受恐怖主义培训,成了危险的极端分子。“伴随着频繁发生的恐怖袭击,法国社会对待穆斯林的态度从排斥转为防备和恐惧。这种态度无疑又为极端主义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形成了恶性循环。”殷罡说。
  这些年来,法国国内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外交上却是新保守主义盛行。自戴高乐创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法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中东采取了“中立”、不过分偏袒以色列的政策。直到希拉克执政时期,法国还坚决反对美国出兵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威望颇高。然而在新保守主义的影响下,萨科齐执政以后,法国逐渐成了最为激进的西方国家之一。对此,李伟解释说:“早在2011年,法国就抢先于美国,轰炸利比亚。在巴黎恐怖袭击之前,法国也是除俄罗斯之外,唯一一个对‘伊斯兰国’采取实际军事行动的欧洲国家。如此一来,法国不仅有极端主义蔓延的土壤,还成了恐怖分子袭击的主要目标。”

法俄“如盟军般一起合作”


  “法国9·11”,有媒体如此形容巴黎恐怖袭击。这不仅因为巴黎恐怖袭击和“9·11”事件一样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更在于它对法国和世界反恐格局的深远影响。
  11月16日,奥朗德在国会演讲时提出,法国将动员所有的资源以便更加有效地对抗恐怖主义,甚至包括修改宪法。在具体措施上,奥朗德要求扩大司法、警察、军队和监狱的规模,未来两年内警察、宪兵和边境人员都会扩编。至于由此带来的公共支出增加,奥朗德说:“国家安全已经超出了对财政平衡的考量。”这些法国有史以来最强硬的反恐措施得到了国内的普遍支持。法国各大媒体近日来不断发文称,面对和恐怖主义的战争,法国必须团结一致。在奥朗德提出延长国家紧急状态3个月后,就连反对党也很少见的在第二天就表示了支持。
  相比于法国反恐政策的调整,巴黎恐怖袭击更深远的影响或许在于它给国际局势带来的改变。
  袭击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站在了法国一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奥朗德的慰问电中表示,中国愿同法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习近平的话可以看作是国际社会对待巴黎恐怖袭击态度的缩影。
  奥朗德明确表示要与其他国家建立打击“伊斯兰国”的“统一战线”,为此他确定于11月24日访问美国会晤奥巴马,26日访问俄罗期与普京会晤。原本,法国在叙利亚既反恐又反阿萨德政府,这与俄罗斯支持阿萨德、打击“伊斯兰国”的政策有冲突。随着反恐成为首要任务,奥朗德不会再纠结于阿萨德政府的问题:“所有真正想与这支恐怖主义军队作战的力量,必须作为一个大联盟的一部分……未来几天,我会晤奥巴马总统和普京总统时,将铭记这个目标,以便联合起来。”
  恰在此时,俄罗斯确认在埃及坠毁的俄航飞机遭到了恐怖袭击,正加大对“伊斯兰国”的空袭力度,与法国的合作也顺理成章。俄罗斯还能以此为契机,修复自乌克兰危机以来,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普京抓住了法国和欧洲情绪的转变,于11月17日,通过视频对正在叙利亚海岸外的“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下达指示:“法国航母海军战斗群将要抵达你部战区。你部必须与法方建立直接联系,把他们当盟军一样展开合作。”据法国媒体报道,如果最后法俄达成军事合作,“那就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从未有过的事了”。法国和俄罗斯“如盟军般一起合作”,这在几天之前还是难以想象的。
  毕竟,根除恐怖主义很难一蹴而就。“法国有一套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以及建立在其上的社会安全体系。单单想要改变这种体系,难度就很大,更不用说社会文化、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了。”李伟说。
其他文献
1894,耻辱的甲午年  12名舰长大多英勇杀敌,可悲的是,当权者将制海权拱手相让  120年前的春节,也是个甲午马年的新春,大清王朝的人们互相打躬作揖,说着拜年的吉祥话儿。可是爆竹声辞去了旧岁,欢笑声未必能迎来太平。正月初十,朝鲜爆发了“东学党”农民暴动,虽然很快被镇压,但两个月后烽火再起,起义军席卷朝鲜。惊恐万状的朝鲜政府向清政府求助。1894年6月6日前后,清政府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
问:近期中国外交活动频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10月9日至10月15日对文莱、泰国和越南进行了正式访问;澳大利亚总督布赖斯在10月15日至23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将于10月22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国事访问和正式访问有何区别?类似的访问共分为几种?各有哪些特点?  答: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国宾及重要外宾的访问,一般被分为国事访问、正式访问、工作访问和其他类型访问等4类。其
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命运乍一看似乎有了转机。10月20日,他突访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这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波及叙利亚后他首次出访,也是俄自9月30日对叙进行军事干预以来,又一次外交“爆炸”行为。   此次会谈的目的是“商讨寻求叙利亚政治过渡的方案”,访问后,俄、叙分别作出了一些姿态。俄外长拉夫罗夫10月23日在维也纳与美、土、沙特三国外长会晤,此前普京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
唐代画家、政治家韩滉不仅画技高超,还善于识人用人。凡是录用的属官、幕僚,他都会根据各自的长处来安排工作,做到人尽其用。  在韩滉任镇海军节度使时,有位老朋友携子来访,希望他为自己的儿子刘恩安排一份工作。韩滉上下打量了刘恩片刻,发现他不苟言笑、举止呆板,看不出有什么长处,就要拒绝。老朋友忽然长揖至地,哀求道:“请您看在咱们多年的交情上,收下他吧!”韩滉无奈,不得不答应。  当晚,在出门赴宴时,韩滉特
12月14日至17日,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先是来到郑州出席  上合组织总理会议,而后来到乌镇参加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5日晚,网友拍到了习近平与梅德韦杰夫在随行人员陪同下,踏着青石板路从冶坊桥西行至“淡茶馆”附近,步入“车溪筷子铺”的情形,习近平向梅德韦杰夫介绍筷子文化,梅德韦杰夫频频点头,表示自己也使用筷子。17日,梅德韦杰夫回到北京,接见了中国青年代表,其中包括影视明星
解放军少将和知名电视评论员,这两重身份如果张召忠只占其一,他的退休就不会引起如此之大的社会关注度。当这两种身份结合在张召忠身上时,他便成了少有的现象级人物。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张召忠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军人到万人瞩目的军中“明星”,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是这个时代让张召忠走向荧屏,走入公众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界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元素逐渐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一个有
围绕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争端不断发酵,欧盟这种单边的强制行为遭到了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2月21日至22日,中国、美国、巴西、印度、日本、新加坡、南非、阿根廷等32个国际民航组织非欧盟成员国聚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共同商讨如何采取反制措施。会议通过了《莫斯科会议联合宣言》,29国签署该宣言,一致反对欧盟征收航空“碳税”。各国已打响反击欧盟强征航空“买路钱”的第一枪。  要求欧盟停止单边行动  根据
玛丽·雪莱的画像。  人物简介  玛丽·雪莱,1797年出生,1851年去世。英国著名小说家。创作出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或译为《科学怪人》),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  好莱坞影片《屠魔战士》上映了,这部电影也许不会成为经典之作,小说原作者却值得让人探究一番。《屠魔战士》改编自著名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这个惊悚诡异的故事,出自200年前一位女作家之手。她就是诗人雪莱的第二任妻
内向的人,青春期总是难过一点。还好,之后的我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内向和不自如。长大后才发现,那些光芒和晦暗,可能只是我臆想出来的,在他人的记忆中,我可能也有自己的光彩。1   常常想起初中开学的时候,推着自行车在校门外等开学的情形。那会儿我刚转了校,同学都不怎么熟。有个长腿穿短裤的女生倚在自行车上,和其他姑娘们聊天。我对未来一无所知,感到一片空茫和略微的紧张。初中的前两年,我一直在这种紧张中度过。 
经常有人问我,在我的理想版图中,精神文化生活是什么样子?网络时代又能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答案恐怕见仁见智,一言难尽。在今天这个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已使人们难以固步自封,难以作壁上观,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我们自己也处于变动之中,我们此时的任何结论都非定论。我们感觉到了问题,但难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能描述它。   貌似热闹实则煎熬  现代科技促进了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足够规模、足够便利的视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