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古典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人的情感、意志和气质等方面的内化,在举手投足之间能给人精神愉悦。在以往的语文教育中强调的是条块分割,把语文学习内容肢解为数量繁多的知识点,围绕着知识点进行不计其数的繁琐分析,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内容,往往无数优美的古典诗词或古文就在这样的分析下走了样。因此,教师必须摒弃这种方式,避免繁琐分析和重复练习。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古典文学特别是文言文重新产生好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古典文学的无尽魅力,并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古典文学素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假如缺乏了兴趣,要想获得成功都是不可能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如何学好古典文学,并能切实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古典文学不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切实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就必须彻底改变以往“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成绩评定模式,改变以往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恶性循环,以便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再也不做“传声筒”和“复印机”,而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每一节课之前,教师最好都要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并适当加以点拨,以激发学习兴趣。只要这一步切实做好,学好古典文学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课内外相结合
学习古典文学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平时还要尽量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他们在有限的一节课里能够有所收获。但是课堂教学内容毕竟有限,学生能够吸收的“营养”也极其有限。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使课内延伸到课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外,其他诸如古典诗词朗诵会、诗词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都可采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家名作的任务,借此让学生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隐藏于作品当中的思想情感,获得审美享受。条件许可的话,教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以文字形式把这种审美享受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审美再创造。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如邀请高校古典文学专业的教师做相关的专题报告或者讲座,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增加知识储备,为今后继续学好古典文学打好基础。
学校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提高古典文学素养的氛围。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文学社等媒介进行宣传报道来扩大古典文学的影响;开设古典文学选修课并扩大选修范围;适当而合理地向学生开放网络,整合学校的古典文学教学资源,通过局域网向学生提供有关古典文学的研究信息,并给予一定指导;尽可能地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
三、研究性学习
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要想学好它的确不太容易。因为首先要过语言文字关,毕竟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些词语的音形义已发生重大变化;其次要正确理解一首古典诗词或者一篇古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内容,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凡此种种,假如说面面俱到进行讲解,似乎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大多对唐诗宋词感兴趣,但又无法找准诗词发展线索,不懂得相关诗词之间的相互联系。针对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连缀名家名作并做进一步的探讨。例如,同样是以“愁”为中心的古典词作,高中语文第三册就有七首。假如能够连缀起来欣赏,那么对了解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直至理解整首词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能够再做进一步研究,就有可能发现游荡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幽灵”(愁)是为何并且如何成为历代文人的最爱。这些内容是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无法做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古典文学并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古典文学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四、正确评价学生学习
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是一件比较艰苦的事情,它要比学习近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合理的预期目标,并给予恰当的引导。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学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不搞“满堂灌”和“一刀切”,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提高上呈现渐进式发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古典文学积累,要求他们不做学习的“袖手旁观者”,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休感知、感悟、积累,于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增加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古典文学的深刻内涵,并把它学好。
五、提倡多种学习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會吟。”看来古人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提倡多种学习方法并存,学生要尽可能地多读多背古典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语言的实践材料,并使之融会贯通,做到古为今用。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凡是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只要是合理健康的就可以大胆运用。
根据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点,教师在讲解古典文学的时候可以大胆采用。如讲解柳永的《雨霖铃》,在讲到“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和“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就可以分别用周华键的《其实不想走》中的“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和任贤齐的《心太软》中的“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两句歌词。其他一些词句还可以用另外的诗词来对照,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用苏轼的《江城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来对照;“杨柳岸晓风残月”可用温庭筠的《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来对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颇受学生的欢迎,既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并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作为突破口,使之能够融会贯通,做到古为今用。可以预见的是,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若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了。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愿意看到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假如缺乏了兴趣,要想获得成功都是不可能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如何学好古典文学,并能切实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文学素养。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古典文学不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切实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就必须彻底改变以往“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成绩评定模式,改变以往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恶性循环,以便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再也不做“传声筒”和“复印机”,而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因此,每一节课之前,教师最好都要向学生明确提出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并适当加以点拨,以激发学习兴趣。只要这一步切实做好,学好古典文学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二、课内外相结合
学习古典文学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平时还要尽量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教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他们在有限的一节课里能够有所收获。但是课堂教学内容毕竟有限,学生能够吸收的“营养”也极其有限。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使课内延伸到课外。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外,其他诸如古典诗词朗诵会、诗词表演等语文实践活动都可采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机会。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阅读古典文学名家名作的任务,借此让学生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隐藏于作品当中的思想情感,获得审美享受。条件许可的话,教师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以文字形式把这种审美享受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审美再创造。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如邀请高校古典文学专业的教师做相关的专题报告或者讲座,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增加知识储备,为今后继续学好古典文学打好基础。
学校还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提高古典文学素养的氛围。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文学社等媒介进行宣传报道来扩大古典文学的影响;开设古典文学选修课并扩大选修范围;适当而合理地向学生开放网络,整合学校的古典文学教学资源,通过局域网向学生提供有关古典文学的研究信息,并给予一定指导;尽可能地提高学校图书馆的利用率,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
三、研究性学习
中国古典文学浩如烟海,要想学好它的确不太容易。因为首先要过语言文字关,毕竟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有些词语的音形义已发生重大变化;其次要正确理解一首古典诗词或者一篇古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等内容,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凡此种种,假如说面面俱到进行讲解,似乎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这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大多对唐诗宋词感兴趣,但又无法找准诗词发展线索,不懂得相关诗词之间的相互联系。针对这个难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时间为线索,连缀名家名作并做进一步的探讨。例如,同样是以“愁”为中心的古典词作,高中语文第三册就有七首。假如能够连缀起来欣赏,那么对了解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直至理解整首词都是很有帮助的。如果能够再做进一步研究,就有可能发现游荡在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幽灵”(愁)是为何并且如何成为历代文人的最爱。这些内容是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无法做到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它可以进一步推动学生学习古典文学并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古典文学素养,何乐而不为呢?
四、正确评价学生学习
学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习古典文学是一件比较艰苦的事情,它要比学习近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合理的预期目标,并给予恰当的引导。要切实研究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学生在学习古典文学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不搞“满堂灌”和“一刀切”,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能力提高上呈现渐进式发展。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古典文学积累,要求他们不做学习的“袖手旁观者”,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休感知、感悟、积累,于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增加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古典文学的深刻内涵,并把它学好。
五、提倡多种学习方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會吟。”看来古人非常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要提倡多种学习方法并存,学生要尽可能地多读多背古典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语言的实践材料,并使之融会贯通,做到古为今用。从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凡是能够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只要是合理健康的就可以大胆运用。
根据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点,教师在讲解古典文学的时候可以大胆采用。如讲解柳永的《雨霖铃》,在讲到“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和“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就可以分别用周华键的《其实不想走》中的“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和任贤齐的《心太软》中的“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两句歌词。其他一些词句还可以用另外的诗词来对照,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用苏轼的《江城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来对照;“杨柳岸晓风残月”可用温庭筠的《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来对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颇受学生的欢迎,既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并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作为突破口,使之能够融会贯通,做到古为今用。可以预见的是,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若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了。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所愿意看到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