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5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368例Siewert Ⅱ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23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35~80岁。368例患者中,209例采用左开胸手术方式,112例采用胸腹联合手术方式,47例采用Ivor-Lewis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总体淋巴结和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3)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4)胸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及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1)总体淋巴结和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368例患者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66.58%(245/368),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为65.49%(241/368),胸腔淋巴结转移率为12.77%(47/368),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2.23%(45/368),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1.09%(4/368)。368例患者中,各组淋巴结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o.7胃左动脉51.99%(170/327)、No.1贲门右34.23%(89/260)、No.2贲门左33.88%(83/245)、No.3胃小弯28.91%(85/294)、No.11脾动脉27.10%(29/107)、No.9腹腔干19.75%(16/81)、No.E8Lo胸下段食管旁15.25%(36/236)、No.4胃大弯11.94%(16/134)、No.E8M胸中段食管旁11.76%(6/51)、No.8肝总动脉11.11%(10/90)、No.E9L左下肺韧带旁4.65%(4/86)、No.E7隆凸下3.39%(2/59)。(2)随访和生存情况:368例患者中,30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0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309例患者生存时间为0.7~101.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5.9个月。随访期间,309例患者术后1、2、3年总体生存率为85.9%、68.6%、58.7%。(3)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胸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T分期、肿瘤直径、侵犯食管距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χ2=8.776,26.582,46.057,18.769,22.460,9.15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T分期、肿瘤直径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1.699,1.271,1.422,1.238,95%可信区间为1.102~2.621,1.019~1.481,1.090~1.856,0.971~1.481,P<0.05)。(4)胸腔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侵犯食管距离、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患者胸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χ2=5.129,43.140,10.60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侵犯食管距离≥2 cm、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4枚是患者胸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6.321,1.097,95%可信区间为2.982~13.398,1.026~1.173,P<0.05)。

结论

Siewert Ⅱ型AEG淋巴结转移范围为胸腹两野,腹腔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胸腔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胸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T分期、肿瘤直径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胸腔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侵犯食管距离≥2 cm和胸腔淋巴结清扫数目≥4枚是胸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LCA)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9例中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TME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16例,女123例;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35~89岁。339例患者术前检查均未发现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肿大。其中173例患者行保留LCA的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收治的47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72例,女100例;年龄为(57±11)岁,年龄范围为17~85岁。472例患者术前均行消化道造影、MRI、CT或胃肠镜检查,并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为胃癌。472例患者中,241例行达芬奇机
右半结肠癌是一类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患者唯一治愈希望。近年来手术方式的改进是结肠癌外科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开展腹腔镜手术还是传统开放手术、肠段切除范围、施行D3根治术还是全结肠系膜切除术、选择动脉导向还是静脉导向、幽门下淋巴结(第6组淋巴结)是否清扫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且多数问题目前尚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论证。同时,鉴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较为复杂、并有较大的手术风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术后早期和延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年龄≥65岁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行PTGD拔除引流管72 h后行LC,设为PTGD+早期LC组;患者行PTGD拔除引流管5~14 d后行L
微创技术在胃肠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及认可。微创技术的发展发挥了推动疾病诊断与治疗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微创技术相关科技创新层出不穷,4K超高清摄像显示系统、裸眼3D技术、5G虚拟现实技术、腹腔镜荧光显影示踪技术等视觉显示技术的应用,对微创胃肠外科的手术方式发展、技术规范与培训等方面均起到了推动作用。笔者期待: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国充分发挥经济与科技发展迅猛的势头,在微创外科技术创新、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下静脉(IPDV)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2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41~78岁。患者术前行1 mm层距的CT增强扫描检查,根据术前评估行相应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术前CT检查结果。(2)手术情况。采用Shapiro-Wilk检验计量资料的正
目的探讨锥形管状胃联合颈部端端分层吻合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2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9例,女33例;年龄为(61±8)岁,年龄范围为48~81岁。患者均行腹腔镜McKeown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采用全腔镜下游离食管及胃、左颈部胃食管端端手工分层吻合。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
目的探讨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和早期经口进食加速康复外科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26例行微创食管癌根治性切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0例,女46例;平均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52~82岁。126例患者中,82例胃食管吻合采用"李氏"吻合法,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设为免管免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