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押题:“一分钱”改“一元钱”是否明智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bs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新版音乐教材出来,经典儿歌中的“一分钱”变成了“一元钱”,立即引来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时代进步了,市面上已经没有一分钱的硬币,改了好;有人说,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文化,要保留…… 这个改变引发很多人的思考,请你阐述一下你的看法。
  要求: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解题指导】
  耳熟能详的经典儿歌,改变了一个字,其蕴含的社会意义却是令人深思的,折射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教育的方式。为此,在构思表现时,可以从以下方面思考。
  1.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微信支付进入生活,1分的硬币和纸币离当今居民渐行渐远,市场流通的硬币偶尔有1角,更多是1元的。幼儿没有见过1分的,在唱歌时若好奇而问及1分的样式,恐怕找不到实物。1元是常见的,搭公交车时就用得上,对儿童来说,有深刻印象。顺应时代的,才是容易被记住的。
  2.象征意义,无关价值高低。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歌词的本身,并不是钱的多少,它的目的是教育儿童,从小就要拾金不昧,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1分钱”并不是刚好“1分钱”,可能有更多。一个事物一旦具有象征意义,需不需要改动,并不重要。其关键是作为教育的媒介,如何用好才是最重要的。
  3.经典文化,必须要尊重原著。
  《一分钱》作为深受广大教育者喜欢,并传唱数十年的儿歌,已经成为经典。在弘扬传统文化,保护经典作品的时代,对经典的东西要去保护,随意改变改编,不利于经典文化的传承。经典作品,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的表现,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记忆,随意改变,不利于经典文化的保护。
  【学生佳作一】
  纵万物变化,然精神永存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6)班 洪思思
  《一分钱》歌词里拾起的那一分钱,是拾起中华传统美德;《一元钱》唱的不是上交的那一元钱,唱的是稚儿传送的那颗真挚之心。时代变迁,世殊事异,万物虽千变万化,然其精神永恒,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去思考其精神实质,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应只纠结于表面。
  《淮南子》有云:“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外在形式不宜大于精神内核。作为一首传唱中华传统美德的儿歌,《一分钱》变成了《一元钱》,大家似乎更注重它的外在,而放弃了解它的内核。其实,人们完全可以先放下对这首儿歌外在变化的看法,转而深研其实质。
  作为一个文学艺术作品,这首儿歌,自然是一个精神产物。若众人只说其名,却不闻其意,这就好比《买椟还珠》中买下精美的盒子,却归还最为珍贵的珍珠一样,成为一个笑话。岂不是本末倒置、阴阳颠倒?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万事万物变化何其迅速?你或许会被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弄得眼花缭乱,但若静守本心,抓其本质,万物尽在心中。
  《一分钱》这首儿歌所传递给人们的精神力量,远远比这首歌的名字更重要。拾金不昧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中很重要的部分,作为刚刚接触世界的孩童,他们内心纯洁,这时便需要《一分钱》这样为孩童树立正确世界观的歌曲。一首儿歌并不在于它的名字好坏,一个经典也绝对不是因为其华丽的辞藻。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歌曲传唱,正确地引导,孩童耳濡目染,成为诚实善良的好孩子,便是这首儿歌存在的意义。
  《后汉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拾金不昧这个传统美德,并非我们嘴上说说,更重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做到。精神的永恒,一在于文字的记载,让众人知道;二在于时代的召唤,让众人学习;三在于自我的实践,让众人做到。往往,第三点更为重要。
  不要再执着于这首歌名称的变化是否合理,关键是躬身自问有没有做到歌中传递出的精神和情怀。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现在进行时,更应该铭记这种精神,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為社会的和谐事业添砖加瓦。
  【点评】标题出彩,生动鲜明,提出“时代变迁,精神永存”的道理。首段以对比句式展开,活用《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开门见山,照应标题。在论述过程中,通过对王羲之、苏轼等人名句的引用,来分析当今时代儿童教育需要传承的精神,从而起到激发读者思考、共鸣的效果。文末照应,升华主旨。
  【学生佳作二】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6)班 何彩玉
  近日,一张“一元钱”的图片火遍了整个朋友圈。“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如此熟悉的歌词,如此熟悉的音调,内容却有了变化,因此引起广大网友的调侃:“从一分钱到一元钱,这倍数涨得过快,咱们都已经唱不起了。”这歌词到底应不应该改?
  有一部分人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在当今社会谁还会用一分钱?一元钱更贴近当今社会情况。毋庸置疑,从现实意义看,这个观点一点也没错,但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更追求精神意义吗?从一分钱到一元钱变的不仅仅是金额,更是我们对传统经典的随意窜改,“一分钱”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我们要保留!
  ……
  评价经典的好坏,要关注它带给人们的影响。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经典确实使我们受益,从这点看它就是成功的,既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保留经典原文又有什么不好呢?“一元钱事件”让我们反思: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在中西交融的今天,我们是否遗忘了经典?在各类通俗小说和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有多少人通览耗费二十七年心血的《本草纲目》?又有谁还能背诵锤炼了十几个冬夏的《红楼梦》?这些经典都是作者们呕心沥血,甚至耗尽一生所成。这些文化的精髓,值得一读再读。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它们作为一种时代象征存在,我们不能随便改变它。如果为了迎合当下而丢失经典,更令人感到惋惜!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分钱可以变成一元钱,一元钱可以变成十元钱,盲目追赶、随意修改這些外在的形式没有必要,反而是《一分钱》里代表的诚信等精神内核一旦被碾碎,便再也无法恢复原样。
  ……
  【点评】文章标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传承经典”“保留经典”的观点。首段以分析歌词入文,用反问的方式引发人们的思考。引用《本草纲目》《红楼梦》等经典为例,更好地提出对经典的尊重,及其对当今时代不尊重经典进行批评,引人深思。
  【学生佳作三】
  与时俱进虽好,但须谨言慎行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高二(6)班 余梦晴
  近日,在朋友圈转发中看到这样一张图片:幼儿音乐书里将“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改为“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元钱”,歌曲的标题赫然在目的是《一元钱》。将经典歌曲进行窜改是否真的符合时代,还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此番改写,能获得认可吗?
  我认为,与时俱进未尝不可,但一定要谨言慎行。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在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拍成电视剧,获得巨大的成功,剧情里塑造的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李少红导演重拍《新红楼梦》,虽美女如云,但拍成之后,并没有太大反响。87版的《红楼梦》已成经典,翻拍难以超越,被观众冷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曾有报道,在多年前的一次全国“两会”上,有人提出,国家繁荣富强了,国歌的歌词应该改成符合当今时代的,但很快被否决了。《义勇军进行曲》早就烙印在所有中国人心中,国歌里有对为建立新中国而牺牲的先烈的歌颂,有中华民族敢于打破黑暗社会的勇气,更有中华儿女拼搏奋进的激情。修改歌词,或许容易,但想要改变人们心中对国歌独一无二的感觉,很难。故而,提案被否决,也就在情理之中。经典的作品,社会公认的文化,不能轻易说“不”。
  由此可见,改变了人们心中的经典,虽然契合了当下的发展,但这种与时俱进并不可取。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一种叫作“本来”的感觉,如果将经典进行窜改,势必显得不伦不类、莫名其妙。
  《一分钱》这首歌本身的意义,在于教导孩子们拾金不昧的精神,而不是讲捡到钱多少的问题。自以为然地将其改为《一元钱》,这是否有些过分在意表面而轻视其内在价值的嫌疑?经典的东西贵在其内核,外在的固然重要,但我们更需要明确事物的本质,不能因形伤义。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精神并非不可取,但要谨言慎行,以恰当的形式和方法,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作用。卡梅隆把《泰坦尼克号》从2D电影转拍3D电影,获得更大成功;杨洁在1998年补拍《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险渡通天河”加入了特效技术,吸引了更多观众。
  当作品已成经典,若要提升改变、适应时代,必须要深入了解作品与社会的关系,做好相应的科学调研,契合时代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共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时俱进。
  【点评】反面论证,是本文的显著特色。作者先提出“与时俱进”这个鲜明的话题,然后引用《红楼梦》的重拍和“两会”提议修改国歌,再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在面对经典作品时,“与时俱进”这一虽然契合时代的事,但在生活日常中必须要谨慎,才能获得民众认可和接受。
其他文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节,时年41岁、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任上的苏
期刊
作文君:咳咳,新學期又开始,又到一年军训时。这不,新一届的萌新们就带着他们的军训故事向我们缓缓走来了!以下情节,如有雷同,纯属故意,哈哈哈。
期刊
【适用话题】心理治愈 家庭教育 成长环境相信自己  對于在情绪化、不健康或功能失常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缺乏强烈的自我意识、缺少自尊是常见的现象。  但韦恩·穆勒说:“童年时受过伤害的人通常都会表现出独特的力量,他们具有深刻的内在智慧、非凡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伤口之下隐藏着一个深沉的灵魂,他知道什么是美好的、正确的、真实的。由于童年的经历是黑暗痛苦的,因此他们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期刊
【适用话题】家庭教育 自信 成长 爱与伤害 放手  有人说,为人父母最难的一课,就是控制自己的控制欲,我深以为然。太多人认为“孩子生来就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由此,孩子最安全的成长之路,便是循着父母走过的或者向往的人生足迹,稳步向前。  其实跳出来看,王猛的父母好像是非常矛盾的:在家里时,他们总是一副“你必须听我说”的姿态,大到择校交友,小到穿衣生活,事无巨细地给孩子料理好,
期刊
不知何时,家里的屋檐下筑起了一个燕子巢。起先是星星点点的泥,而后一座“别墅”“拔地而起”。  这幢别墅的主人,是一对黑背白肚的小燕子,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简约优雅之美,如同挥毫泼墨的水墨丹青。它们或是忘我地翱翔天空,用燕尾服丈量着天上的云朵;抑或是披着夕阳从墙头滑落,回到屋檐下温情的小窝。  后来,小小的巢几乎在一夜间热闹起来,五个羽毛未丰的小脑袋如雨后春笋般一同探出,好奇地打量外面的世界。  我
期刊
作文君:2019年9月,话题#五星红旗有14亿护旗手#刷爆网络,阅读量高达64.4亿。浙江奉化88岁的裘阿叶奶奶,用整整三个月、376552针绣出一面五星红旗,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触动无数网友的爱国之心。(详情请参看本刊2019年第19期P4)“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这句话喊出了14亿中国人的心声。今年,《开学第一课》更是以“国旗下的讲述”为内容主线,邀请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
期刊
我们经常互相问候:“你去哪里度假了?”“你睡得怎么樣?”但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家应该互相多问一些,那就是:“你在读什么书?”这是一个简单却很有力的问题,它可以改变生活,为被文化、年龄、时间和空间分割的人们创造一个共享的宇宙。  当我们问别人“你在读什么书”时,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相似之处,有时我们会发现我们不同的地方,有时我们会发现隐藏的共同爱好,有时我们会打开思索新世界新想法的大门。当怀着真诚的
期刊
【适用话题】代沟 理解与宽容 亲情放下  关于这个新闻,我的第一感受是我看不上这个北大男,不要误会。我并不觉得他的父母没问题,我只是觉得,难道你以为我们如今孝顺父母,是因为从没被父母“控制”过吗?  我6岁开始被我妈逼着学小提琴,考试必须考第一名,而且一定要读到研究生。于是,别的小姑娘在楼下跳皮筋,我却每天雷打不动地练琴3个小时。如果琴练得不好,我就被指着鼻子骂,被按在床上打,我的哭声震得左邻右舍
期刊
读名人作品,有时不用看作者都知道是谁写的,这就是所谓的文风;我们读优美的语言,内心也会惊起波澜。前者的文风更多体现在语言上,后者的触动也大都因为语言的感染。然而,同学们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中,或表现出语言干巴,可读性低;或大白话连篇,缺乏深度。如何塑造文风、锤炼语言呢?我们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  1方法一:把握细节  同学们写人,并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只觉得写的是人,区别于小猫小狗等动物而已
期刊
【适用话题】交往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人际关系  从小,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记得小学一二年级时,班里要搞文藝演出,前一天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只有我没按要求着装。因为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  在穿衣这件事上,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我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