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午餐会: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iaoqianq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午餐会是以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为目的的讨论式创新平台。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18位参加教学午餐会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发现,18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对18位教师的评教满意率从48%上升到90%。实践表明,教学午餐会确实能够使青年教师意识到自己在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不足,是高职院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午餐会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6-0049-04
  一、高等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未发生明显变化,教师不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不问学生的兴趣爱好,依旧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方法[1]。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普遍存在睡觉、发呆、玩手机现象。要改变高职院校课堂这种低效沉闷状况,不断提高课堂吸引力,须从培养青年教师抓起[2]。
  (一)青年教师数量大
  就高职院校而言,80%左右的青年教师(本文界定为40岁以下)集中在2002~2008年招聘进校任教的,这几年是高职扩招最快的几年,年增幅达30%左右。2003年教育部开始对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进行监察并实施红黄牌办法[3],各个高职院校开始大规模招聘新教师,以改善生师比。大多数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比例占到学校教师总数的60%。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3.2%;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1.8%。
  (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主体,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这是优点,但85%以上的青年教师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缺乏教学和企业实践的经历。由于缺少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理论结合实际,思路不清晰,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也会比较凌乱。而且,大多数青年教师的课时多,教学任务重,没有时间思考进修实现角色的转变,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课堂生态不佳。
  二、本科院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经验借鉴
  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促进机构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教师教学促进工作的形式及内容尚处于起步阶段,除清华大学早在1998年率先成立了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外,其他高校的教学促进机构都是在近几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3];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以“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弘扬优良的教学文化,探究科学的教学规律,搭建温馨的交流平台”为使命,致力于建成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的高水平、专业化机构,以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从成立至 2015 年 11 月,共举办了71期午餐会。每期午餐会后,均会发放和收集匿名反馈问卷,问卷围绕满意度、参加原因和建议三方面展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举行定期的教学午餐会,让比较有经验的教师来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让有教学疑问的教师来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达到了交流经验、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
  教学午餐会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一种促进教师教学的发展机构)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尽管这一概念已经在国外和国内的部分高校广泛应用,但在高职院校中缺乏正规的教师教学促进机构和教师专用平台,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能力提高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大力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促进机构,将对于激发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午餐会倡导“以食物换思想”的组织理念,利用午餐的时间将不同学院、不同团队的教师集中起来,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话题,目的在于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服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借鉴本科高校的经验,有序开展了教学午餐会的相关活动,本文将以主题实例和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教学午餐会对于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效果,旨在调查研究教学午餐会在高职院校中的有效组织方式、结构功能和内涵,从而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平台,营造教学改革、反思课堂的理性教学氛围,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逐步解决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不能好好教、学生不愿好好学的教学弊端。
  三、教学午餐会的典型实例分析
  (一)教学午餐会的主题
  以“如何设计和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为主题组织系列教学午餐会,旨在引导参与活动的教师亲临讨论课堂中,发现自身在以往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时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教学午餐会主题确定之后,为使主题对提高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作用,在组织教学午餐会时学校提出如下要求:教务处积极组织专家现场听课,专家于课后给出教学意见与建议;教务处积极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听取学生们对教师教学的反映与心声;组织教师代表去知名高校旁听学习,对比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找出不足。
  (二)参加对象
  教学午餐会接受所有自愿报名参加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学院和团队,主要构成以青年教师为主,少量的高级职称教师参与。以“如何设计和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为例,此次教学午餐会参与的教师共计20人,教务处组织管理人员共3人(主持者1名,观察员2名)。
  (三)組织形式
  主持者将20位教师,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人,就高职院校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5分钟的讨论,使教师思考自己上课的教学方式,反思自己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主持人公布讨论的话题,分别对4个讨论组进行话题设置——上课时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手段,并严格计时;每组5位教师选出一个组长做最终代表发言;观察员在5分钟之内,密切观察每组讨论教师的表现。
  (四)分析与讨论
  通过5分钟的激烈讨论,最终每一组都派一名组长进行最终发言。就“上课时的主要问题”话题的两组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组认为,高职院校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生在课堂上听讲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且教学手段单一,教材的复杂、难懂和晦涩,常常使得学生昏昏欲睡,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对所学的内容掌握甚少,甚至根本不记得。在整个施教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对所学内容了无兴趣,要记也是死记硬背,考试前夕常常是消极应对、及格万岁的心理。长此以往,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观念,从而失去了学习的真正动力,这是学生课堂上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第二组也指出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他们认为,教师对课堂的重视不够和经验不足是学生不能够提起兴趣好好学习的原因。   “改进手段”话题组的两组教师则认为,要让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之能够快速融合到教师的教学节奏中,进行行之有效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正其不良的学习态度,从而改变其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一场自我革命。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开展公开讨论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营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境,这些将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生态。
  两位观察员对4组教师分别进行了观察,指出了每组教师的讨论特点。第一组5位教师,能够很快熟悉起来,并有一位教师主动承担起了组长的角色,主持整个讨论,使得讨论的话题深入、精彩。第二组的5位教师开始比较冷场,没能够快速融入到讨论的话题中来,且到讨论结束时仍互相推脱最终发言的组长人选。第三组也比较冷场,只有3位教师发言,另2位教师只是默不作声。第四组教师中,气氛非常热烈,用3分钟讨论完本次的话题,另外2分钟在讲其他的话题。但据观察员的观察,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进入了思考状态。如何能够快速有效地设计和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他们都身临其境地进行了一次实战体验,并最终在快速建立讨论团队、角色主持、共同发言和主动参与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四、教学午餐会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学校模具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18名教师(每个学院抽取6名)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教龄、学生评教满意率、学生期末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以及师生互动增长率和生生互动增长率来分析各位教师的成长情况。相关数据来源于教务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对学生的调查问卷。
  调查发现,被抽取的18名教师均有两年以上5年以下的教龄,但是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都相对靠后。通过定期参加一学期的午餐会,平均每月举行1~2次的午餐交流活动,可以明显发现,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起色,学生评教满意率、学生期末及格率、学生期末优秀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评教满意率最高从48%提升到了90%,进步非常明显。同时,师生互动率和生生互动率也有大幅增长。
  在对模具、机械和经管三个学院抽样的基础上,对全校教师随机抽取20人参与校园午餐会活动,再随机抽取20个未参加午餐会的教师作为对照,在午餐会开展前后,分别对这两组进行教学能力问卷调查,其中教学能力问卷的指标主要有四个,即教学内容、课堂氛围、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评价体系主要分为三类,即专家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所占比例分别为30%、30%和40%。问卷抽样结果取平均值。具体见表2。
  从表2可知,参加午餐会的教师,教学能力的四项指标明显得到提升,对于参加午餐会的教师本身而言,教学能力的四项指标得分都有明显进步,专家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总分,也从83.2上升至91.86,上升了10.4%。而未参加教学午餐会的教师,总体上升空间不大。可见,教学午餐会确实能够使青年教师意识到自己在以往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其教学能动性被充分挖掘,并能够寻找更加可行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效率。
  五、结论与建议
  高职院校的教学午餐会是由教务处组织的一种教师自愿参加的交流活动,通过定期举行的系列主题活动,如有效课堂、翻转课堂、名师交流、同步教学法等,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沟通实践平台。对于教学午餐会的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学发展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时,也为后续建设有高职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对于这种旨在促进教师间沟通交流,了解教师想法和需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午餐会,应加大力度办得更好:一是教學午餐会活动应多组织多开展,根据近期专家指出的问题及学生反应较多的问题,确定学期教学午餐会主题。二是学校要营造教学午餐会的生态环境,让青年教师在宽松、信任、平等的午餐会氛围中提升教学水平。三是邀请老教师、专家等参与教学午餐会,借助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教学规律,了解教学现状,对症下药。四是教学午餐会要做好记录,总结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形成会议结论,给所有教师参考学习。
  参 考 文 献
  [1]王明伦.高职院校幸福文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16-19.
  [2]邢海娜,邱意弘.教师对教研午餐会的评价及对工作创新的启示 [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10):65-68.
  [3]孙美静.高校教师发展: 对教学促进机构的调查报告[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2):63-68.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土建类专硕研究生教学存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落后,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单一,实验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脱节等问题。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的作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适当调整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建立师生共同实践体系,建立质量保障持续改进机制,构建符合“工业4.0”新时代行业需
摘 要 企业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始终是困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总体上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进路,体现了从“外生强制”到“自发内生”的理念变迁、从“被动封闭”到“合作开放”的环境变迁、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引导”的路径变革、从“传统管制”到“多元治理”的过程保障变迁逻辑。企业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演进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帶有明
摘 要 以中职《AutoCAD制图》课程为例,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流程,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运用过程评价量规工具、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双向细目表、双向评等量表模型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程考核成绩、学习态度与满意度以及学习反馈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开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进师生交互、提高学习成绩,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混合学习;微信公众平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对象与发展方向的转变,引起高等教育人数的极速增长,也让高校学生的就业面临着极大挑战。中国与英国的职业引导教育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与发展路径。我国高校职业引导教育以课程教学、课外活动、信息服务和校企合作四个方面的内容为主,而英国高校职业引导教育体系由教育培养的“三种技能”、职业模拟的“三种训练”和实训实战的“三项计划”共同构成。我国高校职业引导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为:高校学生职业发展路
人物档案 郭延生,男,1966年生,现任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曾任教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历任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兼任教育新道校长联席会理事长、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副理事长。  入选理由 教师出身的他善于把握教育的商业机遇,更从未忘记教育的使命。他成功助推了一家企业教育,也成功孵化了一家教育企业。在企校合作的路上,他注定将走得更远。  人物印象 因为毕业论文题目是《中国会计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进入黄金发展阶段。面临我国经济深度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高职教育的生存环境、发展模式和培养目标等发生许多变化,需要高职院校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发展模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四策并举”,以党建引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为抓手,明确发展方向、激发发展动力、彰显发展质量、肩负社会担当,聚焦铁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
摘 要 创新教育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部署重点。为解决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创新培养机制相对滞后、创新教学实践不足、创新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将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是一种可行选择,其情境式实践观、可塑式学生观、差异式教学观和发展式评价观可对应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实施路径为:“多方协同”升级基于智能学生观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多措并举”推行基于
摘 要 作为教育信息化2.0的重要支撑,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驱动高职教育变革。人工智能视域下有必要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教学面临的教师应用能力不足、实施细则和学习资源缺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自上而下的顶层架构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针对上述挑战,高职院校应从器物层面的教学转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技能的现代化教学,加快制定可行的实施细则,加强学习信息资源库建设,创新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顶层设计人工智能
摘 要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本质是结构化、系统化质量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质量保证组织系统和程序系统。章程建设实现了组织系统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程序系统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是当前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程序系统可由质量标准体系、诊断与改进体系、动力体系构成,标准体系包括过程标准和绩效目标,诊断与改进体系包括过程监控和绩效跟踪,动力体系包括行为激励和精神塑造。以先进质量管理理论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第一是要建立质量标准系统。目前,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已成为建立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关键是内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之中。第二是组织执行系统。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与质量监测评估委员会”,通过制定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认证评估制度,完善全国职业教育数据信息平台等,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主体。第三是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