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课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bug_c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高职专业课的缺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以职业性任务和和行为过程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线。教学模块化教学法的介绍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026-01
  
  在传统的高职建筑专业课教学中,教材理论讲述过多、内容过于陈旧,新工艺新材料无法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单一。通过对本专业所有课程的梳理及研究了相关教材之后,在查阅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摸索出一套更加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即模块化教学。即是将建筑工程专业课模块化,搭建合理平台、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必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1 模块化教学的概述
  将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按照工作流程设置课程,模块之间上课不分先后,有利于工学交替。4个模块是:专业基础模块、建筑构件设计与制作模块、建筑分部工程组织施工模块、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管理模块。通过4个模块的教学与训练达到3个转换的目标,即由专项技能培养和提高转换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再从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转换到顶岗能力的培养,最后实现就业。
  
  2 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模块化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目标,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其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及能力评价等模式进行变革,做到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和适应学生就业以及发展创新的需要。
  
  3 探讨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3.1 主要教学方法
  交叉讲解法、启发式提问法、情景授课法、任务驱动法等。结合电脑上机操作、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以《施工与管理》课程为例,涉及CAD、OFFICE软件、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质量检验与标准等,实行模块化教学法,即以《施工与管理》为主线,将相关课程内容打包,形成一个模块。
  3.2 模块设计原则
  从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出发,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以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为技能训练核心,以典型课题为实例,以施工技术水平为检测标准设计模块。模块设计本着覆盖相应的岗位群、达到施工员的水平、以基本功训练为主、兼顾新技术、突出专业主干、兼顾专业边缘,着眼实际操作、兼顾相关知识学习大的原则,将本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为一级模块和若干个二级模块,分别制定出相应的训练内容、训练要求、实施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该模块覆盖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预算员五个岗位。
  3.3 教学内容及课程的建设
  在总结建筑工程专业工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课程建设采取“课程设置模块化,基础平台素质化,专业基础工程化,专业内容广泛化,实践环节综合化”的改革措施。
  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式管理目标,课程模块分纵向模块和横向模块,其中纵向模块包括:基础平台模块、专业模块、实验与实践模块。横向模块包括:专业基础平台模块、技术平台模块、管理平台模块、经济与法律平台模块。
  基础平台素质化,依据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精神,构建基础平台课模块。该模块含3个子模块:科学理念模块、数字信息模块、人文社科模块。
  专业基础工程化,根据工程教育的观点构建工程学基础模块。以学科基础为主导,辅以与之相应的相关知识,其目标是掌握技术基础理论,强化工程意识,架起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间的桥梁,培养初步的工程技术能力。
  3.4 课程体系的建立
  课程体系采用“以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法律平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实现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3.5 模块式教学的组织实施
  建立配套的师资队伍:实践性教学定位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做到“双师型”的配置,让学校的教师走向施工现场,具有教师和技术员双重身份,又要下大力引进施工企业的技师走进教师队伍。让技术专家型教师队伍参加技术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与教育水平。
  建立健全与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室、实习室、实训基地。配套建设要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整体实施,要进行综合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避免盲目性、重复性、观赏性投资,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宁可减少对验证实验的投入,也要确保对模块式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投入,努力做到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身到所学专业的环境中去,努力开拓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训资源共享之路,为专业课教学采用现场教学,为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
  正确考核学生成绩。通过考核正确的评定,总结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程度,鼓励学生努力实习,严格要求自己,养成安全文明生产习惯;同时也能使教师全面掌握实习情况及课题完成的程度,从而改进教学工作。同时也应当灵活掌握,变换各种形式进行考核。
  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模块体系。以职业性任务和和行为过程为导向,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线,不片面强调课程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片面强调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构建以实践技能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重点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以模块式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为纽带,再去进一步组合课程,组织教学。
  
  4 结语
  在实施模块教学后,起到了实践训练促进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互相促进的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进行模块化教学时,一般都是选择在某一方面比较熟悉有经验的老师或专家给学生讲课的,因此保证师资质量的同时,也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强化了技能训练,实现一毕业能上岗,一上岗则能胜任的培养目标。模块教学由于省略了很多理论上的那些可要可不要的沉长介绍,保证核心内容的精华教学,大大缩短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就业零磨合,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吴晓义.职业教育教学论[R].吉林工程师范学院报告,2007.
  [2]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刘兆凯.AutoCAD建筑制图课程教学优化的若干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了较多的古诗词,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个要求可梳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背诵与积累,第二个层次是感悟与运用,第三个层次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然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实况是,许多同学达不到第二个层次,更莫说第三个层次了,不少同学连第一个
阅读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如何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藉此带动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呢?这需要我们积极开展情境教学,以此来提升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科学而艺术地完成情境创设,这样才能让情境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1.融入趣味元素,创设阅读情境  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
从实际应用出发,以单片机、PLC、ARM为系统的仿真实验节点,对基于CAN总线的仿真教学平台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
为了实现初中英语的理想课堂,需做到准确把握教材,确定目标和重点;注重情感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采用灵活的教法,提高课堂效率;重视课后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英语
构建信息社会助推经济发展 主持人申江婴:20世纪90年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进入新世纪,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成
摘 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再也不能按照以前的老思路教育学生,灌输一些“板子响,学问长”的思想,中国教育几十年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老师和学生只有相互理解、共同努力,才能共同进步。因此,“生态课堂”应运而生。文章以“生态课堂”的概念入手,分析生态课堂需具有的一些主要因素,并在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中学数学素质教育中的“生态课堂”构建方式。  关键词:数学素质教育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
针对混合流水车间多目标调度问题,以最大流程时间和生产中所消耗的总能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混合整数数学规划模型;将具有解决复杂组合优化问题的非劣排序遗传算法2(NSGA2)
目的探索有效的放松训练程序,验证放松训练在缓解高中生课堂学习疲劳中的作用,以改善高中生课堂学习中的认知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方法被试对象为南京某高中各年级学生共150
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考查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考生语文成绩的高低。但是,很多中考生的作文华而不实,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缺乏具体的描写,严重影响了作文水平。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对中考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帮助初中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因此,如何辅导考生临场作文技巧,促进中考作文出彩,就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
文本自动分类是数据挖掘和信息检索的核心技术,也是研究热点。在实际的应用中,时常会出现文本数据量很大,但是对人们有用的信息仅占一小部分,这种某类样本数量明显少于其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