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iahong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泉州,是要看看佛的,而看佛,一定要到不在名山深处、毗邻繁华闹市的古刹青莲寺。
  古城东扩,丰泽区成为泉州向东发展的桥头堡,几年大刀阔斧,高楼林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物欲横冲直撞,往来车马喧嚣,那些漂泊在迷离都市的追梦人,在忙碌中充实,更在繁务中迷失。穿过钢筋水泥丛林,走出纷乱嘈杂街区,不经意拐进芳草葳蕤处,只听得蝉鸣鸟唱,梵音隐约,尘世喧阗霎时被隔离在外,退避千里。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大约是对青莲寺最好的注解。
  青莲寺是千年古刹,始建于宋朝,原叫普济观音寺,清朝易名为美山青莲寺,经历朝代更迭,桑田沧海,素有“没洛阳桥就有青莲寺”之说。宋元时期,青蓮寺边上的普济桥是泉州港对外通商贸易的主要渡口之一。浩浩荡荡的船只扬帆驶上“丝瓷之路”前,青莲寺成为祈求平安的重要道场,祈佑商舶在海上往返无虞。
  碧云天,黄叶地,我们一行十数人到青莲寺寻连波秋色。
  已是深秋时节,秋凉却久盼不至,晨光攻城掠地,泼得寺院一地金黄。寺门大敞,一边拾阶而上,一边望牌坊红墙。典型闽南红砖墙,一个格子连着一个格子,沉静得不掺一丝烟火。沿着水泥道徐步向前,竹林森森,古榕苍苍,水流潺潺,石雕、莲池、观音殿、如愿阁……周遭安宁,让人不知不觉间,生出一颗柔软的禅心。
  一扇一扇精雕细琢的木门洞开,踱步进去,红尘立时隔在门外。佛就立在大殿中,坐北朝南,稳重厚笃,目光平和,如慈母注视稚子。世上的佛,都像母亲,身上罩着母性光芒。世上的母亲,原都像佛。
  佛前有虔诚的佛子,老翁两鬓雪白,清瘦如一片深秋里的枯叶;老妪有皱成一团腌菜似的脸,还有一双触目惊心的瘸腿。他们齐齐双手合十,目光低垂,五体伏地,如此反复几次,引得旁人侧目,为他们的全神贯注,也为那一双瘸腿。老妪的瘸腿使不上力,每一次伏地,总要把自己重重地摔下去,再爬起来,却要费尽了她和老翁的力气,两张枯瘦的脸涨成猪肝紫。有人不解地看他们,他们笑了笑,没说什么。后来到了如愿阁,又与老翁同行,才听老翁说起,他们是安溪的老茶农,唯一的儿子生了怪病,看了很多处医生,试了许多种药石,却效果甚微。人人都说南海观音灵验,奈何南海太远,两个耄耋老人去一趟南海,山高水远行路难如登蜀道。偶然听人说,洛江的青莲寺从前就与南海观音大有密切关系,此后他们寻了空,便要跋山涉水辗转来。老翁怕我不信,执意拉着我到后院,指给我看那一副楹联,“浔海潮通南海水,美山地接雪山春”。你看你看,楹联是岁月变迁的见证,历史是不会骗人的!
  老翁浑浊的眼睛里,全是坚韧。转回头,又见他抵达佛殿,搀着老妪跪伏佛前。人群再没有打扰他们,默默绕开去。那一刻,我的心里湿漉漉的,仿佛下过一场春雨;那一刻,我终于相信了,原来世上所有的父母,真的是佛。
  寺院东边有报恩堂。从前报恩堂是民居,左边是街,右边是巷,蜿蜒的青石板路坑坑洼洼,却有乡音和乡情萦绕起伏。后来城市化脚步如快马加鞭,外面精彩的世界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精力蓬勃的年轻人统统吸引了去。留下来的,都是走不动,或者不想走的老年人。青莲寺的宗勤法师几经奔波,想方设法把闲置的拆迁房盘下来。宗勤法师自幼出家修禅,一心向善,谁家有难处,她总要不遗余力地相帮。她对盘下来的东厢房动土,改造,修缮,用来安置暮年的空巢老人。再后来,政府兴建了养老院,老人们有了更好的去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报恩堂闲置了出来,临时用来供奉青莲寺的祖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青莲寺几毁几兴,及至当前配套日臻完善,鸠聚历代丘尼及十方护法居士智慧心血。驻足报恩堂,静,清,明!佛乐叮叮咚咚响,我的心仿佛化作一泓泉水流过去,化作一缕清风吹过去,化作一朵白云飘过去。
  中国那么多活色生香的汉字里,我最喜“报恩”二字。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感恩文化是中华沿袭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汩汩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盘根错节深植在我们的筋骨里。这一份坚守,越过红尘万丈,氤氲在青莲古寺上方。人来,或者不来,它就在那里。大音希声、大爱无言,这是佛的力量,也是爱的力量。
  青莲寺沿街一侧,是修葺中的法堂。登到高处,穿堂风呼啸,吹远了满街喧哗。不久的将来,法堂用来讲学、传经、布道,播撒洞悉人世后的明智与平和,教人用超然的心态看待苦乐荣光,告诫人只管奋斗,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可以想见,古寺里禅音悠扬,如隔夜的雨滴,滴滴答答滴落在屋檐,滚落在俗男俗女身上。
  倚在纷乱的施工现场,我的心境突然清明起来。极目远眺,一眼望得见来时路,一眼数得清那些苍天古榕。秋风那一双多变手摩挲过古榕,榕叶纷纷扬扬落下,是逝水年华,年华似水流……
  抬头看天,天朗云淡气清,让人没来由想起佛家禅语,“云在青天水在瓶”。云在青天,卷舒自如;水在瓶中,随器显形。人生最难得,就是葆有“云在青天水在瓶”那样自由自在的清明。饮食男女,欲念时不时像一棵枝繁叶茂的树,轻易旁逸斜出。我没有告诉旁人,在拜谒青莲寺之前,俗务一度像一捆杂草,密不透风地裹挟着我,得失是厚厚一层青苔,睁眼闭眼都是湿漉漉的惆怅。那一刻,我恍然惊觉,原来我要做的,不必是与年龄不相宜的淡薄,而是安心,是佛昭示的,“云在青天水在心”的率性、自然和宽心。
  回程时,我对着佛躬身跪拜。既谢佛予我禅悟,让我参透世情明澈;也谢佛谅我离去,扑入红尘。凡俗如我,仍要守着一颗清明心,在纷纷扰扰岁月中,拥抱琐碎的幸福庸常。
其他文献
铁军战士不弯腰,  岂能怕死去求饶。  人生百年终一死,  留得青山上云霄。  铁军战士不发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情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这首铿锵有力的狱中诗是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李子芳写的。李子芳,1910年5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永宁岑兜村(今为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少时父母双亡,为谋求生活出路,14岁的李子芳随乡亲飘洋过海。1927年初,当革命风暴席卷祖国大地,直至南洋
期刊
漳州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建设富美新漳州奋力前进,我们为此感到欢欣和骄傲,但是,在奋勇向前的同时,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忘记过去。  在漳州建州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让漳州人常常提起的有两件事:一是古代,1190年,即南宋绍熙元年,61岁的朱熹知漳。由于朱文公的“过化”,漳州因此有了“海滨邹鲁”之称;二是现代,1932年,红军进漳。  1932年的红军进漳,是中国现代历史上
期刊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和绘画工具,也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它由动物的毛、竹子或其他材质组合制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而我看到的是被收藏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里的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它承载着一段不朽的红色历史,并铭刻着一段红色记忆。  纪念馆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内,也称“芝山红楼”。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洋楼,它原本是美国基督教会寻源中学校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红军进漳时,毛主席在此居住。他彻夜挑灯
期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硝烟早已消散,但有些事情是永远也忘却不了的。1932年4月24日, 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红军东路军在漳州城区东坂后礼拜堂召开漳州工农兵代表大会,100多名代表怀着激动而又庄重的心情出席会议。这些代表中,有中央红军的一些代表,一些观察员,还有地方的,包括各种商会的列席代表。邓子恢和罗荣桓为大家作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会上,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推选王占春任主席。  会后的4月2
期刊
一  早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第五次全会期间(2016年初),省委召开的省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来自福建省港区政协委员朱向在发言中提到,2015年7月,第九届重走“朱子之路”活动,以7天的“书院文化之旅”为主题,吸引了大陆、台湾、香港等地高校学生150多人参加。来自台湾的学生和学者在谈感受时表达了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松洲书院)是在福建”“没想到历史上福建有的县市多达20个以上
期刊
说起乌山,不得不提及卢叨,卢叨与乌山,就像李白与敬亭山,二者难分难舍,相看两不厌。  前往乌山的时候是在一个初冬的清晨,薄雾笼罩,寒气裹挟些许山风,直往脖子里钻。在“闽南乌山老游击队员之家”的展馆里,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乌山革命战斗史。在众多纷繁的图片中,我被其中一张黑白照片定住了,那是一个人的头像,坚毅宽广的额头,灿烂明朗的笑容。墙上的照片已有几分斑驳模糊,却难以掩盖笑中透露出的自信与深情。那种气
期刊
山村时空交错,悠远静谧;花山溪水淙淙,灵秀婉约;青砖红瓦静立,用沉默宣示着曾经的骄傲……当我行走在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那鹅卵石巷道,恍惚间仿佛走进了黄永玉笔下的水墨画,诗意、韵味还有一种坚持。时有孩童从身边穿过,一串笑声消失在巷道尽头。在巷道转弯处,一位老人独坐墙角,阳光笼罩着她小巧的身子,呈现一种祥和的色彩,生命的光辉。而让我停驻的是隐藏在蔡家堡“联排别墅”里的村史馆——社会主义发展史展览馆
期刊
清明节一过,天气渐渐转暖,海风轻拂,白浪吻沙,又到了搬山网的季节了。  搬山网在闽南沿海一带捕鱼作业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在延续。  关于搬山网有一个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有一伙商人外出坐船渡海经商,不料船遇大风沉没了。船上的人大都沉海遇难,唯独一个叫胡海的商人抱着一块木板漂流到一个荒岛上,被岛上一只母熊发现了救上荒岛。后受到母熊悉心的照料,人熊相依为命,日久生情,便结为人熊夫妻,并生了一子。母熊和
期刊
我的家乡洋奎村洋尾溪社隶属龙海,与漳浦长桥、南浦乡毗邻,四面环山,山高林密,静静地坐落在大麦尖的山坳下,一条小溪绕村而过,需要越过一座桥方能进入,地理位置特殊。在革命战争年代,洋尾溪社的祠堂曾是中共洋尾溪区委、洋尾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对当年革命运动的开展和推进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1987年3月该祠堂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2006年被列入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家的旧屋就在这座祠堂的边上,与之相邻
期刊
近日,读庄亨阳的《秋水堂集》,看到书中有庄亨阳当年为漳州太守魏念庭作的《魏念庭太守去思碑记》一文,碑记云:“魏公去思碑者,思魏公之去也。于时魏公去三年矣,民思而不忘,故碑之也。公以康熙四十九年守于漳,越六年,报最卓异,授分守江常镇道。中间设义学以敷文教,行社仓以备荒年,葺江东桥以通商旅。又建万寿亭,修府志,辟府治,盖百废俱兴焉。岁乙未,漳民艰食,公令家人籴江苏米万斛,航海达漳,民用不困,公之赐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