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极大改变人们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对人类生活、生存的生态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经济水平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但是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却十分严峻,即使当前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针对生态环境做出了一些列措施,获得了局部的改善,但是从整体上看,还是处于逐渐恶化的状态,环境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环境污染还在加重。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必须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的恶劣影响,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目的。对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生态环境,状况,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E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2-0312-01
引言
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就是生态环境,是人们生产活动所产生作用以及废弃物的承受者。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人们生存、社会稳定发展、安定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我国建国以来,为发展经济所开展的一系列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逐渐提高,也加重了生态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面对当前个资源逐渐减少、污染严重、神态系统退化的局面,必须积极的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将其放在社会发展建设的首要地位,并将生态文明切实的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当中,并且要全方面、全过程的参与其中,进而有效的改变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整体上讲,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是非常严峻,处于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状态,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1水土流失加速、沙漠化扩大,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加速了生物物种的灭绝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缺乏直接对国际的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以及粮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另外,水土流失和退化是我国当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全局性的影响,例如:现在的北部沙漠、戈壁,尤其是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悬河已经成为我国的心腹大患;同时,土地沙漠化、退化,加速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减少,并且我国的森林面积覆盖率已经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差且分布不均匀。最后,我国原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但是在占有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的同时,我国面临的物质保护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当前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经济建设大量侵占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物种保护压力也是相当艰巨的,尤其是现在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与片断化,使得我国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严重,同时,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1.2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正是因此,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并且水资源考浪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使得我国低下水位呈逐渐下降的状态,进而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水质恶化,导致湖泊功能不断衰减、水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当前湖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湖周边经济的开发利用,各种废弃物、垃圾倾倒入湖中,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并且许多湖泊已经消失或正在面临消失,沼泽湿地也萎缩。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1切实履行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创新
首先,要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正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生态的保护要和保护生命一样。其次,要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思路和举措。所以,要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智力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要牢记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最后,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庄重承诺。所以必须付出实际的行动,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2.2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发展高附加值能源产业;另一方面,继续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力行业,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电源,并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节能技术,降低单位发电能耗及污染物排放。
2.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还要积极的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结语
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的作用,同时还能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美的进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全面节约各资源的利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终实现魅力中国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2016(10).
[2]康锴.我国土地荒漠化环境问题研究.科技信息,2013,( 6) : 79-80.
[3]趙凌云,常静.中国生态恶化的空间原因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对策.江汉论坛,2012,( 5) : 31-35.
[关键词]生态环境,状况,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E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2-0312-01
引言
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就是生态环境,是人们生产活动所产生作用以及废弃物的承受者。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人们生存、社会稳定发展、安定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我国建国以来,为发展经济所开展的一系列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加重了环境的污染,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逐渐提高,也加重了生态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所以,面对当前个资源逐渐减少、污染严重、神态系统退化的局面,必须积极的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将其放在社会发展建设的首要地位,并将生态文明切实的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当中,并且要全方面、全过程的参与其中,进而有效的改变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1、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从整体上讲,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是非常严峻,处于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状态,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1.1水土流失加速、沙漠化扩大,森林资源逐渐减少,加速了生物物种的灭绝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缺乏直接对国际的生态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以及粮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另外,水土流失和退化是我国当前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全局性的影响,例如:现在的北部沙漠、戈壁,尤其是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悬河已经成为我国的心腹大患;同时,土地沙漠化、退化,加速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减少,并且我国的森林面积覆盖率已经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差且分布不均匀。最后,我国原本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但是在占有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的同时,我国面临的物质保护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当前水土流失、森林面积减少、经济建设大量侵占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物种保护压力也是相当艰巨的,尤其是现在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与片断化,使得我国生物多样性破坏十分严重,同时,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1.2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也正是因此,对于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也越来越大,并且水资源考浪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使得我国低下水位呈逐渐下降的状态,进而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水质恶化,导致湖泊功能不断衰减、水生态环境破坏,已成为当前湖泊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湖周边经济的开发利用,各种废弃物、垃圾倾倒入湖中,导致,水质不断恶化,并且许多湖泊已经消失或正在面临消失,沼泽湿地也萎缩。
2、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2.1切实履行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创新
首先,要对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清醒的认识,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正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生态的保护要和保护生命一样。其次,要对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清晰的思路和举措。所以,要将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智力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要牢记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最后,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庄重承诺。所以必须付出实际的行动,坚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
2.2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力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利用,发展高附加值能源产业;另一方面,继续淘汰落后生产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力行业,大力发展核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电源,并积极推广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节能技术,降低单位发电能耗及污染物排放。
2.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还要积极的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3、结语
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的作用,同时还能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美的进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调整能源结构、全面节约各资源的利用,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最终实现魅力中国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2016(10).
[2]康锴.我国土地荒漠化环境问题研究.科技信息,2013,( 6) : 79-80.
[3]趙凌云,常静.中国生态恶化的空间原因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对策.江汉论坛,2012,( 5) :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