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回归·寻找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5845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8年末的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描述了一群失意的台湾人在迷茫中组成了一支破铜烂铁似的乐队并经过努力,最后取得演唱会胜利的故事,展露了台湾人的情绪与情感,每一个人都在回忆的伤心之中怀念迷惘,却依然对未来充满了温暖的想往。在他们沉重的飘零感之中,可以清晰的看出他们等待、回归、寻找的过程,而一生,周而复始,生活被搁置到了—种更加边缘、更加难以把握的状态。
  关键词 《海角七号》 台湾人 飘零感
  
  恒春郡,台湾最南端的小镇,海角七号番地。七封信的地址,原住民、客家人、闽南人以及远从日本来的外乡人,跨越不同年纪,跨越不同世纪,一群最平凡的小人物聚集在这小小的国境之南,共同谱写了一曲试图在群体中和谐相处共同奋斗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整个影片弥漫淡淡的缅怀与奋斗,而这种复杂却又不明显的感情与其说是以台湾恒春为对象。与其说是某个特定年代为对象,不如说是以每个人物不同的经历与遭遇来刻画的。
  在这个看似温馨的恒春小郡里,人际关系一点点的疏离,因而任何情感与允诺都显得无比苍白而毫不可信,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之中,生离死别变得不可选择而又不可避免。怀抱着音乐梦想的吉他手兼乐队主唱阿嘉梦碎台北,只能回到故乡恒春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梦想当模特却被遗忘在恒春当公关的友子,身处异乡一肚子委屈却无人诉苦外表稚嫩被唱诗班放逐的大大。小小年纪却古灵精怪,有着成年人的想法与异于常人的冷漠:原住民警察劳马看似外表强悍,内心却敏感脆弱,一直苦苦等待那个早已离开他的妻子并在心底守候着坚贞不屈的爱情:车行的打工仔水蛙其貌不扬。内心却对老板娘有着毫无结局却异常火热痴情与幻想:资深老邮差茂伯,不懂得现代乐器却对音乐有着无限向往,并渴望在孙子的崇敬之中登台表演。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小人物,每一个人都有着小人物难以言语的情怀与痛楚。他们从开始的不和与摩擦到后来的相知相惜,经历一段段耐人寻味的过程。并且由这群小人物组成的破铜烂铁般的乐队,经过艰辛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演出的胜利。印象尤其深刻的是这个情节:吹着阴冷的海风。大大在喝醉的劳马额上印下轻轻一吻,这一吻令倔强的劳马如梦初醒般地趴在大大膝上嚎啕大哭,而我们在泪流满面的同时仿佛同劳马一样,释放了压抑多年的心酸。还有老人打开盒子时读起那不再漂泊的七封信并勾起一辈子最幽深的思念时,我们也都在沉默中湿润了眼角,这些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恒春小郡里每一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海角七号番地,每个人又都在等待、彷徨与寻找中或远离或重新登陆那片土地。企图收集起那一点一滴的乐与愁。许多故事,是注定要发生的,也注定会结束,许多人,是注定要相遇的,也注定终有一天会分离。爱情、亲情、友情,人生、抱负,分别、思念。这些成为他们在孤独中苦苦追寻与守候的,他们追寻的只是最平凡不过的小人物的满足与幸福。全片没有压倒式的英雄人物,相关人物的戏分平均,彼此从冲突、敌视到包容:“新的、旧的、月琴、摇滚乐、原住民、客家人……这整个世界就被包容了,虽然恒春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镇,但是这样的格局够资格拍整个世界,在无形之中发展得非常美。”…
  《海角七号》演绎的是对平凡的台湾居民最真诚质朴的关注。也许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南部小郡发生的故事,或许这些故事在台湾每天不同的地方以各种形式轮换着上演,我们从这些主角的身上找到了无数台湾人的影子,仿佛这电影,就是台湾民众感情的宣泄口,我们从小小的缩影里看到了台湾人真实的情绪与情感。当每一个台湾人在怜悯或是同情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在怜悯同情自己:当每一个台湾人在为影片中的人物鼓劲打气的同时,其实是在默默的为同样微不足道的自己加油。透过《海角七号》里这些生活面的呈现,我们看到了台湾社会的真实面目。台湾人的生活不再是神秘的。影片反映出了台湾社会里的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无可避免的真实存在,不论是草根人物在生活中的笑料百出,或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羇绊,再到梦想与现实巨大的差别,都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茫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从不屑一顾、甚至鄙视。再到理解与包容的过程,最后化为温馨的亲情与爱情,萦绕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中。因此,影片的冲突安排和叙事结构,虽然有一定的戏剧,性,但更大程度上能准确并深入地反映出台湾人真实的生活状态。
  许许多多的台湾人都不知所措地跌落在了一个毫无序列的状态之中。他们迷茫,他们彷徨,生活自然而然地也就被搁置到了一种更加边缘、更加难以把握的状态。从杨德昌到侯孝贤,再到李安,影片中都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与眷恋感,情感的飘零被放置在他们那个年代的土地情怀上,一直背负着过去。恒春小郡的人亦是如此,恒春像是一张网,网住一代人,网住一代人的情感,也网住一代人的步伐。他们怀旧,可是却害怕提到过去,他们憧憬明天,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在对过去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想往却不敢企及的矛盾中,他们化身海上飘零的燕,一次次的迷失方向,一次次的等待,又一次次的寻找。尽管他们有着混沌的印象和迷惘而空虚的落寞情结,可是细细道来之时,却发现这群人的真诚与朴实,在琐碎的每一天里,他们怀着自己最最平凡期许,毅然度过了那些流淌过手指间或苦涩冰冷或甜蜜温暖的岁月。许多年之后暮然回首,拍拍记忆里沉积的灰尘,感叹着原来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可是依旧载着那么多美好的时光。
  我们站在岸的这一头,望向那一头,海角七号这边。或许有我们淡淡的哀愁,也有着对未来的怀疑与迷惘。也许听着留声机里的旧唱片是最美的幸福,而读着心爱的人60年前寄来的信却有着最大的痛苦。可是。一切都会释然,回忆的汪洋之中会定格最深情的思念,因为当风一次次的吹过台湾之时,一年就这样过去,而来年,依旧如此。
其他文献
[摘要]社会文化的变迁会引起语言变化,社会文化的变迁促动了影视“方言热”现象,非行政权力系统的公共空间的扩大,为方言影视提供了客观的话语空间;方言独特的地域性,为方言影视表现地方文化提供了语言的表述前提;多元文化诉求心理的受众,为方言影视提供了终端的消费群体。  [关键词]影视 方言 社会 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影视的表达方式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运用方言,方言电影电视比比皆是。尤
[摘要] 将幽默元素导入武侠电影是创新电影风格、丰富电影范式的重要手段。电影《太极张三丰》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成功的例子。  [关键词] 《太极张三丰》 幽默元素 武侠电影 导入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21    武侠电影,特别是摄制于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武侠电影曾经风靡一时。幽默元素在其中的广泛运用系其一大亮点,为武侠电影增色不少。由袁和平导
【摘要】从细节着手,通过对阿诺德的电影《鱼缸》,解读阿诺德镜头世界里的深层次含义,及其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影片的精神价值与内涵。  【关键词】 《鱼缸》 阿诺德 青春    每一个叛逆的灵魂下其实都有一颗孤独的心。  夸张的黑色眼影、硕大的环形耳环、松松垮垮的衣服和裤子。被学校开除、被最好的朋友离弃、与行为放荡的母亲关系恶劣、前途一片渺茫。生活的复杂与恶劣让15岁的米娅有了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和一颗难以被
【摘要】 艺术教育的改革是一个整体、系统且漫长的工程。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本土特色,所以就会有自己的本土问题。西方的艺术教育革新里有很多是需要我们学习的,我们要借鉴着,创新着,思考着。研究整个艺术教育,理所当然的就要从儿童基础教育开始。本文仅仅是就当下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 师资共享 设计管理应用在教学    什么事情的进步都离不开社会的前进和时代的更替,高校艺术
[摘要]当下影视文化已不再仅仅是个概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它是以创意为核心的,向大众提供文化、艺术、精神、心理、娱乐产品的“注意力经济”,“影视小说”则是面对现代媒介技术的强烈冲击,随之而生的文学“影视化”具体表征之一。  [关键词]“读图时代” 传统文学 影视小说    随着科技发展而来的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兴起,在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同时,又将我们引入到“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
[摘要] 影片《刮痧》以一位华人夫妇在美国的经历为视角,体现了人们期盼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融合的愿望。事实上,各种文化都是各国民族在自己疆域内经过漫长岁月的历练沉积下来的,都有各自的精华和特色,因而,没有优劣之分。各种文化只能是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在互动关系中实现共同发展。  [关键词] 《刮痧》 价值观 态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3.015  
【摘要】 主住是语篇信息的起点。对主位结构的研究可以从宏观上掌握语篇的信息结构,把握语篇中新旧信息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转化的脉络,找准侧重信息。重塑是译者为了遵循目的语文本的句法或习惯用法的规约,对原文本进行改动的翻译步骤。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性容易导致译文忽略原文所侧重信息的问题。在汉英翻译中,可以针对原文本进行主位信息提取;然后根据英语句法习惯将信息加以调节重塑,从而形成更符合原文内涵的英译文
[摘要] 贵州省福泉市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文化发达,是贵州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福泉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物先进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福泉山被中国传统文化专委会命名为“中国十大道教文化圣地”。即将出版的《福泉历史文化精粹》一书将福泉市从周朝末年且兰国邑至民国时期的平越县近三千年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民族风情、人文和自然景观等汇集成册,现将其中重要篇章节录,以飨读者。   [关键
[摘要]顾长卫已经从一位杰出的摄影师成功转型为一名成熟的电影导演。从《孔雀》(2005)经《立春》(2007)到《最爱》(2011),其导演的作品总是能够通过细腻而真实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寓意深远的意象符码来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并在回望时代历史的同时揭示生命的价值、展现生命的力量。  [关键词] 顾长卫 《孔雀》 《立春》 《最爱》 艺术风格  doi:10.3969/j.issn.1002-6
[摘要] 《三峡好人》所表现的因为三峡工程而发生的大规模拆迁移民的现象,是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社会现象。废墟,作为这一现象的形象代表,在《三峡好人》这部影片中得以全面展现。废墟所呈现出的诗意、包容的人文情怀、美学意蕴和背后的深层含义,也是本文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贾樟柯 废墟 三峡移民 电影美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