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二)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三)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四)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
  (五)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3~4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一)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二)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游客,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同学们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三)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学生根本没理解,很难读出感情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四)形式多样,合理运用。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注意的是: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其他文献
在美术教学的这么多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设计的艺术字我看过后,发现有一个男生设计的很有新意,敢于大胆创新,于是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并表扬了这位学生。在我看来,这是教学中很平常的一件事,然而让我出乎意料的是从此这个男生会经常设计些作品拿来让我看,美术课也特别认真积极了。他的变化让我感到吃惊,因为他是班里出了名的调皮生,干什么都没兴趣,到底是什么让他的转变如此巨大?反复思考后,我总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难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高低,在于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艺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高兴愉快地学习。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兴趣;培养;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我们必须讲究教学艺术,努力使每一堂课都充满艺术的魅力,以吸引每个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教学实践
期刊
摘 要:一些高中生的作文能力偏低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最重要一条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因此,要提高作文水平,应从培养习惯抓起。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文习惯;讲真话;勤积累;多阅读;多修改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的作水平较低,但总有少数同学的作文让老师叫好,深入了解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会写,是缘于他们形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而作文差的同学,是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古人云:
期刊
摘 要: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功夫实际上在课前的备课。备课程资源、备教法、备学法,还要将各种资源和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  关键词:教材;新课程;探究学习;问题设计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活动。作为教师,要把无限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中高效地传递给学生,就要求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下工夫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阅读教学几乎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又因其在培养良好品质、健全人格、提高交流表达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一直在语文学习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师生在写作方面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一月两大作文,一周一小作文,学生写得洋洋洒洒,教师改得密密麻麻,以为量的积累就会达到质的突变,结果却不尽人意,试卷上
期刊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与课外阅读的,大概是三七开。课外阅读的功效比课内阅读的功效高,这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即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才能使课内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得到实践和巩固,将方法发展为能力;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才能肥沃语文素养的根基和土壤,由阅读的量变引起语文素养的质变;学生只有在课外进行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为了贯彻这种精神,于是我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排难激趣  很多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苦恼、最麻烦的差事。首先,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畏难心理,
期刊
摘 要: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怎样有效地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呢?本文对此谈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学;质量;提高;方法  人类离不开艺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艺术,没有艺术,我们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工作更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勤奋互勉;态度友善;抓住时机;看好未来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历经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期刊
摘 要: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发展壮大,关键是注重了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的三大建设。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抗日战争;党的建设;思想;组织;作风  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实践,着力从思想、组织和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使党经受住了巨大的历史考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