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工艺:做茶“魔法技”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暂时撇开茶树品种的适制性,采自同一棵茶树的茶,因制法的迥异,而成为不同的茶类。
  决定形成哪种茶类的奥秘就在于制法中关键工艺的掌握与运用。譬如,闷黄之于黄茶,摇青之于乌龙茶,发酵之于红茶,渥堆之于普洱熟茶等等。这些工艺,可以说是淬炼六大茶类核心品质的标志性“魔法技”,是古人在长期制茶过程中经验的总结。
  成熟的经验总是在代代传承中成为经典。
  对于古人传授的做茶“魔法技”,现代人不仅传承,而且还大开“脑洞”,纯熟地玩转,玩出不少新花样,有些亮瞎人眼,有些却让人大跌眼镜。
  “大饼”控
  魔法技:蒸压
  释义:由蒸茶和压制组成。先将初制茶用高温蒸汽蒸软,提升水分含量,增加粘性。然后,装入压模,通过专业机器压制成型。
  大约在十年前,对于完全不懂茶的人来说,要辨识普洱茶,方法非常简单直接粗暴:那包着一层棉纸的大饼就是普洱茶!
  不过,如今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不是所有的大饼都是普洱茶。在那层素雅的棉纸背后,往往会有N种可能: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漳平水仙、红茶……当然,还有西湖龙井、茉莉花茶!仿佛一夜间,各路名茶都成了“大饼控”,果断地摒弃单芽、一芽一叶或是条索颗粒,“拗”起大饼的造型来。
  换句话说,只要是茶,都可以华丽丽地变成造型“性感”的大饼。不难想象,如果茶叶也有朋友圈,各种名茶的流行问候语,想必会是:“今天,你压饼了吗?”还没压饼的,估计会倍感压力山大。
  各种茶的“大饼化”,很显然,这是从一度叱咤风云的普洱茶身上获得灵感。因此,“缔造者”及商家们给出的理由是:易于储藏,可供收藏。最重要的是,它也玩“时间”。时间久了,它也会“噌噌”地升值哟!
  其实,压大饼并非云南人首创。追根溯源,原创者应该是1000多年前的荆人巴人:“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芼之。”(三国魏·张揖《广雅》)
  《茶经·三之造》记载了饼茶的制法:“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与之相应的饮法是:先用“夹”取茶饼放在炭火上烤热,接着用“碾”磨碎磨细,放入“罗合”筛分备用。等到“鍑”中汤至“二沸”,先舀出一瓢水,以竹环激汤心,再以“则”量取一定的茶粉,正当中倒下。汤再沸时,用先前舀出的水止沸,茶就煮好了。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宋人袭唐代的饼茶制法,但在此基础上又有创新,譬如大名鼎鼎的北苑贡茶“龙凤团茶”。《宣和北苑贡茶录》中记载了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北苑贡茶的38种款式。这里面,不光有大圆饼,还有方形、玉璧形、玉圭形、云叶形等等,而且饼面上还雕龙刻凤。
  团茶的饮法也别具一格。炙、碾、罗(宋人在碾茶前还有用“砧椎”碎茶)等环节都与唐代大同小异。但是,宋人热衷于点茶,具体做法是:先将建盏(兔毫盏)烤热,放入磨好的茶粉,用汤瓶注水冲点,然后以茶筅反复“击拂”。待茶汤的沫饽涌起“咬盏”时,即可享用。
  迨至1391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百姓疾苦,一道圣旨,就把风行唐宋的饼茶团茶彻底给废了。打那以后,上至皇室贵族,下至黔首百姓,喝的都是散茶,饮用方式也改成了简单便捷的泡法。
  但是,紧压茶却是例外。紧压茶,主要供应少数民族、边疆地区日常之需。它的诞生,或许是一个无奈之举。以云南七子饼茶为例,从产区到销区,路途遥远且艰险,需要靠肩挑马驮进行长途运输。较之散茶,密实的饼茶免去了芽叶断碎之虞,且防潮性大大增强,更便于携带、运输和贮藏。另外,关于紧压茶的饮法也是一脉相承唐代,碎后煮饮。
  梳理过饼茶的来龙去脉,再来反观当下茶界正流行的“压饼潮”,美其名曰“复古”或是象征“团圆”“圆满”。其实,它们应该是幻想着有朝一日,再造一个“普洱茶式”的美丽神话吧!
  玩“火”
  魔法技:炭焙
  释义:以木炭为燃料,再次减少茶内的水分,固定品质,以利于贮藏。同时,进一步去除青气,透发香气,并增进内含物成分的转化,提升风味口感。
  从一片树叶变成茶干的过程中,“火神君”扮演的角色,无可替代。杀青、炒青、干燥,都需要“火神君”的神力才能完成。
  在制茶实现电气化之前的1000多年时间里,茶叶的失水干燥,中国人总是遵循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方法——焙。
  古人焙茶用的燃料通常是木炭,炙茶、煮茶叶也不例外。对于炭的品质,《茶经》有严格的要求:“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膏木为柏、桂、桧也)、败器(败器谓朽废器也)不用之。”
  陆羽还说“茶有九难”,其中一“难”就是火。另外,“炙”(烤茶饼)也涉“火”,也是一“难”。
  “难”在哪里?难就难在火候的掌握。
  《大观茶论》云:“……焙用热火置炉中,以静灰拥合七分,露火三分,亦以轻灰糁覆,良久即置焙篓上,以逼散焙中润气。然后列茶于其中,尽展角焙,未可蒙蔽,候人速彻覆之。火之多少,以焙之大小增减。探手中炉,火气虽热,而不至逼人手者为良。时以手挼茶,体虽甚热而无害,欲其人力通彻茶体尔。或日,焙火如人体温,但能燥茶皮肤而已……”
  如果火候没有控制好,则“伤焙”,更有甚者,会让之前的工序功亏一篑,变成一把焦炭。由此看来,焙火绝对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技术活。
  在当今机械化、智能化制茶时代,老祖宗传授给我们的炭焙工艺非但没有被遗弃,而且还成了“活化石”,做出来的茶当然也就成了“香饽饽”。同电焙相比,炭焙除了火候不好掌控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产量少、耗能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然而,炭焙茶却有着电焙茶无法比肩的魅力。以武夷岩茶为例,它的最大魅力——“岩骨花香”就来自“文火慢炖”的炭焙艺术。焙火的程度,即火功,亦有轻火、中火和重火之分。炭焙茶,“香清甘活”,有着一种独特的灵动之韵。而电焙茶香气高飘,口感显得相对“生硬”,喉韵也欠些。   随着传统炭焙渐成武夷岩茶制作的主流,曾一度以“清香型”风靡全国的安溪铁观音也开始逐步回归传统。其实,二者的烘焙工艺本来就属于同一个传统制作技艺体系,只不过因为市场消费需求和消费潮流的改变,使二者分道扬镳,前者坚持传统,后者求新求变。但是,它们最终还是在传统的原点上汇合了。
  在乌龙茶“南北双雄”的感召下,福鼎白茶、政和白茶、云南滇红、福州茉莉花花茶也纷纷继起,拥抱炭焙,拥抱传统。木炭原料有荔枝木、龙岩木、苹果木等无异味的硬木。
  通常,商家在茶叶包装上,“炭焙”前面会加上“古法”的前缀,一下子顿觉“高大上”起来,如果再加上国家级“非遗”大师的限量作品,这泡茶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但是,炭焙茶终究无法像电焙那样规模化生产。而且,炭焙要耗费不少的木材资源。譬如,武夷岩茶。据武夷山当地茶农经验,岩茶通常要焙两道火,焙一斤茶大约要烧掉一斤的炭。也就是说,茶与炭的比例是1:1。在焙茶时间上,有时竞要12个小时。于是,在武夷山茶农家里,往往一天就只能焙几十斤的茶。若再算上人工成本、硬山场的稀缺性,就不难理解当下正岩茶的价格为何如此坚挺了。
  隔“茶”观“火”。玩起“火”来的茶,也许“火”不止是一项传统工艺的保留与传承那么纯粹,在消费潮流中,“火”还是一枚融入概念、吸引眼球、加分加价的标签。
  我的名字叫“红”
  魔法技:发酵
  释义:指在酶促作用下,以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为主体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过程,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我的名字叫‘红’”,在这里,不是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的畅销书名字,而是风行十年的茶界“红”潮。
  2005年,在福建北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种金黄黑相间、有着果蜜花薯综合香型的芽形茶横空出世,一下子打破了中国茶市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茶“三足鼎立”的格局,并由此掀起了一阵红色“旋风”。
  它的名字叫金骏眉。
  金骏眉这匹“黑马”冲入茶市以后,几乎是“秒”成“爆款”。最先疯狂的是茶价,一路从四位数飙升到五位数,甚至无底线无节操地被炒到了10万元/斤的天价。这样的价格,早就让黄金白银“黯然失色”了。业界惊呼:普洱茶“借尸还魂”!
  紧接着,金骏眉的“母本”正山小种也“母随子贵”,福建本地的红茶“三大工夫”红茶(坦洋、政和、白琳)也占尽天时地利,“红火”了一把。随着“火”势的蔓延,传统红茶产区如安徽祁门、云南凤庆、四川宜宾、湖北宜昌、广东英德等地也高高举起了自家山头的“红”旗,以至于连海峡对岸的台湾也hold不住了,隔着海峡,喊出了“要红,两岸一起红”的豪言壮语。
  再以后的事就更不可思议了,用句网络流行语就是: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挡中国茶“红变”的脚步了。
  一时,举目华夏茶区,“城头变幻大王旗”,“绿改红”、“乌改红”、“黑改红”的队伍浩浩荡荡。“信阳红”、“龙井红”、“碧螺红”、“观音红”、“茉莉红”……遍地开花,争奇斗艳,堪称茶界的“红色”革命。还有些地方,只要是茶能种得活,也都做成红茶,然后以“地名+红”的格式命名嵌套,随波逐流,涌向市场。
  如果发明红茶的祖先在天有灵,看到后人如此推重红茶,想必在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是哭笑不得了吧。
  这阵“红”潮涌动了十年,以金骏眉为代表的“主力”价格逐渐回归理性。而在一些传统绿茶产区、新兴茶产区,“红”潮的余波还在荡漾,或独霸一方,或平分秋色,风光依旧。
  我的名字叫“红”。
其他文献
6月11日,“丝路、茶路旅游专列”抵达武夷山站,历时半月的“万里茶道”旅游黄金带探秘之旅圆满落幕。6月,是武夷山的“万里茶道”月。首趟丝路、茶路旅游专列开往新疆,沿途再访和重续丝路、茶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夕,武夷山连续在太原、南京、合肥召开三场“万里茶道”旅游推介会,展示其在“一带一路”中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13日,世界遗产日,一场“老茶道·新征程”展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举
期刊
“生活,是很好玩的。”近日读汪曾祺先生的《独坐》,这是最大的心得。  书里,老爷子忆旧、遐想、闲说,文字简静,却有着宽厚温和的力量。印象最深是老爷子写自己在“马铃薯研究站”的那一则,“每天早上蹚着露水,掐两丛马铃薯的花,两把叶子。上午画花,下午画叶子。我的‘工作’主要是画画,我的巨著,是画了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  老爷子对画画有情结,下放劳动的那几年刚好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倒是在随遇而安中自
期刊
今年以来,整体茶叶市场遭遇寒潮。据了解,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冷清,其他茶城的生意也不好做,很多茶叶店都倒了。目前只有一斤200元以内的茶叶还卖得动,千元以上的茶叶已经基本无人问津了,茶商整体生意下滑30%左右。  与去年相比,部分茶叶店的利润甚至下滑了一半。现在的茶叶只有走大众消费的路线才有市场,高端品牌的茶叶很难在市场上长久地站稳脚跟。整个茶行业正处于一个回归洗牌的过程,茶商们转型谋发展是必然
期刊
很多人说,食品生鲜、服装鞋类、化妆品、消费类电子都被互联网思维的飓风洗劫过,唯独茶,很少有人敢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一个品牌。如何利用交织的互联网思维玩转茶叶?我们与“淘鞋网”合伙人、茶爱好者林成业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连接人与物,演绎情怀得人心  “互联网+”拉近了茶商与茶客间的距离,而“互联网+茶”并非在网上卖茶这么简单。有8年电商运营经验的林成业总结,在互联网卖东西,门槛和线下不同,在
期刊
四月一过,西双版纳就进入湿季了。尽管选择在湿季来临之前踏入这片土地,但是,说下就下的雨,颇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到非常不着边际。  这个消泯了四季界限的地方,是古茶树的神奇王国。在茂密幽深的热带雨林中,栖息着成片的古茶林,它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每一棵茶树上都镌刻着时间的印记。于是,当我们行走其间,并与它们默默相对时,总有着恍如隔世之感……  老曼娥.遇见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  早上8点,勐宋乡在
期刊
泡一壶好茶,就似在炮制一件艺术品,那些高深莫测的手法常令人眼花缭乱,泡出的茶亦让人销魂不已。  曾有人说过,泡茶如做题,可套用公式,也可灵活应用。用不同方式泡茶,和泡茶时细微的变化,都能让茶汤的口感与功效出现天壤之别。  如今的泡茶技法,已超出循规蹈矩的精准步骤,有传承的复古,也有创新的时尚。不过玩泡茶的乐趣,就是图个新鲜的体验感,找到个人心中的最佳“出茶点”,好比get到兴奋点一样,不过可别玩坏
期刊
清明时节,又到一年的茶季,微博里又热闹起来,有吆喝茶买卖的,也有各地寻山访茶的,还有一些人不买也不卖,却教导别人怎么不被忽悠的,更有的,对原产地价格耳熟能详、将当地做买卖的套路进行曝光的,比如:4000元半斤的明前龙井一定是半夜拉上山的……  这时节,我却多呆在家中,足不出户细揣沪上知名作家楼耀福先生的《吃茶笔记》。  《苟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期刊
不像常常出现在饮宴祭祀或忧愤悲愁里的酒,茶从来都是以最温情最亲切的面目,存在于古今中国人的生活中。  不需要正襟危坐,更不需要繁文缛节,一盏茶,可解渴提神,可抚慰心灵,可激发诗情,亦可娱人耳目,“玩”出喜感,“玩”出文化。  当然,我们没有时光机,可以穿越回古代,见证或亲历古人“玩”茶的现场。但是,古籍里没有任何表情的段落篇章,古画中永久定格的场景和动作,也许可以给我们的想象提供一点灵感。  斗茶
期刊
茶,可饮,可品,也可“玩”。  怎么个“玩”法?  它可以是概念上的推陈出新,可以是制作工艺上的独辟蹊径,也可以是饮茶方式上的翻新出奇。当然,还可以是营销手法上的玩新花样。  总之,一句话,玩茶,走心,吸睛。  玩茶,是当下大众茶叶消费流行文化趋势的一种反映,也是茶界消费心态的一种折射。它将时代气息、娱乐精神及文化创意注入古老的茶,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  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旧瓶装新酒”或是
期刊
在国内茶界,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品牌意识的强化,茶叶市场出现了各种好玩的营销形式和现象。每个行业都是在不断寻求突破中前进,茶行业也不例外。如何更具新意地突破,是个“好玩”的话题。  拼山场从“强调”到“低调”  所谓的山场,顾名思义讲的就是茶叶的生长环境(其主要表现在土壤、海拔和地域小气候等方面)。任何一种茶都会受山场的影响,而其中岩茶、普洱等的山场特征又极具表现力。  古人很早就“强调”山场的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