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 ”家校共育实践路径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w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家校沟通多以家长会、家访或教师邀请家长到校等形式展开,形式上较为单一,效果上因为互动性不足而有限,再加上学生数量多,教师与家长交流时间紧张,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校信息的了解需求。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机遇,也促进了共育方式的快速变革。传统的老师“家访”渐渐退出了沟通的主渠道,代之而起的是QQ群、微信群、人人通网络空间、博客平台等具有“互联网 ”时代明显特征的家校共育实践路径。面对时代的巨大变化,老师们要积极改变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为孩子教育的全面和有效注入更多的活力。不管是身处农村还是城市,教育工作者都要在观念上有所变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对“互联网 ”时代的教育现状,更应该创新家校共育实践路径,让家校共育更具有时代特色。
  一、注重“互联网 ”家校共育沟通形式的多样化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沟通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也不可避免地在时代的洪流中多元起来。家校共育的目标决定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必须呈现出多元化来。农村小规模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家长教育意识的淡薄导致先进互联网模式的交流形式的单一化,但是这并不影响多元化沟通模式的逐渐普及。据了解,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沟通的形式主要有利用“校讯通”平台进行沟通,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沟通,部分学校还有班班通学生空间。“校讯通”家校沟通平台是老师和家长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个渠道,任课教师布置作业、通报考试成绩、发布学习建议及方法技巧都是通过“校讯通”平台完成的。家长只要有手机号码即可通过定制完成各项信息的接收,随时随地通过短信渠道了解孩子的作业及考试情况。QQ群、微信群因为手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小规模学校老师和家长的欢迎,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家长接收起来比较困难,这些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看管,老人对智能手机及手机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不是很熟悉,导致通过QQ群、微信群进行交流的形式在效果上打了些折扣。班班通学生空间对学生家庭电脑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农村小规模学校主要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期间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目前,通过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已经让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随时可以进行,真正实现了家校即时沟通。
  二、注重“互联网 ”家校共育沟通内容的全面性
  家校沟通主要要解决学生教育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包括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各项能力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互联网 ”时代的家校共育,要在家校溝通内容上更加倾向于全面性。以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在使用着的几种依托互联网技术家校共育沟通模式为例。“校讯通”云平台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当天作业布置的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记不住作业,老师通过“校讯通”平台完成作业布置,然后平台会将作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家长接收到信息后即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QQ群、微信群家校交流所涵盖的内容几乎是全面的,学生作业、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课后纪律都可以予以反馈,文字、语音、图片等形式多管齐下,效果很好。QQ群、微信群能够让老师将孩子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向家长进行通报,免去了一一打电话进行说明的麻烦,家长也可以即时予以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即时沟通的目的。可以说,“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的家校共育沟通内容的全面性已经让家校沟通实现了全覆盖,各种沟通渠道既是问题反馈问题解决的平台,又是提供学习资源的宝库,更是孩子健康全面成长的居所。只要家长和任课教师能够利用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家校沟通也能够发挥出完善沟通内容、提升沟通质量、实现沟通目的的作用。
  三、注重“互联网 ”家校共育沟通策略的渐进性
  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 ”家校共育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在教育路径上要明确,第一步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网上家长学校,推进线上、线下家庭教育同步开展;第二步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家校沟通云平台,实现家校即时沟通;第三步是在云平台搭建的基础上组建家长委员会网络交流群,实现家长在线交流;第四步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家庭教育虚拟社区,服务社区家长在线学习。农村小规模学校要实现这个目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推进路线图”,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 ”家校共育实现路径的明确化。此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推进重点。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互联网 ”家校共育的核心是构建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互联网 ”家校共育的主阵地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互联网 ”家校共育的师资力量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从当前所面临的困难来看,家校共育沟通策略应该坚持渐进性推进策略,先解决家长教育问题,在整体提升家长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此为基础提升家长自身教育素质,继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从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互联网 ”家校共育,不仅是家校共育的一种新方式、新平台,更开启了家校共育的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互联网 ”方便快捷的优势,将家校共育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尽快融入新元素,为家校之间可以随时随地沟通交流,进入信息化教育的新时代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发展,要求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采用更加优化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古诗词教学放在突出地位,更好地挖掘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基于此,本文就从注重朗读教学、带领学生分析意向、品味意境
【内容摘要】希沃交互式白板,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最普遍最便捷的教育工具。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平台,希沃白板的使用将使教师彻底改变了传统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题教学模式,课堂从单调走向丰富,各类数字教育资源走进课堂,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缩小了教育的城乡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西沃白板的使用极大的便利了课堂教学,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为教师开展教研教改、录制微视频提供便利,有
有同学认为历史中考是开卷,只需要带上材料上考场就可以了,但考试结果往往并不理想。这说明很多人对中考的历史开卷考试的认识存在误区。可以说想在中考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绝不是靠拿着资料进考场的临阵磨枪取得的,而是要通过系统高效的复习备考才能取得的。下面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精准而有效的进行备考,从而使我们在中考开卷考试中能考出我们的预期成绩。  一、回归教材,强化基础知识  1.选准复习资料  现在市
【内容摘要】“数”与“形”是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组成要素,在新课改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数形结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具有良好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为主要切入点,从概念公式理解、兴趣培养、几何问题三方面重点探讨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初中数学同学科一线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实现数形结合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历史教学的逐渐深入推进,我们都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加强反思,总结经验,学习用历史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初中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是我们国家的接班人,因此,初中生的思想关系着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发展。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个课题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社会性的问题。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针对当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更是每名中学生应该具有强烈的内驱力想要去做和喜欢去做的事情。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能够提升学生们对于书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于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视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而言,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情况并不理想。本文就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困境与突破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地理这一门科目是初中生初二才接触的一门科目,刚刚接触这一科目的他们既会产生新鲜感,又很容易产生陌生感,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地图是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各个地方的一种工具,除此之外,基于地图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地理知识理论的图标,因此能够帮助初中生有效进行记忆和充分掌握各种知识。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采取正确的手段来提升学生解读地图的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本文就针如何在初
【内容摘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促使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受限于现如今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水平的发展,出现了高中教学内容与社会对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程度不相符合的问题。本文以项目教学法为出发点与核心,研究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 项目教学法 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高中生了解、实践信息技术,来达到提升高中生应用能力与综合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开展高中古诗歌的语言教学,使其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产生一定的认知,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带领学生分析古诗歌的语言,还需要培养学生在古诗歌学习上的综合能力和鉴赏能力,逐步丰富学生的语文文化积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古诗歌语
【内容摘要】用烟云来形容历史再恰当不过了,所有的历史都不能重现。就因为历史的过去属性促使初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课本的层面,制约了学生对探索历史的应有兴趣。而人教版初中课本《历史与社会》却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这些史料都是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取的,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和实用性。可是,怎样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巧妙运用这些史料,本文根据一些实践的数据,对史料如何运用进行一些解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