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中思考,在质疑中探究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是思维的开端,也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更是素质教育积极提倡的创新学习的关键. 本文从创设质疑的氛围、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深入质疑三方面着手,论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让学生“敢”问、“善”问、“深”问,以期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作用,以有效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质疑;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从原有的“学会”转向了“会学”, 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 因为提出新的问题就必须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这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表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然而,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指导和培养,才能在坚持中改变学生提问的无效性、片面性等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质疑能力的培养呢?
  ■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不能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扼杀学生质疑问题和思考的时间,而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课本上的数学规律、概念等提出大胆质疑.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以充分的肯定,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于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还可通过争辩活动提高学生质疑的敏捷性、灵活性,在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中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敢问、愿问,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
  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这一内容时,有一位学生就这样问道:能把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差”改成 “和”吗?笔者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随即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这一现象进行论证. 很快,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之和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差”字能改成“和”.
  ■授之以渔,让学生“善”問
  问题并非越多越好,如何进行质疑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我们要教给学生这些基本的方法,才能提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
  1. 联系生活,产生质疑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教师创设积极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情境之中,去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数学归纳法原理讲解中,一位学生就说起了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我在黄芩牙膏广告中看到了第一颗牙齿倒了,第二颗牙齿接着倒,第三颗、第四颗…这个是不是就是数学归纳法呀?”这个有趣的话题使很多学生都笑起来,笔者抓住这个质疑点,就这一“多米诺骨牌”现象进行分析,只要满足第一颗牙齿倒了以及第K颗牙齿必推倒第K+1颗牙齿这两个条件,那么就会产生广告中动画的效果,即所有的牙齿都会倒下. 有趣的质疑使得干涩的公式一下子变得趣味化,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和认识内驱力.
  2. 类比联想进行质疑
  波利亚曾说过:“类比是一个伟大的领路人”. 在数学中,类比是发现概念、方法、公式和定理的重要手段. 比如把概念按类型分类整理,再用不同方法比较概念间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过创设类比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类比,促进学生对一数学概念的有效生成.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可以结合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通过回忆旧知的证明推导方法得到结论,既能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能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探索新知. 再比如学习三棱锥的体积时,也可引导学生与以前学习过的三角形的面积进行类比,从二维空间里的三角形面积公式S=■ah,推出三维空间里三棱锥的体积应为V=■Sh;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割补法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三棱锥的体积,即把三棱锥补成一个三棱柱,从而求得三棱锥的体积为三棱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3. 逆向思考提出质疑
  逆向思维即我们通常所指的“反过来想一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一个问题的相反思路上去思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k在何种情况下,方程x2-(k-1)x+k+1=0存在实根,再者,k又在何种情况下,有两个实根,并且两实根的平方和为4.” 对于这种题,学生首先应该换位思考,从相反的一面入手,判断k在何种情况下整个方程没有解,也就是Δ<0的条件时k的取值,再者在两实根的平方和为4的条件时,求k的取值范围. 首先设方程存在两根,即x1,x2,x1+x2=k-1,x1x2=k+1,x■+x■=4,即(x1+x2)2-2x1x2=4,因此可推出(k-1)2-2(k+1)=4,即k2-4k-5=0,从而判断k=5或k=-1,在得出这两根之后,应该充分对其进行纠错处理,即应该讨论满足方程有两根的条件,即Δ≥0的条件,因此,可以在前面判断Δ<0的情况,于是可以得知k=5并不符合题目要求.
  4. 变换条件进行质疑
  变换条件是指从一道母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变化后形成新的质疑,比如将练习中的条件或结论做等价性变换,变更练习的形式或内容等,引导学生观察数学公式、法则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形式及其适应范围,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如图1,已知∠BAC在平面α内,P?埸α,∠PAB=∠PAC. 求证: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   ■
  图1
  证明:作PO⊥平面α,PE⊥AB,PF⊥AC,垂足分别为O,E,F,连结OE,OF,OA.
  因为PE⊥AB,PF⊥AC,∠PAE=∠PAF,PA=PA,
  所以Rt△PAE?艿Rt△PAF,则AE=AF.
  又因为PO⊥α,AB?奂α,所以PO⊥AB.
  因为PE⊥AB,所以AB⊥平面PEO,有AB⊥OE. 同理,AC⊥OF.
  在Rt△AOE和Rt△AOF中,AE=AF,OA=OA,所以Rt△AOE?艿Rt△AOF,得到∠EAO=∠FAO.
  因此点P在平面α内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线上.
  对于此题,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变式:
  变式1 经过一个角的顶点引这个角所在平面的斜射线,设它和已知角两边的夹角为锐角且相等,求证:这条斜射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将条件中的距离相等变为角度相等,但结论一样,让学生思考角度相等和距离相等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问题实质,培养思维的准确性.
  变式2 如果三角形所在平面外一点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三角形的内心.
  既然平面外一点到一个角两边距离相等其射影在角平分线上,那么在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其射影必是内心,进一步深入问题实质,深化三角形内心特征在空间中的应用.
  ■积极引导,让学生“深”问
  教师在引导学生鼓起“问”的勇气时,也要指导学生进行“深”问. 有的学生的思维太过局限性,提出的问题也就会太过片面.也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重点,提出的问题比较偏,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这便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角度,使得提问切合知识不跑题,做到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质疑的有效性.
  例5 在教学双曲线概念时,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常数为2a,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f叫做双曲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提问:
  (1)把小于改为等于或大于,点的轨迹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2)把F1F2的绝对值删除,点的轨迹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3)令常数2a=0,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4)令常数2a=f1 f2,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又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通過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相似条件展开讨论,学生就可以对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但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但是,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起来的,需要我们教师创设良好的质疑情景,教给学生平时常用的质疑方法,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质疑,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学习和质疑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创新、探索和想象的能力,使质疑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孕育摇篮.
其他文献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指出:“类比是某种类似的相似性,……是一种更确定的和更概念性的相似,”波利亚在此所说的“相似性”是指对象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而类比则是指可以清楚定义的一致性,由此,按照他的观念,应用类比的关键在于如何把关于对象在某些方面一致性的含糊认识说清楚。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求数列的通项的特征根法的建设过程的教学来展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提出从特殊情形到一般结论的猜想,让学生提出猜想后学会严格的论证,让学生在深刻认识数学对象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
期刊
摘要:“活动单导学”模式是高效课堂的一种执行模式,是一项教学系统工程,它真正把“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课堂教学的一次彻底的革命,本文从教学案例出发。对活动单导学的概念及意义作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与读者共鸣。
期刊
摘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的具体目标并进行分解,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思想,但在以“常量与变量”为载体的课堂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教学决策之前没有经历课程目标的分解过程,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内涵和思想,并且“过程”短暂,基于此,笔者对“常量与变量”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中形成的教学操作对帮助教师把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学习在经历了磨合期的“起跑”后,便进入决定成败的“途中跑”. 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品质,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师生都需讲究策略. 正如数学解题一样,完整而准确的解答,离不开基础知识的积累,涉及的知识点都要清晰;离不开解题策略的归纳,做到“一题多解”和“多解归一”;更离不开思维的发散和感悟,掌握数学的本质.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征途中,在重
期刊
题目:过抛物线y=x2上的一点A(1,1)作抛物线的切线,分别交x轴于D,交y轴于B。
期刊
摘要: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物说明事例的本质属性,或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变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本身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的本质特征,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变式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期刊
教材中有一些典范性的例题,它们或者是重要的结论,或者体现某种数学思想方法,或者是某个一般数学命题的具体形式,以它们为起点进行变更、转化、引申、拓展、延伸,能充分挖掘出此类例题丰富的内涵,而以“学生课外自主探索、师生课内合作研讨”为主要特征的“自探互研式”的教学模式能让课堂更为活跃、学生更多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竞争意识、主动精神都能明显增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
期刊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福建卷)(理)第12题题目如下:
期刊
数学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和建立定理的基础,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但由于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抽象性,在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及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等方面,往往给学生带来较多困难,,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