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训练(三)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 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 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2.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陆九渊
  3. 宋人张载有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下列对这四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为天地立心,说明宋代学者以人为主体解释天理
  B. 为生民立命,说明宋代市民崛起,受到政府重视
  C. 为往圣继绝学,说明宋代印刷术发达,书籍流通
  D. 为万世开太平,说明加强集权后,社会和谐太平
  4. 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发展,冯友兰在曾评价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 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彻底否定
  C. 倡导“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
  D.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5. 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 )
  ①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②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 ③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④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都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
  A. 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 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7.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
  A. 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 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 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核心内容
  D. 关心社会进步为核心内容
  8. “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现在的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也有学者认为朱陆两家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这种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 “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 “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9.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10.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幅对联中 “朱子高于孔子”寓意的最佳解释是( )
  A. 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
  B. 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C. 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
  D. 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二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予。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公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众民所归,乃举为民主,如美、法之总统。
  ——康有为《孟子微》
  (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的建议与顾炎武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建议的结果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顾炎武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
  (3)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周莉莉)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  1. 毛泽东曾撰文指出:“把操纵国计民生的即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此基础上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允许那些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该言论( )  A. 发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B. 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特征  C. 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D.
期刊
一、选择题  1.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檑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 D. 轮船航运业  2. 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 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 城市尚且如此守旧
期刊
一、选择题  1. 哥伦布制定由欧洲向西航行的计划是因为他错误的估计了西欧与亚洲的距离,从而认为向西航行是到达亚洲的捷径,而西班牙女王也因对地理知识的无知,接受了哥伦布的计划,使哥伦布的航行计划得以实现而发现了美洲。对这一现象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偶然事件  B. 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必然的,不存在偶然性  C. 历史的客观后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物的意料之外  D. 历史的发展是遵
期刊
一、选择题  1. 关于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认为:“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这种思考主要是由于( )  A. 危机导致经济严重倒退  B. 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缺陷  C.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 英国史学家霍布
期刊
一、选择题  1. 《周礼·地官·小司徒》载:“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 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 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期刊
一、选择题  1. 俄国一法令记载 “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这一法令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  A. 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 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
期刊
一、选择题  1. 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生产相对过剩,社会购买力下降  C. 收入分配不均  D.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
期刊
一、选择题  1.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这段话蕴含了( )  A. 朴素辩证思想 B. 无为而治思想  C. 道法自然思想 D. 天人合一思想  2.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古人重视家庭教育  B. 日常行为注重
期刊
一、选择题  1. 古希腊人崇拜的神拥有凡人的相貌,拥有七情六欲和不同的性格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希腊的( )  A. 民主思想 B. 无神论思想  C. 科学思想 D. 人文主义思想  2.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正义就是把全体公民“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就像贯穿整个音阶,把各种强弱的音符结合起来,产生一支和谐的交响乐一样。”这位哲学家是( )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
期刊
一、选择题  1. “大器晚成”、“大象无形”、“质真若渝”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最早都源于同一本先秦典籍,它是( )  A. 《春秋》 B. 《道德经》  C. 《论语》 D. 《韩非子》  2. 《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 )  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  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