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他的史诗”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亚敏:今天是“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落脚南京隆重开幕的第一天,先向杨佴旻老师表示祝贺,也向到场的各位参加本场对话会的嘉宾们表示感谢!这个研讨会也是全球巡回发展的吧?不同的在地语境会将关于杨佴旻的艺术探索,以及由它引发的探讨话题,持续变化地呈现。在南京,这种语境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集体的也是个体的。传统含蓄而有韧性地直面当代,即便是活在当下的个体,也始终难以割舍一代代继承的“继承与批判”意识。所以,在南京,她是特别能够彰显问题的本质,回到杨佴旻思考和实践的原点。
  这种历史和现实的重合应该是特别有意思的地方,许多具体的问题将因此而呈现,她们必定在此显出其意义——无论是大是小,亦或根本无效。这个,我把话筒暂且交给在座的学者或者艺术家嘉宾们。李小山:南京这一站是“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的第四站。巡回展到现在,从实际结果上来说,比预期的效果更令人满意。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当下的整个水墨画和若干年前相比,比如说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比,没有很大的改观。水墨画生态基本上控制在美协和画院这样一个权力之下,要么就是市场。基本上就这两块。所以像杨佴旻这样其实是孤军奋战,有一种傲然的态度。他自己从东渡日本、欧美,转辗到回国,自己一个人在画室里研究、创作。我和杨佴旻认识已经多年,九十年代他就在中国美术馆做了个展,当时的展览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国内一线的理论家很多给他写了评论文章。最近他的作品突飞猛进的发展。去年我到他的画室,见到一些新的试验性作品,里面有些非常可贵的探索的结果。我想在当下整个水墨画领域似乎非常热闹,但同时又是一种低层次重复的这种情景下,极其需要像杨佴旻这样的艺术,他这种艺术实践给很多的艺术家有启发,同时,就他本人而言,通过这个巡回展获得了各种反馈,对继续推动他的艺术有很大益处。杨佴旻个人的勤奋,他个人的活动其意义何在?我的观点是,一是胆识,一是高度,这两点,特别是艺术的高度不取决于整体,而是取决于个人,因为个人的成功往往贡献的就是一个时代。
  聂危谷:我对杨佴旻的艺术关注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以前主要是在期刊、杂志上看到,都是片段的。今天这个展览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这么多的作品在一起,给人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视觉张力。我们要感谢策展人李小山,给我们带来了艺术新气象。我刚刚注意了杨佴旻作品的年代,应该说杨佴旻的作品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很成熟了,我觉得在那个时间段他的作品就这样成熟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定位比较早,它的意义就不一般。为什么不一般呢,刚刚陶咏白讲到了,当传统水墨转向到现代水墨画这个概念的时候,尤其是八十年代很活跃,有很多类型,有新水墨、现代水墨、实验水墨,还有当代水墨,之前还有表现主义水墨等等。虽然有很多水墨种类,但是这些水墨画主要关注的是水墨本身的问题,还是水墨这个特殊的媒介。虽然传统水墨发生了很多转型,很多变革,但是水墨的特性仍然占主导地位。杨佴旻有一个很大的特殊性,他探索的是水墨画里的另一种,就是彩墨画。早期很多人做过色彩水墨的实验,徐悲鸿、林风眠都有过,林风眠在彩墨画上是最具有开拓性,他在那个时代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杨佴旻探索的意义在于,在徐悲鸿、林风眠之后,他很快把这个文脉接续起来了。确实色彩对于中国画画家来说基本上是一个很边缘的东西,除了油画家很少有画家去关注色彩,即使关注色彩也是把它作为一个附带的东西,不会把它作为一个主导的倾向。在这点上,杨佴旻具有特殊意义,就是把林风眠所开创的这样一个文脉,把它香火延续了过来。如果说杨佴旻的这个展览之所以称得上“史诗”,他的史诗,我的理解,有这么一个重大意味在里面。
  另外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水墨和彩墨的问题。前一段时间,我应邀做了一个“为中国画正名”的栏目,主题为“彩墨画应有一片学术天空”。为什么会强调彩墨画这个问题呢?我们的思维变革有多大,从“五四”以来就不用说了,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水墨变化有多大,也不需要多讲了。但是彩墨画始终是一个边缘问题,我们知道徐悲鸿比较早的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央美院也曾经有彩墨画系,但是当时有很多的话语,包括政治话语的一些问题在里边,当然也没有被上升到学术层面去思考,其实当时彩墨画领域还不乏大家。不用说徐悲鸿、林风眠了。吴冠中也是一家。当然他有一部分是偏向水墨,应该说他也有很多是彩墨性的东西。黄永玉也是一家,周韶华也有一部分是彩墨画的。张大千晚年的泼彩,至少我把他定位于彩墨画家。那么,杨佴旻的画,这么明显的彩墨特色,我觉得就不妨光明正大的、光明磊落的直接称为彩墨画。杨佴旻要敢于树起彩墨画这面旗子。当然彩墨画、水墨画它们有很多不分家的地方、相通的地方,但是对中国画的变革,总体精神是一致的。一直到今天,我们水墨画探索当中,对色彩也是不够重视的,我们不妨张扬彩墨画的这面旗子,叫水墨画从学术概念上反而有些容易混淆。明明彩的成分这么多,跟墨形成了张力,甚至还超过了水墨的成分了,为什么还要叫做水墨呢,干脆就叫做彩墨画。我自己是一直强调我的画就是彩墨画。林风眠的画后来被定位也是彩墨画。当然也有人给他定位于水墨画的。当然,这也不是杨佴旻一个人的问题,主要还是我们学术界,没有人充分地去研究其学术性,去做理论上的梳理探讨。所以才导致了画家有时候把自己的彩墨画也定位成水墨画了。
  陶咏白: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共性。我最近看了一些水墨画,我得到了这么一个印象,对水墨画当代性的探索是多种多样的。所谓水墨画的共性,我想是水和墨,这是它的基本元素。从绘画的形式来讲,就是点线面。那么古代对于线,留给我们的十八描等,我们今天怎么去发展水墨画?我看了一些展览之后,还是有新的进步,有人把整个的画面用点来表现,也有的用线,有的用光,这些都有人在研究,都有人在探索。用色彩去表现水墨画的也有,但是像杨佴旻这样去表现,去研究水墨的色彩,我觉得还真是没有看到。他的色彩是通过水墨的晕化,水墨的吸纳性。这些方法,他不同于西方绘画里所表现实体的苹果,很结结实实的苹果,在杨佴旻的水墨画当中,他的苹果就有一种滋润的,它有一种活气,跟周围有互相的交流,所以我觉得水墨画它有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魅力。杨佴旻在这方面下了几十年的功夫,他的水墨画给人那么柔和,那么优美,那么抒情,这是和西方不一样的。水墨的那种吸纳性,能够把人的情感、精神晕化进去,渗透进去。我想这是中国水墨画特有的独到性。杨佴旻经过几十年研究实践,他有了自己的一套系统,我称之为杨氏技法,他已经成熟了这么一套技法,而且是在不断的升华,不断的发展中。杨佴旻对水墨画的现代转型,他有一种文化的自觉,有使命感。
  另外,新水墨画代表了现代的中国水墨画,水墨画还是表现的文人画。对于新水墨画和彩墨画我也一直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直接叫彩墨画呢?好像一说彩墨画我又回到了六十年代,五十年代的那种彩墨画。水墨画呢,总归给人家一种文雅的感觉。虽然用水墨画来概括、变换,把中国画那个概念替换下来了,可能是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问题。而至于用什么样的绘画来命名,还不好说。新水墨画,就是把过去的那种水墨画的概念怎么给它扩展起来。至于你说要重树彩墨画,我觉得又小了点,感觉我们那个概念又缩小了,又成了一个分支了。也还不能代表中国的很特色的一种绘画。
  汉风:我觉得李小山策划了杨佴旻的画展,非常的意义,对于当代的水墨画、或者彩墨画也好,具有标准的意义。我觉得杨佴旻绘画的价值,不只在于他吸收了油画的色彩,更多的是用色彩的语言来表现,它的意义更在于他的心境。从理念上来说,如何把这种很纯净的气息,包括内在的真气注入到作品里面。所以说,他的作品,尽管色彩比较斑斓,但是又很温润,非常有气韵,这是非常的难得。很多的画家画了很多的彩墨画,颜色用的很漂亮,一看但是他失去了中国画的最本真的东西,最根性的东西,我觉得那是非常遗憾的。我认为杨佴旻的成功恰恰是在这方面做得很独到。就水墨的当代共性来说,我认为,首先它是文化的交汇点,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汇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但是如何交汇,如何在交汇的过程中,保持我们文化的根性,审美的根性,这具有极大的意义。
  在八五美术思潮的那个时代,应该说李小山的贡献,刘骁纯的贡献,是把中国美术界掀起那么大的波澜,它的意义就当时来说,从表面看是对西方语言的引入和融合。从根性来说,还是从本体精神、审美精神、文化精神上所下的功夫。我们已经三十年过来了,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的层面,在这个时代,从世界美术来说,从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到极简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它作为一种样式,很难再有一种原创性的了。那么我们就没有创作了吗?有。怎么来创造,我认为回到我们自己的心性中来,回到我们非常本真的东西上来。其实,一种非常感人的艺术,不在于它只是变了一种样式。因为变了一种样式,而艺术的语言是异己的东西,是一种异化的语言,那么这种语言再新也没有意义。过一段时间就会被人遗忘。真正的有意义的语言要是新的,同时呢又是发自自己内心的,是一种合乎自己心性的东西,这样的东西我认为是可以久远的。杨佴旻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不温不火,也没有极大的张扬,但是非常的儒雅、非常的文静,从他画里的气息里面,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那种审美的穿透力。我认为这是他的价值所在。
  方骏:我感觉水墨画向几个方向发展,一是传统水墨,它在传统水墨的基础上发展,从整个形势来看它比较得势,但是面貌到现在仍然有些陈旧,正在非常艰难的想突破陈旧的面貌。这是传统水墨的状态。另一个,是以前受理论家们大力推介的实验水墨。实验水墨走了不少年了,但是总体看来,好像没有得到更多的观众接受。所以有很多做实验水墨的画家好像失去方向了,我感觉越来越见不到他们新的东西了。杨佴旻这个展览题目叫“新水墨”,我觉得这个新水墨和传统水墨、实验水墨相比较,它的宽容度更大,它可以更广泛的吸收各种实验、各种尝试性的、探索性的水墨画。“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北京站的时候,正好我也在中国美术馆办展览,我看到有很多观众关注他的展览,我也很喜欢他这个尝试、探索。实验水墨,是把西方的绘画观念移植到宣纸上来,所以走下去好像比较困难,因为它整个绘画的气息和感觉没有中国的东西,它仅仅是用了一些观念在宣纸上做试验。但是新水墨不一样,它不仅是观念上,还是技法上的。像杨佴旻从色彩上,包括蜡笔派的色彩,运用到中国工具材料上,这个探索我觉得很有启发性,而且在画面上给我们的感觉有种新的美感,是过去传统的中国画当中,传统的水墨画当中不太多见的。虽然前辈们也做过尝试,刚刚有好几位提到的,包括林风眠、刘海粟、吴冠中等,他们这样的尝试,我觉得新水墨很受大家期待的。杨佴旻的探索,我觉得很受鼓舞。
  在新水墨这个领域里边,应有更多的画家去试验、去探索,希望能够对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体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刘骁纯:我对杨佴旻的作品很熟悉了,他的作品基本面貌已持续了十几年,他一直沿着这条思路在探索。实际上新水墨画和现当代水墨画应该说是分不清的一个概念,在现当代水墨画里,它有最突出的一点,我把它叫做“水攻”。这一点呢,在现当代水墨画里相当的突出。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直在攻笔墨,主要在攻笔,从王维、苏东坡、米芾算起有一千多年了,主体是在攻笔。开始的时候米芾搞了一些米氏云山,也搞了一些水,但是主要还是攻笔,在水上留了很大的余地,这个给现当代水墨画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中国传统绘画是跟书法连着的,它借鉴了书法用笔的很多东西,有些东西很自然就给用进来了,但是用水的时候用得不好,就是我们传统老讲,你这个墨用得多了,水用的多了,最爱用的一个概念就是墨珠,水塌塌,立不起来,力透纸背这一点达不到,所以做水的实验有少数的人一直在做,总体来说没有展开。特别是在唐代,当时张彦远有一句话叫“不见笔踪,不为之画,不可仿效”,这虽然只是他个人之言但是对后人影响非常大,轻易不在“水”上做文章。但是从八十年代以来,有些艺术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出现了一批能够站得住的艺术家,南京的周京新,聂危谷,还有李津、刘庆和、晁海等。之前提到的“八五新潮”,八十年代的水墨就是“攻水”,像谷文达。其实杨佴旻也是在水上攻的,这些都是在水上做出了很大的文章,就是在传统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做出文章来。但是,他在精神上又是传统的,这就叫,在传统认为不是传统的地方,创造出新的传统。这是对我们的传统所做的一种开拓。在这里,杨佴旻他的主要贡献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他的最主要贡献在色彩上。当然他的“水性”发挥的也很好,最突出的是他的色彩。色彩问题在水墨画里头,并不是一个好解决的问题,百分之九十五的画家在色彩上弄不成。它不好解决在什么地方呢?中国绘画一说用彩,还是离不开墨,杨佴旻也没有离开墨,但是彩跟墨搁到一块非常困难,按照传统的办法,就是“减价”,就是淡淡的颜色,实际上给你造成一个很淡雅的有色彩感的调子,这是传统经常用的一个办法。再有从齐白石开始,他找到了另一条路,就是尽量把墨和彩分开,不要把它们揉到一块。其实林风眠就是把墨和颜色揉到一块,这样林风眠在墨和色彩上做出了新的贡献。杨佴旻的做法和林风眠的做法不完全一样的,林风眠最突出的是色彩比较强的花卉,但是大部分也是墨跟色分离,墨配色,墨作为一种颜色来配合,我觉得这种稍微好解决一点,但是这些年来,大量的颜色涌入中国水墨画以后,很多人都想解决墨跟色的关系,但是这个难题呢。我的看法,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画到最后这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他解决不了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是墨碍色、色碍墨,怎么能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所谓碍呢,就是色和墨搭不到一块,最后的感觉呢,搭配到一块是脏的,这一脏就跟中国文人画所追求的发生矛盾了,脏了就出现火气,静气就出不来。杨佴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贡献是比较突出的。就是墨和色的关系,怎么搭配,实际上他的颜色是比较强的,感觉颜色比较灿烂的,他爱用对比色、补色,他把很强的色都柔化了,融在一个淡淡的色调当中。另外,他的色跟墨融到一块的时候,形成的色调比较高级,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其实绘画不可能人人都是面面俱到的,你像毕卡索他是结构主义大师,他主要攻的就是结构。再比如马蒂斯、梵高他们就是色彩大师。所以有的人他发展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艺术家自己独到的感觉是最重要的,最独到的感觉他能一直抓住,能够把它发挥,能够把它强化,把它展开,最后形成自己的系统,这就非常可贵。可以说杨佴旻找到了法门。
  邢越:我就代表年轻人说两句,我觉得杨佴旻的画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那种启示性,因为当我们提到水墨的时候,在我的印象当中它往往是黑白的样子。这个本来属于语言层面的事情,可是在中国,特别是宋代以后,在掌握了文化、权力话语权的文人推动下,它慢慢变成了一种带有价值性、精神性的东西。而它一旦称为一种价值性的东西,它就有了一种权威性、真理性,它会有排除其他元素的这种特质。所以水墨画它慢慢成为了中国绘画的主流形态,是文人话语权塑造后的结果。那么成为我们评判中国画一种基本前提和标准,但是在水墨成为这个核心和权威时,我们可能牺牲掉了其他的东西,其他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东西。比如说色彩,比如说文人气质之外的那种充实和力量,杨佴旻的画给我们启示,是不是原来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概念和基础应该进行一种反思。我们的思维当中,根深蒂固的对传统中国水墨的图示性的理解,是不是在当代应该去重新梳理和思考。如果说当代水墨要寻找一个共性去集合成一个整体面目的话,我想,这种对固有权威性观念的反思是基本的前提。所以从我个人来看,我觉得它还是应该称为水墨画,因为用不用色彩实在不应该是评判它是不是水墨画的标准。
  伊瑞:我是一个画家,我就作为一个画家来谈谈对杨佴旻艺术的理解。我认识杨佴旻很早了,是在深圳水墨双年展上认识的,那时候他就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风格。我相信已经有不少老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是20世纪末杨佴旻的艺术风格已经在这些作品中能够看到,那时候称作实验水墨,也叫当代水墨,这是很独特的。因为当时很多艺术家还是跟着所谓主流走,杨佴旻就已经创造出独特的自己的艺术语言。杨佴旻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为认为跟他的国外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在日本的时间比较长,这使得他能够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中国的水墨画,特别是水墨的材料。我觉得中国画的材料有许多矛盾性的东西,它既在中国的文化中发展,又同时受西方艺术的影响,更多地表达着一种民族主义的思想,称之为国画。后来受西方影响更大了,就有了实验水墨。这是一种矛盾性的发展,艺术家们都在原有经验之上去进行思考,受束缚太多,人们是在对社会、美术史责任感之上去思考的。他们很少自觉地去思考自己,这是很危险的事。但是杨佴旻是一种自觉的思考,跟随自己的内心去思考,思考如何提高创新艺术技巧,如何用墨,如何用色,而不是随波逐流,所以他能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语言。
  杨小滨:以艺术哲学角度来思考美学这个问题上,杨佴旻的作品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刺激。我相信很多观者,当然也包括我,在杨佴旻的作品中发现了一些西方绘画的因素,有塞尚或者是雷诺阿的因素,但是,仔细再看却又不是。我觉得这个就是学术界所说的中西结合,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思考方式,通俗的说就好似混血儿,其实我见过的大部分混血儿都非常漂亮。但是要从理论上来界定的话,一定要说他的艺术是水乳交融或是结合的极其完美,我觉得反倒忽视了其中的某种难度,我说的难度是指杨佴旻的画开拓了某种中西美学结合的可能。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似乎也可以说是把某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种转化当中包括了某种对于东西方绘画差异性的强调,这个是我在观画时候的感受,带有某种惊讶或者陌生感。在二十世纪有些文艺理论里所说到的“陌生感”这样的词,触动我对艺术评判的标准,即一种艺术的创造,一定要创造出一种跟之前不同的东西,所谓的不同,所谓的差异,就是有一种让你觉得陌生的感觉,这是之前没有看到过的,这种差异性,这种缝隙,驱使我们去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称之为是某种张力,一方面是西方的某种元素,一方面是东方的技法,甚至是中国的精神如何注入到这样一个西方的外在的面貌里面去。
  自二十世纪以来,甚至更早,很多的艺术都在致力于某种所谓的“重写”,因为我研究文学,所以我会用“重写”这个文学上的字眼,那么对于绘画可能是“重画”。这个所谓的“重写”就是把以前有过的东西进行改造,当然最极端的可能是那种“戏法”:戏谑性的仿造。有的也不见得是“戏法”,像安迪沃霍尔的那种画梦露或者画毛泽东就不完全是“戏法”。但是你会看到他是把一个原本的东西做了重新的理解之后,又用他的方式把他重新的呈现出来。而这也是我在杨佴旻作品中所看到的。他把中国画的某种传统和西方绘画的某种面貌做一个重新的解读,作为重新的创造。用中国的精神怎样去重新书写一个也许是西方的题材。也有不少艺术大家谈到过,水墨画中传统的黑白为主调,或者说是传统水墨画的主流。这个是在一个更大范围里面,如何把传统的中国美学精神建立在黑白的基础上的美学,或文化精神。其实,我觉得这个黑白的美学精神可能跟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里面“阴阳”观念的崇拜相关。把世界定位为成“阴阳”两级,这样一种黑白分明的世界。这样一个文化思维方式其实蕴含了一种我把它称作为欲望的美学,但这欲望美学又是一种反欲望美学,因为欲望是一种空缺的东西,在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里面,它必须是要强调这个空缺的东西,强调这个欲望是给观者一种要去填补的可能。也就是在黑白美学的水墨画里,它不是要给予你欲望的满足,而要给你的是一个空虚,这个空虚呼唤观者去填补它。我觉得杨佴旻的探索,正是致力于把这种欲望的美学转化为某种看起来没有那么激烈的,但内里又是极为激烈的一种新型艺术。
  我最近会出一本书叫做《欲望与绝爽》,用这个书名来概括杨佴旻的作品,貌似又有点不太恰当,因为我觉得他的色彩,非常协调,没有那么夸张。我觉得杨佴旻的作品推动着中国文化黑白阴阳美学的转变,这个转变是现代性的,是纯粹的欲望的美学,把他推向一个带有某种快感的色彩方向。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义,是对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拓展。   刘伟冬:我和杨佴旻相识是他到南艺来上研究生,当时有好几个推荐人,有邵大箴先生、画刊的李建国先生和李小山教授。杨佴旻给我的印象是率真,不管做什么事都很善良。他的率真在他的绘画当中也是有所体现。他在到南艺学习之前已经是非常成熟的画家了,在中国画绘画语言方面的探索已经非常成熟,而且有很大的影响。有个例子,我的很多朋友看到他的作品很受启发,就借了他的画册回去临摹,过一段时间又把画册还回来说,不行、他的东西别人玩儿不起来。他的绘画语言有他的独创性,技巧是他自己的系统。我觉得就这一点来说,他在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方面是有比较大贡献的。他这次的巡回展我是策划人之一,我感觉他的绘画语言非常到位,在气象方面还需要完善,我一直建议他画一些大画。小的作品当然也不错,能够表现出他的绘画的精致。
  他在读研究生期间我就要求他做两件事情,一是多看书,我觉得他感性的东西,作为艺术家来讲是非常的鲜活、非常敏感、非常细腻的。而多读书能够增加一些理性的东西,这方面还是不够的,所以他在南艺上博士期间读了一些书,接触了一些读书的朋友,这我觉得这对他后来的创作是有很大的帮助。几年下来,他对问题的看法越来越成熟,更加深刻。包括他写诗歌,最近作家出版社刚给他出了一本诗集《诗77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他写的诗,我觉得他在遣词造句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思维方式,非常有天赋。我就一直鼓励他,他现在有了很多诗歌界的朋友,包括今天来参加开幕式的西川,和给他的诗集作序的杨炼等。所以我觉得他今后画画要增加其它结构上的厚度,这样对于他的艺术创作会大有裨益,因为他有很高的目标。李小山对他的评价也是这样,“他的史诗”不是你个人的,虽然是“他的”,这里面有一种代表性,所以希望你对自己有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要求。他的东西不仅是要在中国巡回,作为现代中国画的一种成果应该推向更大的范围,推向在国际。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覃琨瑛:我长期生活在捷克,现在又回到北京做美术馆。捷克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我认识的很多艺术家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他们很多人在六七十年代就收藏了齐白石、林风眠的画,他们很喜欢,但是他们看到现在的中国画,觉得很失望,特别是水墨画和六七十年代的画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这是我从国外带回来的信息。但是,我觉得杨佴旻的画,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技术层面,都是充满新意,他给中国画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他是国画界的革命者。当我看到“他的史诗——杨佴旻作品巡回展”的信息后,就想亲眼看看他的作品。我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自由和浪漫,我特别感动杨佴旻将中国水墨画这样发扬光大,这让我也感觉到了中国画还是很有希望的。
  陈达冰:我看杨佴旻的画感觉像是油画,用中国的水墨材料表现出来这样的效果,还是从来没有过的。我在湖北有私人博物馆,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少数民族艺术和非洲的部落艺术。我们也在探寻收藏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些中国水墨艺术。所以,陶咏白给我介绍佴旻的水墨画,我就非常感兴趣,曾经去杨佴旻工作室拜访,沟通。各位专家学者对他的评价都很高,可以说在水墨画承上启后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我希望未来会有一些合作的计划,比如请杨佴旻到非洲感受一下非洲原始的旷野,非洲的人性,非洲的文化,非洲的文明。由于在西方甚至在我们中国有一个误区,认为非洲是没有文化,没有文明的。他在日本也呆过,在中国也呆过,能不能再去非洲体验生活,创造些作品,因为你的色彩方面确实有很独到的地方,那么非洲是充满了色彩的地方。从形式上也好,色彩上也好,在下一次展览的时候给大家带来一些新奇的东西。
  丁亚雷:我觉得杨佴旻水墨画的“新”,它主要不在于材料上,我觉得他的“新”在于他对艺术的表达,他的水墨画其实从艺术上来讲,突破审美,突破语言障碍。为什么说本次展览开始后,就有邀请他到国外去做展览,因为他在绘画语言的解读与理解上具备了一种突破语言障碍的力量,没有了障碍,没有了西方人在欣赏中国画时还需要换一种理解思路。无论这种突破它从哪里来的,但是一旦中国的画家掌握了这种突破,这种缺口的话,就为我们中国的画家走出去找到一个立足点。还有一点,他这种突破不在于水墨画材料里面,我在一个评论里看到,文章里提到杨佴旻的画是一种写意水墨,我觉得他的画应该是在表现性和写意性共同主导下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点提到突破,我觉得中国画突破问题不在于材料问题,在于中国两个字,所以这个可能是一种心结,但是我们在杨佴旻绘画中看不到这种质疑,他在国外呆的很久,他在选择突破中国画语言障碍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犹豫,可能跟他的性格有关,刚才李小山说他这个人比较直率,这种直率造成他在选择突破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任何的拖泥带水。
  杨佴旻:首先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刘伟冬老师,感谢策划李小山教授,感谢方俊教授,刘骁纯先生,陶咏白先生、感谢与会的评论家、艺术家,各位朋友,感谢巡回展组委会,感谢这次对话的主持王亚敏博士。
  关于共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现代化就是一个消灭差异建立共性的过程。艺术作为社会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讲个性的,但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是要在共性基础之上的个性。而我们今天所对话的内容——水墨画,却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共性。我们这个社会,有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说欧美,日本,这些国家基本上是差不多的生活形态,那种状态就是共性的一种,它对于文化艺术的影响是,他们在建立一种规范的时候就是建立一种规范,而我们,不是建立一种规范,而是要建立一种中国规范。这就小了。我们为什么不能甚至都不去想建立一种世界的规范?像草间弥生,她的艺术是当下的,是世界的,她是哪国艺术家已经并不重要,她的艺术已经超越了国界。在这里,我们讨论有关共性的问题,水墨画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共性?着眼点从地域性、民族性、世界性到人性的层面,从人性的高度创作作品,达到水墨画的共性。虽然现代化留给后来者的空间已经很小,小到了什么程度?也就是说人类发展到现在,后来者拿出原创的东西已经很少,这是个事实,是我们回避不掉的事实,也没必要回避,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直面它。但后来者不是就不能赶上去,达到一种先进的程度。后来者是可以居上的。从社会角度讲,日本作为一个后来者,它就从一个学习中国、学习欧美,发展成了一个处于引领地位的国家。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也就是说我们没什么好纠结的。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即我们现有的个性是停留在过去的,是非现代的个性。在文化艺术上,不能再拿我们旧的比较别人新的了,这么多年的情景应该改变,这种近似于荒谬的情景不能不改变了。
  水墨画是有足够资质和世界对话的,它能在世界上产生属于我们原产的贡献和影响。就中国画的大格局而言,水墨画偏偏就被人为的局限在了过去,水墨画,甚至中国文化都被硬生生的卡在了那里,这是非常遗憾的。西方艺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到印象派到后现代,那是多么大的变化和不同,他们没人认为印象派不是他们的了,也没人认为后现代就不是他们的了。没有一成不变的艺术。我们穿上这么一身衣服就是西方的了?不,现在这身衣服就是世界的。中国的文化艺术也是世界的,要影响世界首先自己得改变,顺应时代的发展。另外,如果一味地把现代的东西都看作西方的我认为不妥,或者说,这根本就是错误的。希望传统文化艺术能够得到真正的激活,不要让传统都成为遗产。王亚敏:感谢大家!
  今天的讨论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和有意思的,火花或者火气也不少,都是现实的,当然也不可能全部成为有效的或者历史的,但这就是意义所在。历史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当代(艺术)也是,尽管我们可以对“当代艺术性”持保留态度,我们应该没有人会否认当代的艺术吧。总有无数的差异、矛盾、纠结和斗争提示我们艺术和生活都是活生生的存在。下一场还要继续。
  感谢杨佴旻老师,感谢大家!
其他文献
有了艺术会怎么样呢?这或许就是“质变—深圳2013公共雕塑作品展览”在面对深圳中心区,面对深圳书城以及周边广场这个特定空间的时候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让艺术介入空间,通过艺术使空间的品质发生改变,这是展览的主题“质变”的第一层含义。  近些年来,中国的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检讨它快速发展的过程,人们不难发现,论及城市的规模和气魄或许已经够大,论及城市空间的硬件设施和材料或许已经不输于发达国家
期刊
“遇见梵高——五三青年艺术节”于2014年5月3日下午三点在昆明昆建路5号108智库空间开幕,108智库空间是利用旧工厂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它的原址是昆明轴承厂,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生产轴承的国有企业,90年代市场经济之后,厂区的经营和销售不太景气,呈半亏损状态,大量厂房闲置,2003——2012年,陆陆续续有艺术家租用这里的厂房做工作室,形成了松散的艺术聚落。2011年,轴承厂正式宣布破产,2
期刊
戴耘的近作,以他所擅长的技术方式重新进入历史。如果说,戴耘曾经以一种摹仿的方式,用青红砖材料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成为当代生活的符号性象征。那么,在近期(实则是近6年来)作品中,他将其目光从现实生活转向历史深处。在那里,他似乎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感——一种通过艺术史获得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不是个人肉身的存在,而通过艺术与不同民族精神的演进历史相遇,在一种集体性的人类自我意识中感受到个体的存在。  戴
期刊
《脸·神农架》艺术计划构想:  制作N张“脸”(纸质)。在会议期间的某一时刻,请与会理论家、艺术家、媒体记者、会议酒店的员工以及酒店里的每一位游客佩戴,在那个时刻让“神农架香溪源酒店”里的每一个人换上同一张面孔。  在《脸·神农架》艺术计划中,来自不同地域的理论家、艺术家、游人,在这里相聚、邂逅,和艺术家一同完成神农架论坛的艺术行为,让每个人都成为艺术的创作者。  人们换上同一张“脸”(杨佴旻),
期刊
世界进入现代以来,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消费,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人为破坏。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导致的地球异常现象明显增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21世纪地球人刻不容缓的严峻命题。人,如果不能有效的节制贪欲,放任自己继续施加对于自然环境的掠夺和毁坏,其后果将如同人类的添薪泼油自我燃烧,势必将自己化为灰烬!  人类在自燃,世界在融化。  请为贪婪的欲火釜底抽薪,请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期刊
时间是张亚平作品的主题,动态的时间如何以视觉的方式表述在张亚平的作品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圣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这样说到“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很清楚:一旦问起,我便茫然”。奥古斯丁指出时间的内在化,时间不再是外在的物理之流,而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的伸展——当下对过往的时间是回忆:当下对当下的时间是直接经验:当下对未来的时间是展望。《时间切片》这件静态作品时间感的获得是由于作者让回忆与当下经验
期刊
全球暖化的威胁每天都愈加迫近居住在我们星球的人类。日前,世界气象组织宣布,今年6月及上半年全球平均气温创下了历史新高。到7月20日,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地区的地表温度,达到了破纪录的73度!……而甚至在这些消息尚未公布之时,杨佴旻便已推出了《自然·环境》世界艺术计划,将全球“自然环境”暖化的主题用燃烧般的汽车意象来予以审视。这里,“自然”在反自然的工业与科技文明的“进步”过程中产生了“自燃”,也就是先
期刊
worldart:很开心,看到建筑之外的展览,感觉很新奇,我对美术的认识过去是架上绘画,从当代艺术开始发展,但建筑的展览是为数不多的一次,请问展览的初衷和想法是什么?   陈: 我主推的事情里包括了模型、展览、草图手稿展览,建筑之外这个展览是从我经过十多年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践和推广,积累大量的优秀建筑师的素材和作品,是对建筑师群体跨界实践一个比较全面的记录。六年前我们策过一次马达思班的概念模型的大
期刊
活动背景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唐代即以新兴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东销日本,西销印度、波斯乃至于埃及。历代以来,瓷器一直是中国对外的重要输出品,与丝绸、茶叶并誉于世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产瓷地区之一,瓷器外销有着悠久的历史。宋元时期,德化窑的产品作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输出商品,大量外销欧洲、东南亚、中
期刊
前言  大象有形是我对老子“大象无形”的个人理解。在《辞源》里大象无形是一切事物本源的难以固定形态,后援引为封建帝王一统天下的意志,后又多被赋予垄断和强暴的色彩,是由控制体系而产生的强化态势。从上世纪初现代艺术在中国的启蒙、幻灭到建国后30年婉然的分水岭充分可以看到它曾产生的负面作用—强烈的政治工具倾向等违背艺术本身创作规律的戒条至今灌溉着我们的艺术土壤。可喜的是,近30年来当代雕塑艺术家们作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