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历史

来源 :世界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xdhxdhxd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耘的近作,以他所擅长的技术方式重新进入历史。如果说,戴耘曾经以一种摹仿的方式,用青红砖材料再现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成为当代生活的符号性象征。那么,在近期(实则是近6年来)作品中,他将其目光从现实生活转向历史深处。在那里,他似乎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感——一种通过艺术史获得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不是个人肉身的存在,而通过艺术与不同民族精神的演进历史相遇,在一种集体性的人类自我意识中感受到个体的存在。
  戴耘选取了国内外著名的博物馆中的经典雕塑艺术作品,使用他已驾轻就熟的青红砖材料进行“摹仿”。这种“摹仿”不是现实事物的再现,因为他所“摹仿”的作品是艺术史的代表性作品,是前代艺术家对自然事物的提炼与概括。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戴耘的近作视为一种艺术史的复制。“复制”在中国画史中称为“临摹”,它在艺术的发展中有四种基本功能:一是艺术学生为了学习前人的艺术风格与技术,进行复制临摹;二是著名的艺术家为了探索新的艺术风格,对其它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创造性的复制临摹;三是艺术大师们为了传播他们的作品而从事复制;第四种则是从事艺术商业的人为了赢利而进行艺术作品的复制。
  事实上,戴耘的雕塑“临摹”是一种特殊的“复制”——可以视为一种艺术的“重构”。1990年代我在讨论石冲的油画创作时曾经使用过“摹本改造”的概念。这种“摹本改造”,可以从美术史上找到切入点,在西方艺术史中,三度空间的描绘,对体积明暗的重视,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雕塑。学院派艺术的基础,正是建立在对石膏雕像的写生与临摹基础之上的,而这些雕像,正是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原型的复制品,特别是古罗马雕塑肖像是直接从真人面部“翻制”下来的。戴耘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没有简单地复制艺术史作品,而是在有目的的重新构造中呈现出他对艺术史的理解。戴耘对艺术史中的中外经典雕塑加以个人化的改造,在保留经典原作的基本形体的相似性的同时,从材料、质感、色彩等方面展现出与艺术史经典的不尽相同。这使得戴耘对于艺术史上的“临摹”传统有了新的发展,从而使自己的创作,具有了美术史上的连续性,对于西方艺术史上的临摹写生传统,做出了富于创造性的改变,进入到现代装置艺术的思维层面。戴耘这一创作方法的特点在于观念上的介入伴随着表现方式的改变,即观念与设计的综合统一。这种统一建立在艺术家对艺术史经典作品的感受记忆基础之上,也表明了他的艺术教育经历所反映出的对传统艺术的临摹训练和价值认同。
  创造性的“临摹”在艺术史上的意义,确立于艺术家对临摹对象独特的观察与理解。德裔美籍视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Arnheim)认为,形式的精确不是偶然的细节的记录,既然达到“肖似”意味着表达出紧要的特征,那就要求画家对于那些特征必须有所理解。一切摹写都是视觉性的解释。而一切对于艺术史的摹写都必须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创造的价值。这里就涉及到艺术史中的“原创性”问题,我们解释和叙述历史,好像它曾经有一个开端,艺术家是从什么地方融进历史呢?与其说创造不如说是进入。1822年,安格尔建议年轻的画家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也就是说要始于已有的基点,手头上要有点功夫,安格尔讲了一个对他来说简单不过的真理——“你不能无中生有”。艺术家从已有的创造进入历史传统中,其形式语言是已经被使用过的。
  原创性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第一个来的或第一个这样做的,有一种造型形式的优先权,因此,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判断不能脱离对年代和历史序列的考虑。但是,为何还有那么多的艺术家(包括艺术大家)对传统艺术经典进行临摹呢?也许,原创形式是可以传播的,当艺术家将原创性作为首要原则时,他们是这一普遍真理的继承者和捍卫者。另一方面,当一个人改变了现有艺术的方向和力量时,原创性就彰显了,此时,艺术家是作为某种反传统的文化异端或社会异端而存在。所以,问题不在于使用传统艺术的材料或将传统艺术作品当作材料,重要的是在于当代的艺术家对传统艺术的重新阐释。
  理查德·斯夫(Richard Shiff)指出,我们不仅可以问一种独特的传统或事件的历史起源可能是什么,而且,我们也可以问某种对创造性的特殊理解,其起源或动机是什么?于是,原创性问题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人们相信什么,为什么人们相信它,人们怎么表达他们的信念。对于“模仿”来说,转化的原则是自由的,无章可循的。在模仿过程的每一个瞬间总会做出新的、潜在的、激进的、解释性的决定,去追寻古代经典作品中隐藏的或遗失的本源之物。
  戴耘所“临摹”的雕塑作品,都是古代雕塑的经典,它们代表一种人类的古典文明和价值观,例如,人文主义的价值态度。但是到了十九世纪末,西方文化已经从古典主义占主流的情况过渡到了现代主义占主流。相对于传统的继承,现代的革新成为主要价值;相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集体价值,个人的自由和创造成为主要价值。而戴耘的创造性临摹工作,其主要价值与其说是向传统的致敬,不如说,更强调艺术家对传统的当代反思。虽然强调个人的经验,但戴耘并没有将古典主义看成是一种过时的东西,因此,戴耘的作品确切地涉及到了那些组成现代性及其特殊的原创性的诸多力量——个人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对不同国家和民族艺术的同情性理解,以及在网络信息时代个人对传统艺术的广阔视野。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标志,古典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现代性剧变过程中艰难地守望着人类精神和社会的和谐。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来看,戴耘的艺术在古典艺术与当代的波普艺术之间建立了一个潜在的沟通,他让我们重新思考“挪用”这一重要观念。“挪用”(appropriation),意为“视某物为自己所有”,但它不是被动的、客观的或漠然的,而是积极的、主观的、充满目的的。将“挪用”应用于艺术和艺术史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事情,且与对艺术作品先前存在的成分的采用有关。也许我们可以将戴耘的艺术“临摹”,看作对雕塑艺术史上形式成分的继承和当代审美的重构,由此建立了戴耘作为个体雕塑家与中外雕塑艺术的文化传承与精神联系。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罗伯特S.尼尔森指出,“借用”、“影响”、“挪用”这些术语证实并维系了历史、传统和话语(discourse)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将巴特的符号结构的含义转向个人,以此来强调个人的中介力量(personal agency),而不仅仅是意义的游戏。按照巴特的解释,挪用与神话一样,是一种曲解,而不是对原符号的否定,在挪用的每一阶段,之前作为符号的艺术作品的部分内容残留下来,说明了挪用过程中产生的符号学的失真(distortion),而不是全盘否定。从抽象层面上看,“挪用”这一概念很容易延伸到阐释行为本身,是对观看和临摹对象的一种反映与记忆,是思维对过去的重构。
  然而,艺术史中的挪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正如爱德华·萨义德长期以来认为的那样:在每一个文化的挪用中都有行为者和受影响者(thosewho are act and those who are actedupon),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的记忆和文化认同受美学的、学院的、经济的或政治的挪用的控制,结果可能是焦躁不安和痛苦的。
  在西方艺术史上,无论是17世纪的普桑还是20世纪的毕加索、培根,都有过独具价值的对古典艺术的创造性“临摹”,在中国传统画史上,对经典大家作品的创造性“临摹”更是一个艺术传承的基本常态。但前人对经典的回顾,都只是向传统的致敬而非回归,曾经孕育了现代的古典是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也永远不能回归的美好意象。后现代艺术中的“挪用”将问题转向了艺术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的积极揭示,同时也照亮了历史语境。同时,挪用的观念也表明艺术史经典作品过去的价值和当下的社会作用被公开重申,而不是自生自灭。这样,戴耘对传统经典雕塑的“挪用”和“临摹”,就具有了艺术史的远足与探险的价值,如同一个人进出于历史的旋转之门,经历了艺术经典的重构与再生,不仅提示了世界范围内的古典文化的保存与交流,而且鼓励我们去思考传统的价值和当代人的文化使命。
  2015年6月14日
其他文献
一部介绍朱金石如何工作的影像,让我们有机会洞悉他的内心世界。该部由其助理拍摄的影像,只见艺术家朱金石站在一个充满家庭气息的空间里──公寓里的一套小房间被用作为工作室,自然光线柔和地从角落里的一扇大窗户泻进来,将空间照亮。近在朱金石眼前的,是一幅倚靠在牆面的画布。画布表面由木块在画框下支撑着,在这以下有序摆放的还有数层报纸及塑胶布。画布的位置正好与艺术家的身高差不多,宽度大约是艺术家摊开一双手臂那么
期刊
2015年12月7日,冯国东去世10周年,在北京建外外交公寓举行了缅怀冯国东追思会,这个地方在上世纪曾是地下文艺最为活跃的地方。编剧、导演、作家、摇滚乐等各色人等在这里都演绎过不同的故事。栗宪庭、袁佐、马克鲁、冯良鸿、张伟、刘是、马树青、毛栗子、冯兮、徐亮、蕺大卫等20多人畅谈冯国东的为人和艺术,感慨万千。历史虽然奔腾,但人物、艺术精神依旧。  冯国东作为8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态
期刊
首先,报纸的第一属性是——让我们把任一张报纸(过时或当下)看成是所有纸媒介的一个样本,那么,一张报纸必然蕴含着两种历史信息,第一是文字和纸张;第二是印刷与传播,它们分别对应信息传播史的两个阶段。  从信息传播史来看,纸媒体的出现是文字的创生和造纸术的发明,农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文字与纸张创造了古代和中古文明的基本面向,信息符号可以被书写或雕版印制使知识传播成为可能。而现代报纸的问世,则必须受益于新的复
期刊
透过蒯连会的视觉图像世界,让阅读者清晰地看到艺术新一代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和激情表达。  熟悉蒯连会的人都知道,她有着令同辈人艳羡的从艺经历,这也为她的艺术之路提供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使其可以随心随性游刃有余地穿行在艺术、生活、工作、交游间。但无论是艺术的追寻,生活的苦闷,或者说工作的枯燥,都没能阻挡或改变蒯连会。她依然是这样的坚定,这样的从容,这样的快乐,但在坚定、从容、快乐的背后,也让
期刊
由中国绿化基金会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国画院、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学术支持的《李青丝绸之路画展》,于2015年10月16日至20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李青现为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二级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这次展出的作品包括李青20余年来所创作的有关丝绸之路题材的水墨画及书法和综
期刊
瑞典学术院已经有217年的历史了,去年这个学术院的18名终身委员通过千挑百选终于决定把他们的文学巨奖颁发给南非作家约翰·迈克韦尔·库切,以表彰他对西方文明中的理性主义和伪善道德的无情批判,于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学之谜也在全世界的猜测中水落石出了。至此,在非洲的文学历史上,终于有了继1986尼日利亚的索因卡,1988埃及的马哈福兹,1991年南非的戈迪默之后第四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从而南非也迎来了
期刊
做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雕塑越来越多的承载着当代艺术对公共空间的占有及使用在话语权上的独立性诉求。它更多的指向文化权力与参与者互动所能形成的良性艺术生态和社会生活。公共雕塑关于自觉性的显现是其自身获得价值与意义判断的重要前提。  基于此,本文将对公共雕塑的探讨将归纳为公共性和独立性两个方面。前者将“公共空间”和“公众”做为公共性的两个主要元素,它们与雕塑主体的相互作用参与与对话决定了公共性
期刊
多米尼克·巴达斯|文  (瑞士日内瓦艺术之门基金会主席)  每件艺术品,都密集着白明飘逸隽永和渊博才思的磁场,什么语言能够评论如此天物?  雅、这种极至的雅,源自于艺术家自身的“大儒”气质。  白明,其人如其作品,其作品犹如其人。  有的艺术家其人其作有其一致性,而有的艺术家其人其作之间却很相悖。而艺术家如白明,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追随他的目光,投向他创作所用的材质,看到作品一点点成形、凸显轮廓、画笔
期刊
有了艺术会怎么样呢?这或许就是“质变—深圳2013公共雕塑作品展览”在面对深圳中心区,面对深圳书城以及周边广场这个特定空间的时候所要试图解决的问题。  让艺术介入空间,通过艺术使空间的品质发生改变,这是展览的主题“质变”的第一层含义。  近些年来,中国的城市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检讨它快速发展的过程,人们不难发现,论及城市的规模和气魄或许已经够大,论及城市空间的硬件设施和材料或许已经不输于发达国家
期刊
“遇见梵高——五三青年艺术节”于2014年5月3日下午三点在昆明昆建路5号108智库空间开幕,108智库空间是利用旧工厂改造的文化创意园区,它的原址是昆明轴承厂,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生产轴承的国有企业,90年代市场经济之后,厂区的经营和销售不太景气,呈半亏损状态,大量厂房闲置,2003——2012年,陆陆续续有艺术家租用这里的厂房做工作室,形成了松散的艺术聚落。2011年,轴承厂正式宣布破产,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