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反导有长足进展
2月6日上午,中国国防部主动发布一条简短但重大的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此前,一些有关新疆吐鲁番周一出现夜光云奇异景象的照片在中国网络上吸引众多关注。这些照片显示,吐鲁番地区上空出现夜光云,在傍晚黑蓝色天空的背景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发亮细带,好像“丝路”一般通向空中。当时有网友分析认为,自然形成的夜光云肉眼极难见到,而人造航空器穿过大气层的中间层时,带去的大量尘埃会给夜光云的形成创造条件。还有网友分析说,夜光云是高机动飞行器的尾迹,可能是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或者是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它的尾迹在空气很稀薄的区域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发光则是因为当时傍晚水汽冷凝被阳光折射。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军方第三次公开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的消息。此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0年1月11日和2013年1月27日。
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是指在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也就是在大气层外实施拦截。悉尼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分析专家山姆·罗杰文表示,根据中方的描述,此次使用的导弹可能是SC-19系统,该导弹系统被认为是2007年反卫星试验使用的导弹。
香港《亚洲时报》6日称,北京对新反导测试的确认,证明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传言:解放军一直在研发和测试具有直接杀伤功能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网,可以和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媲美。分析人士说,美国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和中国自己的这款系统,与“萨德”系统相比,都能保证高拦截率和低间接伤害。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优势在于一些技术突破,比如超远距离传感器,新型燃料和推进剂,以实现更快拦截。
为何选择中段反导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进行过类似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印度曾进行过反导试验,但并不算中段反导。
据介绍,反导拦截技术按发射地分为陆基、海基和天基,分别指反导系统在陆地、海上和天空发射。要了解什么是陆基中段反导,首先要搞清楚弹道导弹飞行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段,或者叫上升段,从导弹点火升空算起到末级发动机停机为止。第二个阶段是中段,从末级发动机关机开始,到导弹再入大气层为止。第三个阶段为末段,也叫再入段,也就是再入大气层到落地这个飞行阶段。
界定中段反导的一个难题是,再入大气层时的高度有多高呢?有人认为,再入段以100公里高度为准,但实际上,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边界,而且不同射程的弹道导弹顶点高度也不一样,有的超过1000公里,有的只有100公里多一些。所以,计算再入大气层的高度也不同。目前是以导弹弹头返回到导弹末级发动机关机的高度时,算为再入段。
中段反导通常是针对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而言的。对于中短程弹道导弹,目前主要立足于末段拦截,像“萨德”“爱国者-3”以及“S-400”这类反导系统都是进行末段拦截的。
拦截难度还取决于一点,也就是目标靶弹的具体性能。如果靶弹弹道高度相对较低,飞行速度较慢,那么就更容易拦截一些。相反,如果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那么拦截难度就更大。印度反导试验屡获成功,就和其“大地-2”充当的靶弹速度低、容易拦截有关。美国也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反导拦截试验,直到去年才真正完成洲际弹道导弹级别靶弹的实弹拦截试验。
中国核战略专家杨承军6日表示,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能有效减少对我方地面目标附带毁伤,拦截高度越高对我方造成的损失越小。三次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的成功標志着中国拦截敌方导弹的手段和能力更加成熟。
(综合《环球时报》2.7、新浪网)
2月6日上午,中国国防部主动发布一条简短但重大的消息:2018年2月5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此前,一些有关新疆吐鲁番周一出现夜光云奇异景象的照片在中国网络上吸引众多关注。这些照片显示,吐鲁番地区上空出现夜光云,在傍晚黑蓝色天空的背景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发亮细带,好像“丝路”一般通向空中。当时有网友分析认为,自然形成的夜光云肉眼极难见到,而人造航空器穿过大气层的中间层时,带去的大量尘埃会给夜光云的形成创造条件。还有网友分析说,夜光云是高机动飞行器的尾迹,可能是发射了一枚探空火箭或者是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它的尾迹在空气很稀薄的区域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发光则是因为当时傍晚水汽冷凝被阳光折射。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军方第三次公开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的消息。此前两次分别发生在2010年1月11日和2013年1月27日。
陆基中段反导技术,是指在弹道导弹的飞行中段,也就是在大气层外实施拦截。悉尼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分析专家山姆·罗杰文表示,根据中方的描述,此次使用的导弹可能是SC-19系统,该导弹系统被认为是2007年反卫星试验使用的导弹。
香港《亚洲时报》6日称,北京对新反导测试的确认,证明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传言:解放军一直在研发和测试具有直接杀伤功能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网,可以和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媲美。分析人士说,美国的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和中国自己的这款系统,与“萨德”系统相比,都能保证高拦截率和低间接伤害。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的优势在于一些技术突破,比如超远距离传感器,新型燃料和推进剂,以实现更快拦截。
为何选择中段反导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进行过类似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印度曾进行过反导试验,但并不算中段反导。
据介绍,反导拦截技术按发射地分为陆基、海基和天基,分别指反导系统在陆地、海上和天空发射。要了解什么是陆基中段反导,首先要搞清楚弹道导弹飞行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段,或者叫上升段,从导弹点火升空算起到末级发动机停机为止。第二个阶段是中段,从末级发动机关机开始,到导弹再入大气层为止。第三个阶段为末段,也叫再入段,也就是再入大气层到落地这个飞行阶段。
界定中段反导的一个难题是,再入大气层时的高度有多高呢?有人认为,再入段以100公里高度为准,但实际上,太空和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边界,而且不同射程的弹道导弹顶点高度也不一样,有的超过1000公里,有的只有100公里多一些。所以,计算再入大气层的高度也不同。目前是以导弹弹头返回到导弹末级发动机关机的高度时,算为再入段。
中段反导通常是针对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而言的。对于中短程弹道导弹,目前主要立足于末段拦截,像“萨德”“爱国者-3”以及“S-400”这类反导系统都是进行末段拦截的。
拦截难度还取决于一点,也就是目标靶弹的具体性能。如果靶弹弹道高度相对较低,飞行速度较慢,那么就更容易拦截一些。相反,如果是一枚洲际弹道导弹,那么拦截难度就更大。印度反导试验屡获成功,就和其“大地-2”充当的靶弹速度低、容易拦截有关。美国也是循序渐进地进行反导拦截试验,直到去年才真正完成洲际弹道导弹级别靶弹的实弹拦截试验。
中国核战略专家杨承军6日表示,在大气层外进行拦截能有效减少对我方地面目标附带毁伤,拦截高度越高对我方造成的损失越小。三次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的成功標志着中国拦截敌方导弹的手段和能力更加成熟。
(综合《环球时报》2.7、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