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说家教 (二十二)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温州市名校长,温州市首批教育名家,浙江省第八届督学。出版《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等专著。
  多与少
  吃得太少会营养不良,吃多了会生病;学习少下工夫成绩就落后,作业太多了,不仅成绩上不去,还可能会有损学习兴趣。多与少之间,存在辩证的哲理。
  故事分享:孩子看电视
  适宜的电视节目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资源。然而,一些追求娱乐化倾向的电视节目,并不适合孩子,有些节目不亚于“垃圾”,甚至就是“毒品”。所以,家长的选择非常重要,要特别注意不能让孩子养成滥看电视的坏习惯。
  我对电视的管理是先紧后松。孩子俩两岁前,我们一家人都不看电视。电视开禁后,凡允许孩子俩看的节目,都由我们把关。若发现节目对成长有负面影响,我们就将这些节目列为“禁品”。
  孩子俩最早接触的电视节目,是中央七台少儿频道的动画片。我规定:时间一到,不允许再看其它节目。一次,孩子想多看电视,我就让他们看“新闻联播”,孩子没兴趣。我说:“不好看的节目给大人看,好看的动画片给你们看。”孩子俩很高兴。
  我母亲喜欢看电视,我怕对孩子俩有影响,就说,“如果奶奶看电视时,你们也看,爸爸会叫奶奶回老家,到时候没人给你们做饭,你们就会饿肚子。”看电视与饿肚子联系在一起,孩子俩自然都选择不看规定之外的节目。
  孩子俩上幼儿园后,爱看中央十台科教频道的节目。后来,他们爱看由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先后看过《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长征》等影视片。此时,我注重引导他们保护眼睛,并遵守时间约定。孩子俩都能认识到“眼睛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重要性,看电视很自律。
  孩子俩因少看电视,增加了学习与游戏时间;至高中时,视力完全正常;同时,在抵制电视诱惑的锻炼中,增强了规则意识与自控能力。
  家教建议:寻求多与少的平稳点
  多与少,只是相对而言,怎么会多,怎么才少,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家庭教育要考虑多与少的平衡,该多时就得多,该少时就得少,一旦失衡,就可能走弯路。
  这儿多了意味着那儿少了
  孩子的运动、游戏、学习,需要消耗体力、脑力。身体需要锻炼,缺乏锻炼会影响生长,而运动过度也会造成伤害。学习需要用脑,用脑时会加快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如果少用脑,会使孩子大脑发展缓慢;而无节制地用脑,过度了不仅会降低效率,甚至会对大脑与身心造成损害。对孩子而言,一定时期内的体力、脑力都是一个恒量,这儿多了意味着那儿少了。譬如记忆,背诵多了,就如仓库中堆满了杂物。有的家长总是逼迫孩子多记些东西,可孩子记忆速度并不令人满意,其实这正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在发挥作用。
  孩子的时间也是一个恒量,包括睡眠时间和学习时间。有些家长喜欢让孩子多学,其实并不是学得越多就越好。这儿花的时间多了,就意味着用于其它方面的时间少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相对浪费时间而言的比喻,如果超过恒量,是不应该挤的。当前,应试教育的突出问题是无节制地挤时间,学习时间多了,意味着休息时间、锻炼时间、实践时间少了,从而影响孩子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
  从量变到质变
  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运动的规律之一。量变存在一个度,度的两端是临界点,事物的变化在临界点内,仅仅是数量的增减,或者是结构顺序的变化,并不影响到质的改变;如果超越了临界点,才会发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
  孩子的成长,更多的取决于后天的教养,教养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在一定环境或群体中生活久了,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内蕴其中的价值观,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孩子之所以拥有令人羡慕的好习惯、好性格,这些良好素质背后,隐藏着看不见的量变。一些孩子学习能力特别强,是长期培养与锻炼的结果。如果家长从小不给予孩子必要的教养,却希望有朝一日把孩子送到名牌学校、国际化学校,或者花钱聘请名师强化辅导,这本身就违背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
  同样,孩子的不良习气是在不知不觉的量变中成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及时纠正,效果就好,而一旦质变发生,要改变就相对困难。我曾接触许多行为不端的孩子,如果仅仅表现为偶然的问题,改正起来就容易,而如果不端行为的背后是坏习惯,或者已经是品德问题,要改变就相当困难。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孩子的成长都要经过一个积少成多、积多成少的过程。孩子经历的往往都是毫不起眼的小事,很难说,哪件事特别重要。正如孩子每天吃饭,很难说哪碗饭最重要。但是,教育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这些小事。譬如,家长的一言一行看起来微不足道,但的确关系孩子的未来,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慎言慎行。同样,家长不要认为孩子研究蚂蚁、苍蝇就毫无价值,这也许正蕴藏着激发学习兴趣的“宝藏”。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语文能力不强,希望短期内有大转变。实际上,如果没有阅读量的积累,语文能力是很难提升的。不少名人名家之所以能“一鸣惊人”,源于他们平时的积累。
  孩子俩的良好品质是在一些并不起眼的小事中形成的。在书籍、电视上看到的一些趣事,家里、学校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一次,孩子俩跟着我外出,途中无意看到的一朵小花、一只小狗,天上飘浮着的云彩,路边人家的对联,果壳上的文字,都引发了自由的想象与讨论。孩子俩的自学能力是在长期的自学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杲杲从小学开始自学,学习能力提升较早,读中学比杳杳轻松。杳杳从初中开始自学,读高中时表现出了学习能力的优势。
  勿以恶小而为之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孩子犯的错,或影响他人的安全与健康,或违背基本的道德准则,这就是恶的表现,家长不能一味姑息。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物理学的“蝴蝶效应”。孩子的教育也一样,不起眼的一个小动作也许能引起一连串的巨大反应。我曾看到一些孩子辱骂长辈、以作弄他人为乐,如果这样的恶行都得以姑息,教育的底线何在?   在我小时候,伙伴中流行玩烧老鼠的游戏,用老鼠笼抓住老鼠,倒上菜油点火烧。母亲发现我参与后严厉教训我,让我懂得了这样做的危险。后来我们村果然发生因烧老鼠而引发的火灾,而我因母亲及时的教育而免于恶行。有一位学生偷老师办公室里的钱被查到,家长起先辩白孩子是被冤枉的,当我们与家长推心置腹地交谈后,家长才悔恨不已。家长说,他们家生活条件很好,几年前就发现孩子偷东西,但因害怕“家丑”外传,每次都不了了之。后来我们与家长共同制定帮扶措施,最终帮助孩子改掉了偷窃的坏习惯。
  以有限的资源追求最大的效益
  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家长要学会以最少的资源来追求最大的效益。我觉得,家长要有恰当的规划。如果平时不闻不问,等孩子发生问题之后再进行补救;或者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某种技能,结果却觉得不适合而推倒重来,这些都是走了不必要的弯路,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同时,遵循教育的规律。如记忆规律,睡觉前和醒来后是两个记忆的黄金时段;如遗忘规律,在学习完某项内容后应及时复习。如果家长能帮助孩子探索出适合的学习方法,孩子才能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家长要善于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要素。如孩子把邻居家的窗户砸坏了,不能只是赔钱了事,关键要了解孩子砸窗户的原因,并让孩子明白后果的严重性。我外甥彬之所以在初中获得小发明奖后,出现了重大的成长转折,根源在于他当时最缺的是自信,而获奖正给予了他特别的自信。亲戚家的一个孩子在读初二时产生了厌学心理。后来她在我家住了一年,考上了瑞安中学。其实,我并没有对她进行特殊辅导,仅仅是凭借家中浓厚的学习氛围,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她的志向。现实中,有很多孩子因为不上进,纵然家长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辅导,最终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关键问题。
  主与次
  在事物的各种现象背后,存在错综复杂的多种矛盾。众多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家庭教育贵在善于寻找孩子成长的主要矛盾,并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故事分享:孩子俩上幼儿园
  孩子俩四岁才上幼儿园。因从小无午睡的习惯,到幼儿园后,常常因午睡而感冒。我觉得,对幼儿而言,身体生长是重中之重。于是,我放低要求,让孩子俩上“半天制”幼儿园:上午送幼儿园,中午接回家吃饭,下午在家自由活动。
  我不提倡过早学习过多的知识,孩子俩在幼儿园实际学到的知识也不多。幼儿园举办的演讲、讲故事比赛,孩子俩少有参加。幼儿园开了英语课,我也任其自然,并不在意孩子学到了什么。
  算起来,孩子俩在幼儿园只读了两年,而且还只是半天时间。尽管知识、技能学习方面少有收获,但在能力与习惯培养方面,收获还是不小的。
  首先,培养了良好习惯。孩子俩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在成功感的激励下,作息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阅读习惯,都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自理习惯,晚上整理小书包,早晨背着小书包上学,各方面都很有条理,基本每天都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唱歌、背诗歌、讲故事、做家务等“作业”。
  其次,培养了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孩子俩刚到幼儿园时有些陌生,但很快适应了集体生活。记得刚上幼儿园不久,我母亲送孩子俩上幼儿园,杲杲不时回头看,一头撞到柱子上,仰身翻倒在地,但还是迅速爬起来跑进了教室,我母亲为此心疼了好几天。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俩很快在幼儿园里交上了好朋友。
  第三,在轻松的生活中发展了智力。因下午在家,孩子俩有了相对宽松自由的时间。他们玩游戏、做动植物研究、自由阅读,日子过得轻松而幸福。这一阶段,我以游戏课程引导智力发展,到读小学时,孩子俩智力都已相对超前,特别是杲杲,心算速度惊人。
  家教建议:把握孩子发展的主要矛盾
  古语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俗语说,“打蛇要抓七寸”。家庭教育也一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善于抓住最本质的东西。
  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有多种原因
  事物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记得改革开放不久,电视中武打类节目日益增多,不识字的母亲说“这样下去还得了,孩子会学坏,世道就乱了”,果然,社会频发暴力问题。当前一些孩子早熟,小学阶段就出现“早恋”现象。有人说这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影响。
  孩子学习拔尖或成绩不佳,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或品行不端,都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每种品行的形成都会有主观与客观原因、主要与次要原因。如孩子发烧,可能是病毒入侵,可能是细菌感染,又可能是其它原因。同样,孩子犯错误的原因迥异。曾有一位住校的三年级学生,一天夜里,用火柴点燃蚊帐时被老师发现。这位学生为什么会这样做?原来,他妈妈在他幼时就离开了他,因为想念妈妈,于是产生了点火后也许能看到妈妈的想法。这个原因常人是很难想到的。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盐放入一杯水,从表面看杯中的水没有发生变化,但本质上水已经变成了盐水;如果把油倒入水中,油浮在水面,从表面看杯中的水已经发现了变化,但实质上水的本质没有变化。由于人往往受空间、时间的约束,思维习惯的定势以及从众心理影响,往往不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教育难也正难于此。
  “对症下药”的成语故事,讲述两个人一同找华陀看病,外在病症都表现为头痛发热。华陀给一人开的是泻药,给另一个人却开了发汗的药,两人感到非常奇怪。华陀说,两人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而病因是不同的,由内部伤食引起的病症需要泻药缓解,而由外感风寒引起的病症则需要发汗的药来治疗。反观教育,同样是这样的道理。
  教育无小事。哪怕多微小的一件事,也需要认真分析其现象与本质。如孩子打架了,不想上学了,哭了,家长应该透过现象找到真正的原因,以便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面对同样不认真学习的孩子,引导方法就要基于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许是习惯偏差,或许是能力不足,或许是迷失在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又或许是因反感某位老师而故意作对。如果没有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看起来再好的“教育”也往往劳而无功。   拈量轻重缓急
  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发展重点,如幼儿期激发兴趣、习惯培养比知识学习更重要,学龄期学科学习更重要,青春期性格培育、价值观形成最重要。每个孩子的情况更是各不相同。如果家长只是想到什么就抓什么,或者社会上流行什么就抓什么,家庭教育就会出现乱象。家长要在宏观上,以共性的规律来把握孩子成长中的主要矛盾,在微观上以孩子的个性发展中的问题为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家庭教育的大局。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希望孩子什么都要学精,这样既增加学习负担,又增加了成长压力。有些家长性急,一旦看到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表现,就不分场合地列出一大堆缺点要求孩子改正。这些教育方法的问题在于没有抓主要矛盾。孩子俩上幼儿园后出现感冒过多的情况,我让孩子上“半天制”幼儿园,是因为身体发育比什么都重要。我并不看重知识学习和各类比赛,是因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点。
  主要矛盾解决之后,次要矛盾会上升为主要矛盾,所以在解决主要矛盾时,也要充分考虑次要矛盾。杲杲读中科大时才14岁,平时睡得早,如果与大几岁的同学住宿舍,睡眠会受影响。于是我在校外租房,请我父母跟读,这样就保证了杲杲的睡眠时间。我考虑到,如果长期不在寝室,有可能影响与同学的交往。于是我让杲杲课余时间多在寝室,晚上回家睡觉。这样一来,既保证身体健康,也不至于影响正常的大学生活。两年后,杲杲完全适应了新环境,便开始了独立的大学生活。
  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
  万物都有“场”,每样事物都会受他物“场”的影响,而自己的“场”也会影响他物;“场”的强度,取决于事物自身的特性,如在磁场里,铁会受影响,塑料不会受影响。我觉得,教育也有“场”,每个人每件事都会影响孩子,而是否受影响则取决于孩子的人格特质。家长要让孩子生长在充满积极因素的“场”里。由此,一方面,家长要时刻警惕,找到并应对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另一方面,家长应该积极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当孩子接触的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影响的机会相对就少了。
  瑞安老乡蔡笑晚先生,原来住在瑞安县城,因县城搞武斗,他就搬家到农村。改革开放时,农村家家做生意,蔡先生觉得做生意的大环境并不符合他的家教理想,于是又把家搬回县城。蔡先生常带六个孩子外出旅游,接触名人古迹,以激发孩子的志向。正是因为蔡家孩子从小接触的正能量,引导他们个个勤奋好学,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
  孩子俩为人善良、学习勤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注重给予他们正能量。有亲朋好友邀请做客,特别是朋友间的酒会,我不会带孩子前往。如果有教授到学校参加活动,我很乐意带他们参加。蔡笑晚先生回家乡时,我想方设法带孩子俩与蔡先生见面,每次见面都给予了孩子俩极为珍贵的正能量。
  基于最近发展区
  教育的影响,取决于孩子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孩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每一个孩子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包括智力、习惯、情商及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位家长说孩子语文很一般,而数学特别拔尖,于是不让孩子多学数学,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语文学习,问我这样的做法好不好?我觉得,从最近发展区看,孩子数学拔尖且兴趣浓厚,更应该让孩子超前学习。其实,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志向、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都会随之得到发展,同样能促进语文学习。
  从主与次的哲理分析,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因素,都是主要因素,远离最近发展区的,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杲杲两岁时,我发现他对数学特别敏感,于是加强了数学的学习,这就是抓住了最近发展区。如果我觉得数学是小学才学的内容,放弃了让杲杲学习数学的机会,也许就不会有他引以为傲的数学特长。如果我不仅没有关注杲杲的数学能力,而且还让他把精力用于学习钢琴,也必定因小失大。不管孩子的天赋,实施大一统的教育,以平均进度要求孩子,是对最近发展区的漠视。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其他文献
以往,我们习惯于根据数学学科体系来设计数学教育活动,而今,根据上海二期课改的原则,要求幼儿的学习回归生活,融入主题活动。因此,很多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感到很困惑,觉得数学教育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很困难:如果仅仅考虑这个年龄段幼儿数方面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与主题活动毫不相关的单纯的数学活动。即使是结合主题背景联想到幼儿数方面发展的某个点,也感觉与主题无实质性关系,以至于设计出来的数学活动比较牵强,而且弱
2010年4月13~14日,“中国动漫文化与儿童教育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本次论坛得到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众多国内知名幼教专家和动漫文化名人相聚在一起,共同关注“动漫文化促进儿童发展的理论研究”“动漫资源在幼儿教育中转化的实践探索”以及“动漫文化与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构建”等重大议题。本次论坛为动漫文化、动漫科技与儿童教育之间的交流
为了推进“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开展,总结交流全国各地的经验,2009年12月1~3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共同承办的全国项目现场研修会议在沪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幼教教研员、骨干教师参加了会议。  在开幕式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指出,希望大家借助此次难得的交流机会,聚焦实践中的问题,推动项目进一步开展。上
编者按:为了迎接《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本刊举办了题为“一路有你相伴——庆祝《幼儿教育》杂志创刊30周年”的征文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应征稿件。自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选登部分征文,与大家分享。这些征文讲述的大多是读者、作者和《幼儿教育》杂志之间温暖的情感故事。30年来,他们杂志相识、相知、相伴,不离不弃,共同成长。从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情谊和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唯有以用心办刊来
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于2008年11月4日至7日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代表逾千人,除各地的幼儿园教师和幼教干部之外,还有来自全国13所高校的教师代表,人数为历届之最。本次研讨会包括学术报告、专题沙龙、音乐教学活动
摘 要  基于生态体验理论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引入学生的生命经验,进而营建师生和谐互动生态体验场;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与自然、社会、自我构成的情境中,激发学习与探究愿望;以开放性的课堂对话,激发学生的思考与体验;注重道德行为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提升生态智慧境界,走向生态价值的实践自觉。以此,让学生掌握处理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其身心灵关系的技能,引导和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 键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也许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就是幼儿园课程的评价问题了。对幼儿园来说,评价是对课程成效的宣判,评价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幼儿园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    而今,在我国,虽然有些课程改革者在大声疾呼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应该从强调“证明”转向强调“改进”,应该从强调客观标准转向强调主体对教育情境中事物的主观解释,但是这类重“改进”、重“解释”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对幼儿园教师来说
摘 要 学习力事关班主任工作能力,影响立德树人工作成效。对广东省4373位班主任群体展开调查研究发现,班主任具有学习动力,但多停留在启动和认知层面,具体到学习的能力、计划、反思与学习成果转化及创新等行为层面,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和落地。建议通过理清工作边界、保障学习时间,拓展专业发展通道、激发内部动力,差异化专业培训、补齐短板弱项等方式,提振班主任学习力。  关 键 词 班主任;学习力;教育调查;策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向省级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基本原则,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養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评价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将幼儿个体的经验进行汇总,让幼儿脑海中模糊的经验逐渐清晰,从而使幼儿获得更为完整的经验;通过评价,幼儿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达成共识;通过评价,幼儿可以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那么,谁是评价的主体?如何选择有价值的评价内容?采取何种组织形式有效地进行评价?在此,我以数学教学活动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师幼互动,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