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南渡:从闽南到海南

来源 :天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king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衣冠南渡与文化中心南移


  公元1127年,刚从辽人治下崛起的女真政权大金,在与宋朝联盟打败辽国之后,挥师兵临汴京城下。六神无主的徽宗皇帝,急忙禅位于太子赵桓(即钦宗)。尽管当时民间抗金保国热情高涨,又有李纲等勇武之臣决死抵抗。但赵氏父子二人,还是幻想以割地赔款方式息事宁人。结果事情未了,招来的是国破家亡的命运。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族、贵戚三千人成了猎物被押往北方。如狼似虎的金兵,涌入汴京城内的大街小巷,就像野牛冲进了瓷器店,兽性的洪水一泻千里。失去皇权庇佑的人们,纷纷逃离出城,向烟雾迷茫的东南方向落荒而去。
  我的祖先,资政大夫邢肇周,和管理天下粮仓的弟弟肇文,带着整个家族几十口人,赶着满载坛坛罐罐的数辆马车,加入了难民的队伍。起初,他们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想着尽快逃离金人的魔爪。当他们回首汴京的时候,这座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已经是一片火海,哭喊声如同波涛喧嚣。当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进入临安时,里面已经人满为患,到处都是露宿的难民,连租住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兄弟坐下来计议,都觉得临安摇摇欲坠,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便又收拾家当,向闽越的方向南下。此时,整个大地弥漫着一种慌乱不安的气氛,亡国灭种的忧患纠缠着每一颗心灵,到处都是张皇失措的表情,人人的后背都丝丝发凉,连洞穴里的老鼠都逃了出来,唧唧唧唧地到处乱窜。
  闽越之地石头屹屹,能够开垦出来种植作物的地方,都已经被人捷足先登,种上甘蔗。一直走到闽南漳州,邢肇周他们都没有停留下来。进入汕尾汕头之后,家资已所剩不多,前面却是大海茫茫。他们听说,汪洋之中散布着一些洲岛,土地肥沃,人烟稀少,树上有摘不完的巨大的野果,水里的鱼更是探手可得,不劳网罗。然而,一路上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家族中许多人已经吃不消,陆续有人染病不治,只能草草埋入土中,缺少了应有的恭敬。于是,有兄弟提出了就地落籍的诉求。或许是受到海岛上野果芬芳的诱惑,年长的肇周决意踏海南下,让这个家族能够偏安一隅,彻底逃离旷世的劫难。经过一番争论,意见还是不能统一。最终只能各随所愿,肇周和胞弟弟肇文乘船南渡,其他兄弟留在汕头谋求发展。从此血肉分离,兄弟星散,生生世世不复见面。
  肇周、肇文兄弟及其家眷,在汕头租了一艘小帆船下水,晃荡着向想象中鱼虾腾跃、野果芬芳的洲岛驶去。好在入冬之后,风浪不大,虽然中途遇上旋流,托祖宗福德,他们得以安全渡过,也没有碰上穷兇极恶的海盗。大约十天之后,船驶入水流平顺的清澜港,在红树林密密匝匝的文昌八门湾靠岸。经过走访,兄弟二家分别在水吼、观霄两个村子安顿下来,收割芒草,砍伐木头,和上泥巴,搭建起简易的茅屋。这时,后背的那股凉意才算是消失了。他们几近万里的逃亡之旅,历史上被称为“衣冠南渡”。而他们自身,也成了海南望族邢氏十几万子孙的渡琼始祖。
  衣冠南渡,说的是北方士大夫家族,为逃避战乱向南方迁徙。所谓衣冠,乃衣冠楚楚者,是社会地位和文化身份的象征,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斯文与体面。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
  第一次衣冠南渡,发生在五胡乱华时期。西晋怀帝永嘉二年(308年),匈奴贵族刘渊叛晋自立政权,举兵进攻洛阳,是为“永嘉之乱”。随后,羯族、鲜卑、羌族、氐族等相继兴兵,争夺治权。黄河流域从此烽烟四起,群胡逐鹿,混战连年,政权频繁交替,种族杀戮不断升级。在胡人铁蹄之下,汉人的生命惨遭践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灭族危机。中原大地白骨盈野,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妇女更是被视为“二足羊”,被胡人肆意奸淫侮辱之后,当作羊羔来烹煮。北方一百三十年间先后兴起十六个国家,汉族人口从约二千四百万,减少到四百万以下,史家将这段历史称为“中原陆沉”。其时,中原士族纷纷南下避难,归顺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的东晋政权,寻求休养生息。王谢堂前始有燕子飞来飞去;王羲之等群贤,也可以在流觞曲水边畅叙幽情;陶渊明还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华文明因此得以绝处逢生。宋初闽南诗人詹琲,曾经这样追怀那段衣冠涂炭的日子:“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国势多危厄,宗人苦播迁。南来频洒泪,渴骥每思泉。”(《永嘉乱,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忆昔吟》)此次衣冠南渡,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但也有一些姓氏,如林、黄、陈、郑、詹、邱、何、胡等,进入到闽越一带。“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
  第二次衣冠南渡,发生于公元755年暴发的“安史之乱”之后。这场由胡人发动的战乱,挫伤了大唐王朝的元气,使之陷于边疆纷战和藩镇割据并存的局面,并最终陷于江河破碎、无法收拾的五代十国。政治权力始终处在角逐当中,一再易主,战争的绞肉机停不下来。斯文扫地、丧魂落魄的衣冠家族,大量举家迁徙南方,寻找远离刀光剑影的家园。晚年落魄江湖的李白,以诗歌见证了这场恐怖的逃亡:“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这一次,南渡的难民走得更远,有更多的大族进入到了闽南、岭南、西南地区,广州、泉州、成都等城市开始繁荣起来。
  第三次衣冠南渡,发生在北宋灭亡的“靖康之变”之后。尽管宋朝文明程度很高,但在冷兵器时代,文明不见得就能够战胜野蛮。平日里远离庖厨的君子们,连杀一只鸡心里都会犯难,何况是要提着大刀去砍自己的同类。宋徽宗堪称世界史上最有艺术修养的皇帝,他的瘦金体书法,和纤细笔管里流出来的祥云白鹤,都是那个时代雅致生活方式的见证。但是,面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以厮杀掠夺为快事的游牧民族,这些东西变得像瓷器那样脆弱,就连礼仪与信用都成了一种自欺。过于注重细部雕琢的文化,往往在整体上丧失其恢弘的力量。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人格建构,同时兼具整体上的磅礴大度与细部的雅致精妙,都是件困难的事情。于是,似乎只能在两端之间物极而反。
  北宋发达时期,秦岭和淮河以北的人口,占整个中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北宋政权崩溃之后,中原汉族,尤其是士大夫阶层,逃亡南迁唯恐不远,不仅进入闽南、岭南,还到了海南乃至东南亚诸岛。海南从令人畏怖的流放地,变成令人向往的避难所和诺亚方舟。卒于南宋初年的晁说之,从某个侧面写到了此次衣冠南渡:“金贼忽屯城北隅,方今明目达聪俱。司门郎官上奏无,未几金贼来坦涂。城南铁骑柴奚车,焚荡辅郡陵别都。衣冠南下满江湖,白头辞臣思献书。”(《南门》)北方士族逃亡海南岛,往往都在海口神应港靠岸登陆,这里正是海南第一大江的入海口。因为接纳无数的衣冠家族,这条本来是自南向北流淌的江河,不知不觉中就更名为南渡江,仿佛改变了水流的方向。   此次衣冠南渡,一直持续到蒙元占领中原、南宋灭亡为止,时间之久,规模大大,超过以往的两次。南方的人口从此超过北方,南方经济文化因而变得郁郁葱葱。自此,中国形成了政治中心在北,经济文化中心在南的格局,并且延续至今。元朝建立后,随着种族压迫加剧,特别是妇女初夜权被迫出让,北方汉族血统混杂,言语态度与生活作风变得粗犷鄙陋,失去了原本优雅的腔调。最为致命的是,早期草原游牧民族以掠夺攫取为能事,用强力取代公正与信义,他们的入主,给中原文化注入了一股戎狄之气。汉人中正直忠烈之士几乎被斩尽杀绝,获得荣华富贵的多是奸佞委蛇之徒。倒是南方,以及南方之南,保持着汉文化的某些遗韵,只是因为失去权力的依仗,添了些阴柔的气息,显得不如北方文化那么强悍罢了。

闽南文化格局中的海南岛


  汪洋中的海南岛,是衣冠南下的最后一站,乱世里的桃花源。尽管自然地理上,海南与广西、广东临近,历史上也先后归属于两广,但在人文地理上,海南是闽南文化的一个单元。更准确地说,海南文化是宋朝文化的余脉,属于汉文化较为清澈的一条支流。海南和闽南、潮汕、台湾地区通用的闽南话,是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它起源于汉文化核心区的黄河、洛水流域,因而也被称为河洛话,迄今保存着大量隋唐前汉语的发音和组词,是汉语言文化的“活化石”,隐藏着民族文化的基因密码。据统计,现在全世界说闽南话的人约有五千万,闽南语是全球六十种主要语言中的一种。
  闽地文化是中原汉族文化的绵延,更是宋朝文化的存续。宋朝文化中的陶瓷、制茶、造船乃至纺织,在这一地区都有传承,尤其是最能体现宋代生活方式的瓷器和茶道,至今还得到保存和光大。北宋灭亡之后,定窑、龙泉窑相继衰落,传统的陶瓷工艺,主要由景德镇与德化来传承。德化白瓷,通过文火、武火的交替烧冶,将埋在地里的一拯泥土,化为洁白如玉的器皿,化为一片片凝固的月光,这是宋朝物质生产精湛工艺的体现。
  区别于北方的大碗茶,闽南功夫茶道,将儒之礼仪、道之妙境、禅之法意融于一味,是最具精神性的物质生活方式,也是中国人生活美学的典范。初春生机勃发之际,将一片片叶子,从灌木丛中采摘下来,经过巧妙的熏制,成为一种神奇饮品,演绎出无穷的意趣来,征服了整个世界的胃口。不用动刀舞枪,也不用鸦片毒品,就能换来白花花的银子,这是宋人最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极其可贵的精神遗产。
  自唐宋起,闽南人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尽管他们看起来不温不火,态度谦虚,波澜不惊,不像北方人气势汹汹,剑拔弩张,以差强人意的方式行事,但内心起伏着浩瀚的情怀。他们是最先通过海洋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在欧洲许多港口,最早到达的都是闽南人的船只。闽南的文化性格,蕴藏着孔子所赞叹的南方之强:“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君子居之。”(《中庸》第十章)福建、广东、海南是中国的三大侨乡,从这三个地方走出去的,基本上都是闽南人,也都是宋朝的遗民。他们与人过往不计较蝇头小利,把交易与交情泡成一杯清茶,淡化了商业赤裸的功利性,把生意做成与人共赢的文化,风生水起。和福建、潮汕、台湾等地的闽南人一样,海南人的主体属于宋朝子民的后裔,今天,他们有必要唤醒自己的文化记忆,把隐藏在基因里的宋朝遗韵抒发出来,演绎成深沉华美的乐章。
  衣冠南渡,对于中原汉族是历史性的劫难,但这种劫难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处于边缘地带的海南岛,情况更是如此。出身海南的明朝大学士丘溶,有过这样的叙述:“魏、晋以后中原多故,衣冠之族,或宦、或商、或迁、或戍,纷纷日来,聚庐托处,熏染过化,岁异而月或不同,世变风移,久假而客反为主,劘犷悍以仁柔,易介鳞而布缕,今则礼义之俗日新矣,弦诵之声相闻矣,衣冠礼乐彬彬然盛矣。”(《南溟奇甸赋》,《丘溶集》4457页,海南出版社,2003)
  据陈铭枢《海南岛志》的估算,唐宋间迁入海南岛的汉人,有一万余户,约有五万人。其中主要是来自北方的士族。除了为逃避战乱而来,还有的是到海南为官之后,将整个家族迁徙至此。根据王俞春《海南移民志》及民间族谱记载,海南岛上的林氏、符氏、邢氏、周氏、张氏、许氏、韩氏、唐氏、郑氏、蒋氏、曾氏、翁氏、谢氏、郭氏、蔡氏等,约四十多个族群,都是在这个时期落籍琼崖。每个家族都有各自的渡琼初祖,并修有详细的族谱,甚至历代祖先居住的村落、安葬的丘山及其朝向,也清清楚楚。经过一千年左右的繁衍,各个家族的子孙,都在数万乃至十数万之众,加起来的人口数以百万。这些家族,有的是直接从中原某地,直接迁入海南;更多的则是辗转闽南,若干代后再续迁海南。因为当年闽南泉州、漳州一带,到處种有大片的甘蔗,在季风的吹拂下招摇起伏,因此,许多家族的记忆里,祖宗地是福建的甘蔗园。他们一旦想到遥远的故乡,心里就泛起甘蔗的甜味,津津的口水便流了出来。海口府城一个村庄,干脆就叫作甘蔗园村。但在闽南地区,找不到一个叫作甘蔗园的村落。
  据统计,现在海南岛上的汉族人口,将近百分之六十,是从闽南地区迁移过来的。如果在1988年海南建省、新的移民潮到来之前统计,这个比例可能接近百分之七十,是压倒的多数。据专家考证,海南一些地方的民歌,如琼南崖州民歌,跟闽南民歌有着渊源关系。作为闽南话支系的海南话,也就在宋末元初的时候,成为海南汉区的“普通话”。
  两宋之间的衣冠南渡,既是人口的大迁移,也是文化的传播与绵延。中原文化以肉身为载体,通过人口的迁徙移植海南,从而提升了这里的文化阶位。这种以身体为载体的文化移植,比通过书籍等其他媒介的传播更加完整。明代的海南,之所以迎来文化鼎盛的衣冠盛事,完全是源自于两宋之间的衣冠南渡。

美榔双塔埋藏的秘密


  南宋时期的衣冠南渡,还伴随着王权的维护与争夺,其间有一些事情的内幕并不为时人所知,也不能完整地记录于正史。
  离海口西南约三四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作美榔的村子。大约在南宋理宗时期,来了一家子人。男主人名叫陈道叙,人称陈七公,自号明台居士。女主人周氏,比男的还年长一岁。两个年轻的女子,据说是他们的女儿,一个喊灵照,一个喊善长,听起来都不是在家人的名号。奇怪的是,随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太监,照顾两个“女儿”的生活。要由太监来照顾起居的女儿,天底下还能是谁家的女儿?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已经看好那片泉水喷涌的地块,并很快建起一座庵房,叫辑瑞庵,庵名是琼州安抚使谢图南题写的。谢图南打击海盗,威震南天,宋光宗曾经赐他“南天一柱”的牌匾。请他来给庵子题名,足见陈家人来头不小。在离庵房不远的地方,还筑了个太监房,供太监们居住。但所有的这些,还不是当地人最感疑惑的,超乎人们的想象的是,他们后来在庵房后面建立了两座造型奇特的塔,一座五层,一座七层,全都是用打磨好的青石垒起来的。塔身和塔内,刻有各种工艺精致的人物和图案,与当地土地庙里的有天壤之别,也非本地工匠所能胜任。按照明《正德琼台志》记载:“道叙为捐钱一千缗建立此塔。”有人作了这样的计算:“一缗是一千文钱,一千缗实际上是一百万文钱了。一般每十文钱一两重,以十六两为一斤算,一百万文钱重6250斤。当时的运输工具大多是老式木轮牛车或挑夫。以载重量约为八百斤的牛车来运输的话,需要八架牛车运输才行!若以挑夫搬运,则需六十多人次。”(陈明卿《美榔双塔考秘》)拿这么多的钱来造塔,显然不是一般人能出得起的,而在当时的时局下,翻山过海,将这些钱运到如此偏僻的地方,也绝非易事。陈道叙的背景可谓高深叵测。或者是为了给这些钱的来路提供说法,或者是为了收买当地人心,他们给各家各户都撒了些银子,说是女儿修道,精通法术,用变金盆变出来的。完了,又说法术不灵了。
  至于说这两座塔,是为两个女儿建造的姊妹塔,这个谎撒得就太大了。不管在道教还是佛教里,只听说给死人建塔的,没见过给活着的人建塔的,而且还是女儿。即便是死人,也得是寺院里的高僧大德才有这个待遇。总之,陈道叙和周氏,不给自己建塔,反给正当妙龄的女儿建塔,实在说不过去。而塔内的各种摆设,让人有了更多的联想。
  姐塔为六角,设有石柱围栏,塔壁六面皆雕有文官武将像,每层门龛内供奉的圣像,已经不知何时被何人抽去,但与围绕周边的文武百官像对应的,应该是什么人物五塞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妹塔为四角,四角皆雕有作托举状的金刚力士,塔壁上刻有诸多佛教图案,每层塔室内都供奉着不同的佛教人物像,持有金刚杵等密宗法器。2000年代,经过密宗权威学者吴信如的认证,妹塔沿用唐代药师佛法塔的形制,所供药师佛像,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造型相同。根据推断,姊塔供奉的可能是宋朝宗室的先祖;妹塔供奉的是药师佛及唐密法脉的历代祖师。显然,两座塔加上辑瑞庵,就是一座寺庙,而且是皇家宗室的家庙。陈道叙极有可能是南宋皇室的国师,他隐蔽身份,不远万里到海南岛来建庙设塔,其实是在做局布阵,祈请上苍法界护持摇摇欲坠的王朝,为之续上长治久安的国运。
  为了隐蔽其真实的初衷,陈道叙老先生可谓用心良苦,设置了许多迷障。这造成方志记载上的混乱,甚至把他都当作元代的本地人。在离双塔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陈道叙和周氏合葬的坟墓。2000年出土的两块石质墓志铭,一块是“辑瑞庵明台居士墓”,另一块为“承颖川善人周氏墓”,对陈道叙与周氏的生平有极其简单的记述。根据甲子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关系推算,陈道叙生于1181年,卒于1253年,享年七十二岁。周氏生于1180年,1241年入庵诵经,时年六十一岁,卒于1259年,即南宋理宗开庆元年,享年七十九岁(陈明卿《美榔双塔考秘》)。二人逝世的时间临近南宋灭亡的1279年。墓志说他十九岁就进入庵修行,这是有可能的,但所说的辑瑞庵,绝不可能是美榔辑瑞庵。如果数十年间,他仅仅是一个隐居在荒郊僻壤的道士,哪能获得皇室秘传的唐密法宝,拥有如此巨额的钱财。令人奇怪的是,两个墓志铭均无其后人的任何印记,倘若灵照、善长是他们女儿,为何没有丝毫的载录?
  至于两个神秘的“女儿”,目前只发现灵照的墓地,墓的地上部分是石质墓塔,墓塔底部为须弥座,塔刹则是五层覆钵式,规制非常人所能享用。墓碑上写着“故姊陈仙化台”,看样子,收葬她的是妹妹善长。这也就意味着,陈道叙与周氏,应该已经先于灵照就离世了。他们为两个女儿建塔的说法,更加不能成立。在双塔周边,还有其他地下建筑。在离双塔约二三公里的地方,有一个规模颇大的墓穴,已经被掏挖一空,墓额上刻着“××王”字样,王字前面两个字已经被敲掉。在这荒远之处,谁会以王者自居?据有关人士推断,这极有可能是一个南宋王爷的阴宅。实际上,海南民间有一种说法,陆秀夫在崖山背着幼主跳海,是作秀给蒙古人看,真正的幼主已经转移海南,并最终病死于此。崖山战役时,元军只有二万余人,宋军水陆人马尚有十万,还没到非投海不可的地步。况且,幼主跳海有必要搞出那么大的场面来,让世人皆知吗?这分明是一场戏。
  除了修建庵房及相关设施,捐出一千缗钱建塔外,陈道叙还将周边的田地买下,“施田于庵”。陈、周二氏及灵照圆寂后建立的墓塔,规制也十分可觀,可见其财力至死都没有用尽。陈道叙墓塔坐在四个金狮莲花座上,这就暴露了他作为密宗金刚阿闺黎的身份,也就是说,他是唐密的金刚上师,法脉的掌门人。倘若没有这样的身份,设计不出形制极其复杂精准的药师法塔来。“明台”是帝皇问政之地,也是高官幕僚的称谓,陈道叙以“明台居士”为号,隐喻着他作为南宋国师的身份。他为两个由太监照顾起居生活的“女儿”建塔,完全是一个幌子。灵照、善长两个“女儿”,在建塔之际应该都还活着,至少善长是活着的。为活着的女儿建塔,那是天大的笑话,欺瞒孤陋寡闻的当地百姓罢了。建设双塔的意义,除了护佑这两个“女儿”出身的皇室,还有一个意图就是,将唐代以来秘传于皇家、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的法本、法器等文化瑰宝,作为伏藏埋藏起来,以待后世有缘之人重新开掘,加以光大,避免它毁于游牧民族野蛮的侵掠。实际上,这个意思,陈道叙阿闺梨在辑瑞庵的门楣上刻着的民谣,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斗七星,方四象,三啊三,爻啊爻,三弓三箭三角园,埋藏九坛金,九坛银,留待后来人。”他在姐塔底层一根柱子上凿出“风孔”,和妹塔基座石板上铲出的“水池”,都暗示着伏藏的方向。后来人就是顺着他的暗示,找到了历史上亡佚千年的陈抟《易龙图》和唐密药师法法本。唐代佛教的真言宗,也称为唐密,是与后来的藏密是不同的法系。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是这一法脉的宗师,后传于惠果、惠朗。据说惠果在国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法位继承人,会昌法难来临之前,他将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大法,传给了日本僧人空海,这就是绵延至今的东密。唐密从此在国内失传。如果吴信如的认证可靠,意味着唐密在国内的传承并未中断,只是在唐武宗灭佛之后转入地下,而海南成为这一文化瑰宝的守护之地。   或许是宋朝的国运已经穷尽,双塔的建设及塔内的愿文,都扭转不了南宋灭亡的历史结局。在那种时代背景下,通过精神感化统摄人心,还不如通过肉体消灭屈服天下来得容易。美榔双塔旁的那股泉水,至今仍然十分清澈,源源不断地流淌,看不出要枯竭的意思。这里埋藏了八百年的秘密,需要有人来解开。(本节写作得益于庞诗武居士提供的资讯,也参照了陈明卿先生的《美榔双塔考秘》。前者的早逝,让《易龙图》和其他伏藏再度下落不明)。

从未真正归顺蒙元的海南人


  同样是为了保卫宋朝,赵与珞选择的是另一种方式。
  南宋德佑二年(1276)初春,蒙古铁骑兵临临安,恭帝领群臣出降。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建拥立益王赵昰,失败之后又立赵呙,退守广东沿海。绝代英豪文天祥兵败海丰五坡岭,为元军俘虏,威武不屈。张世杰、陆秀夫携幼主退至珠江口的井澳,处境十分困难。文昌县令陈惟中率船队从海南驰出,给他们运送粮饷补给。尽管中途受到元军阻击,他们还是击溃敌人,克服重重险阻抵达井澳。
  1278年正月,携幼主退至七洲洋的张世杰、陆秀夫,准备转战越南占城。为了打通琼州海峡水上通道,他们派部将王用,带兵攻打已被元军阿里海牙部占领的雷州。琼管安抚使张应科组织海口周边的军民,渡海参加了这场惨烈的战斗。经过反复争夺,最终还是不能占领雷州,王用投降元军,张应科则兵败身亡。
  听从降将王用的建议,为了阻断张世杰从海上逃往越南,并截断宋军后方寄养,阿里海牙率水军大举南下,袭击海口浦。新任琼管安抚使赵与珞率当地军民,奋勇坚守海岸,使来势汹汹的元军多日无法登陆。退兵之后,阿里海牙想到了一个人,曾经担任过琼管安抚使的马成旺。此时的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元朝海北海南道宣慰司宣慰使。阿里海牙命他设法招降赵与珞。在劝降遭到严词拒绝之后,马成旺使出龌龊招数,花重金收买自己原来的心腹、赵与珞现在的部下,作为内应,将赵与珞的指挥船凿沉,抓捕了赵与珞、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等抗元将领。威武不屈的赵与珞,被擒后破口大骂马成旺等奸人,最终被“裂杀”于海口。
  三个月后,崖山战役爆发,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大宋王朝宣告灭亡。失去庇佑的大量难民与残余士卒,如过江之鲫涌入海南岛。零星的战斗持续了许多年时间,传说,美榔双塔一带就发生过一场恶战,至今仍找不到墓葬的妹妹善长,就是在这个时候喋血于辑瑞庵内。她和姐姐灵照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赵氏皇室出家的公主。狂澜不挽之后,抗元军队的残余部分,水军化为蛋民,以海为家,誓不上岸做元朝人;其他则隐身于海岛各地,垦殖为生。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落籍于万安(今万宁),成为海南文氏家族的迁琼始祖。文天祥的胞弟,惠州知府文天壁,却在早些时候就归降蒙元。这是否出自文天祥的意思,已经不得而知,但在当时,一些抗元人士都有这样的安排。忠孝难以两全,家国不能双亡,在动辄诛杀九族的情势下,自己选择赴汤蹈火、为国尽忠的同时,安排一个宗亲屈身投降,以保血脉绵延,香火不断,并非完全不可以理喻。与文天祥同为丞相的陈宜中,在撤往广东阳江时,就曾让守卫广州弟弟陈自中,遣一个儿子向元军投降,给家族留下一株种苗。
  清代《琼州府志》有这样的记载:“琼郡二使君,应科死于夏,與珞死于冬,自是合州降没,天下守臣无复有拒敌者,岂不为凛凛后凋之松柏哉!”在此之前,明代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王佐,曾写诗赞叹赵与珞的节气:“末路谁当国步艰,琼州节概似常山。心悬北极天应远,血洒南荒地尽斑。上帝亦哀麟凤死,中原今放犬羊还。使君忠义言难尽,只把哀词滴泪珊。”(《哀使君诗》)可惜海口白沙津,至今都没有树立起赵与珞和张应科的雕像。
  就内心而言,一直以宋朝子民自居的海南人,始终都没有归顺于蒙元政权。史称:“宋末。琼州人谢明、谢富、冉安国、黄之杰。从安抚赵与珞拒元兵于白沙口。皆被执不屈以死。于是,终元之世。郡中无登进士者。明兴。才贤大起。文庄、忠介,于奇甸有光。天之所以报忠义也。忠义之锺于人。于海外一洲一岛。殆有甚焉。天不得其子孙而报之。报之于其地。天之穷也。”(《广东新语·事语三·琼人无仕元者》)终元一代,海南没有人进京考取进士,他们不愿踩着烈士斑斓的血迹去追求功名。到了汉族重新获得政权的明代,这个宋朝遗民的集聚地,才迎来文化的鼎盛期,出现朝野瞩目的所谓“海外衣冠盛事”。
  元朝武宗皇帝的次子图帖睦尔,因为宫廷内部权力倾轧,于至治元年被流放在琼州府城观音阁。期间经常应邀到黎兵万户元帅府做客。元帅府有一个侍女名叫青梅,声色并丽,能歌善舞,而且略通词章,深深打动了这位蒙古王子。元帅陈谦亨心领神会,多次设局促成这段因缘。但尽管这位未来的皇帝一再示爱,都受到了青梅的婉拒。直到应召启程回京前夜,王子对天发誓要与青梅相守终生,这个地位低微的女子还是咬紧牙关不松口。多年之后,已经当上皇帝,后宫粉黛三千,阅尽人间春色的图帖睦尔,仍无法忘怀这段未了的情缘,不能理解这个唯一拒绝过他的女人,并写下这样的诗句:“自笑当年志气豪,手攀银杏弄金桃。溟南地僻无佳果,问着青梅价亦高。”其实,青梅不嫁,与士子不进京赶考进士功名,表达的都是一样的意思,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此事见于《正德琼台志·杂事》。
  马背民族信奉武力,蒙元政权以铁血的方式统治海南岛。在九十年的时间里,元军发起征黎战争不下十六次(周伟民、唐玲玲《海南通史》第十章)。将政府权力从沿海延伸至五指山腹地,元军驻扎琼崖兵力,最多时达到四万人。然而,尽管如此,元朝仍然是海南岛最为动荡的时代。“黎乱终元之世”“终元世黎寇不息”之类的记载,遍见于地方史籍。此起彼伏在反抗浪潮,始终都在海南岛上咆哮着,直到大元帝国的灭亡。
其他文献
作为当下中国文坛较为热门的话题,“人工智能写作”与“创意写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挑战着传统的写作模式与格局.可以说,它们是继网络文学之后,对文坛格局产生较大冲击的另外两
期刊
宛丘之上  在古陈州平粮台遗址的一片丛林里,捡到一块骨头化石,以为至宝,归来藏之老家木瓜冲松风阁。  应当是马的腿骨,其色苍黑,略显灰白,骨节处布满颗粒状凸起,断裂处呈蜂窝状,状貌甚古,阴雨天端详之,尤见杳霭古意和沙场肃杀之气。那天在平粮台遗址陈列室中,见到楚顷襄王一号陪葬车马坑出土时的照片,以及战车、装甲车和楚国国君贵族乘坐的安车模型。这马骨,也许就是战国时一匹战马的骨头?抑或,它的年代更早,要
期刊
仙女  河湾村的女人们非常奇怪,要么都不洗衣服,要么一齐洗衣服,在河边排成一列,洗衣服成了河边的一道风景。  可能是与天气有关,天清气朗,女人们觉得这样的天气不洗衣服,就是辜负了老天爷的恩赐。起初,有一个人抱着铜盆,里面装着要洗的衣服,走向河边,其他女人看见了,也都觉得今天应该洗衣服,于是收拾好衣服,也到河边凑热闹,渐渐地,洗衣服的女人就排成了一排。孩子们则是零散地各自玩耍,有的在河边,有的在河里
期刊
亲爱的YD:  你昨天低下身子那节写得真好呀:“……滴溜溜的清透,就好像直接用水做成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它年幼,才这么肆无忌惮地透明。它在那里挪动,就好像一道光。”——通过你这样看你的那条蛞蝓,我觉得我赚了。友谊是不是就是无论怎样都是自己赚了的那类的情感呢?你那么快就跑三十分钟是不是又太快了呢——其实我担心主要还不是时间问题,我一般只会担心局部,比如膝盖,因为邻居女友曾打羽毛球都把膝盖打出问题来
期刊
六十八岁的梨婶寡居多年了,她就住在元亨商厦的楼上的一套单元房里。梨婶从少女时代起就住在这套房子里,房子来自继承。她的丈夫卓伯也和她住在这屋里,一直到他生病去世。梨婶天性开朗,爱好读书和郊游。她是那种凡事往好处想的老大妈。她和邻居熟人的关系都很好,但她坚持不交任何朋友,独来独往。不交朋友是她进入老年之后养成的习惯,因为她太忙了——她希望自己读很多书,还希望自己精通两门外国语言。梨婶有一个女儿,她很早
期刊
一rn我是顺着一路温暖而寂寞的路灯走进深圳的.rn这是1993年春节前的某一个凌晨.一辆自家乡雷州开来的长途汽车,在辗转颠簸十多个小时后,迎着料峭的清寒,抵达深圳宝安107国道
期刊
一  傍晚,城外的风会有淡淡的温度,我骑在摩托上,眼睛睁不开,耳朵呼呼响。出了城,路上就空了,摘下头盔,能看见新刷的道路线,我将车轮一直压在线上,线就归了我。如果压线久了,会有甜蜜的错觉,这亮着光泽的道路线是铺在公路上的钓线,我像条骑在摩托上的鱼,赤脱咬着饵,被东湖收杆。  每个月只有一天,我能去东湖钓鱼。东湖很大,里面什么都有,不光有鱼,还有塑料袋、避孕套和落单的皮鞋。听人说,湖里还有过漂子,也
期刊
两件作品rn2018年,我完成了两件作品.一本诗集《笛音和语音》,另一件,就是面前的山房.rn一边编辑诗稿,一边盖着房子.无线电波连接山民少权.你们的声音在山里和汉口的市声中穿
期刊
1980年11月30日下午4点40分,我爷爷杨阿有孤独地死在纽约布鲁克林医院,一位名叫斯瓦米纳坦的医生最后确定了他的死亡,照顾他的护士名叫奠拉。他生前住的地址在艾伦街123号。他生前所从事最长时间的职业是侍者。他出生于1904年5月,安葬于新泽西州的乔治·华盛顿纪念公园。  我从未见过爷爷,以上这些细节,来自他的死亡证明,一张明黄色的厚纸,时隔三十九年,那些手写的签名,也还是清晰可见。有一年,我的
期刊
一个历史学教授有次闲聊自嘲,说,像我们研究历史的,是没有未来的。我忍着没告诉他,其实,古典文学也没有。咏史,汉语最擅长,我们有太多可以凭吊的了。续上传说史诗,五千年不曾中断,历史长河逶迤,文字也总是随便古今来回,杀个对穿。看一眼西山的雪,就说这是千秋的雪,玉垒山的浮云是什么浮云,那可是变幻了古今的浮云。又有太多委屈需要委屈地申诉,于是,对着腐草萤火、垂杨暮鸦,因寄所托。“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