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分“文”和“诗”两部分。在教学时如何把握 “文包诗”课文的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解读策略,以期优化课堂教学?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一特殊课型的解读进行了研究。
一、聚焦现行争议点 思索解读策略
对于文包诗课文的教学,各类热点学说提法不一,侧重点不同。由于“文包诗”这一课型的特殊性,故在教材解读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气象。但无论是哪一种学说抑或哪一位课题研究教师,在谈到文本解读时,无一不触及了解读“文包诗”的首要问题——文本切入点究竟是“诗”还是“文”?
基于此,我们选择五年级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作为载体,从“关注文本切入点、关注诗文对照处”两方面着手,拟求证解读策略。
二、寻求文本切入点 探索解读策略
本着真知自实践中来的研讨精神,我们分别进行了三次不同的切入点授课,从备课、授课、磨课、反思等环节重点关注诗文对照处,对“文包诗”解读策略展开研讨。
第一次:由“文“入手,明文悟诗
具体操作:先由课题导入,依教材脉络逐一上完各自然段。通过完成“依依惜别”“举杯话别”“远眺诵别”三个部分的教学,顺势得出古诗,最后找出课文与古诗相对应的句子。
利弊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了故事、感染了情绪、感悟了古诗,但整堂课却感觉像是在上普通的抒情性文章,“文包诗”的特点完全没有体现,更谈不上体会诗句里寓情于景的简洁表达。
第二次:由“诗”入手,解诗理文
具体操作:基于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学生较熟悉的学情分析,第二次授课,教师先出示古诗。接着理清文章脉络,教学完三个部分之后,再次回到古诗串解意思,最后找到与古诗相对应的句子进行诗文对照。
利弊分析:入课示诗能迅速营造意境,由诗到文,再从文回诗,学生对诗意、文意较了解。但串讲古诗意思部分与传统古诗教学相似,没有“文包诗”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诗与文的对照出示显得孤立与割裂。
第三次:随文而诗,相机交融
具体操作:依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将诗句拆分成前后各二句。学生通过诵读,从关键词的对照得到“诗”与“文”的对照,自然无痕,有机交融。
利弊分析:学生依照刚才的学法学习,透过古诗的字面能看到其背后的情、背后的景,课文成了现成的古诗解读,尽管是较为容易地理解诗意,也能想象古诗的意境和诗中蕴含的情感。但很可惜课文中对“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头”,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的情境的细腻刻画,都没能变成美文来欣赏。诗文对照重了“头”,轻了“尾”;重了“诗”,轻了“文”。
三、比对授课异同点 构建解读策略
三次课下来,我们发现切入点的不同,导致了诗文对照的差异。
● 由“文”入手,情景交融,對照生硬
● 由“诗”入手,情意交融,对照割裂
● 随“文”而“诗”,情景意交融,对照自然
从研讨中,我们能看出,无论哪一种切入点的授课,都有其偏重处。因而我们总结出高年级的“文包诗”课型的特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悠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由此我们发现原来所拟定的“关注切入点、关注诗文对照处”并不够准确,也并不全面。在重新梳理之后,初步归结高年段“文包诗”的解读策略:
策略1:关注文体,学文学诗。“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以一篇美文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在初读课文前,就应先让孩子明确“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学生选准角度、定好方向进行初读。除了要求他们像对其他课文一样认真进行“正确认读”之外,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初步发现“文”与“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预测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程度,明白学习的难点所在。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解读如果从“文”入手,便应先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
策略2:關注情感,赏文赏诗。 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如果由“诗”入手,教学的基本思路便是诵诗开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文章,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与诗句对应的语句,再进行“诗”“文”对照这一教学策略。在让学生反复对比诵读的过程中顺畅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所表达出来的情境之美,而且在充分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词句式结构的奇妙和母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接受语言结构美的熏陶。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
“文包诗”课型的核心虽在“诗”,但用以“包”诗的短文,并不是对古诗有关背景资料的枯燥罗列和对古诗诗句意义的平板直译,而是精心创作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集资料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的精美散文。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拐杖,自身就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教材。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借文学诗”——凭借短文的浅显叙述去理解古诗艰深难懂的诗句;还可以“借文赏诗”——凭借短文对古诗意境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展开语言想象力,深入挖掘、品味、鉴赏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语言音韵美;更可以“赏文赏诗”——边读文、边吟诗,两相参照,诗文共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策略3:关注学法 写文写诗。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使其学以致用。“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需要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例如课后的作业就可布置他们自选一篇喜欢的古诗,也仿写一篇“文包诗”。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甚至还可借助资料写一写自创的小诗,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一、聚焦现行争议点 思索解读策略
对于文包诗课文的教学,各类热点学说提法不一,侧重点不同。由于“文包诗”这一课型的特殊性,故在教材解读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气象。但无论是哪一种学说抑或哪一位课题研究教师,在谈到文本解读时,无一不触及了解读“文包诗”的首要问题——文本切入点究竟是“诗”还是“文”?
基于此,我们选择五年级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作为载体,从“关注文本切入点、关注诗文对照处”两方面着手,拟求证解读策略。
二、寻求文本切入点 探索解读策略
本着真知自实践中来的研讨精神,我们分别进行了三次不同的切入点授课,从备课、授课、磨课、反思等环节重点关注诗文对照处,对“文包诗”解读策略展开研讨。
第一次:由“文“入手,明文悟诗
具体操作:先由课题导入,依教材脉络逐一上完各自然段。通过完成“依依惜别”“举杯话别”“远眺诵别”三个部分的教学,顺势得出古诗,最后找出课文与古诗相对应的句子。
利弊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了故事、感染了情绪、感悟了古诗,但整堂课却感觉像是在上普通的抒情性文章,“文包诗”的特点完全没有体现,更谈不上体会诗句里寓情于景的简洁表达。
第二次:由“诗”入手,解诗理文
具体操作:基于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学生较熟悉的学情分析,第二次授课,教师先出示古诗。接着理清文章脉络,教学完三个部分之后,再次回到古诗串解意思,最后找到与古诗相对应的句子进行诗文对照。
利弊分析:入课示诗能迅速营造意境,由诗到文,再从文回诗,学生对诗意、文意较了解。但串讲古诗意思部分与传统古诗教学相似,没有“文包诗”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诗与文的对照出示显得孤立与割裂。
第三次:随文而诗,相机交融
具体操作:依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将诗句拆分成前后各二句。学生通过诵读,从关键词的对照得到“诗”与“文”的对照,自然无痕,有机交融。
利弊分析:学生依照刚才的学法学习,透过古诗的字面能看到其背后的情、背后的景,课文成了现成的古诗解读,尽管是较为容易地理解诗意,也能想象古诗的意境和诗中蕴含的情感。但很可惜课文中对“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头”,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的情境的细腻刻画,都没能变成美文来欣赏。诗文对照重了“头”,轻了“尾”;重了“诗”,轻了“文”。
三、比对授课异同点 构建解读策略
三次课下来,我们发现切入点的不同,导致了诗文对照的差异。
● 由“文”入手,情景交融,對照生硬
● 由“诗”入手,情意交融,对照割裂
● 随“文”而“诗”,情景意交融,对照自然
从研讨中,我们能看出,无论哪一种切入点的授课,都有其偏重处。因而我们总结出高年级的“文包诗”课型的特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悠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由此我们发现原来所拟定的“关注切入点、关注诗文对照处”并不够准确,也并不全面。在重新梳理之后,初步归结高年段“文包诗”的解读策略:
策略1:关注文体,学文学诗。“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以一篇美文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在初读课文前,就应先让孩子明确“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学生选准角度、定好方向进行初读。除了要求他们像对其他课文一样认真进行“正确认读”之外,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初步发现“文”与“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预测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程度,明白学习的难点所在。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解读如果从“文”入手,便应先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
策略2:關注情感,赏文赏诗。 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如果由“诗”入手,教学的基本思路便是诵诗开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文章,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与诗句对应的语句,再进行“诗”“文”对照这一教学策略。在让学生反复对比诵读的过程中顺畅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所表达出来的情境之美,而且在充分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词句式结构的奇妙和母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接受语言结构美的熏陶。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
“文包诗”课型的核心虽在“诗”,但用以“包”诗的短文,并不是对古诗有关背景资料的枯燥罗列和对古诗诗句意义的平板直译,而是精心创作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集资料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的精美散文。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拐杖,自身就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教材。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借文学诗”——凭借短文的浅显叙述去理解古诗艰深难懂的诗句;还可以“借文赏诗”——凭借短文对古诗意境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展开语言想象力,深入挖掘、品味、鉴赏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语言音韵美;更可以“赏文赏诗”——边读文、边吟诗,两相参照,诗文共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策略3:关注学法 写文写诗。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使其学以致用。“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需要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例如课后的作业就可布置他们自选一篇喜欢的古诗,也仿写一篇“文包诗”。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甚至还可借助资料写一写自创的小诗,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