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打造“和悦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教学内容。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又不同于诗歌,分“文”和“诗”两部分。在教学时如何把握 “文包诗”课文的特点,构建行之有效的解读策略,以期优化课堂教学?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一特殊课型的解读进行了研究。
  一、聚焦现行争议点 思索解读策略
  对于文包诗课文的教学,各类热点学说提法不一,侧重点不同。由于“文包诗”这一课型的特殊性,故在教材解读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气象。但无论是哪一种学说抑或哪一位课题研究教师,在谈到文本解读时,无一不触及了解读“文包诗”的首要问题——文本切入点究竟是“诗”还是“文”?
  基于此,我们选择五年级第九册《黄鹤楼送别》一课作为载体,从“关注文本切入点、关注诗文对照处”两方面着手,拟求证解读策略。
  二、寻求文本切入点 探索解读策略
  本着真知自实践中来的研讨精神,我们分别进行了三次不同的切入点授课,从备课、授课、磨课、反思等环节重点关注诗文对照处,对“文包诗”解读策略展开研讨。
  第一次:由“文“入手,明文悟诗
  具体操作:先由课题导入,依教材脉络逐一上完各自然段。通过完成“依依惜别”“举杯话别”“远眺诵别”三个部分的教学,顺势得出古诗,最后找出课文与古诗相对应的句子。
  利弊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了故事、感染了情绪、感悟了古诗,但整堂课却感觉像是在上普通的抒情性文章,“文包诗”的特点完全没有体现,更谈不上体会诗句里寓情于景的简洁表达。
  第二次:由“诗”入手,解诗理文
  具体操作:基于学生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学生较熟悉的学情分析,第二次授课,教师先出示古诗。接着理清文章脉络,教学完三个部分之后,再次回到古诗串解意思,最后找到与古诗相对应的句子进行诗文对照。
  利弊分析:入课示诗能迅速营造意境,由诗到文,再从文回诗,学生对诗意、文意较了解。但串讲古诗意思部分与传统古诗教学相似,没有“文包诗”特点。在教学环节中,诗与文的对照出示显得孤立与割裂。
  第三次:随文而诗,相机交融
  具体操作:依据文本特点,创造性地将诗句拆分成前后各二句。学生通过诵读,从关键词的对照得到“诗”与“文”的对照,自然无痕,有机交融。
  利弊分析:学生依照刚才的学法学习,透过古诗的字面能看到其背后的情、背后的景,课文成了现成的古诗解读,尽管是较为容易地理解诗意,也能想象古诗的意境和诗中蕴含的情感。但很可惜课文中对“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尽头”,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的情境的细腻刻画,都没能变成美文来欣赏。诗文对照重了“头”,轻了“尾”;重了“诗”,轻了“文”。
  三、比对授课异同点 构建解读策略
  三次课下来,我们发现切入点的不同,导致了诗文对照的差异。
  ● 由“文”入手,情景交融,對照生硬
  ● 由“诗”入手,情意交融,对照割裂
  ● 随“文”而“诗”,情景意交融,对照自然
  从研讨中,我们能看出,无论哪一种切入点的授课,都有其偏重处。因而我们总结出高年级的“文包诗”课型的特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意境悠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
  由此我们发现原来所拟定的“关注切入点、关注诗文对照处”并不够准确,也并不全面。在重新梳理之后,初步归结高年段“文包诗”的解读策略:
  策略1:关注文体,学文学诗。“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创造,是为了降低学诗的难度,以一篇美文来帮助学生学习古诗。“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歌的解释和补充,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在初读课文前,就应先让孩子明确“文包诗”课型的基本特征。然后让学生选准角度、定好方向进行初读。除了要求他们像对其他课文一样认真进行“正确认读”之外,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初步发现“文”与“诗”的联系,主动寻找借文学诗的途径和方法,预测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程度,明白学习的难点所在。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的解读如果从“文”入手,便应先指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
  策略2:關注情感,赏文赏诗。 如何上出“文包诗”的特点来?如果由“诗”入手,教学的基本思路便是诵诗开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文章,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与诗句对应的语句,再进行“诗”“文”对照这一教学策略。在让学生反复对比诵读的过程中顺畅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诗句所表达出来的情境之美,而且在充分的诵读中感受古诗词句式结构的奇妙和母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变,接受语言结构美的熏陶。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都在诗。
  “文包诗”课型的核心虽在“诗”,但用以“包”诗的短文,并不是对古诗有关背景资料的枯燥罗列和对古诗诗句意义的平板直译,而是精心创作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集资料性、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的精美散文。它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古诗的一种拐杖,自身就是一篇很好的阅读教材。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借文学诗”——凭借短文的浅显叙述去理解古诗艰深难懂的诗句;还可以“借文赏诗”——凭借短文对古诗意境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展开语言想象力,深入挖掘、品味、鉴赏古诗内在的意蕴美、情境美和语言音韵美;更可以“赏文赏诗”——边读文、边吟诗,两相参照,诗文共赏,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策略3:关注学法 写文写诗。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使其学以致用。“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有它的存在,就必然有它存在着的理由。“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需要好好使用这个“例子”。从“例子”引发开去,用从“例子”中学到的方法,去学习新的诗歌,为学生自学诗歌铺平道路,消除他们学习的畏难情绪。例如课后的作业就可布置他们自选一篇喜欢的古诗,也仿写一篇“文包诗”。让他们从中找到收获的快乐;甚至还可借助资料写一写自创的小诗,由此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兴趣。
其他文献
Michael Fullan曾经说过“教育变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所思所为,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也是如此复杂。”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主要当事人和直接推动者、践行者,是决定改革走向的关键、核心要素。教师在课堂内容方面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高度的自主性,他们对文件、课程的取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每个教师对所教课程、教材的理解和领会都有一定的差异,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程内容作不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改革,小学作文教学需要“生活化”,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学习如何写作,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如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这是素质教育中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  一、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重形式轻内容  作文就是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通过对语言技巧的深度把握,充分利用文字将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表达出来,让
期刊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年级,它承接着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延续,身心的成长,品德的形成等重要任务。这些十二、三岁的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是儿童过渡到成年的起始阶段。当社会、家长和学生的眼光都聚焦于毕业班学生成绩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心理正在复杂地变化。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应深入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变化情况,并把它作为开展工作的行动指南,思想教育与心理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的
期刊
目前,受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技工院校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小视,社会各界应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技工院校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应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本研究以技工院校在校学生为对象,对技工院校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场所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分析,重点了解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现
期刊
近几年来,到我校来上学的进城务工子女人数呈阶梯式上升,2009年已超全校总生数的30%以上,今年更达60%多。因为进城务工子女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环境、接受不同的家庭教育等,大家走在同一个大家庭学习、生活,导致心理上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内向、孤僻不合群、攻击性行为多、不喜欢与同伴交流等问题。  一、不良心理的表现  1.生活艰苦而产生自卑  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感到自己因为是“外地人
期刊
当前,国家正式提出了我国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与此同时,明确指出:“对中小学生还要注重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
期刊
“和德教育”是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德”的思想, “和”即“和谐”,要求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做到五个和谐,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知识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德”主要指人的品德,包括忠、孝、仁、义、信等,即师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我们临朐县新立克希望小学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和德”教育理念,打造“和德”教育品牌,为国家培育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人才,现介绍如
期刊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了贯彻落实《纲要》《指南》倡导下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我园利用幼儿园的自然条件和仿真环境,借助丰富有效的材料,创造性地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区域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游戏氛围,帮助幼儿在体验与探索中自主构建经验,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和规则意识。  打破界限的全园性体育自主区域活动,给幼儿宽广的空间,让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
期刊
当前语文教育对古诗文教学研究多属于支离破碎式,往往围绕语言词汇层面进行微观个体研究,缺乏置放在培育学生文化底蕴的战略高度进行审视,也就出现视野狭窄,囿于一隅的弊病,同时出现处于功利性目的进行的研究,缺少精神文化层面,使古诗文教学失去了灵魂,缺少应有的文化底蕴。  随着新版教材的登堂入室,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针对入选的大量古诗进行新的教学设计,以便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
期刊
摘要:爱就是教育,真情投入,给学生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用爱心抚慰学生的心灵;尊重他们,赢得他们的信任;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收获他们的爱  关键词:关爱 家庭的温暖 闪光点 有教无类 尊重 理解  从工作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深知班主任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即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每天面对的是学习基础不同,思想品质不一,家庭教育各异的学生。 我们应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