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神的守望者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解于小冬所守望的古典精神,需要理解一点朴素的宗教精神。在于小冬的绘画世界里,古典精神既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种绘画观。透过他所守望的古典精神,我们看到的是一腔博爱、宽容,渡世济人的慈悲胸怀。其绘画世界的古典精神,从形式上讲,是对中国五代以来人物画的承续,是对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古典写实传统的致敬。从精神实质上分析,根源于藏传佛教和西藏传统绘画。
  大学毕业后,于小冬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自愿到西藏工作,在西藏生活十三年,他的行为带有极浓的理想主义色彩。在西藏生活的经历不仅对他个人影响极深,也对那一代进藏寻梦的理想主义者产生了深刻影响。《干杯西藏》正是这一代理想主义者的集体写照。
  于小冬最早的一张群像画的不是西藏人而是这批八十年代进藏的理想主义者。《干杯西藏》是画家的一次特殊邀请。死去的、离藏的、断了联系的、继续留守的都被请了来。画作承载了一腔真诚,寄托了一种理想,见证了那个时代,也成为孕育其宗教精神的情感温床。于小冬在藏潜心研究,临摹过西藏古代壁画,实地考察西藏寺院,深入乡村牧区采风,在宗教艺术的熏陶和滋润中培育了他的宗教情感。在其最近出版的《藏传佛教绘画史》一书中,作者对佛教绘画之虔诚、陶醉和景仰都透露出其微妙的宗教精神的渊源。
  于小冬刻画真实的宗教感受,在写实的肖像画中体会和表达着感动。他说:“肖像让我们触及灵魂。肖像画是属于善良画家的题材,没有关怀就没有感人的肖像画。被画的对象必须先成为我的朋友,要成为朋友就要一起生活,做到相互了解和信任。我只画那些接纳我、配合我工作,允许我画的西藏人。在画中挖掘自己本性里的佛性和古典精神。我崇尚平实、敦厚的画风,认定最直接的方式是最好方式,相信返朴归真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个道理。”这种自觉的宗教意识与西藏本土画家即“西藏画派”的画家们比,尤其有趣。“西藏画派”的画家几乎都是对西藏古典壁画形式上的模写,既缺乏宗教精神也不触及画家个人灵魂,最多比附一些西藏壁画的样式,借题发挥一些现代社会个人化的小情绪,他们的作品实在比于小冬要“现代”得多。
  理解于小冬的古典精神,还要理解其绘画语言的发展脉络。其站在整个美术史的高度来反思、认识绘画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并自觉地吸收各方面营养,立足于写实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色阶片段”。基于此,才能从丢勒、委拉斯凯支、维米尔、列宾、莫奈、克勒惠支、米勒、陈丹青,乃至中国明代肖像画、西藏壁画,桑德的摄影、德西卡的电影那里找到了合于自身血性的丰富营养。
  其绘画语言的发展趋势,是由虚入实,实极返虚,注重整体的写实性语言。整体是其反复强调的核心问题。他说:“整体是太极图,是阴阳两极,是图—底关系、正形和负形、实体和空间。古人早已悟出书理、棋理、画理与禅机、剑法、音律及安邦治国的核心问题,都是整体的问题。画家开悟的时刻是与宇宙整体合一的时刻。”
  绘画语言上的自觉,是其艰苦摸索绘画之路的理论营养和指南针。《渡》与他1984年的毕业创作《天桥》,在整体构图上极其相似,时间跨度是二十多年,构图母题中隐藏着的精神追求从未中斷,并在新的构思中延续和发展着,前后相较,画家成长的轨迹十分清晰,运用语言的成熟度和画面传达出的精神含量有巨大的提升。二十年里在形式语言上作过多种探索,既有像《布达拉山》那样,试图打破画面空间关系合理性束缚的尝试,也有像《大昭寺》用多空间立体主义的方式组织画面失败的经验教训;既有直接置换西藏古格壁画的练习,也有在深刻写实与浮华装饰间的摇摆。到《转经道》组画才升华为一种渐趋成熟的绘画语言。这种东方长卷画式的构图更接近视觉记忆的直接印象,对油画语言的驾驭既自然又强烈。同时,这是一种深刻的写实,那些闪烁的装饰隐退到后台,不再成为夺目的中心。
  作为一名美术学院的教授,于小冬非常重视对绘画经验的理论总结。在《于小冬讲速写》中,他提出“学大师取上法,走正路练真功”“线条是心电图,画面是测谎器”“剪影观察”解决形的问题,“边线叠压”和“坡面转化”解决造型的问题,等等一系列的绘画和教学主张。这些观点概括起来,就是强调学画既要严谨,又要保持非理性的直观感受。那些口诀式的经验概括,是其对美术史和中外绘画语言研究,对古典绘画精神探索的结晶,也表明东西方绘画观念、方法是如何在他手上融合的。他强调写生是对艺术个性的滋养过程,用感觉代替思考,让体验深化观察,让情感流动于画面,称之为“手下留情”。在此基础上,其认识到“变形”与“形变”的巨大区别。从自己尝试有意的变形,到意识到意有所达而形有所变时,表明其绘画观察的深刻性。他指出,“变形”是有意为之,是造作而肤浅的;“形变”是无意而为之,是深入观察、深切体会后自然生成的。《转经道》三联画中特别出彩的几组人物,都有明显的诗意化特征,这种抒情性的形象是一种赞美宗教热情的形变;在天津美院所画的一系列速写、素描,又是另一种解剖刀式的形变,这些形变之作,都成为成功传达画家独特情感和精神的意象。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法制经验。三十多年来中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以法治国”已经成为国家的治国方略,并在制度层面不断得到重申与强调,法律在普通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是百年中国乃至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历史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重新審视文学关于法治的想象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视角,或许可以为我们打开理解与阐释当代文学的新的维度,进而对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与法治之
期刊
海桀的小说《麦仁磨快的刀子》的出现,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文本。  有些事不细究看不出问题,一细究,问题就出来了。比如,我们谈以法治国已经多年,为何没有法治小说的提法?1954年就制定了《宪法》,但由于建国后一系列政治运动及其他复杂的历史因素,以法治国并没有成为治国方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从1997年到现在,以法治国谈了将近20年,而文
期刊
几年来,学术研究之余,我一直对抗战史料保持着业余兴趣。在历史深处,我发现了很多非常有趣,令人惊讶,也令人慨叹的细节。同时,我对当下抗战历史小说也有诸多不满。很多作品或流于戏说,止步于传奇性与戏剧性,或过于沉重乏味,成为史料的堆积,如何能写出别具一格的历史小说呢?我带着这些疑问,开始了历史小说的创作。  说起来,我对这路小说的创作是和这些年对文学的历史意识的思考分不开的。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强调
期刊
有一种话不能自己说,  旁人也不能说,  是非常好的话。  ——木心  好像是九十年代初,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来了库尔贝大展。我知道木心不喜写实画,不佩服库尔贝,但他那天好心情,说是走吧,去看看。巡视自己看轻的画家,木心饶有谈兴,才见前厅库尔贝的早年小画,就讪笑了:“喔唷!湿手沾面粉……”我忙问什么意思,他笑盈盈解释道:  “呶!你这里画了,那里要画吗?角角落落都要画到呀——苦煞!”  1983年他
期刊
抗战文艺至少诞生有八十个年头了,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卫国战争的完全胜利,八年抗战及其牵涉到的众多势力和人群留下了无数可供书写的素材,也产生了无数题材与体裁各异的优秀作品。经过八十多年来的纪念、反省、书写与重写,这段历史已经成为一笔丰厚的遗产,但同时也变成了后来者的负担。作为遗产,抗战已经获得了几乎众口一词的历史定性,它的教训和经验被转化为从屈辱到抗争、由落后到自强、沙聚之
期刊
2013年,江南凭借玄幻小说《龙族》(江南创作的长篇玄幻小说,最初在《漫客·小说绘》杂志连载,现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系列单行本,目前仍未完结)登顶中国作家富豪榜,与此同时,《龙族》也成为了江南所有作品中争议最大的一部。长期关注江南的读者大都会将《龙族》与江南早期代表作《九州·缥缈录》(以下简称《缥缈录》,江南创作的第一部长篇玄幻小说,2005年起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共6册)相对比,认为后者才是江
期刊
一  在一篇关于网络文学和类型化写作的研究文章中,著名的“学者粉”邵燕君曾有这样的表述:“那些需要早晨八点在图书馆研究的文学作品是给研究者看的,花钱买书的普通读者都是打算晚八点躺在沙发上读的。”  是的,我就是邵燕君所言早八点端坐在书桌前的文学研究者,现当代文学经典、文学)报刊、理论评论……这时候,我要求自己打起精神、全神贯注地进入一个与智者对话以及理解力、思考力、审美力接受挑战的紧张状态,累并过
期刊
《作庭记》写道:“无池无溪处立石,称枯山水”。枯山水又称假山水,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堪称日本古典园林的精华与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无论大园小园,古园今园,动观坐观,到处可见枯山水的实例。“枯山水”庭园属于禅宗庭园,禅是一种从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求真理的信仰。  公元538年,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遣学生和工匠到中国,学习艺术文化。13世纪时,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
期刊
潘公凯是20世纪中国画大家、美术史论家和美术教育家潘天寿之子,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学者,也是学者型的画家,还是先后执掌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两所重要美术学府的美术教育家。他一直坚持民族文化复兴的信念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在新时期以来的美术变革中,以宏观的视野,深刻的洞见,围绕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提出过许多重要的理论命题和独到的系统见解,不但对美术发展早已产生重要影响,而且成为他主持美术学院教育改革
期刊
西方侦探小说与现代城市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这种自19世纪以来即广受欢迎却又被高雅人士所鄙视的通俗文学,每一个毛孔都充满了张力与玄机——破案和解谜,正是现代生活自我折射的压力焦点。  与通常的印象相反,侦探小说的存在“意义”,并非揭发现代人的罪恶。甚至可以认为,它是最早为现代性,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性——正名的文学体裁。这是一种戴着假面具的文学,它应和了卢梭的话:现代文明并非消灭了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