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教赛促进新工科“金课”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青教赛)评分细则与新工科“金课”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发现青教赛评分细则为广大教师进行新工科“金课”建设提供了指南.虽然青教赛的现场教学仅有20分钟,但能对新工科“金课”建设产生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不仅能促进参赛教师提高授课课程的含金量,还能为全校教师建设“金课”提供参考和帮助.广大青年教师应积极参加青教赛,借此构筑新工科“金课”建设的高起点.
其他文献
改革開放初期曾掀起歐美日本等國東方語文歷史學者來華訪學的熱潮.其中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波恩大學的西藏學家D.Schuh、漢學家W.Banck(龐緯)以及漢堡大學的伊朗學家R.E.Emmerick在1980年代初的三次訪華鮮為人知.本文根據各種已刊和未刊史料,初步搜集并梳理了這三次訪華的史料.尤其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的檔案,首次披露了他們申請訪問民族所以及民族所從最初的熱情接待到最後的不予接待的全部過程,為重建改開初期的中德學術交流史提供一份稀見的學術史料.
本文從《季羡林口述史》中所述1946年北京大學東方語文學系創建時的相關人事,主要是涉及吴曉鈴、石素真伉儷部分的叙述出發,圍繞二人及相關的人事聘任進行探討.本文利用北京大學所藏檔案、當事人(吴曉鈴、羅常培等)的書信、當時的報刊等資料,梳理吴曉鈴、石素真與北京大學的關係,尤其是新成立的東方語文學系的人事配置,以探求我國東方學史的一些史實,并揭示胡適、傅斯年、湯用彤等學術前輩對唯才是舉、學科為重等信念的堅守.
1935年前後,獨立社最初社員相繼離開北平,社内人事被迫調整.新晋社員裏,張忠紱成為胡適因應國際局勢的左膀右臂.作為後獨立評論時期社内唯一的國際問題分析專家,前者携其專業知識和學術素養,恰好契合彼時胡適研究遠東局勢尤其是中日關係的急切需求,影響了他對日思想的重構.反過來,胡適遴選張忠紱於1937年9月共同赴美開展國民外交一舉直接促使後者“棄學從政”.諸此交互聯結,其内在邏輯首推於“權勢網絡”本身的發展流變.同時,進入共時性脉絡中既豐富了個人研究,也得使該時段大歷史進程得已更多的闡釋空間和張力.
开发了一套医学器械设计口袋实验室,并开发了配套的实验管理软件,包括服务端程序和前端用户程序.该口袋实验室使得学生能够在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并上传实验结果,教师可以在远端进行辅导并对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批改.这是我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教育背景下,对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
本文整理并考釋1903年間嚴復致夏曾佑的數件信函.這些信函圍繞19世紀著名東方學家繆勒所著《韋陀講義》一書的閱讀與翻譯展開,再現了嚴復從發現價值到選定翻譯,求索參考書并確定翻譯原則,最後却因故暫緩翻譯的一個完整的閱讀與翻譯流程.在考證嚴復所讀的具體書目以及夏曾佑所提供的西文與日文參考書目基礎上,本文揭示出嚴復與夏曾佑因各自不同的學術興趣與閱讀偏好,在尋找吠陀經典的過程中殊途同歸,其最終目的 都是為了在“西學”中尋找中國救亡圖存的出路.本文為了解嚴復的翻譯理念與流程、嚴復與夏曾佑之間的學誼交往、清末民初梵學
伴隨着時空環境的更迭,周公事蹟文本變異不絕.目前研究者大多集中關注先秦、兩漢時期的變化,但事實上,從魏晋南北朝至唐宋,這一文本系統始終充滿着創新的活力.本文以晋人皇甫謐的《帝王世紀》為中心,發現此書包含數則過去典籍未傳的周公事蹟,諸如“周公斬紂” “商容評周公” “周公役使召公卜居”等.在聚焦這些傳說的過程中,本文試圖討論作者藉由事蹟的改寫與新創來塑造心中聖人形象的動機,並且在此基礎上揭示新創情節匯入古史傳說系統之中,對原先的周公傳說進行又一次重構的情形.
卫星单轴姿态控制全物理仿真平台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对其是否具有天地一致性的评判,故对姿态物理仿真平台的测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针对这一需求,通过处理仿真平台的转角数据,基于数据库和LabVIEW搭建了卫星单轴姿态控制全物理仿真平台动态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采集角度数据、计算数据误差,并具有波形分析、数据存储调用和实验报告打印等功能.在仿真平台上的应用验证了该测试系统的有效性.
将手工对账、信息化管理系统两种高校原有的办公用品采购管理模式与电子商务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的模式进行分析和对比,发现使用电子商务管理高校办公用品的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不仅适应时代发展趋势,而且能够进一步规范高校办公用品采购管理,促进高校工作顺利高效的开展.还分析了制约高校采用电子商务模式管理办公用品采购的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
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选择,需深刻分析其内涵和价值,在“三全”思路指导下进行建设,即以课前、课中、课后为主要内容进行全过程建设,以提升教师、学生教育信息化素质进行全员培养,以硬件配置和制度建设为保障条件进行全方位建设.
周予同教授曾把“六經之學”分為“經、經學、經學史”三種.這三種學問既是從周秦、兩漢到近代的演化過程,也是傳統學者在學術更新運動中的自覺努力.近代變法思想家宋恕主張把“經學”講作“經世學”,再從“經世學”中發展出經學、史學、西學和法律學等現代專業學科.這個“四門”和“六齋”學科分類貫穿於宋恕在龍門、金陵、求志等改良書院中的教學實踐,用此方法引導到“新學”——現代學術.本文循着經學—經世學—新學的變法路徑,考察宋恕與章太炎、孫寶暄等人交游,并清理戊戌變法前後“滬學”、 “浙學”、 “粵學” “湘學”在“經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