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浅论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y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科阅读教学的特点越发凸现出来。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倡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要真正学会阅读,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必须具备。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增强整体感知课文的意识
  让学生学会着眼整体,从整体感知入手去研读课文。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文的目光,没有立足于整体的思路,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掌握了整体各部分之间的规律和联系,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协调,那么这些部分的组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其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文中的字、词、句、段不是孤立的,必须把它们作为课文的一部分来处理而不是让他们游离课文之外。只有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课文中来理解,才能做得恰如其分,也才能正确把握文章的精髓。否则,就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因此,在阅读活动中,必须让学生增强整体意识,使学生养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习惯。
  二、要掌握方法,找准突破口
  (一)引导学生入境
  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读文本前首先把学生带入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使学生与作者亲近、相知,产生情感的共鸣。引导学生入境,使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
  (二)辨明文体
  文体不辨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整体阅读效率。体裁往往决定了文章的形式和内容,因此,从辨别文体入手,即根据其特点和规律明确某一体裁的基本结构模式,就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弄清文章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点,强化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比如散文,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是由景及情。要理解文中的“景”,就必须按照其文体特点依次抓住特征、观察点、角度、顺序。要把握作者的“情”,就要从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两个方面来完成。间接抒情离不开想象联想、渲染衬托,直接抒情则必须抓住文中的议论。由此可见,辨体既能根据不同体裁选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又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三)探求作者的写作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要指导学生摸清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弄清作者所要讲的主要内容及宗旨。例如教学鲁迅的《雪》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鲁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发表这篇文章,他将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对比来写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学生就会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即使把课文背得精熟,也不能真正把握全文的脉络,文章深刻的内涵。由此可见,探求作者的思路,是弄清课文内容和层次结构的一把钥匙,舍此则不能真正打开阅读理解的大门。教师不仅要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作者的思路,还要教会学生独立地探求作者的思路,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
  (四)抓关键句
  一篇课文中往往有许多关键句,或牵一发而动全身,或写的非常精彩,学生阅读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这些句子。为了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旨和特点,不妨让学生亲自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著名特级教师程翔讲《背影》一文时就是这样做的。如,他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几次写到背影,几次写到流泪?”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点到的背影,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学生很快找出相应的句子。七嘴八舌,并不是凑答案,而是互相启发,交流感受,为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脉络铺路搭桥。同时,也是为“入境”创造一定的氛围。这样做,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需要和兴趣,激励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五)重新拟题
  每一篇文章标题都是文章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就能窥见其中的奥妙;指导学生为课文重新拟一个合适的标题,无疑是一把打开文章大门的钥匙,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能力、概括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既是另拟标题,就必须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选取不同于原题的角度,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才能拟定。这样,学生阅读课文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实现了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我先让学生细读课文,然后叫学生从菲利普夫妇的角度和主题的角度,重新拟题目。结果学生通过阅读很快就拟出了《冷酷的兄嫂》《希望的肥皂泡》《都是金钱惹的祸》《拜金者》等,较好的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阅读。
  (六)归纳概括
  归纳概括是将部分综合成整体,对事物的概貌加以认识的一种思维活动,它是整体感知课文的根本,现代文阅读就是着重考查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并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综合能力。为此,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应从整体入手,增强概括能力的训练,从宏观上把握全文。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最初是零散的、缺乏条理的,必须要有归纳、整理的概括提炼,只有把最初分散的理解作适当的归纳提炼和正确的概括,才能达到对作品内容、作者意图和文章表现形式有个较完整、全面的理解,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还如,我们教学阅读《变色龙》这篇小说时,若要能从整体上认知课文,把握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一至二个字概括全文内容的方法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为要找到最多个能够概括全文的字眼,就必须认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全文的中心。事实也得到证明,学生对之很感兴趣,纷纷发表见解,提出了众多的、互不相同的能统摄全篇的字词,如,断案、变、闹剧等,并详尽地阐述了理由。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把握情节的概括能力,而且实现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实践证明,在阅读课文时,我们只有认识到一篇完整的课文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意义联系系统,只有具有全方位的整体感知先导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阅读、复习和应试,如果脱离了完整的意境,看不到作者的思路,尽管在字、词、句、段上狠下功夫,也只能是徒劳无益,发现不了作品的内在美。
  以上是本人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粗浅认识,目的在于阐明:要提高阅读教学中的效率,必须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上下功夫,找规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足,才能使语文阅读教学之路走的更远。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这无疑对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学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目标和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要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将要讲授的一堂课的总
期刊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它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近几年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和普及,但由于农村办园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这种现象违背了幼教规律,损害了幼儿身心健康,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主要表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违背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期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有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国学导师,这四位导师学问既大,其读书方法可借鉴之处亦。而其中吾以为梁先生读书法最为适用学生。梁启超:读课外书为必修课。  在梁启超看来,“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做学问的人不去“自发”地阅读课外书,文不识理,理不通文,最终将制约学术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在语文教学中表现的更加明显。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就文字的锤炼,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表现出一种至高的神美。特别是在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真实的体验,闪烁着圣洁的人性美。教学中必须抓住这条红线,才能挖掘出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对文章词句、结构的
期刊
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所倡导的地理教学方式,主张教师在教给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强调过程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必须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引导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此,教学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及越来越多人的参与,只要不断地实践下去,学生一定会乐于上政治课,并在政治课上进行自我教育,教师也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  一、要想上好政治课,营造好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  (1)要更新教学观念。上好政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很重
期刊
摘 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十八大绘就的生态文明新画卷。如何克服我国目前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问题。本文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重要性;紧迫性;对策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十七大提出“
期刊
一、中小学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公民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人意义已为社会所接受。但是九年义务教育仅仅是初等的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基础,在这个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快速的社会中,单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已经无法应付实际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学校教育阶段中,只由教师有限的教材传递的知识,也显然不足。随着图书馆报刊资料数量的巨大增长和类型发展变化,逐步实现馆藏合作
期刊
新课程提倡一种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课堂讨论对于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走向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一、合理组建学习讨论小组,创设良好的探讨氛围  合作学习的提出的理论背景之一,是教育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社会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竞争,合作学习被研究者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