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也得到高速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等辅助教学设备在学校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学校已有自制教学课件几百个,其中数学课件有100多个,目前,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种时尚,那么怎样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枯燥的数学理论结合起来,使学生喜欢数学,会用数学,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觉得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呢?学校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之路,在积累经验与教训中有了一些感悟。
一、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唤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愿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际的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尤其是真实动感,图文并茂的情境,会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在屏幕上打出一家人在房间里玩耍的情境,与这其乐融融的气氛不协调的是破损的墙壁,让学生积极想办法帮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一下子就把教学所氛哄托起来,有的同学说:“再粉刷一次”;有的同学说:“重新装修”。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积极性,又拉近了师生关系。又如:在讲比和比例时,我们的老师就把自己的照片扫描到计算机上,让学生比一比照片上人和老师像不像?为什么比老师本人小,看起来却一模一样,接着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把图像缩小(或放大),又不改变其形象,揭示有趣的比,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人们还可以利用它来画出人像,裁剪衣服,绘制图纸等,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元角分时,老师在屏幕上开设了模拟商店,开展了学校小营业员活动。在学习了圆面积和圆周长时,学生想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学校花坛的周长和面积。通过这些创设情境的画面,学生体会到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二、形式美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的愿望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不仅以它图文并茂的声音悦耳,画面活泼,色彩鲜艳吸引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且以极大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过去单纯的重教被既重教又被重学,既重知识又重能力的教学所替代。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数学又是十分现实的,不能将板着面孔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要让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首先,应以活泼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现教材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了外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内容,用卡通、漫画、图片、表格等形式把它显示在荧屏上,这样直接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我们在教学《数数》时,把《西游记》的动画展现在荧屏上,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来到了一个城堡下面,守城的士兵让每人数正确一组数方可放行,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替猪八戒数完了赶紧过关,学习数学气氛达到了高潮,后来,学生们替他们师徒四人数完了所有的数,在一曲“白戎马,蹄朝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每人都趣味性地获取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在屏幕上依次闪幼出四种情况:相对、同时、相遇、相距,并让学生用他们的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做到了人机互动,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动静自如,攻克难点,让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
多媒体有受时空的约束,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借助于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影像资料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及发展的规律进行形象地观看,使学生学习变得容易。比如在教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就把长方体的六个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的过程演示地非常到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与分类》时,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做成闪烁的效果,并演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给出了房间的长宽,让学生感受空间的大小,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设计粉刷面积有多大,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数学体验活动,不但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应用中,要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局限性,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这样我们才找到了一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情境,烘托气氛,唤起学生参与体验的愿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实际的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尤其是真实动感,图文并茂的情境,会使学生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首先在屏幕上打出一家人在房间里玩耍的情境,与这其乐融融的气氛不协调的是破损的墙壁,让学生积极想办法帮老师解决实际问题,一下子就把教学所氛哄托起来,有的同学说:“再粉刷一次”;有的同学说:“重新装修”。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积极性,又拉近了师生关系。又如:在讲比和比例时,我们的老师就把自己的照片扫描到计算机上,让学生比一比照片上人和老师像不像?为什么比老师本人小,看起来却一模一样,接着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把图像缩小(或放大),又不改变其形象,揭示有趣的比,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人们还可以利用它来画出人像,裁剪衣服,绘制图纸等,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元角分时,老师在屏幕上开设了模拟商店,开展了学校小营业员活动。在学习了圆面积和圆周长时,学生想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学校花坛的周长和面积。通过这些创设情境的画面,学生体会到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二、形式美观,丰富多彩,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的愿望
多媒体引入课堂后,不仅以它图文并茂的声音悦耳,画面活泼,色彩鲜艳吸引着学生的感官,激发着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且以极大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过去单纯的重教被既重教又被重学,既重知识又重能力的教学所替代。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数学又是十分现实的,不能将板着面孔的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要让大多数学生喜欢数学,对数学学习感兴趣,首先,应以活泼的形式,学生喜欢的方式展现教材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设计了外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的内容,用卡通、漫画、图片、表格等形式把它显示在荧屏上,这样直接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我们在教学《数数》时,把《西游记》的动画展现在荧屏上,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来到了一个城堡下面,守城的士兵让每人数正确一组数方可放行,学生们跃跃欲试,都想替猪八戒数完了赶紧过关,学习数学气氛达到了高潮,后来,学生们替他们师徒四人数完了所有的数,在一曲“白戎马,蹄朝西”的歌声中结束本课,每人都趣味性地获取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在屏幕上依次闪幼出四种情况:相对、同时、相遇、相距,并让学生用他们的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做到了人机互动,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动静自如,攻克难点,让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
多媒体有受时空的约束,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借助于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影像资料再现于课堂,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及发展的规律进行形象地观看,使学生学习变得容易。比如在教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就把长方体的六个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的过程演示地非常到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化解了教学难点。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与分类》时,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做成闪烁的效果,并演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给出了房间的长宽,让学生感受空间的大小,这是一个充满丰富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探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设计粉刷面积有多大,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数学体验活动,不但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乐于实践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应用中,要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局限性,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了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这样我们才找到了一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