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狮子山下,我们的宿舍里,经常都回荡着罗文的那首《狮子山下》。细细倾听时也常常用还生硬的粤语不自觉地跟唱“放开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无畏更无惧……”从走进这个梦想之都开始,“内地生”似乎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真实地学习、生活和成长,他们对香港又有什么不一样的解读?
采访实录一
蒋文轩:自由的诱惑
蒋文轩,2006年毕业于广东华师附中南海分校,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温文尔雅的名字,总让人误以为是学文。每年拿着3万港元的奖学金,问他选择香港的初衷,他狡黠一笑:“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自由!”
“其实,像我们这样一群内地学生,为什么要来到香港这个陌生的花花世界追寻自己的理想,值得说的,太多太多。城大确实小了点,小得我都不敢相信,但我喜欢它与众不同。香港也小了点,但也够我逛的了:一个南丫岛就走得我趴下,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可以吹散我心中郁结的烦恼,中环的钢筋水泥森林掩藏着无法想象的商业秘密,旺角的十字路口永远有走不完的人群,学校民主墙上的发言永远尖锐……”
对香港的印象,蒋文轩说:“香港,当你静下心来体会,她总有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步履匆匆。在广州,我在路上总是走得最快的那个;在这里,我却老觉得自己是堵塞交通的那个。人在香港,诱惑、机遇、梦想,都在这个城市中一一闪现。看身边匆匆而过的人群,总是叫我陷入沉思:生命,不容许虚度。”
“如果喜欢纯学术纯理论的东西,甘心扎进故纸堆,研究高深的问题,就不用来香港。香港向来是注重应用、注重实践的。关键看个人的选择。”蒋文轩承认,香港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在香港,要努力去适应这个特别的环境,把握机会,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外界的;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抵制诱惑,对这个世界保持谦虚的态度,这个世界永远有值得你去虚心探索的东西!”
采访实录二
刘泽汀: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尊重
刘泽汀,2006年毕业于吉林省实验中学,现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
2006年高考结束,刘泽汀被清华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录取。经过一番权衡,他最终放弃了清华大学,来到香港,获得香港科大40万港币的最高奖学金。
刘泽汀认为,促使自己做出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面试时的对比:“这所大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吸纳人才的理念。他们所重视的,是人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足够发展的空问。我感觉香港的大学更加关注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回顾在科大一年的学习,刘泽汀说:“学校里的各个部门,办事效率都很高,态度也很好,是专心地为学生服务;另外,条件比较好,资源充足,你有多大的能力,都会有空间供你去发挥!学校里没有内地大学那样的班级编制,学生自由选课。老师都相当友好,例如一次上物理课,我们年级一位印度同学对于功能关系不太理解,教授反复为他讲了七八遍,这把我们都给惊傻了!”
刘泽汀刚来的时候,上过一门300多人的大课,虽然学生数量如此庞大,但对每个学生的邮件,教授从来都是亲自耐心地回复,而且绝对不会拖沓。所有这些,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香港高校的人性化管理,也更加相信自己当时所做出的选择。
采访实录三
潘格妮:竞争让成长加速
潘格妮,2005年毕业于浙江省温州中学,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会计学专业
说起两年的香港求学生活,潘格妮感受多多:“同来自不同地方、和讲不同语言的同学一起做项目,参加商业策划比赛,很辛苦很辛苦,可是也很开心。很喜欢那种团队一起战斗、一起熬夜的过程。有的时候,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经常会有新奇的点子钻出来,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眼界和学识也更加开阔。”
她说:“我觉得在香港上学,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过程中对生命的体验。一个人在外,要学会独立、自律和坚强。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要学会正面地积极地去面对困难和痛楚,因为那些都是很重要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成长。简单说就是珍惜过程中对生命的体验,重视结果。”
对希望来港求学的同学,潘格妮也有理性的提醒:“我觉得来港求学是喜忧掺半的,并不都像事前所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且不说别人对你的认可,久了你自己可能都会觉得,自己终究不属于这里。和香港同学竞争,你往往需要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而潘格妮自己,就在来港求学的两年中,飞快地成长着。今年9月,她就去了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校(CSULB)做交换生。加大长滩分校,坐落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长滩港,是一所全美闻名的高等学府。她还拿到了2008年暑假去新加坡1家会计公司实习的Offer。
采访实录四
李力:未来从现在开始
李力,2006年毕业于福建古田一中,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商科基础班(奖学金)
高中时李力读的理科,高三每次的月考、半期考、质检考,分数都稳定地维持在680分左右,有几次在省里都名列前茅。但高考却有些失误。直到报名的最后一刻,他才做出到香港求学的决定。
“如果当时正常发挥的话,很可能‘想都没想’就跑去清华了。因为考得并不是特别理想,考后想了想,就决定来香港。现在看来,倒是个正确的选择,至少就我个人而言。”
李力说,他现在无法想象假如把他“放回”内地去读大学会怎样。在香港,他已经很早就在思考自己的将来、自己的职业规划;目的明确地参加很多活动来训练自己;一直向高的GPA(成绩)努力,而不只是为了求得一张毕业证……
今年暑假,李力去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个华裔文化传统中心实习。在这之前,他还去了趟武汉,那里的一家公司委托香港一家培训机构给他们搞培训,一位香港朋友介绍他去做协助。这样的经历,让很多同学羡慕不已。
采访实录五
史乐:独立让你拓展人生的经历
史乐,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现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
早在2005年,港校在内地大规模招生的第一年,史乐便踏上了求学香港的征程。
“当时我就只报了香港科技大学。之前也参加了内地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几位老师一同面试我,虽然用的是中文,但是显得很严肃、很紧张,感觉很压抑。而科大的面试,几个同学坐下来,与教授一起,就像朋友一样闲谈,真的是‘表现自己’而又‘尊重他人’。我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当时我就决定,只要香港科大愿意录取我,我就 一定去!”
谈到在香港求学两年的感受,史乐说:“那就还得是这种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
“整体上的氛围很自由,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要你去遵循。也没有那么多所谓经典、榜样的东西。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是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愿,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栽培和打磨自己。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越来越坚信,只要按照自己的目标去打拼,便一定可以成功。”
现在,史乐正忙着建设一个“求学香港”的网站,为内地学生提供免费服务。史乐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他说,做网站可以应用到课内学习的编程、网络等知识,同时在网站的运作、推广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之外的东西。
采访实录六
唐凤仪:宽松的氛围其实是更大的考验
唐凤仪,2006年毕业于重庆一中,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和化学技术系
“当时我对于父母到香港上大学的提议,觉得只是一句笑语。所以直到9月份,我真真切切地踏上香港这个动感之都的土地时,还多多少少有些虚幻的错觉。”说到这里,唐凤仪自己都笑了,“我对香港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星星幽默搞笑的‘无厘头’,成龙不凡的身手,狗仔队和八卦杂志的泛滥……现在我也基本上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对于当初这份哪怕不像是选择的选择,也能够道上句‘无悔’。”
因为基础年(foundation year)的课业负担比较轻,唐凤仪能够在自己的专业之外,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身为理科女生的她,已阅读了图书馆内大量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图书,以此来开拓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说到此,唐凤仪从宿舍的书架上抽出了一大摞书本,全部是历史、社会方面的,如数家珍般地道来,讲述自己阅读后的见地和想法。
她说,香港高校整体比较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有趣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来加以甄别。这种自主学习、自由竞争的氛围,磨砺人的同时,也更考验人。
轻松悠闲的基础年之后,就要体会更多的繁忙与压力了。唐凤仪早已做好准备。“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墙上贴着她书写的小纸条儿:“Don’t eat as much as you can,Don’t sleep as much as you want,studycomes first.”(吃得不要太多,睡得不要太多,学习永远是最重要的。)
凤仪曾在一篇短文中写道:“其实香港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香港没有电影里的灯红酒绿,也没有电影里的快意思仇。香港只是个普通的城市,但却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其中沉溺、挣扎或是奋斗,构成了外人眼中永不褪色的风景线。”
采访实录一
蒋文轩:自由的诱惑
蒋文轩,2006年毕业于广东华师附中南海分校,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温文尔雅的名字,总让人误以为是学文。每年拿着3万港元的奖学金,问他选择香港的初衷,他狡黠一笑:“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自由!”
“其实,像我们这样一群内地学生,为什么要来到香港这个陌生的花花世界追寻自己的理想,值得说的,太多太多。城大确实小了点,小得我都不敢相信,但我喜欢它与众不同。香港也小了点,但也够我逛的了:一个南丫岛就走得我趴下,维多利亚港的海风可以吹散我心中郁结的烦恼,中环的钢筋水泥森林掩藏着无法想象的商业秘密,旺角的十字路口永远有走不完的人群,学校民主墙上的发言永远尖锐……”
对香港的印象,蒋文轩说:“香港,当你静下心来体会,她总有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步履匆匆。在广州,我在路上总是走得最快的那个;在这里,我却老觉得自己是堵塞交通的那个。人在香港,诱惑、机遇、梦想,都在这个城市中一一闪现。看身边匆匆而过的人群,总是叫我陷入沉思:生命,不容许虚度。”
“如果喜欢纯学术纯理论的东西,甘心扎进故纸堆,研究高深的问题,就不用来香港。香港向来是注重应用、注重实践的。关键看个人的选择。”蒋文轩承认,香港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在香港,要努力去适应这个特别的环境,把握机会,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外界的;不断充实自己,同时抵制诱惑,对这个世界保持谦虚的态度,这个世界永远有值得你去虚心探索的东西!”
采访实录二
刘泽汀: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尊重
刘泽汀,2006年毕业于吉林省实验中学,现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
2006年高考结束,刘泽汀被清华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录取。经过一番权衡,他最终放弃了清华大学,来到香港,获得香港科大40万港币的最高奖学金。
刘泽汀认为,促使自己做出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面试时的对比:“这所大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吸纳人才的理念。他们所重视的,是人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有足够发展的空问。我感觉香港的大学更加关注人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回顾在科大一年的学习,刘泽汀说:“学校里的各个部门,办事效率都很高,态度也很好,是专心地为学生服务;另外,条件比较好,资源充足,你有多大的能力,都会有空间供你去发挥!学校里没有内地大学那样的班级编制,学生自由选课。老师都相当友好,例如一次上物理课,我们年级一位印度同学对于功能关系不太理解,教授反复为他讲了七八遍,这把我们都给惊傻了!”
刘泽汀刚来的时候,上过一门300多人的大课,虽然学生数量如此庞大,但对每个学生的邮件,教授从来都是亲自耐心地回复,而且绝对不会拖沓。所有这些,让他深刻地感受到了香港高校的人性化管理,也更加相信自己当时所做出的选择。
采访实录三
潘格妮:竞争让成长加速
潘格妮,2005年毕业于浙江省温州中学,现就读于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会计学专业
说起两年的香港求学生活,潘格妮感受多多:“同来自不同地方、和讲不同语言的同学一起做项目,参加商业策划比赛,很辛苦很辛苦,可是也很开心。很喜欢那种团队一起战斗、一起熬夜的过程。有的时候,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许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经常会有新奇的点子钻出来,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眼界和学识也更加开阔。”
她说:“我觉得在香港上学,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过程中对生命的体验。一个人在外,要学会独立、自律和坚强。要学会珍惜身边的朋友。要学会正面地积极地去面对困难和痛楚,因为那些都是很重要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成长。简单说就是珍惜过程中对生命的体验,重视结果。”
对希望来港求学的同学,潘格妮也有理性的提醒:“我觉得来港求学是喜忧掺半的,并不都像事前所想象的那么光鲜亮丽。且不说别人对你的认可,久了你自己可能都会觉得,自己终究不属于这里。和香港同学竞争,你往往需要付出几倍,甚至更多的努力!”
而潘格妮自己,就在来港求学的两年中,飞快地成长着。今年9月,她就去了美国加州大学长滩分校(CSULB)做交换生。加大长滩分校,坐落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长滩港,是一所全美闻名的高等学府。她还拿到了2008年暑假去新加坡1家会计公司实习的Offer。
采访实录四
李力:未来从现在开始
李力,2006年毕业于福建古田一中,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商科基础班(奖学金)
高中时李力读的理科,高三每次的月考、半期考、质检考,分数都稳定地维持在680分左右,有几次在省里都名列前茅。但高考却有些失误。直到报名的最后一刻,他才做出到香港求学的决定。
“如果当时正常发挥的话,很可能‘想都没想’就跑去清华了。因为考得并不是特别理想,考后想了想,就决定来香港。现在看来,倒是个正确的选择,至少就我个人而言。”
李力说,他现在无法想象假如把他“放回”内地去读大学会怎样。在香港,他已经很早就在思考自己的将来、自己的职业规划;目的明确地参加很多活动来训练自己;一直向高的GPA(成绩)努力,而不只是为了求得一张毕业证……
今年暑假,李力去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一个华裔文化传统中心实习。在这之前,他还去了趟武汉,那里的一家公司委托香港一家培训机构给他们搞培训,一位香港朋友介绍他去做协助。这样的经历,让很多同学羡慕不已。
采访实录五
史乐:独立让你拓展人生的经历
史乐,200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现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
早在2005年,港校在内地大规模招生的第一年,史乐便踏上了求学香港的征程。
“当时我就只报了香港科技大学。之前也参加了内地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几位老师一同面试我,虽然用的是中文,但是显得很严肃、很紧张,感觉很压抑。而科大的面试,几个同学坐下来,与教授一起,就像朋友一样闲谈,真的是‘表现自己’而又‘尊重他人’。我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和成长。当时我就决定,只要香港科大愿意录取我,我就 一定去!”
谈到在香港求学两年的感受,史乐说:“那就还得是这种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
“整体上的氛围很自由,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要你去遵循。也没有那么多所谓经典、榜样的东西。学校对学生的发展,是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意愿,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栽培和打磨自己。就我个人而言,我是越来越坚信,只要按照自己的目标去打拼,便一定可以成功。”
现在,史乐正忙着建设一个“求学香港”的网站,为内地学生提供免费服务。史乐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他说,做网站可以应用到课内学习的编程、网络等知识,同时在网站的运作、推广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专业知识之外的东西。
采访实录六
唐凤仪:宽松的氛围其实是更大的考验
唐凤仪,2006年毕业于重庆一中,现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和化学技术系
“当时我对于父母到香港上大学的提议,觉得只是一句笑语。所以直到9月份,我真真切切地踏上香港这个动感之都的土地时,还多多少少有些虚幻的错觉。”说到这里,唐凤仪自己都笑了,“我对香港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周星星幽默搞笑的‘无厘头’,成龙不凡的身手,狗仔队和八卦杂志的泛滥……现在我也基本上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对于当初这份哪怕不像是选择的选择,也能够道上句‘无悔’。”
因为基础年(foundation year)的课业负担比较轻,唐凤仪能够在自己的专业之外,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身为理科女生的她,已阅读了图书馆内大量的人文社科方面的图书,以此来开拓眼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说到此,唐凤仪从宿舍的书架上抽出了一大摞书本,全部是历史、社会方面的,如数家珍般地道来,讲述自己阅读后的见地和想法。
她说,香港高校整体比较宽松自由的氛围,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有趣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来加以甄别。这种自主学习、自由竞争的氛围,磨砺人的同时,也更考验人。
轻松悠闲的基础年之后,就要体会更多的繁忙与压力了。唐凤仪早已做好准备。“喏——”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墙上贴着她书写的小纸条儿:“Don’t eat as much as you can,Don’t sleep as much as you want,studycomes first.”(吃得不要太多,睡得不要太多,学习永远是最重要的。)
凤仪曾在一篇短文中写道:“其实香港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香港没有电影里的灯红酒绿,也没有电影里的快意思仇。香港只是个普通的城市,但却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其中沉溺、挣扎或是奋斗,构成了外人眼中永不褪色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