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语文阅读教学预设问题的设计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_duo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阅读教学越来越被关注。一直以来,笔者都在思考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从提出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那么,教师在备课时预设问题就是必不可少的。“提问”也是新课改下课程的需要。新课改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改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通过预设真实、有梯度、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就问题的预设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有梯度,要注意科学性
  课前,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材,还要研究学生,掌握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的设计既不能是没有任何思维含量的回答“是”或“不是”的问题,也不能是超出学生思维能力之外的问题。对一些必须要学生回答的难题,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把问题分解,设计好铺垫性的问题。
  苏教版必修五的《斑纹》是一篇意象繁杂,主旨较深的文章。学生一遍看下来,基本上不知道主旨是什么。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写了哪些事物的斑纹?由这些斑纹,作者总结出斑纹的特点有哪些?
  2.作者写动物的斑纹,还联想到动物界、人的社会的哪些现象,作了哪些思考?
  3.这些现象、思考和斑纹有什么关系?
  问题一较简单,答案都在文本中,只要细心地找一找就能回答。文章除了直接写斑纹外,还有一些看似和本文主题斑纹没有关系的内容,在整体感知中,这些内容会困扰学生,增加文章理解难度。由此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中的两问答案均可在文本中直接找到。问题二的答案看似和斑纹无关,而实际上两者是有关系的,这就要让学生思考两者的关系。这就是从表象到本质的思考、提炼,它需要的思维含量要多一些。这样我设计了第三个问题。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了。反过来再关照文中一些句子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二、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一个问题,可以这么问,也可以那么问。就像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把问题设计得有意思点,特别是首个问题,会迅速激起同学们思考的兴趣。苏教版必修四《雷雨》节选部分讲的是鲁侍萍被赶走三十年多后与周朴园再次相遇的故事。情节分两部分,相认前和想认后。分析人物形象,认识人性的复杂是教学重点之一。针对周朴园形象,有的老师直接就问“周朴园是怎样的人?”虽也抓住重点,但却太生硬。我就从“相认”切入。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分别三十年的恋人,一个偶然的机会相遇相认,一般情况下,会是怎样的情况?(让同学们想象)
  2.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遇相认后是怎样的情形?
  3.周朴园认出鲁侍萍之前,是怎样对待“死去”的鲁侍萍的?
  4.为什么周朴园态度上会有如此快、如此大的变化?可见周是怎样的一个人?
  5.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真情流露吗?
  第一个问题和课文内容没有关系,只和他们的生活有关,所以学生是有话可说的。这个问题抛下去后立刻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有的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有的说“紧紧拥抱”等。这暗中就与第二个问题作了对比,为下面进入文本,认识主要人物周朴园形象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问题设计要能指向文本重点、难点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在阅读中抓重点,解难点。那么问题的设计就要避开文本的细枝末节,直指文本重点、难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苏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是一篇记人的文章,我仅设计了如下四个问题: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其中有个句子是全文的核心句,这一核心句中有个词是全文的文眼,请同学们找出来。
  2.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他的有趣之处。
  3.金先生的“有趣”只是表象,这些“有趣”的事情实际上体现的是他怎样的性格或品质?
  4.讨论本文写作手法,作者是如何将金岳霖先生写得如此生动有趣的?
  首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很重要。文眼是全文的纲,抓住它就抓住了整篇文章的核心。第二个问题是为三四两个问题作铺垫的,而三四两个问题涉及的内容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难点。
  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是“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每个同学都能有收获。针对阅读设计的问题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提纲挈领的,高效的,精彩的。当然,课堂是动态的,老师不可能预先设计所有的问题。也许,不可预知中更有思维的精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会根据教学情况随时调整。但笔者在此只谈备课时的预设问题。
  
其他文献
和谐,属美学范畴,指完美配合协调统一。而和谐教育思想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以和谐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让和谐教育走进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行为。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项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知识、
期刊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如何进行诗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感受诗歌的美,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很多老师都对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有的侧重读写背,有的侧重字词句的翻译,有的侧重艺术手法的剖析,将一首首原本优美的诗词,做索然无味的翻译,做支离破碎的分析,破坏了诗词的整体性,忽视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割裂了诗中意象的联系,模
期刊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社会性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活动起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
期刊
所谓研究性阅读,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去独立思考、研究、探索、表达和创造,从而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训练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人格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问题研究为中心,问题的来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还可以是其它材料,但都必须立足于教材,有大纲教材依据;二是学生的高度自主性,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三是教
期刊
要写好文章,不仅要讲求选词,而且要讲求炼句。要完整地表达情意,状物写景绘人,就得按一定的规律把词组成句子。句子是文章的基本部件,写好每一个句子,文章才可能通顺流畅,乃至光彩夺目。文中的句子须力求做到:  1.准确无误  把客观事物、主观情意用恰当的句式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并不容易,有两个基本条件须掌握:对客观事物要细致观察,了如指掌,情意要明确,有分寸;对各类句式,如长句、短句、散句、整句、完全句、
期刊
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怎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绝对没有办法通过短平快来解决。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可以说现在我们仍处在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在这个特定时期内,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这里面存在着的更新师生语文教与学观念的大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才会有了许多想法。今天我在这里只想讲一个问题,也即未来一段时间内“语文教学走向”的问题(这里说的“未来一段时间”我以为约需要五年左右
期刊
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对黛玉的批语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道出了一个“以泪还情”、“以泪洗石”一生追求爱情的,最后以死升空的悲剧女子形象。  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是师生之间心灵共鸣与交融的天地,有着无穷的魅力。因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就应该在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丰富的人文内涵,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全和生命成长。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形成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一方面,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一、在欣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
期刊
《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我们这一次的教学设计,以诵读为基础,着重突破意象和叠词的重难点,重点突出教学环节的流畅性与重难点突破的有效性。从课堂实际来看,基本达到了目的。  我们刻意打造的亮点之一是请学生即兴表演,要求学生用眼神、步态、手势等,演绎第一句词所写的情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短
期刊
能否纯熟而游刃有余地驾驭语言,其关键在于积累。如何积累?很多语文老师比较有经验的做法是:让学生做摘抄。但是由于缺少有效规范的指导和严格的督促检查,学生的摘抄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问题有:学生不读原著、不读全文,随意挑选几段文字,盲目地做摘抄;根据编者整理好的所谓名言佳句,抄录现成的句子;有的同学甚至是抄写过去整理过的一些句子。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用合理高效的做法敦促学生有效的积累。我的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