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在电子专业建设中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探索出一条走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企业面临人才瓶颈和高校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两个方面阐述了进行校企融合的必要性,研究了进行校企融合的方式和运行措施,介绍了该校在电子专业建设中运用校企融合教学模式的一些实际成效。
  [关键词]校企融合;电子专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N0-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34-02
  0 引言
  近几年,重庆市电子行业发展十分迅猛,已行成了新兴支柱产业,这对于拉动本地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人才供需矛盾就是其中之一。许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另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需要大量的有经验的对口人才,然而各院校所培养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从未真正在对应岗位上工作过,所以无从谈起经验;2、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一些专业技能,然而各应届毕业生在学习课程中未涉及或极少涉及到;3、企业需要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然而各院校培养的学生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如何培养出适合于当地企业所需要的电子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这就需要我们这类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加强与企业的相互合作,构建电子专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电子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教育规划纲要》专门提出要“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以强化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通过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例子及以我国校企合作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校企合作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究,最终促使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下,找到产学合作办学的交集,形成校企共担互动、互利双赢、资源共享、责利共存产学合作运行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校企融合的新模式。
  1 校企融合概念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双方以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为根本目标,在平等、互利、互惠和自愿的基础上,在寻求合理的合作方式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许多高校的校企合作方式多局限于学生短期实训、毕业实习、推荐就业等方面,大多处于一些面上的合作。
  校企融合的核心路径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教育,高校要走出校门,与企业开展全面、系统与密切的合作,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校企融合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质的提升和改进,而且联系紧密,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融合双方也能很好地进行应对,能根据外部变化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能履行相应的义务,融合双方能同进退、共荣辱。但是不管任何形式和方法的校企融合,都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进行深化,以“互利互惠”为融合前提,才能有深入发展,达至融合的效果。
  2 校企融合的措施
  电子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之一,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针以及教育部近期有关高等院校转型的文件精神,必须进一步深化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探索校企融合的方式及运行措施,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岗位就业能力。随着重庆市笔记本产业的布局发展,合川工业园区引进了多家笔记本配套电子企业,这为我校实现校企融合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几年,我校通过校企融合教学模式对培养电子专业应用型人才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2.1 以应用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握行业企业对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广泛深入企业,通过与人力部门、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多方式多途径,充分了解实际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实际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设备等客观因素,客观科学地确定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在编写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子专业的专业特点,要符合教学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出了企业智慧,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制定出了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充分发挥校企融合优势,与行业企业进行多次论证,最终确定出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应用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知识,基本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在电子应用领域从事设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2.2 以实用性为原则,构建合理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基于校企融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基于实际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置,以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为主线,按照实用性原则,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措施,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有机结合构建电子专业的合理课程体系。
  大力推进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践,切实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所占学时比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科学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提高学生课程修读的选择性、针对性与满意度,加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与课程的融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各合作企业为我们提供的各位条件,联合设计制定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紧紧依托行业企业,不断推进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企业生产转型和技术更新的要求,改革课程内容。我校深入行业和企业,根据企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职业资格和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及应用及时反映到教学之中。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先进性,对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择和组合,实现模块化和综合化,开发了多门具有鲜明校企融合特色的课程,如电子实训,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电子产品测试等。
  2.3 以“双师型”为目标,加强师资培养
  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落实的关键是课程,而课程的执行效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所以,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校企融合双方共同建设一支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师资队伍是校企合作办学、培养各类人才的保证。高校科研教学人员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校企构建的合作平台,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研发及管理等工作中,在企业运转中熟悉社会生产环境,积累实践操作经验。掌握先进的装备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安排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入高校进行再教育和理论培训,更新企业工程师的技术知识,了解该领域的技术前沿知识,促进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高效融合。通过促进高校教师走进企业和企业技术人员返回校园的良性互动,建立师资队伍各有所长、全面提升的长效机制,从而壮大与提高师资队伍,确保人才培养高效运行。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采用外引内培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和质量。一方面有步骤地安排电子专业教师到凌阳科技等合作企业进行学习,有效地增加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另外,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给开展学生讲座,以及给教师进行专项培养。
  2.4 以动手操作为主线,发挥实训作用
  校企融合双方共同确立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确保了实践教学的适当比例。实训教学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措施,她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单位,为实训提供了必要的实训条件、实训场所、实训指导人员,确保了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实习实训”中,必须以就业为本,市场需求为指南,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按照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各项工作。
  在校企融合的实训合作模式中,要不断探索新的实训项目,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实训方式,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 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与德克特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工程实训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
  2.5 以合作双赢为基础,构建产学研平台
  构建校企融合就是为了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关系,是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技术竞争力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客观需要,也为产学研结合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教育部门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与企业在双向参与、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开展多种多样的合作关系,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借助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优势,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科研实力。通过校企融合,合作双方可以构建产学研合作中心、联合实验室,以及构建项目开发团队,通过联合攻关,合作解决企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以取得技术成果,同时也培养一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应用型人才。
  校企融合教学模式探索推广的时间并不久,况且电子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新技术新知识日新月异,但通过我校电子专业校企融合模式的改革实践,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了人才培养路径,切实推进了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着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东升.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
  [2] 燕楠.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实践[J].中国教育报,2013.10.
  [3] 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7.
  [4] 易俊,粟俊江.建设校企融合平台推进合作办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其他文献
[摘 要]作者谈了桥梁工程类课程的基本框架及职业技能培养目标;构建了桥梁工程类课程教学体系并探索出了保障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 课程体系改革 教材建设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24-02  为适应目前迅猛发展的交通土建行业对桥梁建设的需要,我们有必要重建桥梁工程类课程教学体系。重建课程体系宗旨是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探讨设置了《桥梁工程》课程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在注重工作过程的同时,还分析了本课程的特殊性,并与传统《桥梁工程》课程的体系相比较,突出学生在具体工作项目中的学习过程。  [关键词]工作过程 桥梁工程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32-0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桥梁工程
期刊
[摘 要]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日趋严重。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它的施工符合生态发展的要求,以实现低碳为目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尤为突出,所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作者阐述了加强职业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方法。并结合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3122集中实训的具体实施,谈了个人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强化 职业技能训练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30-02  一、前言  职业教学应坚持从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培养能力入手,遵循以技术岗位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建立以
期刊
[摘 要]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中职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中职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也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密切合作,共同参加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注重教中学、学
期刊
[摘 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坚持“算了再干”,改变“干了再算”的习惯;成本管理理论与施工实际的有效结合,建立适宜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助于项目经济效益的挖掘。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 施工企业 成本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在当今社会医学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医院中引进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设备的应用不仅给医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对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也日益成为现代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医疗设备的维护工作却也给医务工作者带来了诸多的难题。以下就是目前我们对医疗设备维护策略的探讨。  [关键词]医疗设备 故障分析 维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化工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化工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化工人才的艰巨使命。通过对玻璃仪器的规范使用和管理的实践教学,可以养成学生专业的操作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实验态度,并且能更好地推动我校化学分析与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分析与检验专业 实验教学 玻璃仪器 规范使用和管理 职业技能 准确度 精密度  中图分类号:TQ016.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我国电力公司的供电性质跟其他国家存在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体现在居民、企业都是先使用电能,电力企业再根据用电统计的数据收取电费。电费的回收是保证电力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其次,能够让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但是,电费的管理需要完成三个工作步骤:抄、核、收,这种方式让电力企业的管理变得复杂,并且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电费抄核收;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  
期刊
[摘 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涉及到国计民生,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企业的生存之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人员要严格控制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的质量,从根本上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