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方法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NUMBER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明确兴安盟草地螟2代幼虫的发生规律并建立2代幼虫与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980~2015年草地螟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份对比分析法,研究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气象指标,并采用气象因子加权方法建立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结果]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温度、降雨量、相对湿度、降雨日数和高温日数。当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平均气温220~240 ℃、降雨量30~100 mm、相对湿度60%~80%、降雨日数6~8 d、无高温日数时,最适宜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孵化和2代幼虫发生;而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持续低温多雨(高湿)或者高温少雨(低湿)天气会明显抑制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孵化,导致2代幼虫轻发生甚至不发生;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有草地螟1代成虫监测资料的8 a中,适宜发生(1级)和不适宜发生(3级)的回代结果与实际完全相符(占88%),较适宜发生(2级)的回代结果与实际相差1个等级(占12%),说明模型预报气象等级1级和3级效果较好。[结论]研究结果为开展草地螟2代幼虫气象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草地螟2代幼虫;气象等级模型;关键气象因子;气象指标
  中图分类號:S812.6;S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7-163-04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determine the occurrence law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of Loxostege sticticalis L. in Xing’an League and establis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prediction model. [Method] On basis of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L. sticticalis. from 1980 to 2015 and contemporaneous meteorological data,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indexes influenc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of L. sticticalis wer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typical year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well as, by means of the weighted method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meteorological degree about the 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of L. sticticalis was built. [Result] The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clude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relative humidity, rainy days and high temperature days. Firstly, for 1 to 10 days after moths peak of the firstgeneration adults appear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spawning and hatching of adults and 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were mean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220 ℃ to 240 ℃, precipitation ranges from 30 mm to 100 mm, relative humidity ranges from 60% to 80% and rainy days from 6 to 8, yet, without high temperature days. Secondly,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continuous low temperature and more rain (high humidity) weather or high temperature and less rain (low humidity) weather could obviously inhibit the firstgeneration adults from spawning and hatching, it resulted in the light damage or the nonoccurrence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of L. sticticalis. From the inspection for simulation, we found that in 8 years with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firstgeneration adults, the part which the result of back substitution about suitable for happen (level 1) or not suitable for happen (level 3) were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had accounted to eighty eight percent. However the result of back substitution about the medium suitable for happen (level 2) had the different of a degre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part was fourteen percent. It revealed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 of model for the level 1 and the level 3 meteorological degree was accurate. [Conclusion] Research results offer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of L. sticticalis.   Key words:The second generation larvae of Loxostege sticticalis L.; Meteorological degree model; Key meteorological factors; Meteorological indexes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北方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害虫。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草原面积达303.4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51%,属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区。草地螟幼虫属于杂食性害虫,半农半牧区的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分布广泛的豆科、藜科、百合科等草地螟喜食植物为草地螟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及植被条件。兴安盟属于草地螟危害重发区,多数年份1 a发生1代幼虫、2代成虫,个别年份发生2代幼虫、3代成虫[1]。由于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时间大都在8月上中旬,正是当地主要作物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作物植株叶片最大时期,叶片功能丧失后难以恢复,所以其危害程度以及防治难度都远远大于1代幼虫,一旦暴发就会给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草地螟的发生、发展除了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受作物种类、耕作栽培制度和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并以环境气象条件的影响最显著。为了掌握气象条件与草地螟生殖能力的关系,前人在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处理对草地螟成虫寿命、生殖能力、卵孵化率的影响[2-4],为研究草地螟发生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奠定了基础。还有学者通过分析1代幼虫滞育比例、1代成虫虫源数量、环境气象条件及食物等因素,系统总结了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特征、规律及成因[5-9],为预测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程度提供了参考。黄绍哲等[10]则通过研究2008年全国草地螟空间分布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成虫、幼虫空间分布的主导气象因子,为大尺度草地螟大发生空间分布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前人研究成果考虑因素较全面,但大部分成果仅限于分析1 a的相关数据,而针对长序列历史资料和考虑不同气候年型研究草地螟发生规律并建立预测模型的研究少见报道。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历史草地螟监测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研究了不同气候年型草地螟发生规律,并建立了草地螟2代幼虫与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以期为开展内蒙古草地螟2代幼虫气象预报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草地螟监测资料来源于内蒙古兴安盟植保站,包括1980~2015年草地螟1代成虫始见期、1代成虫出现蛾峰日期、1代成虫百步惊蛾量(在野外步行100步目测惊飞的草地螟成虫数量)、2代幼虫危害期、2代幼虫发生面积等;气象资料来源于内蒙古兴安盟8个气象观测站1980~2015年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30 ℃和≥35 ℃日数、降雨量、降雨日数(降雨量≥0.1 mm日数)、相对湿度、温雨系数(温度/降雨量)等。
  1.2:研究方法:
  选取兴安盟1代成虫出现蛾峰的年份,分别统计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第1、1~2、1~3、…、1~18、1~19、1~20天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降雨日数、高温日数、温雨系数(温度/降雨量)等影响因子,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关键气象因子及其气象指标;通过1980~2013年气象因子与2代幼虫发生面积的相关分析,明确气象因子的关联程度,采用加权的方法建立2代幼虫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模型,并开展模型回代检验和模拟检验(2014和2015年)。出现蛾峰的年份蛾峰后1~10 d采用实际日期,未出现蛾峰的年份蛾峰后1~10 d均采用7月25日至8月4日。
  2:結果与分析
  2.1:兴安盟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概况:
  草地螟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开始产卵和孵化,若气象条件适宜,很快进入2代幼虫期。兴安盟草地螟历史监测资料(表1)表明,草地螟1代成虫7月中旬开始出现,7月中旬末至8月初进入1代成虫盛发期,8月上旬末为1代成虫末期;8月上旬2代幼虫开始为害农作物,8月上中旬进入危害盛期,8月下旬为2代幼虫危害末期;8月中旬开始2代幼虫入土作茧,一小部分以幼虫越冬,一大部分化蛹羽化,出现2代成虫,2代成虫未见产卵现象(饲养观察),去向不明[1]。
  雨量、相对湿度、高温日数呈负相关。2代幼虫危害期间,温度偏高有利于2代幼虫快速发育,而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和高温日数多都不利于2代幼虫生长发育,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8月上旬相对湿度和日最高气温≥35 ℃日数,相关系数分别通过0.1和0.05信度检验。
  2.3:建立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期及气象指标:
  由表3可知,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时期为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为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的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降雨日数和高温日数。
  1980、1982、2001、2008年都是草地螟2代幼虫大发生年份,上述年份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平均气温都在22~24 ℃,与常年同期值比距平绝对值都小于1 ℃;相对湿度在60%~80%,与常年同期值比绝对值都小于10%;降雨量都在30~100 mm,与常年同期值比距平百分率绝对值都在10%~80%,且有6~8 d降雨日数,1~10 d累积降雨量分布较均匀;日最高气温≥35 ℃日数不超过1 d。上述气象条件有利于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孵化,有利于2代幼虫大发生。
  1998年虽然1代成虫百步惊蛾量达2 000头,由于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温度偏低2.0 ℃、雨量高达181.6 mm(偏多近3倍)、相对湿度维持在90%(偏高21%),持续低温、多雨、高湿天气明显抑制了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孵化,致使2代幼虫未发生。1999年由于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温度偏高3.0 ℃、雨量只有13.1 mm(偏少73%),高温少雨天气同样抑制了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2代幼虫孵化,所以2代幼虫未发生。2007年虽然温度适宜,但1代成虫蛾峰后1~10 d几乎无降雨,且蛾峰后连续出现日最高气温≥30 ℃日数8 d,其中日最高气温≥35 ℃日数达到4 d,极端最高气温达38.0 ℃,持续高温、少雨、低湿天气同样抑制了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2代幼虫孵化,所以2代幼虫未发生。2013年7月28日至8月5日兴安盟出现明显降雨过程,降雨量分布均匀,期间温度偏高2.0 ℃,1代成虫大量迁入,随后8月上旬后期出现1代成虫蛾峰[6]。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温度偏高3.9 ℃,期间降雨量1.6 mm(偏少94%),高温少雨天气抑制了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2代幼虫孵化,所以当地未形成2代幼虫危害。   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正是当地1代成虫产卵和2代幼虫孵化期,此时出现高温少雨和低温多雨(高湿)天气,都不利于1代成虫产卵和2代幼虫孵化[1-3],草地螟2代幼虫不发生或者轻发生;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温度、湿度适宜,雨量适中且分布均匀,1代成虫产卵量多且卵孵化率高,草地螟2代幼虫大发生的可能性就大。
  依据上述分析,结合草地螟生物学特性及前人研究成果,将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指标划分为适宜、较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表4)。
  2.4:建立草地螟2代幼虫气象等级预报模型
  2.4.1:建立气象等级预报模型。
  在具备1代成虫数量的前提下,草地螟2代幼虫能否发生及发生程度受综合气象条件的共同影响,假设气象等级预报模型为各气象因子的加权求和,各因子影响程度采用权重方法。
  Y =0.2T+0.15R+0.1H+0.5Q+0.05W (1)
  式中,Y为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等级;T、R、H、Q、W分别代表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的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降雨日数和高温日数,气象因子按照X=(Xi-Xmin)/(Xmax-Xmin)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式(1)计算结果将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表5)。
  当草地螟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依据未来1~10 d天气预报能够预测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气象等级。
  2.4.2:模型检验。
  根据兴安盟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情况将草地螟2代幼虫实际发生面积占当地当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划分为3个等级,即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比例<1%为3级(轻发生),1%~10%为2级(中度发生),≥10%为1级(重度发生)。
  将1980~2013年气象因子归一化处理后代入式(1)进行回代检验。由表6可知,有草地螟1代成虫监测资料的8 a中,适宜发生(1级)和不适宜发生(3级)的回代结果与实际
  完全相符(占88%),较适宜发生(2级)的回代结果与实际相差1个等级(占12%),说明模型预报气象等级1级和3级效果较好。由于其他年份无草地螟1代成虫监测数据,尽管气象条件适宜,也不会发生2代幼虫危害。
  2014和2015年草地螟發生等级模拟结果显示,预测的气象等级均为3级不适宜发生,实际情况是这2 a均未发生2代幼虫危害,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总体来看,建立的草地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较符合实际,可应用到气象服务中。
  3:结论与讨论
  草地螟2代幼虫的发生必须具备1代成虫数量和适宜的气象条件,在具备1代成虫数量的前提下,2代幼虫能否发生关键取决于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的气象条件。该研究表明,影响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降雨日数和高温日数。当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平均气温220~240 ℃、降雨量30~100 mm、相对湿度60%~80%、降雨日数6~8 d、无高温日数时,最适宜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孵化和2代幼虫发生;而1代成虫出现蛾峰后1~10 d持续低温多雨(高湿)或者高温少雨(低湿)天气会明显抑制草地螟1代成虫产卵和孵化,导致2代幼虫轻发生甚至不发生,研究结果与1代幼虫发生条件基本一致[11] 。
  草地螟的发生受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共同影响,建立草地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根据未来1~10 d天气预报结果,预报草地螟2代幼虫发生等级,为提前制定草地螟2代幼虫防控措施提供了参考。模型回代与模拟结果较好,可应用到内蒙古草地螟监测及预报服务中。
  在监测到1代成虫蛾峰的前提下,如果能够综合考虑虫源预测[10]、1代成虫迁飞轨迹预测[12]和未来气象条件预测,对于草地螟早期预警和有效防治意义重大。另外,由于2代幼虫发生年份较少,影响模型准确程度,随着资料的不断完善,需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
  参考文献
  [1] 尹明浩,吴金花,周存.兴安盟草地螟发生与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6):24-26.
  [2] 罗礼智,李光博.温度对草地螟成虫产卵和寿命的影响[J].昆虫学报,1993,36(4):459-464.
  [3] 魏倩,赵晓丽,杜俊岭,等.草地螟成虫生殖力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1987(S1):9-13.
  [4] 孟正平,陈玉宝,刘一凌.草地螟生殖力及卵孵化与湿度的关系[J].中国植保导刊,1987(S1): 115-120.
  [5] 曾娟,姜玉英.我国2012年草地螟发生特点与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14,40(1):142-148.
  [6] 曾娟,姜玉英.2013 年我国草地螟轻发特点与原因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11):46-52.
  [7] 武清彪,李卫伟,张崎,等.2003年山西省二代草地螟发生与消长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3):58-60.
  [8] 张利增,张莉萍,沈成,等.张家口市2008年二代草地螟幼虫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25(4):26-29.
  [9] 罗礼智,黄绍哲,江幸福,等.我国2008年草地螟大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J].植物保护,2009,35(1):27-33.
  [10] 黄绍哲,罗礼智,姜玉英,等.我国2008 年草地螟大发生种群空间分布特征[J].植物保护,2011,37(4):76-81.
  [11] 唐红艳,牛宝亮.影响草地螟一代幼虫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及指标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270-274.
  [12] 韩经纬,陈素华,闫伟兄,等.草地螟越冬代成虫迁飞的气象条件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3):332-33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UV光谱与IR光谱。[方法]对不同产地牛蒡子样品的石油醚、氯仿、乙醇提取物UV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对各样品石油醚、乙醚、水提取物的IR光谱进行了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牛蒡子的同种溶剂提取物UV光谱之间、IR光谱图之间均有较好的相似性及特征性共有峰;而不同溶剂提取物的UV光谱之间、IR光谱图之间差异明显。[结论]不同溶剂提取物的UV、IR光谱特征可更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滇重楼热风干燥过程中不同因素水平对其干燥效果的影响,为滇重楼热风干燥工艺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滇重楼为试验材料,设计并完成滇重楼干燥正交试验,分析在温度、风速和铺料密度等因素变化的情况下,滇重楼外观品质和水分的变化情况,探讨各种因素水平对其干燥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滇重楼干燥效果的主次因素排序为温度>风速>铺料密度>相对湿度,其中干燥温度55 ℃、风速0.7 m/
期刊
摘要:针对农村建房过程中的地质管理现状,对金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农村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和危害状况、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农村建房防范地质灾害的对策分析,以期保障农村住房安全,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双赢。  关键词:山区农村;建房;地质灾害;防范  中图分类号:S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07-285-02
期刊
摘要:[目的]筛选出烤烟野火病和角斑病的高效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农用链霉素、波尔多液、氢氧化铜、80%必备波尔多液、80%中烟波尔多液、自配波尔多液药剂对山东临朐烤烟野火病和角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团棵期、旺长期、打顶前各喷施1次自制波尔多液预防,连喷3次,硫酸铜、生石灰和水配比为1∶1∶150,预防效果较好。移栽后团棵期、旺长期及烟株封顶期各喷施1次72%农用链霉素、噻菌铜、波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猪屎豆不同部位不同提取相的黄酮含量。[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作为猪屎豆黄酮的制备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作为黄酮的测定方法。[结果]叶片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和水相的黄酮含量分别为14.63、92.67、8.29、98.80 mg/g,果实各萃取相黄酮含量分别为3.24、30.54、52.15、59.72 mg/g;猪屎豆叶片石油醚相、氯仿相和水相的黄
期刊
摘要 [目的]深入研究沟槽滤棒特征参数及组成材料对滤棒压降的影响。[方法]选取常见的8种不同规格的沟槽滤棒及其主要组成材料为分析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与因子分析,开展9个主要特征参数对沟槽滤棒压降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试验表明,影响沟槽滤棒压降的特征参数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中特征值大于1.0的前3个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502%;由沟槽滤棒压降影响特征参数的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得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牛奶中甲氧苄啶的胶体金快速检测装置,快速筛查牛奶中甲氧苄啶添加物含量并评价牛奶品质。[方法]制备抗原,免疫得到抗体并摸索胶体金免疫层析装置的样品检测性能。[结果]试验所得装置对牛奶中甲氧苄啶的肉眼可见检测线为2 ng/L,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0%;与常见3种混合添加物无交叉反应,特异性高;不同批次间结果重复性高度一致;稳定性好,易于保存,在37 ℃条件可存放35 d,50
期刊
摘要:[目的]优化南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溶剂的单次料液比、单次提取时间、初始提取温度、提取次数4因素进行优化考察,HPLC法测定4种重楼皂苷含量并作为考察指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单次料液比为15倍的甲醇,每次提取20 min,初始提取温度为40 ℃,提取次数为3次。[结论]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合理、可行、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用于南重楼中4种
期刊
摘要: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如种子萌发、光响应、贮藏蛋白积累、生物胁迫、碳氮代谢等。介绍了Dof转录因子的结构,并综述了其对植物的调控作用,以期为Dof转录因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Dof转录因子;生长发育;结构;调控作用  中图分类号:S1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目的]获得一种简单高效的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方法]基于扩散原理,采用滤纸条扩散试验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结果]获得2株纤维素酶产生菌菌株X1和X2。经DNS法检验,菌株X1的FPA酶和CMC酶活力分别为12.3和8.3 U,菌株X2的FPA酶和CMC酶活力分别为8.8和7.8 U。[结论]滤纸条扩散试验可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筛选高质量纤维素酶产生菌的方法。  关键词:扩散;纤维素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