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周礼、汉书等文献所记,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出现用“油”绘画的历史,最早是出现在棺椁器具之中。而较为通常的说法是1581年利玛窦携天主、圣母像到中国后,才开始了中国的油画,其中一幅《木美人》作品,虽历时数百年,仍依稀可见画风的古朴厚重。
1840年,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爆发,伴随战火与硝烟带来的是中西文化的大冲撞,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的画坊、画馆兴起,西方的宗教绘画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了中国。
此后的数百年间,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因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历史面貌,中国油画也逐渐从一个外来艺术门类,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鲜明特征,却始终为中国艺术家树立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将西方油画本土化。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想要试图融合,先要得其精髓,于是许多中国画家远赴国外学习西方绘画。戴士和亦是走了这样一条路,从1988年开始,他的足迹遍布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南非等国。学成归来的数十年间,戴士和用独特的绘画个性,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出体现中国趣味和格调的油画,成为当代画坛学者型画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有专家曾评价道,油画到了戴士和这里,就像佛教到了六祖慧能那里一样,原来的规矩和法则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是明心见性和自由表达。
艺术无界,自由驰骋
戴士和是学界公认的学者型画家,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并在列宁格勒澳德萨举办个人画展。此后数年足迹遍布欧洲、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地区,在研究绘画同时,作了大量笔记并出版了理论著作。
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戴士和本身的文学修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绘画,作为一個思考者,他在油画作品创作中不断突破中西方文化的界限,独树一帜,自成一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评价戴士和说:“他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文化型的学者,做了很多文化性的研究、做过有关理论的专著、对中西文化做过长期的比较,但是他的绘画没有受到理性的羁绊,他很自由,写出某种童趣,原因是什么呢?他对中西文化、对当代文化,像呼吸空气一样,没有划中西界线,也没有划民族界线,没有划写实写意的界线,没有划写生和创作的界线,包括写实和梦幻的界线。我看到他画黑夜中黑色的大海岸边居然冒出一个小小的恐龙,这是一个儿童式的想象,这是多么地天然!他的作品消除了所有的界线,这是艺术家最可贵的。我们经常是界线太多、分别心太多。我感觉到他在作画的过程中,确实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手在感受、在舞蹈、在歌唱、在书写,没有其他的干扰,这是他不断走向探索、不断走向写实本性的非常广阔的一条道路。”
跳脱了所谓国界与东西方文化的纠缠,戴士和的画作就如同顺河漂流的一片轻叶,不畏惧风浪,亦不拘泥于细流,在戴士和笔下,艺术没有限定,没有国界,也没有所谓流派之争,因而从他的画里,你可以看见黄土高坡上的延安宝塔山,亦可见江南水乡的落日烟霞,灯影中暗色调的粗线条勾勒出渔船的寂静,企沙港绚丽缤纷的色彩又令人跳脱到了一种不真实的欢快之中。
有一些油画家为了追求所谓的中西结合,故意用纷繁矛盾的色彩碰撞出虚浮的耀眼明艳,但是剥落了华丽的配饰与光彩之后,竟是一片空洞,一如光鲜靓丽的美女,初见时倾国倾城,谈心不过五分钟竟觉得苍白无物。而戴士和的画作却自有一番动人之处,稳重如戏台上的老生,一开嗓便可唱出黄沙滚滚,烽烟漫天,又俏皮如林中脱兔,分明就在眼前,可你抓不住他半点踪迹。他将厚重与明快融合,老辣与童真交融,看似多元,却不矛盾、不冲突,反而令人觉察出一种不受拘谨的快意驰骋。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翻阅戴士和的画作,发现写生占据了很多的篇幅,他将写生当作创作,于是有了跃然纸上的生趣,有了那些石滩草坡,日光水潋,清风月影,山岚薄雾。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心中的人物与景色都是用足迹与经历丈量出来的,所以他的作品在写生的基础上,具有抽象性,他将中国书法中的“写”与“意境”融进油画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和谐色彩。
郑板桥曾经道出自己对画竹子的一些见解,他认为画竹子要有三重境界:“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郑板桥在画竹子时候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一般不注重寫神,往往注重的是写生,他认为只要你能将竹子的生画出来,那么竹子的神自然也就出来了。而戴士和的画作,恰好给了观赏者这样一种感觉,他画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林风眠这样的大师,还是普通乡村里的一个农民,分明不是写实派的叙述,是概括性的表现手法,可是从肤色、轮廓、线条到眼睛里的神色、眉宇间的神韵,都能让人读到画中人的零光片羽。
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戴士和用他的绘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它既不同于我们亲眼所见的现实世界,也不同于艺术家为我们讲述的语言世界。他在画面上直接留下的,除了或厚重或缤纷的色彩之外,就是那些无法重复的绘画痕迹,这些痕迹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既能够从中看到图像的生动呈现,又能通过图像的生动呈现看到自然背后的精神。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在戴士和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之间的牵制和创新。这或许就是戴士和自己关于绘画艺术的一组密码,无人得以知晓,无人能够复制,唯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落笔应该走向何处。
1840年,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爆发,伴随战火与硝烟带来的是中西文化的大冲撞,随着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民间的画坊、画馆兴起,西方的宗教绘画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了中国。
此后的数百年间,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因为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历史面貌,中国油画也逐渐从一个外来艺术门类,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鲜明特征,却始终为中国艺术家树立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将西方油画本土化。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想要试图融合,先要得其精髓,于是许多中国画家远赴国外学习西方绘画。戴士和亦是走了这样一条路,从1988年开始,他的足迹遍布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南非等国。学成归来的数十年间,戴士和用独特的绘画个性,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出体现中国趣味和格调的油画,成为当代画坛学者型画家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
有专家曾评价道,油画到了戴士和这里,就像佛教到了六祖慧能那里一样,原来的规矩和法则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是明心见性和自由表达。
艺术无界,自由驰骋
戴士和是学界公认的学者型画家,1981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壁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进修,并在列宁格勒澳德萨举办个人画展。此后数年足迹遍布欧洲、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地区,在研究绘画同时,作了大量笔记并出版了理论著作。
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戴士和本身的文学修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绘画,作为一個思考者,他在油画作品创作中不断突破中西方文化的界限,独树一帜,自成一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评价戴士和说:“他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文化型的学者,做了很多文化性的研究、做过有关理论的专著、对中西文化做过长期的比较,但是他的绘画没有受到理性的羁绊,他很自由,写出某种童趣,原因是什么呢?他对中西文化、对当代文化,像呼吸空气一样,没有划中西界线,也没有划民族界线,没有划写实写意的界线,没有划写生和创作的界线,包括写实和梦幻的界线。我看到他画黑夜中黑色的大海岸边居然冒出一个小小的恐龙,这是一个儿童式的想象,这是多么地天然!他的作品消除了所有的界线,这是艺术家最可贵的。我们经常是界线太多、分别心太多。我感觉到他在作画的过程中,确实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手在感受、在舞蹈、在歌唱、在书写,没有其他的干扰,这是他不断走向探索、不断走向写实本性的非常广阔的一条道路。”
跳脱了所谓国界与东西方文化的纠缠,戴士和的画作就如同顺河漂流的一片轻叶,不畏惧风浪,亦不拘泥于细流,在戴士和笔下,艺术没有限定,没有国界,也没有所谓流派之争,因而从他的画里,你可以看见黄土高坡上的延安宝塔山,亦可见江南水乡的落日烟霞,灯影中暗色调的粗线条勾勒出渔船的寂静,企沙港绚丽缤纷的色彩又令人跳脱到了一种不真实的欢快之中。
有一些油画家为了追求所谓的中西结合,故意用纷繁矛盾的色彩碰撞出虚浮的耀眼明艳,但是剥落了华丽的配饰与光彩之后,竟是一片空洞,一如光鲜靓丽的美女,初见时倾国倾城,谈心不过五分钟竟觉得苍白无物。而戴士和的画作却自有一番动人之处,稳重如戏台上的老生,一开嗓便可唱出黄沙滚滚,烽烟漫天,又俏皮如林中脱兔,分明就在眼前,可你抓不住他半点踪迹。他将厚重与明快融合,老辣与童真交融,看似多元,却不矛盾、不冲突,反而令人觉察出一种不受拘谨的快意驰骋。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翻阅戴士和的画作,发现写生占据了很多的篇幅,他将写生当作创作,于是有了跃然纸上的生趣,有了那些石滩草坡,日光水潋,清风月影,山岚薄雾。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心中的人物与景色都是用足迹与经历丈量出来的,所以他的作品在写生的基础上,具有抽象性,他将中国书法中的“写”与“意境”融进油画中,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形式象征符号与和谐色彩。
郑板桥曾经道出自己对画竹子的一些见解,他认为画竹子要有三重境界:“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郑板桥在画竹子时候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一般不注重寫神,往往注重的是写生,他认为只要你能将竹子的生画出来,那么竹子的神自然也就出来了。而戴士和的画作,恰好给了观赏者这样一种感觉,他画笔下的人物,无论是林风眠这样的大师,还是普通乡村里的一个农民,分明不是写实派的叙述,是概括性的表现手法,可是从肤色、轮廓、线条到眼睛里的神色、眉宇间的神韵,都能让人读到画中人的零光片羽。
毕加索曾说过,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戴士和用他的绘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它既不同于我们亲眼所见的现实世界,也不同于艺术家为我们讲述的语言世界。他在画面上直接留下的,除了或厚重或缤纷的色彩之外,就是那些无法重复的绘画痕迹,这些痕迹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既能够从中看到图像的生动呈现,又能通过图像的生动呈现看到自然背后的精神。用郑板桥的话来说,在戴士和的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之间的牵制和创新。这或许就是戴士和自己关于绘画艺术的一组密码,无人得以知晓,无人能够复制,唯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落笔应该走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