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可溶性Fas、FasL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来源 :海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e15807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Fas L与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及协作单位就诊的40例CHC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20例在我院及协作单位无偿献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周、24周时测定血清可溶性Fas、Fas L水平,健康组于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同期测定上述参数,比较两组的差异;并根据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是否转阴将病例组分为两个亚组(RVR组和n RVR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Fas、Fas L水平分别为(17.67±2.90)μg/L、(0.165±0.01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1.24)μg/L、(0.098±0.00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RVR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Fas、Fas L分别为(11.56±2.82)μg/L、(0.109±0.010)μg/L,明显低于n RVR组的(16.93±2.56)μg/L、(0.161±0.01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血清可溶性Fas、Fas L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4周,RVR组患者的血清可溶性Fas、Fas L水平分别为(8.95±1.49)μg/L、(0.099±0.008)μg/L,明显低于n RVR组的(12.07±2.45)μg/L、(0.145±0.01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血清可溶性Fas、Fas L含量降低,趋向于正常值,治疗后24周血清可溶性Fas、Fas L接近正常值。因此,血清可溶性Fas、Fas L水平可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水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十分重要,但由于历史局限与其他客观原因,部分水利单位在管理方面存在着体系不完备、控制不严谨、流程不完善等现象,导致管理水平较低,直接影响了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水管单位应通过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降低成本,严控费用,促进水利管理单位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水利;内部控制;完善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
本文针对蒲丰投针问题,运用概率的性质及数学期望两种方法,并以蒲丰投针问题的基本结论为基础,将结论进一步推广。
摘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实施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等缘故,国有林场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林地管护更多的转移到城市绿化,营林生产等方面。国有林场原有的管理运作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工作下工作性质的转变,优化与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林场管理运行机制的优化与改革。  关键词:管理模式;国有林场;改革  中图分类号:F31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
目的观察老年多发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院前血糖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120"出车救治的45例老年多发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平衡指数分配
同仁堂,因德高望重被誉为中国“国药第一品牌”。清朝康熙八年(1699年)开业的同仁堂.历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已经从一家作坊式的小企业发展壮大成涉足海内外、集产供销科工贸为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因各种因素导致卵巢功能逐渐衰竭。对于因癌症因素需要化疗的女性而言生育力的保存更为迫切,癌症的治疗过程会导致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受损,尤其在生殖系
2003年是我国企业继续大踏步走进美国的一年。经商务部备案我国当年在美设立的非金融类企业有83家,协议投资金额1.25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额1.13亿美元。
摘要:通过分析三种类型的移动学习系统,比较它们在内容呈现、系统功能、学习方式和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不同,决定在Moodle平台基础上建构一个移动学习系统。  关键词:移动学习;Moodle;移动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29-01  移动学习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并依托于智能手机、PAD和笔记本电脑
目的:探讨深度烧伤创面于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6例有切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休克期内行手术植皮治疗者为A组;19例切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休克期后4~6天行手
不少学生经历了数年的英语学习,花了很多时间,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后,仍然难以构建正确、地道的英语句子;写出来的文章仍然普遍存在“汉语式英语”、“固定搭配错误”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