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之语,叙苦难之深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hc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中始终贯穿着一种“苦难意识”,这种对苦难的浓烈恣肆地暴露和渲染,使余华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也使余华成为80年代以后中国文艺界一位极具诱惑力也常令人困惑的作家。本文从三方面解读《活着》:一是余华作品呈现出黑暗无边的苦难世界,二是写苦难世界的曙光,三是余华用特有的平淡如水的叙述方式为本文增添苦难色彩。
  【关键词】:余华;《活着》;苦难意识;生命曙光;平淡叙述
  一、 黑暗无边的苦难世界
  《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讲述了“我”在农村收集歌谣的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耕田的老农福贵在“茂盛的树下”给“我”讲述他的辛酸故事。
  福贵一生可谓命运多劫,然而其一生中的不幸之中,家产尽失也好,穷困潦倒也好,被拉壮丁也好,却都抵不过一桩接一桩的亲人的死亡来得触目惊心,悲难自禁。对于福贵来说,“活着”就是承受一次又一次死亡的打击,是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埋葬自己的亲人,这里没有丑恶与美丽的区别,也不存在善良与正义,美丽鲜活的生命或消于贫穷疾病,或亡于事故灾难,无边的苦难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不断向人靠拢,直至摧毁他脆弱的生命。
  正是死亡对生命的销蚀带给了福贵最深的苦难和最大的折磨,它带走了福贵所有的生活希望和最低程度上可期待的幸福。死亡原本就是人类不可逾越的。然而对于福贵来说,当一个个亲人、友人接连死亡之后,死亡却迟迟不降到他的头上,让他活活受这生的悲哀。《活着》上演的其实就是一出由死亡连缀成的悲剧。余华用死亡的链条构成了主人公福贵的苦难史,向人们叙说着“活着的艰难”,表现的是生存对死亡的无奈、无助,也是作家感受到的生命的真实和价值。
  余华在韩文版自序中这样解释:“‘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1]由此,我们免不了要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价值就是活着。福贵是唯一一个“活着”的幸存者,而他的“幸存”本身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苦难和死亡。亲人的死亡对他来说是一截一截临近的,是一点一点漏走的,对死亡的悲愤、死亡的难舍、死亡的无奈,他都要承受。福贵的家里人全是他送的葬,全是他亲手埋的,这样一路走来,福贵所“惟一计较”的只是“活着”。
  总之,余华像个茫茫黑夜中旅行的独行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黑暗无边的苦难世界。
  二、苦难世界的曙光
  跨入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创作发生了一种蜕变,他开始用自己智慧的头脑思索民间以及民间大众的生活,“把自身隐蔽到民众中间,用‘讲述一个老百姓的故事’的认知世界的态度,来表现原先难以表述的对时代真相的认知”。[2] 对于余华来说,作家笔下的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并没有用直接的语言来传递他们的关怀,但作者对其中人物的爱怜却可体会到。因为在其小说中,从头到尾流淌着感情的溪流。他的情感往往是非表达性的,它完全流淌在作者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叙述之中了。因而,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情感的浪花,但可以说,对于人间的苦难,余华真是动了情。只是他没有张扬于作品中,没有用无谓的文字消耗来表达罢了。
  尽管一个个的苦难让人应接不暇,令人窒息而压抑,但在文中还是一次又一次地描绘着苦难夹缝中的绚丽:油菜花开得金黄的时候,穿着水红旗袍的家珍带着有庆笑盈盈地回来了;福贵大难不死回到家中,听着风吹动屋顶的茅草,看着亮晶晶的月光从门缝钻进来,心里又踏实又暖和;苦命的凤霞终于碰上二喜,两个人手拉手笑眯眯的样子,让读者都替她喜极而泣。又如福贵家人间的对话,也充满情感的细流。又如二喜因买不起蚊帐,总是先把蚊子喂饱才让凤霞去睡觉。夫妻情、父女情、姐弟情等等。它如一根看不见的绳索贯穿于整个小说中。它在字里行间流动着。它支撑着我们的主人公去承受苦难。即便是家人一个个先后去世,那种情感仍根植于福贵记忆深处,并且一直沉于生活中,对那种生活的本质情感回味着。生活仍是苦难,但福贵并非没有情感而孤寂,陪伴他的那头老牛在他眼中就是家珍、有庆、凤霞、苦根的化身。他们间的情感不但支持主人公生存下去,也是整个小说作者所不断流露的生活的原动力。这就是生活的意义,生命的终极,这就是那无边黑暗世界里的曙光。这丝曙光不但源于作者对苦难不悲观绝望,更源于作者对苦难认识的超越。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介入着现实,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三、平淡如水的叙述增添苦难色彩
  《活着》这部作品用简单的话语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以完全敞开的姿态,抵达了他现在要表现的真实,从中也体现了余华平淡如水的叙事风格,他自称这种叙述为老祖母式的叙述方式。“用轻的方式表达重比用重的方式表达重更好”,这一点余华表明写作越写越轻是他明确的追求正是这种“平淡如水”的叙述方式,使作品中的苦难韵味牢牢地抓住了读者那份感受,让他们在泪水中感受苦难,体验苦难美。而这种平淡又像是对苦难的生命的一种抚慰。他用“普遍同情”的审美方式使得读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得以普遍交流,达到与人共享与人共鸣。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余华更像一个心理医生,读者的情感在他的轻语中得到宣泄,得到抚慰。
  《活着》用老人福贵的口讲述自己的一生,其实就是讲述他七次面对亲人死亡的经历。每一个人死亡对福贵的打击都是沉重的,然而我们通过余华的叙述得到的印象是:一切惨烈的结果在老人福贵的讲述里都那么波澜不惊,大有沧桑之后的平静,像风暴之后的港湾,这是需要人生大的历练的。只有看透生死、看透命运的人才能够面对死亡的平静自若。余话以冷静克制的方式展现了福贵在苦难和死亡面前的生命情感。表面上看,福贵的爱恨悲喜似乎平淡如水,实际上这是一种经过打磨的,褪色了的情感。他们的情感洪流早已在岁月流逝中渐渐平息下来,转化为一种饱经忧患之后的超然与知命。一旦知命,人们就能化悲为喜,举重若轻,以平静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活着”就是不断把情感稀释在生命之河中。使人们的内心趋于平静,以此顺应天法,把握无常的命运。福贵的感人之处也正在这里,他们历尽苦难依然尽心尽力地活着,尽管生命渺小卑微,轻如鸿毛,但决不放弃。
  总结: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反复渲染的主题。尽管余华自己说:作为作家本人,变化是基于他本人对自己比较熟练的写作方式的不满或慢慢产生的疲惫感。然而余华并没有对“苦难”产生丝毫厌倦,而是始终迷恋且乐此不疲地加以表现。他让笔下的人物在这黑夜般的苦海中,要么挣扎,要么呻吟,要么死亡,要么超脱般豁达承受。苦难在其前后期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在他的前期小说中,“苦难”可概括为两点:内容上的罪恶,本质上的宿命。进入90年代,苦难依旧沉重,但却有了新的形态和意义。原来的罪恶、杀戮、暴力、血腥等逐渐隐退。血淋淋的场景没有了,无处不在的暴力结束了。《活着》是余华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篇力作,显现着作家创作方式的转变,作品正是在浓重的苦难意识中,展现了一种对人生命的悲悯情怀。
  注释:
  [1]余华:《活着》(韩文版自序),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蔡爱青 黄自然:《余华小说<活着>解读》,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02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陈俊涛.《精神之旅——当代作家访谈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蔡爱青 黄自然.余华小说<活着>解读 [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02
  [4]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 [J].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2002
其他文献
像电视上大舞台闭幕时缓缓拉下大红帘子,夜幕一点点侵蚀着窗外凹凸不平的楼宇,九月下旬的北京燥热还未完全散去,和着汽车鸣笛的闷声,白天灰寥寥的水泥此时像长上了一层黑漆漆的褥疮,赵永志盯着远处那块偌大的水泥坑,不禁打了个寒噤,觉得那褥疮仿佛要随着黑夜生长到自己身上,长到笔和本子身上。  下了工吃过晚饭,工友聚在一张四方小桌上耍扑克,明晃晃的白炽灯吊在头顶一尺高的棚上,小飞虫淹没在烟雾中。  “撂那儿,大
期刊
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一样?我们只能来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而你,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生呢?你要怎样地来写你这个名字呢?  ——席慕容  当清晨布谷鸟空灵的鸣啼徐徐而近,你是否会毅然揉亮朦胧的睡眼,迈开步履去拥抱大自然的美妙?当午后温润的阳光洒向杯中缓缓舒展的茶叶,你是否会放下手边繁杂的事务,享受片刻独自品茗的惬意?当傍晚华灯初上为都市的喧嚣开启另
期刊
近段时间,学校的桃花林在朋友圈热传。看着照片里鲜艳夺目的桃花,恨不得马上就开学,真心不想会错过学院的桃花。  今年小学开学比较早,还没过十五便收假了。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十点钟刚过一点,门外的马路就会准时地热闹起来。熟悉的人不看也知道,小学放学了。与平常不同的是,学校的老师会送稍微远路的孩子一段几百米的路程。  记得我小学那会也是分组回家的。就是把全校的学生不按年级按生产队分组,然后按由远到近的顺
期刊
天已经黑了,坐在花坛前喂蚊子很久的颜菁菁眼神空洞,只是望着35幢的电子门,像是在等什么又像只是坐着发呆。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次的分手那么的决绝,一点挽回的余地都没有,前几次都只要打个电话,彼此都又和好了。她觉得这个世界总是对她特别残忍,让她饱受被抛弃的苦楚,好像她自己是一件任老天把玩的玩具。她在想:自己的人生是不是注定什么都抓不住,什么都没有。  颜菁菁是家里的长女,还有个弟弟,因为父母做生意,
期刊
【摘要】:《左传·宣公三年》记载“图物”一词,其解释历来与禹铸九鼎的神话相联系,故学者多以“图腾”释“物”。根据文献考证,前贤对于“图物”的“物”之解释似有偏狭。大禹铸鼎象物,其主要目的爲增强政治权威,画于鼎上的当是四方特有之物,以示夏王朝统治区域之广,非“图腾”之义所能涵盖。  【关键词】:图物;图腾;政治权威;特产  “图物”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伐陆浑之戎……楚子问鼎之
期刊
【摘要】:泰国小说《南风吹梦》是由泰国作家牡丹翻译而成的,小说主要是以书信体的方式来叙述了华人主人公曾璇有为了谋生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踏上了前往泰国的船只,小说以细腻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曾璇有从一开始的排斥泰国风俗,到渐渐接受泰国文化,以至于最终被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了泰国文化中的一系列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同时这也体现出了主人公在身处异国他乡时对中华故土的眷恋。而小说中所体现的华人文化又将涉及到主人公的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中国传统纹样的特征和内涵,寻求中国传统纹样在现代家纺设计的合理应用。与此同时,通过本文的思考与探索去寻求创立中国家纺艺术设计风格的规律  【关键词】:中国元素;色彩;图案  一、“中国元素”设计的源流  “中国元素”在欧洲的出现和流行,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西方社会对东方文化和“中国元素”的最初接触,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前古罗马人对中国丝绸的憧憬。十三世纪,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
期刊
【摘要】:《北京爱情故事》作为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主体是“80后”青年人,主线是爱情与事业的交织,情感与物质的冲撞。其主旨关照现实;人物形象的塑造生动鲜明,剧中人物的语言和经历带给观众强烈的时代感和自我代入感;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曲折,环环相扣;另外,其中不乏有带有舞台戏剧性的经典台词,广为流传的同时更令人寻味。这些都是该剧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北京爱情故事;人物;台词  《北京爱情故
期刊
【摘要】:跆拳道是一项极具激烈竞争性和观赏性的体育运动,在引进与吸收中国的传统武术及日本空手道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这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它通过竞赛训练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不同的身体训练的作用下,身体形态会发展到不同的水平。本文根据跆拳道运动的特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行走在漫漫的雪原上,静静地听着白桦林里的风声和驯鹿的呢喃,这个鄂温克女人回望着生命走过的辙痕,看着远处的篝火越来越暗,清明的眼里落下了泪水,润湿了长长的睫毛,折射出无奈与凄凉。  战争,动荡让她的民族几经考验,从此告别了与世无争,一改剥离的状态,融入了世俗的藩篱。我想,是利益给这个原始部落带来了电锯声与斧声,带来了汽车马达的轰隆声,带来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倒下的声音。还有那一次次的劝解动员,使得原本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