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端午没有屈原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在农历四月初,河边的芦苇就长得有两三米高了。于是我奶奶就叫凤英去摘芦叶。凤英是我姑,那时候还没出嫁,她是奶奶当童养媳那样养的。我姑黑黑壮壮的,读不进去书,上完初中,认得几个字,就回家干活了。那会儿我爸早就大学毕业,分到苏北建电厂去了。当然同行的还有我妈,然后就有我们,一二三,相继被送到乡下。
  我们跟着我姑去摘芦叶,她穿着白底小蓝花的的确良衬衫,自己纺的靛蓝粗棉布裤子,裤脚管塞进黑色橡胶雨靴里。她深一脚浅一脚踩进河边的烂泥里,先把芦苇拉弯腰,然后就拣那嫩绿窄长的,一叶叶往下拉。我姑一辈子没人夸好看。不过我始终记得她一头乌黑的短发,仰头伸手采摘芦叶的样子。好看。
  芦叶摘回来撂整齐了,放在大铁锅里,锅里加满水。我奶奶坐灶堂后开始续柴火。那火不能太旺,水刚开始沸腾就要撤火。不然芦叶会变黄。滚水里出来的芦叶再用凉水激一下,激过了才有韧劲。
  这时候满屋香气蒸腾,青青的、涩涩的、暖暖的,小孩开始兴奋得像小狗,四处乱窜,坐不安穩。我奶奶把我们洗澡的大木盆拿出来。芦叶就整整齐齐码边上,中间放一竹筐白糯米,一碗赤豆,一碗红枣,一团白棉线,开始包粽子。三片叶子排成一行,手一弯,弯成漏斗,再放糯米、红枣赤豆,用大拇指压压紧,再插进一片芦叶盖住几个角,嘴里咬上棉线的一头,三缠两绕扎紧,就成了。手慢了不行,一慢就容易松。还得用劲,得有手劲,还得有牙劲。我奶奶包粽子又快又紧。包好的粽子像块四角尖尖的青石。
  我后来进城里上小学,在课文里学到吃粽子为纪念屈原。满心疑惑,我姑,还有我奶奶,她们采芦叶包粽子,从来没说过这是为纪念一个叫屈原的跟她们八杆子打不着、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男人。
  近日又有人翻出60年前的旧案,说这屈原是个弄臣,因被楚王所弃想不开才投河死的。微博上一时哗然。不过我就闹不清了,这有啥好围观的?压根不新鲜啊。在那时候,爱国不就是爱君吗?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尔等生是王的人,死是王的鬼。献文、献计、献才华、献智慧、献青春、献热血,叫你献就得献,献不着还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哭天抢地抹鼻子上吊投河以求能再献一回,这就是那种臣子对君王热烈的、忠贞不渝的乃至以死相报的爱……可是在民间,人们用另一套体系,小老百姓管他屈原是谁,老祖宗传下的规矩,芦叶青了就该包粽子,姑娘大了就该出嫁,出门干活,吃饭睡觉,寻常日子,长远而扎实。
  我惟一感叹的是,我奶奶老了,且不说包粽子,她现在连吃粽子都不知其味。于是我们只能吃超市的粽子,吃各类单位发的人情送的凭票提领的粽子。味同嚼蜡,聊胜于无。我奶奶就整天幽闭在城里的三楼上,有时糊涂,有时清醒。清醒时无语,糊涂时仍叫凤英去采芦叶。而那采芦叶的小河早浑浊不堪,那生柴火的灶台早已泯灭无痕……你叫我到哪儿去凭吊童年?
  (摘自《江南时报》)
其他文献
小时候,每当母亲将挂在阳台上的干粽叶摘下来,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会数着日子等母亲将这些粽叶包成香甜的粽子。  那是上一年吃粽子后留下的相对完好的粽叶,母亲细心地将它们洗净,扎好,沥干水分,再捆成一把把的晒在阳台上。第二年用的时候先要在木盆里泡,还要在开水里煮,使之恢复韧性。当然这些粽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包好的粽子除了自己吃,还有一部分要送给邻里品尝。当孩子们背上书包上学的时候,母亲通常会顺手塞上
期刊
又到一年端午时。端午节的话题虽已传承了千年,可每到此时,人们还是不由得谈论起来。看大师们笔下的端午,则更有一番别样的趣味。  端午节是美丽的,老舍的《赵子曰》中,对北京端午节的描绘令人难忘。“小妞儿们黑亮的发辫上戴着各色绸子作成的小老虎,笑窝一缩一鼓地吹着小苇笛儿。光着小白脚丫的小孩子,提着一小竹筐虎眼似的樱桃,娇嫩地吆喝着‘赛李子的樱桃!’铺户和人家的门上插上一束两束的香艾,横框上贴上黄纸的神符
期刊
新浪微博上有一条热帖,主题是“33岁,他们在干什么”:  “1986年,习近平33岁,宁德地委书记;1988年,李克强33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988年,汪洋33岁,铜陵市市长;1993年,周强33岁,司法部办公厅副主任、部长办公室主任。”  我对他们的33岁一点都不感兴趣。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跟帖故事。  在跟帖中,我的一些朋友回忆了他们的33岁:  封新城,从电台辞职,创办《新周刊》;  
期刊
宋庆龄无法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何如此“无情”,而且自己的母亲和大弟宋子文都反对这桩婚事,想到这里,她鼻子一酸,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这是宋庆龄记忆中的第一次哭泣。  作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7岁那年,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去中西女塾上学时不曾哭泣;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在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期间,叛军的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
期刊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文化的发展,什么是真正的文化?文化其实就在你们呼吸的空气里,在你们眼前的山、脚下的大地里,在你们自己的生活方式里。大家知道“文化”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呢?是出自于《周易》。《周易》的易傳上有一句话叫做:“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关乎天文,就是我们要观察四时的变化,这个季节为什么来新疆的人特别多昵?因为这里的秋色特别纯美。  所以文化这个词,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
期刊
她可能是中国最老的出诊大夫,97岁还坚持出诊。她不收红包,不开“大处方”。有人说她守旧、过气,有人说她身上有“医道”。  97岁的胡佩兰是新中国第一批上岗的医生,是新中国首批全国劳模之一。行医将近70年,她坚持每天8点半准时出现在医院。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病人在等她。  病人眼里的胡佩兰“医术好,看病仔细,而且从不乱开药”。找她看病的不少是一家几代人。或者同一个村子里的村民。胡佩兰总结自己信奉
期刊
有一条江,它没有黄河、长江五千年来哺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情怀。也没有金沙江的汹涌澎湃,雅鲁藏布江的雄浑跌宕,可它一流就流成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民族魂魄,流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激荡不已的情愫,对祖国的挚爱,对故土山河的那份拳拳的眷恋。这更是一条诗意纵横的江河,每一阵江风过后,江面上都会有那吟唱了几千年的楚歌在回响,千秋万世后,它会依然孤傲的荡漾着这亘古的诗风。这是一条独一无二的流淌着中华文化血脉的江河。
期刊
“老爸,不哭,小雨滴守着你”  连续几次化疗和放疗,肺纵膈上的肿块一再缩小,直至肿块完全消失,癌魔暂时遁逃了。我以胜利者的姿态出了院,虽然虚弱至极,我还是将扑上来迎接我的小雨滴,猛地举上了天空。  暖暖的日光下,我睡在阳台的躺椅上,小雨滴做完作业,就会像小鸟一样坐在我身边,还拿来一把小剪刀去除我双鬓初生的白发:“剪掉爸爸的白头发,就会给我找一个漂亮的妈妈回来。”妈妈?我一惊。小雨滴的妈妈早就再婚了
期刊
在打麦场边的厢房里,停着一盘石磨。磨上堆着玉米秸秆,未被秸秆遮盖住的盘上,有孩子们用废电池芯和粉笔刻画在上面的字迹,黑的,白的,有的是缠来绕去的线条,有的是歪歪扭扭的文字。斑驳得难以辨认。  石磨周围没有孩子们玩耍,可能是天冷了,风大。风吹的时候,麦场上秸秆沙沙作响,也吹得石磨上的玉米秸秆直哆嗦,风吹过磨盘的牙口,漏掉的风拍得石磨似乎在动弹。八九岁时,我整天坐在石磨上,写生字,背课文,玩游戏,吃饭
期刊
繁茂的枝叶在风中摇摆,仿佛这个夏天浓密的卷发。阳光穿过它们的间隙,零零碎碎地照射在地面,那些残缺的心形,再也无法复原。  我开始脱下长袖,像被剥去外壳的荔枝,露出柔软而白皙的果肉。时间让夏天的一切变得饱满,我发现自己胖了。在南方时,我偏瘦,母亲常为我做肉食,却也不见成效。而东北的黑土地的确能养人,在这里待上两年,身体就控制不住地膨胀起来,然而母亲却看不见我的变化。  其实,只身来到东北念书,有一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