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英雄”远兮?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haizi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青主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是根据苏轼原词创作的,我国第一首根据中国古诗词创作的音乐作品。本文运用了实例分析以及音乐形态学的研究方法,从音乐缘起、《大江东去》、英雄远兮入手,对作品《大江东去》中的“英雄主义”进行赏析。希望能对读者在欣赏、创作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时候,能比较全面地把握青主艺术歌曲的英雄情结。鼓励更多后世“英雄”创作出更具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完美对接的作品。
  【关键词】青主;《大江东去》;英雄情结
  前言
  最早的艺术歌曲于18、19世纪起源于欧洲,是诗歌与音乐完美的结合。而中国的艺术歌曲在19、20世纪开始萌芽,许多音乐工作者纷纷走向艺术歌曲创作道路。如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黄自《花非花》等,都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中的佳作。
  青主,作有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作品采用苏轼同名词作编曲,所表现的不仅是英雄的情结,更是吸收了德奥古典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巧妙结合了我国传统的音乐形式特点及我国惯用语言特色,完美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形成具有戏剧性和歌唱性的作品,绽放出无限音乐魅力。
  一、音乐缘起
  青主,1893 年出生在广州,自幼便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分。1912年入柏林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并获法学博士学位。他在留学期间,课余学习音乐(包括小提琴、长笛、钢琴和作曲)。在欧洲艺术的影响下,青主提出了自己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著有《乐话》和《音乐通论》。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上有《我住长江头》和《大江东去》等。
  《大江东去》是青主在留学期间创作的,作品采用苏轼同名词作编曲,所表现的不仅是英雄的情结,更是吸收了德奥古典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与风格特征,巧妙结合了我国传统的音乐形式特点及我国惯用语言特色,完美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形成了具有戏剧性和歌唱性的作品,绽放出无限的音乐魅力。
  二、英雄主义
  斗争动机、英雄动机,在中西方音乐史上有很多作品种有体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有固定的叫法—命运动机。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中“斗争动机(笔者为区分贝多芬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主题动机而写)”的体现,如小军鼓的沙沙作响、纳粹军队行进时的节奏等。他们的作品,因有一个动机的演变,延续发展为一部部恢弘的作品。在笔者看来,青主作品《大江东去》中的英雄动机(主义),渗透在全曲歌词、旋律、内涵里。首句一个上行大跳,配合“大江东去”如此豪迈的歌词,不正是塑造了一个凭栏远眺的英雄吗?青主巧妙的使用歌词、旋律、伴奏的完美结合,用风流人物、羽扇纶巾、挥斥方遒,渲染出英雄人物的豪情。
  三、《大江东去》
  乐曲《大江东去》使用单二部曲式。第一部分旋律豪迈奔放,长江气势磅礴和岁月动荡。第二部分采用典雅浪漫的曲调,优美抒情的旋律,体现作者对人生的感叹和豪迈之志,展示了周瑜的风流倜傥和挥斥方遒描述。
  全曲调式e小调——g小调——e小调——E大调——e小调。作品共四次转调,都根据人物的色彩基调变化。在创作上青主着重于渲染词境,使优美的中段曲调和前后两段形成鲜明对比,衬托浪漫悠长、起伏跌宕的意境。
  《大江东去》的钢琴伴奏精湛。上阕以饱满的和弦与吟诵的旋律同步进行,刻画历史英雄的豪迈。间奏使用厚重的十六分音符和弦为“赤壁之战”的激烈战场进行铺垫,刻画英雄人物的万丈豪情。下阕是歌曲的抒情部分,伴奏采用技巧性的分解和弦,左手琶音,表现梦幻场景。右手抒情旋律,配合歌声。左右手的起伏摇曳,表现英雄在现实中的怅惘。
  四、英雄远兮
  在旋律方面,《大江东去》上阕使用类似念白和宣叙调形式体现英雄内心的情感。苍茫奔放的旋律偶尔出现配合伴奏的起伏跌宕,重现原词中的激昂情绪。下阕采用“行板”,用E大调,为表达英雄的内心柔情,采用了类似咏叹调的旋律。在结束部分,情绪突然转折,渐行渐止、断断续续,突出“英雄”的怅惘与伤怀。
  在詞曲方面,“大江东去”具有英雄般的刚强顿挫之感,使用e小调,深刻描画了词人心中的豪情万丈。青主将旋律与和声完美杂糅,表达对千古英雄人物的缅怀。“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引出英雄人物的豪迈。而“人生如梦”的感叹则更趋向静谧。最后,e小调的主音大跳八度上主音,涌出英雄“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情万丈。
  青主淋漓尽致的使用英雄人物,羽扇纶巾、挥斥方遒、还看今朝,渲染出一幅幅雄浑的历史画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青主的英雄情结不只是在缅怀风流英雄人物。笔者看来,“遥想”也可为“期望”,是期许后世“英才”,鼓励更多创作人才创作出更具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完美对接的作品。
  五、结语
  通过笔者的本次分析,青主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中:全曲的“英雄”情结、英雄主义,使用了一系列作曲技法来烘托。在旋律创作上,曲调婉转抒情、流畅优美;歌词与曲调、声乐与伴奏方面的创作构思细巧、详尽真实,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在曲式结构的使用上,青主根据诗词内涵采用西洋传统的和声技法和恰当的曲式结构,准确深刻地表达出中国古诗词艺术内涵、英雄的独特魅力;在钢琴伴奏方面,依照曲式的结构、旋律的风格以及歌词的意境的深刻剖析,对钢琴伴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处理,形成比较具有戏剧性和歌唱性的作品,与全曲英雄主题完美呼应。青主通过这些巧妙的设计,完美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绽放出无限的音乐魅力。在笔者看来,青主“千古风流人物”,不仅是对英雄人物的缅怀,更是对未来音乐艺术上的“英才”的无限期待,“大江东去、英雄远兮”?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0).
  [2]于宪淼.浅析青主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歌词特色[M].大舞台(双月号),2008,(4).
  [3]常青.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释义与演绎》[M].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黄钗(1993—),女,汉,山东枣庄人,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2015级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其他文献
【摘要】国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展示着一个国家的民族力量。 唱《国歌》,人们在歌声中表达中华民族的博爱初心。唱《国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歌唱《国歌》,歌声中汇聚着强大的中国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前进。  【关键词】国歌;回归初心;民族精神;力量;前进  2016年10月21日上午十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与会代表们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期刊
【摘要】祁太秧歌是产生于我省祁县、太谷的优秀地方小戏,在面对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冲击下,传承发展陷入困境。本文以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为例,介绍出学校秉承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的办学理念,实施课程建设与传承并举,传承与艺术实践并举的探索实践,并指出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祁太秧歌;地方高校;传承  祁太秧歌曲调亲和委婉,内容贴近民众,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是我省为数不多的被列入“国家级非
期刊
【摘要】艺术是人类宝贵的财富,高校开设的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品格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基于“慕课”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艺术类公选课的教学,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事业,更可以让不同艺术水平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期刊
(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民间老师们在几年了的无私奉献中,张掖小曲子的记录工作以及民间传播工作一直在持续和进步,为进一步的深加工和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小曲子在當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继续跟进创作和改编工作,适应人们的艺术需求,所谓故乡情更浓,乡音最动人,用本土音乐做好本土的精神文明建设。  【关键词】民间音乐老师;张掖小曲子;深加工  近年来河西
期刊
【摘要】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启明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艺术美育功能的现实意义远超其“远学西欧,近效日本”在形式上的新颖性。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先生为通州师范学校(全国第一所师范学校,今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作的校歌《民智兮国牢》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开拓性的代表作品之一。本文将从音乐学分析的高度,对该校歌音乐本体的艺术风格语言及作品社会历史内涵的审美特征作出评价与判
期刊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3)  【摘要】《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是一部用民族音乐学的视野去关注传统音乐的文集,主要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方法去指导现实的音乐调查实践活动。该文主要从理论方法、学科渗透、研究方法实践、田野实践、论文写作实践五个方面去分析作者写作本书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理论;方法;实践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是一部用民族音乐学的视野去关注传统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31·NO.3从音乐结构,创作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音乐特点,以便对该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曲式结构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欧洲音乐史上划时代的伟人。“集中了古典主义音乐精华,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道路。”被尊称为乐圣。他一生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
期刊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摘要】在当下,学习者无论是学习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会或多或少地参照经典范本,以求更好、更快地学习作品。但参考经典范本对学习者来说,并不是完全有利的。经典范本对学习者有哪些不利因素呢?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更好的利用经典范本呢?本文就以宋祖英版的《小背篓》为经典范本加以分析此问题。  【关键词】经典范本;音乐表演学习;《小背篓》;利与弊  经典范本是指具有典
期刊
(江苏省徐州市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徐州 221114)  【摘要】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美声唱法的出现推动了我国声乐的发展。在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也越来越看重。在艺术多样化的时代里,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已然成为必然,美声唱法与我国民族音乐的融合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民族区域特生的音乐作品,使得我国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地传播。本文就声乐教学中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期刊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作曲家把口头传唱、结构单一、内容简明朴素的民歌,配以钢琴伴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改编艺术歌曲。在这类的艺术歌曲中,作曲家想通过歌声与钢琴刻画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于伴奏的分析则需要深入的研究。所以,本人尝试对钢琴伴奏部分和歌词内涵进行结合,着眼于从故事化的梳理形式方面进行伴奏的研究,希望使钢琴伴奏能更准确的制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