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指南》精神,探索小班数学认识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识到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实际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活动。数学认知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呈现一些能够积极引发幼儿兴趣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来构建对知识的认知。重视生活中数学认知能力的培养,让幼儿感知数学是有用有趣的。利用区角的操作材料丰富对知识的建构与认知。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小班;数学认知;操作;感性体验
  在教育领域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一个思考和建构的过程,进而数学教育应该更加重视幼儿的创造性数学活动,重视促进幼儿数学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与数学认知两个方面。数学认知方面目标如下: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每条目标中,针对小班的发展指标共有8条,这是要通过一学年的数学教育实践活动来实现这8条发展指标,实际上就是对《指南》精神的落实与研究。接下来,我来谈谈本学年我在小班数学认知领域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正确把握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
  只有清楚认识到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实际水平的培养策略与活动。幼儿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是:
  1.幼儿的数学认知是从动作开始的;
  2.幼儿的数学认知最初要建立在具体实物的基础上;
  3.幼儿学习概念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4.幼儿数概念学习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5.幼儿数学认知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丰富幼儿的感性体验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幼儿的智力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要表现在幼儿对客观材料的动手操作上,这是他们思维运算结构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认知活动中要尽可能的呈现一些能够引发幼儿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来构建对知识的认知。
  重视生活中进行数学认知的培养
  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关键,所以最重要的是让幼儿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时刻注意这些生活中数学知识的渗透与建构。例如:早上点名字是我总是从左向右逐一摸着孩子的头来点名,最后再说出幼儿的总数,帮助幼儿建立从左向右点数的意识,知道最后点名的数字就是幼儿的总数;户外活动中让幼儿比较一排小树的粗细、高矮;认识户外玩具的颜色、形状;观察地砖颜色的排列规律;带幼儿认识班级名字的排列顺序;吃小蕃茄时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再数一数一共拿了几了?吃了×个后还剩下几个?进餐时请幼儿根据小椅子数量一一对应的发勺子等等。同时有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及时提醒家长,在家生活中配合渗透的一些数学知识,如: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几层,门牌号码是多少?从哪里可以看出超市物品的价格?散装的物品要称重,购物小票上写的都有些什么内容?观察红绿灯上的数字变化;公交车上有数字;钟表上的数字排列有规律等等。通过这些家园合作的数学认知能力渗透,不仅让家长有效的了解到幼儿各阶段的学习内容,也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真切的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感性认识。
  利用区角发展幼儿的数学认识能力
  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与掌握,主要依靠幼儿自身的建构,是幼儿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所建构起来的。区角活动,正是充分满足幼儿这一需要的场所。所以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与数学学习心理特点,我们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随意、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操作内容、操作方式和伙伴。例如我们提供的各种各样的瓶盖,分阶段分层次投放,并适时提高难度,如下图表:
  类似于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投放的玩具材料还有:穿衣服(比较大小、高矮、胖瘦)、小刺猬背果果(按数取物)、坐电梯(认识序数、方位从下到上)、拧螺丝(配对、认识形状、颜色)、宝宝吃饼干(认识形状、大小)等。这些成品、半成品和废旧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与创新的,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更有效丰富了其感性经验,也为课堂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进一步的操作与探索空间。
  小班是幼儿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最初培养阶段,我想我们要给予幼儿的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对数学认知的兴趣,知道这些数字、形状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也很有趣,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动作操作中感受到快乐,并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认识。我想这就为中班的数学认知学习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
期刊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同学围着高考这根魔棒团团转,“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是老师的命根”,过分的追求高分以适应高考的节奏,单纯的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划分优等生和差等生,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在上行下效的走着这一看似合理的路径。实质上,这第一导致高分低能,第二导致道德水准下降,第三导致身体素质降低……  新的教学改革的实施,把提高学生素质提到第一位,作为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迫在眉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探索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政策,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让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在蕴含思考、融合深度的同时尽可能地生动起来、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引言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绝不可能是封闭的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是困扰很多教师的一个问题,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一个初
期刊
当下作文教学面对应试搏杀中“每分必争”的残酷现实,师生们无奈的被逼上“多、快、好、省”地争夺得分的“梦幻制高点”。那里高处不胜寒,且不说高分难得,即使受到一些阅卷老师青睐的高分作文,也未必被大家认同是“高文”。语文老师不禁感慨“好作文都到哪里去了”?问学生,学生也感觉很委曲:我们明明在很努力地写作,为什么始终没有高分呢?  我们学校就作文教学做了一个调查,调查涉及三个年级的六个班,共计330名学生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承担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简单的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对同行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过时的话题,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
期刊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注重对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核已成为中考的一大趋势。因此,要很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策略和方法;增强语言基本功,扩大阅读训练,拓宽对句子和篇章的理解,才能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口语表达、书面表达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
期刊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目标。本文从信息素养概念出发,简述了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
期刊
摘要:现今,高效课堂的建构多以学案导学为基础,在洛阳市外语实验高中“外高课堂”的构建实践中,作者以其亲身经历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要想课堂精彩,需在课外努力:利用课外时间充分准备、联系生活;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培养小组默契等。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案式教学;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
期刊
相同的知识点在不同的化学教材中有不同的叙述。如:氧化—还原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先是以得失氧为标准来定义的,接着,以化合价变化为依据来定义;在高中教材中,以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为标准来定义的;大学教材又以氧化数的变化为依据来定义的。  又如物质结构理论,初中教材仅介绍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初步知识;高中教材分别接受了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