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b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布置作文,学生就叫苦连天,似乎写作文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他们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写不出新意,得不到高分,得不到老师的欣赏与表扬,久而久之,写作文成了一道最怕完不成的作业,但又不得不完成,怎么办?于是就胡编乱造,乱写一气,作文中充满了假话、大话、套话、空话,如此作文,其质量可想而知。究其根源,实际上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有问题,作为人文性极强的学科,我们的作文应当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应引导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作文训练僵化死板,按照单元训练要求,一板一眼,题目永远是那些题目,内容永远是那些内容,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样的作文训练根本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教材为本,方向搞错了,作文教学又怎么不引起学生的厌烦?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作文缺乏兴趣。但是,兴趣并非先天所属,它可以引导、培养与激发。因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在于引导、培养、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这方面我做了一些尝试,现不避丑拙,勉强见诸于文字。
  
  一、培养情感,激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学习大多凭兴趣,感兴趣的课会自觉用功。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多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轶事在课堂教学中能信手拈来,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而不要一上课就照本宣科,作冗长的课文分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论》中强调:“要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让孩子们用童贞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尽可以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好奇与向往,并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作文的语言训练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
  
  二、培养观察想象力,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练就一双敏锐观察景物、能发现生活中美的眼睛。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不仅是学生解读课文的黏合剂,而且是学生作文的推动剂。生活是创造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从初一时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书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感情”,宗璞看到盛开的紫藤萝花动情地说道:“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范围。
  同时还要注意在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亲身加以体验,即陶冶、净化,融进自己的深切感受。有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感动自己还能感动别人的文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想象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都会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表象的运动,从而产生想象和联想。如郭沫若在日本创作《地球,我的母亲》之时,处于极度的热烈、亢奋的情绪中,以致于从图书馆出来,赤着脚在石子路上踱来踱去,甚至索性在路上睡下,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接受她的拥抱。这样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才能创作出新颖、奇特、传之千古的文章。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强的好奇心,适时加以指导,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尽情驰骋,想象出更丰富的内容,写出更感人的文章。
  
  三、重视课外阅读,激发兴趣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在《论求知》中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陶冶学生情操的精神食粮。我十分重视向学生推荐好文章。要求同学们将语文课本作为范文读本,辅之以优秀的作文选和报刊时文并结合语文中单元训练题目。读与写相结合,把写作知识与写作技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东西多了,视野随之开阔,动起笔来即可厚积薄发文思奔涌。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阅读兴趣小组,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刊物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四、模仿名家布局谋篇,激发兴趣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模仿名家布局谋篇及遣词造句。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正如画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搞艺术离不开一个借鉴模仿的过程,但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作文也是如此。
  
  五、成功激励,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白费力气的无结果劳动也变成令人厌恶的,使人糊涂,没有意义的事情。更何况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儿童。假如孩子们看不见自己的劳动成绩,渴求知识的火花就会熄灭,他们的心上就会结冰。”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不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初中学生多数喜欢教师评析自己的作文。所以应竭力找其闪光点,使用准确鲜明的词语、生动形象的句子、精彩深刻的段落,给予鼓励性评价。好的在班上朗读,用方格纸誊清贴上学习园地。或送校广播站,编入校刊,直至送市报发表。作文评讲也要多样化。不是就文评文,而是从提高到写作知识的高度来讲评,结合分析学生习作,让学生自己谈习作体会,避免唱“独脚戏”。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的做法,不仅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做人品味,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真正做到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倘若学生把作文作为自己的乐事,成为自己需要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将是无比灿烂的景象。
  
  庞义鑫,教师,现居山东淄博。
其他文献
此次赴京参会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路上好八连”指导员闫永祥忙着与上海大学一同探索军地共建共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会上,他提交了一份相关建议,受到与会代表好评
大地与蓝天有多远的距离,我不能用尺子去测量。只是每当躺在地上看蓝天的时候感觉蓝天离我很遥远。——题记一印度诗人泰戈尔诗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
邀请苏菲到家里作客,这个想法最早萌生于八年前的利物浦。在当初的计划里,应该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苏菲的父亲斯蒂芬。然而,这个计划现在已经无法完整实现了……  见面  再次见到苏菲是几天前的一个傍晚。当她精心打扮过后走出电梯,我们彼此一眼认出。酒店大堂里大家相互介绍了随行,有她的地理老师,我的妻子和女儿,还有梅女士。在此之前,陪同我们等候的导游梅女士告诉我,苏菲说她要精心打扮一番,这次见面对她很重要。对
河本大作1883年1月24日生于日本兵库县的三日月。他先后毕业于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后,河本随所在部队第四师团开往我国东北,在辽东半岛的北端清水河
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老师从主体转为主导,教师的课堂角色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下面,我就数列的教学思路个案来体现
中国预警机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部署下,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国防科技工程。其直接成果,是中国预警机装备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和中国国防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妄图灭亡全中国的开端。国民党决策人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撤退,致使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占领丁东北
“南充市校风示范学校”、“南充市示范学校”,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先进集体”、“安全工作先进
抗战爆发前后,国共双方在谈判合作抗日的过程中,曾就陕甘宁中央红军和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的军需补给问题进行了反复谈判。最终国民党方面基本同意了共产党方
你被欲望牵着走,或被压力追着跑,却忽略了生活中真切存在的幸福与美好。其实,幸福不是你拥有了什么,而是如何看待已经拥有的。——(加)尼尔·帕斯理查读尼尔·帕斯理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