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产城融合本质上是城市人口、工业生产功能区、服务功能区之间的融合,基于这种理解形成综述的分析框架,通过产城融合的提出、界定、评价、实现历程、内容、障碍、问题根源和实现路径等方面的文献梳理,呈现了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并发现产城融合的界定等基本问题有待厘清,其历史经验、计量分析、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服务功能,工业污染,实现路径,述评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4-0062-70 收稿日期:2016-03-26
1 引言
产城融合是针对“孤岛”和“空城”提出的,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十八大报告语)的重要实现路径,近年对其研究较多。
二三产业、人口、载体(土地和设施)是城市的三个要素,产业本身是城市的构成要素之一。鉴于这个逻辑和产城融合提出的背景,可以将产城融合界定为:产业和城市其他要素——人口和载体的融合。即:人口(含就业人口及其眷属)、生产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相互之间,以及生产功能区内部的工业和载体(工业用地和设施)之间、服务功能区内部的服务业和载体(服务业用地和设施)之间,比例均衡,布局合理,相互支撑(见图1)。
本综述将分类梳理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在产城融合的内容方面,以笔者对产城融合上述界定为分析框架展开。文章最后指出需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2 产城融合研究现状
对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从它的提出、界定、评价、实现历程、内容、问题根源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分类介绍。
2.1 产城融合的提出、界定及评价体系
2.1.1 产城融合命题的提出
概括而言,学者们认为产城融合是近几年针对我国工业园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出现的“空城”“睡城”“半城镇化”等问题而提出的,不过各有侧重。比如,刘畅和李新阳(2012)、孔翔和杨帆(2013)认为其提出背景主要是开发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罗守贵(2014)认为主要针对没有产业支撑的座座新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则补充了“半城镇化”这个背景。
产城融合概念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采用了“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提法,在《国家新城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则正式使用了“产城融合”的提法。
2.1.2 产城融合的含义
刘畅、李新阳(2012)针对城市新区定义产城融合,认为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三个方面。功能指产业、居住、商业、商务、 娱乐、游憩等功能,配套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空间融合指发展综合功能区。李文彬、陈浩(2012)针对产业园区定义产城融合,认为产城融合的发展就是将产业园区和城镇社区融为一体,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卢为民(2013)从工业区与城镇的内外关系定义产城融合:一是“外部融合”,即工业区与新城、新市镇等实现联动发展;二是“内部融合”,即实现工业区内部“居住、工作、生活”等功能的融合。
除了微观视角,罗守贵(2014)考虑了产城融合的宏观尺度和中观尺度,并认为“产”包括二三产业。主张从三个层面观察产城融合:第一层次是全国尺度的产城融合,统一考虑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第二层次是都市圈或者城市体系尺度的产城融合,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之间匹配良好的区域性产业体系;第三层次是单体城市尺度的产城融合。
谢呈阳、胡汉辉等从内在机理角度界定了产城融合,认为他们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并以人为联接点。
2.1.3 关于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
唐晓宏(2014)从产业发展、人口融合、空间融合和城市功能四个维度构建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灰度关联分析方法对上海五个代表性开发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王霞、王岩红等(2014)用高新区工业化发展指标、城镇化发展指标和产城融合分离系数指标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构造了高新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的框架体系。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试行版)提出了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
一些学者构建了工业园的评价指标体系,产城融合指标是其重要部分。陈家祥(2006)认为我国国家高新区的现实功能与预设功能存在较大的异化偏离,并从研发投入强度、孵化能力、创新效率等视角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黄鲁成、张淑谦等(2007)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高新区的健康评价新概念。李海龙、于立(2011)构建了一个生态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维度较为全面,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创新等,体现了城市中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解佳龙、胡树华等(2013)建立了以载体支撑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为维度的“四力”评价模型。
2.2 从产城分隔到产城融合的实现过程和规律
顾朝林、柴彦威等(1999)在研究开发区空间规律过程中揭示了城市边缘土地利用性质变化过程的规律:近郊农业用地-菜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充填-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配套,这个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城融合的演变。
王志美、李京文(2007)着重分析了技术革命对工业区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空间关系的演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工业区与居住区相分离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城市功能由分区转变为综合;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促进了土地功能的兼容与城市功能的空间整合。
陈鸿、刘辉等(2014)依据产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居住用地与工业及服务业用地的混合程度,将园城关系划分为3个阶段:产业和城市关系松散阶段;产业支撑城镇发展阶段;城镇为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区、生活区、生产生活服务区空间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融合的“产-城”一体化发展阶段。 王慧(2003)将开发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成熟期。随着阶段推进,其功能和区城关系也逐步演化:“空投式”发展和“孤岛”状态→城市功能辐射周边;追求工业增长→多元增长;依赖外部要素→创新增强与内生增长。
王霞、王岩红等(2014)将高新区与新城空间演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独立工业园区阶段——开发区+卧城阶段——产业住区+半独立卫星城阶段——生态高新区兼城市副中心阶段。
2.3 产城融合的内容
2.3.1 工业发展对城市载体的支撑
城市载体(设施和土地)缺乏工业支撑,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批评。习近平(2013)指出,有的工业园区占了很大的地盘,产出却很低。我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中,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有五千平方公里,并强调需要警惕“鬼城”“空城”的出现,防止产业空心化,还指出“精明增长”理念值得研究借鉴。李克强(2013)也指出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园区占地过大等问题。魏后凯(2014)提到有的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超过了10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王小文(2014)也揭示了这个问题。国土资源部(2012)指出我国341个国家级和1200多个省级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平均产出强度为12984.94万元/公顷,约为20亿美元/平方公里,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左右。孔翔、杨帆(2013)认为需要警惕东部开发区产业向外转移而形成的“空城”。针对产业空心化及相应的土地低效利用问题,习近平(2013)认为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2.3.2 城市生产服务功能对工业企业的支撑
有学者指出产业园物流、市场及信息、研发、检测平台等生产性服务功能不足,比如柴彦威、曲华林等(2008)认为开发区面临产业结构不完善、设施配套跟不上、功能严重欠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投资环境的建设,影响了对母城区经济的带动和优化功能。
学者们提出需要加强开发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罗德瑰-剖斯和哈迪(A.Rodríguez-Pose,D.Hardy,2014)考察了东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工业园,认为成功的案例都离不开大学知识、人力资源培训、商业、金融和网络等因素的支持。郭克莎、周叔莲等(2002),于涛方、顾朝林等(2006)认为应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结构升级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厉无畏、王振(2004)提到,没有商贸、金融、文化事业的相应发展,工业园的经济很难繁荣,并将制约第二产业的更大发展。林汉川(1995)、陈粟(2006)强调培育孵化器和高新区的生活、商业、商务服务功能。
黄杉、张越、华晨等(2012)提出了工业园分阶段发展服务功能的观点。认为工业园前期要重视对蓝领工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增添职业中介、法律保障等软性公共服务;中期以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多样化为目标;远期以构建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转向满足高端生活和生产性服务业。
有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功能对工业园的重要性。B.T.阿什海姆(2003)、张召堂(2003)认为文化建设对产业区是重要的。刘易斯和莫兰(Lewis N,Moran W,2002)等认为本地化的网络与社会关系是本区域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杰克波斯(Jacobs J,1961)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邻里关系网络”,普特南(Putnam R,2000)、波特(Porters,1995)都从不同角度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社会组织的网络、规范和信任等方面特征,它可促进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
2.3.3 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对工业人口的生活支撑
学界和政界揭示了城市功能对工业园人口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支持不足的问题。刘畅、李新阳(2012)认为工业新区存在职住不平衡、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由此产生“空城”与“睡城”以及城市交通拥挤、潮汐式交通等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到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郑秉文(2011)、吴志华(2012)发现由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面临严峻的问题。
众多学者主张按照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在工业园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曾振、周剑峰等(2013)认为需要在传统工业园中植入城市居住、服务功能。沙拉科杰-思玛柯尔(Sarah Kogel-Smucker,2008)认为企业区若选址在城市中心之外,可能导致城市蔓延,主张政府的企业区计划按照“精明增长”原则实施,形成综合性城市功能区。
2.4 产城融合的一个障碍:工业污染
戴维·兰迪斯(1965)分析了19世纪欧洲工业区对城市的污染,发现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工业生产出现空间集中的区域化趋势,造就了一批肮脏而繁荣的城市。马丁兹、拉马斯和德米瑰尔(J.Martínez, J.F.Llamas,E.de Miguel,2008)分析了当代工业区对西班牙城市的污染,他们采取了669个土壤样本,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西班牙南部里奈尔(Linares)地区城市工业和采掘工业对土壤的污染情况,发现城市工业对土壤产生的铅、砷、铜、锌、钡污染是显著的。
孔翔、杨帆(2013)注意到环境污染对工业园实现产城融合的障碍,认为难以就近布局住宅和高端生活服务设施,限制了其城市功能的提升。林峰(2014)也提到工业园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工业与城市分离、环境污染等问题。卢为民(2013)考察了台湾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发现其间存在因为噪音、煤烟等因素使得工厂与居住分离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认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要符合绿色、低碳的要求,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生活环境为代价。 杨朝飞(2014)发现当代中国的工业污染仍然居高不下。近十多年来,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依然很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不断上升。工业粉尘排放量虽持续下降,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329044.3万吨,是2003年的3.2倍。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幅上涨,2012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到3465.2万吨,是2003年的3倍。
2.5 产城分隔的根源与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2.5.1 关于产城分隔的根源
胡滨、邱建等(2013)指出产城分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理念落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职能过度分离,居住-服务-就业功能剥离。魏后凯(2014)认为其根源在于政绩冲动、规划软约束和规划界的利益驱动,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大力扩张工业园和城市,规划的软约束和规划界的利益驱动则助长了这种扩张冲动。还有一些学者指出政府职能缺位是园区人口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支持不足的重要原因。
2.5.2 关于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在总体原则上,习近平(2013)指出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务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在工作方向上,曹和平(2014)认为要优化产业园的交通布局,在具有城市基本生产功能和交易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交通营造商贸、人文、居住的气息,落实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功能。刘荣增、王淑华(2013)提出了城市新区产业高级化战略、社会服务强化策略以及新区有机成长的路径。
在城市规划上,胡滨、邱建等(2013)提出产城一体单元规划法,产城一体单元是实现城市产城一体发展的基本空间引导单元。贺传皎、王旭等(2012)认为规划思路与方法应向城市为产业投放核心要素、产业带动城市转型的模式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唐永伟、陈怀录等(2015)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下的规划应对策略。查理·齐米德(Charles W.Schmidt,2004)提到了贯彻先进规划理念的困难,认为关于精明增长与控制城市增长边界的主张将受到先期实施的区划条例的限制。
在土地利用上,张艳(2008)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早期开发建成的制造业产业用地,将有可能按规划或自发地向占地小、功能强、产出高的第三产业用地或居住用地转变。不少原先位于开发区边缘区域的地块在数年之内就随着开发区用地区划的调整而迅即转变为开发区核心区位的地块,要加强土地置换的调控,避免无序开发。左学金(2014)认为要从土地管理、土地制度方面做更大的、更实质性的改革,产城融合才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3 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尽管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研究时期较长,其中不乏关于产城融合的内容,但把产城融合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展开研究是近几年的事,研究比较薄弱,尚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3.1 全面准确地界定产城融合
目前在产城融合的适用对象、对“产”和“城”的理解等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有的学者完全从语言逻辑角度理解产城融合,忽视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有必要深化对产城融合这个概念的认识。
3.2 产城融合发展历史和经验的研究
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发展的基石,目前对中外产城融合发展史的研究尚不充分,且以描述性发展史居多,分析性发展史较少。
3.3 完善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在全面准确理解产城融合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支撑、体系完备、方法优化等方面完善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3.4 研究在工业污染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城融合
有的学者从注重功能分区的极端走向了功能混合的极端,主张在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内规划大片居住区和商业区。但鉴于人口众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等因素,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并不能完全排除存在一定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片面强调功能混合可能重犯“千层糕”式布局的历史错误;有的学者认为产城融合仅仅适用于无污染或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单元;有的学者提到了污染对产城融合的妨碍,但尚未提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3.5 产城融合的计量经济研究
目前以定性分析为主,理论假说颇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搜集样本数据,以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论发现和发展,实现科学的政策评价和预测,实现对产城融合发展实践的正确指导。
3.6 工业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
建设城市服务功能区与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比如,国土部规定工业园中生活办公用地不得超过7%。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有的学者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尚未提出科学可行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刘畅 李新阳等.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城市规划学刊.2012.7
2.孔翔 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经济问题探索.2013.5
3.罗守贵.中国产城融合的现实背景与问题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5.李文彬 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学刊.2012.7
6.卢为民.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7.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财经研究.2016.1 8.唐晓宏.基于灰色关联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关联度评价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4.6
9.王霞 王岩红等.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7
10.陈家祥.中国国家高新区功能偏离与回归分析.城市规划.2006.6
11.黄鲁成 张淑谦 王吉武.管理新视角:高新区健康评价研究的生态学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
12.李海龙 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7
13.解佳龙 胡树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科学学研究.2013.9
14.顾朝林 柴彦威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
15.王志美 李京文.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城市问题.2007.6
16.陈鸿 刘辉.开发区产业集聚及产-城融合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1
17.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及空间效应.城市规划.2003.3
18.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9.李克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进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0.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1.王小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22.柴彦威 曲华林 马玫.开发区产业与空间及管理转型.科学出版社.2008
23.Andrés Rodríguez-Pose,Daniel Hardy.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arks in Emerging Countries:Panacea or Pipedream?[M].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Press.2014
24.郭克莎 周叔莲.“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课题组.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5.于涛方 顾朝林 吴涨.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6.5
26.厉无畏 王振.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7.林汉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5.4
28.黄杉 张越等.开发区公共服务供需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12.2
29.B.T.阿什海姆.产业区:马歇尔等人的贡献//G.L.克拉克 M.P.费尔德曼 M.S.格特勒.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 王缉慈 李小建 杜德斌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
30.张召堂.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1.Lewis N,Moran W,Perrier-Cornet P,and Barker J.Territoriality,Enterprise and Reglementation in Industry Governanc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4
32.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New York:Vintage.1961
33.Putman R.Bowling 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Simon Schuster.2000
34.Porters A.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Ressell Sage Foundation.1995
35.郑秉文.拉丁美洲城市化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36.吴志华.拉美城市化发展教训值得关注.人民日报.2012.8.23
37.曾振 周剑峰 肖时禹.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规划师.2013.12
38.Sarah Kogel-Smucker.Zoning Out:State Enterprise Zones'Impacton Sprawl,Job Creation,and Environment.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2008.35(1)
39.戴维·兰迪斯.1750-1914年间西欧的技术变迁与工业发展//H.J.哈巴库克 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王春法 张伟 赵海波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0.J.Martínez,J.F.Llamas,E.de Miguel,等.Soil Contamination from Urban and Industrial Activity:Example of the Mining District of Linares(southern Spain).Environmental Geology.2008.54(4)
41.林峰.市场化下的新型城镇化商机及发展架构//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42.卢为民.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4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44.杨朝飞.防治工业污染是城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5.胡滨 邱建 曾九利 汪小琦.产城一体单元规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例.城市规划.2013.8
46.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7.曹和平.产业园区模式可成为城镇化路径//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48.刘荣增 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城市问题.2013.6
49.贺传皎 王旭 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城市规划学刊.2012.5
50.唐永伟 陈怀录等.“产城融合”理念下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工业园规划模式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5.7
51.Charles W.Schmidt.Sprawl:The New Manifest Destiny?.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04.112(11)
52.左学金.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产城融合:问题与未来政策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作者简介:
许明强,成都大学旅游和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城市经济。
魏伟,成都师范学院经济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产城融合关键因素和影响机制研究”(15YJA79007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中外工业园经验数据的产城融合实现机制实证研究”(2015M572487);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产城空间融合研究”(JBK150917)。
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服务功能,工业污染,实现路径,述评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6)04-0062-70 收稿日期:2016-03-26
1 引言
产城融合是针对“孤岛”和“空城”提出的,它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十八大报告语)的重要实现路径,近年对其研究较多。
二三产业、人口、载体(土地和设施)是城市的三个要素,产业本身是城市的构成要素之一。鉴于这个逻辑和产城融合提出的背景,可以将产城融合界定为:产业和城市其他要素——人口和载体的融合。即:人口(含就业人口及其眷属)、生产功能区、服务功能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相互之间,以及生产功能区内部的工业和载体(工业用地和设施)之间、服务功能区内部的服务业和载体(服务业用地和设施)之间,比例均衡,布局合理,相互支撑(见图1)。
本综述将分类梳理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在产城融合的内容方面,以笔者对产城融合上述界定为分析框架展开。文章最后指出需进一步加强的研究方向。
2 产城融合研究现状
对产城融合的研究成果,从它的提出、界定、评价、实现历程、内容、问题根源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分类介绍。
2.1 产城融合的提出、界定及评价体系
2.1.1 产城融合命题的提出
概括而言,学者们认为产城融合是近几年针对我国工业园和城市新区建设中出现的“空城”“睡城”“半城镇化”等问题而提出的,不过各有侧重。比如,刘畅和李新阳(2012)、孔翔和杨帆(2013)认为其提出背景主要是开发区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罗守贵(2014)认为主要针对没有产业支撑的座座新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则补充了“半城镇化”这个背景。
产城融合概念得到了中央的肯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采用了“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提法,在《国家新城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则正式使用了“产城融合”的提法。
2.1.2 产城融合的含义
刘畅、李新阳(2012)针对城市新区定义产城融合,认为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三个方面。功能指产业、居住、商业、商务、 娱乐、游憩等功能,配套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空间融合指发展综合功能区。李文彬、陈浩(2012)针对产业园区定义产城融合,认为产城融合的发展就是将产业园区和城镇社区融为一体,推动经济发展主体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城市活力。卢为民(2013)从工业区与城镇的内外关系定义产城融合:一是“外部融合”,即工业区与新城、新市镇等实现联动发展;二是“内部融合”,即实现工业区内部“居住、工作、生活”等功能的融合。
除了微观视角,罗守贵(2014)考虑了产城融合的宏观尺度和中观尺度,并认为“产”包括二三产业。主张从三个层面观察产城融合:第一层次是全国尺度的产城融合,统一考虑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第二层次是都市圈或者城市体系尺度的产城融合,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之间匹配良好的区域性产业体系;第三层次是单体城市尺度的产城融合。
谢呈阳、胡汉辉等从内在机理角度界定了产城融合,认为他们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并以人为联接点。
2.1.3 关于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
唐晓宏(2014)从产业发展、人口融合、空间融合和城市功能四个维度构建了开发区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灰度关联分析方法对上海五个代表性开发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王霞、王岩红等(2014)用高新区工业化发展指标、城镇化发展指标和产城融合分离系数指标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构造了高新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的框架体系。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试行版)提出了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
一些学者构建了工业园的评价指标体系,产城融合指标是其重要部分。陈家祥(2006)认为我国国家高新区的现实功能与预设功能存在较大的异化偏离,并从研发投入强度、孵化能力、创新效率等视角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黄鲁成、张淑谦等(2007)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高新区的健康评价新概念。李海龙、于立(2011)构建了一个生态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维度较为全面,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创新等,体现了城市中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解佳龙、胡树华等(2013)建立了以载体支撑力、自主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和集聚辐射力为维度的“四力”评价模型。
2.2 从产城分隔到产城融合的实现过程和规律
顾朝林、柴彦威等(1999)在研究开发区空间规律过程中揭示了城市边缘土地利用性质变化过程的规律:近郊农业用地-菜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充填-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配套,这个规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城融合的演变。
王志美、李京文(2007)着重分析了技术革命对工业区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空间关系的演变。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形成工业区与居住区相分离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城市功能由分区转变为综合;第三次技术革命则促进了土地功能的兼容与城市功能的空间整合。
陈鸿、刘辉等(2014)依据产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居住用地与工业及服务业用地的混合程度,将园城关系划分为3个阶段:产业和城市关系松散阶段;产业支撑城镇发展阶段;城镇为产业发展服务,产业区、生活区、生产生活服务区空间功能复合,配套完善、空间融合的“产-城”一体化发展阶段。 王慧(2003)将开发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成熟期。随着阶段推进,其功能和区城关系也逐步演化:“空投式”发展和“孤岛”状态→城市功能辐射周边;追求工业增长→多元增长;依赖外部要素→创新增强与内生增长。
王霞、王岩红等(2014)将高新区与新城空间演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独立工业园区阶段——开发区+卧城阶段——产业住区+半独立卫星城阶段——生态高新区兼城市副中心阶段。
2.3 产城融合的内容
2.3.1 工业发展对城市载体的支撑
城市载体(设施和土地)缺乏工业支撑,土地低效利用等问题受到了学界和政界的批评。习近平(2013)指出,有的工业园区占了很大的地盘,产出却很低。我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中,处于低效利用状态的有五千平方公里,并强调需要警惕“鬼城”“空城”的出现,防止产业空心化,还指出“精明增长”理念值得研究借鉴。李克强(2013)也指出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园区占地过大等问题。魏后凯(2014)提到有的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超过了100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王小文(2014)也揭示了这个问题。国土资源部(2012)指出我国341个国家级和1200多个省级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平均产出强度为12984.94万元/公顷,约为20亿美元/平方公里,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左右。孔翔、杨帆(2013)认为需要警惕东部开发区产业向外转移而形成的“空城”。针对产业空心化及相应的土地低效利用问题,习近平(2013)认为要根据城市资源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
2.3.2 城市生产服务功能对工业企业的支撑
有学者指出产业园物流、市场及信息、研发、检测平台等生产性服务功能不足,比如柴彦威、曲华林等(2008)认为开发区面临产业结构不完善、设施配套跟不上、功能严重欠缺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投资环境的建设,影响了对母城区经济的带动和优化功能。
学者们提出需要加强开发区的生产性服务功能。罗德瑰-剖斯和哈迪(A.Rodríguez-Pose,D.Hardy,2014)考察了东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工业园,认为成功的案例都离不开大学知识、人力资源培训、商业、金融和网络等因素的支持。郭克莎、周叔莲等(2002),于涛方、顾朝林等(2006)认为应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就业结构升级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厉无畏、王振(2004)提到,没有商贸、金融、文化事业的相应发展,工业园的经济很难繁荣,并将制约第二产业的更大发展。林汉川(1995)、陈粟(2006)强调培育孵化器和高新区的生活、商业、商务服务功能。
黄杉、张越、华晨等(2012)提出了工业园分阶段发展服务功能的观点。认为工业园前期要重视对蓝领工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增添职业中介、法律保障等软性公共服务;中期以公共服务设施类型多样化为目标;远期以构建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转向满足高端生活和生产性服务业。
有的学者强调了文化功能对工业园的重要性。B.T.阿什海姆(2003)、张召堂(2003)认为文化建设对产业区是重要的。刘易斯和莫兰(Lewis N,Moran W,2002)等认为本地化的网络与社会关系是本区域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杰克波斯(Jacobs J,1961)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邻里关系网络”,普特南(Putnam R,2000)、波特(Porters,1995)都从不同角度认为社会资本主要是社会组织的网络、规范和信任等方面特征,它可促进相互利益的协调与合作。
2.3.3 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对工业人口的生活支撑
学界和政界揭示了城市功能对工业园人口生活性服务和公共服务支持不足的问题。刘畅、李新阳(2012)认为工业新区存在职住不平衡、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由此产生“空城”与“睡城”以及城市交通拥挤、潮汐式交通等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到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郑秉文(2011)、吴志华(2012)发现由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面临严峻的问题。
众多学者主张按照1977年签署的《马丘比丘宪章》在工业园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曾振、周剑峰等(2013)认为需要在传统工业园中植入城市居住、服务功能。沙拉科杰-思玛柯尔(Sarah Kogel-Smucker,2008)认为企业区若选址在城市中心之外,可能导致城市蔓延,主张政府的企业区计划按照“精明增长”原则实施,形成综合性城市功能区。
2.4 产城融合的一个障碍:工业污染
戴维·兰迪斯(1965)分析了19世纪欧洲工业区对城市的污染,发现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工业生产出现空间集中的区域化趋势,造就了一批肮脏而繁荣的城市。马丁兹、拉马斯和德米瑰尔(J.Martínez, J.F.Llamas,E.de Miguel,2008)分析了当代工业区对西班牙城市的污染,他们采取了669个土壤样本,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了西班牙南部里奈尔(Linares)地区城市工业和采掘工业对土壤的污染情况,发现城市工业对土壤产生的铅、砷、铜、锌、钡污染是显著的。
孔翔、杨帆(2013)注意到环境污染对工业园实现产城融合的障碍,认为难以就近布局住宅和高端生活服务设施,限制了其城市功能的提升。林峰(2014)也提到工业园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工业与城市分离、环境污染等问题。卢为民(2013)考察了台湾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发现其间存在因为噪音、煤烟等因素使得工厂与居住分离的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认为城镇化的产业支撑要符合绿色、低碳的要求,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生活环境为代价。 杨朝飞(2014)发现当代中国的工业污染仍然居高不下。近十多年来,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依然很大,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不断上升。工业粉尘排放量虽持续下降,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处于波动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不断增加,2012年达到329044.3万吨,是2003年的3.2倍。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幅上涨,2012年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达到3465.2万吨,是2003年的3倍。
2.5 产城分隔的根源与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2.5.1 关于产城分隔的根源
胡滨、邱建等(2013)指出产城分隔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理念落后,过分强调功能分区,职能过度分离,居住-服务-就业功能剥离。魏后凯(2014)认为其根源在于政绩冲动、规划软约束和规划界的利益驱动,政绩驱动地方政府大力扩张工业园和城市,规划的软约束和规划界的利益驱动则助长了这种扩张冲动。还有一些学者指出政府职能缺位是园区人口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支持不足的重要原因。
2.5.2 关于产城融合的实现路径
在总体原则上,习近平(2013)指出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务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在工作方向上,曹和平(2014)认为要优化产业园的交通布局,在具有城市基本生产功能和交易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交通营造商贸、人文、居住的气息,落实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功能。刘荣增、王淑华(2013)提出了城市新区产业高级化战略、社会服务强化策略以及新区有机成长的路径。
在城市规划上,胡滨、邱建等(2013)提出产城一体单元规划法,产城一体单元是实现城市产城一体发展的基本空间引导单元。贺传皎、王旭等(2012)认为规划思路与方法应向城市为产业投放核心要素、产业带动城市转型的模式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唐永伟、陈怀录等(2015)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下的规划应对策略。查理·齐米德(Charles W.Schmidt,2004)提到了贯彻先进规划理念的困难,认为关于精明增长与控制城市增长边界的主张将受到先期实施的区划条例的限制。
在土地利用上,张艳(2008)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早期开发建成的制造业产业用地,将有可能按规划或自发地向占地小、功能强、产出高的第三产业用地或居住用地转变。不少原先位于开发区边缘区域的地块在数年之内就随着开发区用地区划的调整而迅即转变为开发区核心区位的地块,要加强土地置换的调控,避免无序开发。左学金(2014)认为要从土地管理、土地制度方面做更大的、更实质性的改革,产城融合才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3 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尽管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研究时期较长,其中不乏关于产城融合的内容,但把产城融合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展开研究是近几年的事,研究比较薄弱,尚存在一些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
3.1 全面准确地界定产城融合
目前在产城融合的适用对象、对“产”和“城”的理解等问题上存在一定分歧,有的学者完全从语言逻辑角度理解产城融合,忽视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有必要深化对产城融合这个概念的认识。
3.2 产城融合发展历史和经验的研究
经济史研究是经济学发展的基石,目前对中外产城融合发展史的研究尚不充分,且以描述性发展史居多,分析性发展史较少。
3.3 完善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在全面准确理解产城融合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支撑、体系完备、方法优化等方面完善产城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
3.4 研究在工业污染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城融合
有的学者从注重功能分区的极端走向了功能混合的极端,主张在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内规划大片居住区和商业区。但鉴于人口众多、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等因素,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并不能完全排除存在一定污染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片面强调功能混合可能重犯“千层糕”式布局的历史错误;有的学者认为产城融合仅仅适用于无污染或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区域单元;有的学者提到了污染对产城融合的妨碍,但尚未提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3.5 产城融合的计量经济研究
目前以定性分析为主,理论假说颇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大量搜集样本数据,以计量经济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才能实现真正的理论发现和发展,实现科学的政策评价和预测,实现对产城融合发展实践的正确指导。
3.6 工业园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
建设城市服务功能区与工业园区土地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比如,国土部规定工业园中生活办公用地不得超过7%。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有的学者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尚未提出科学可行的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刘畅 李新阳等.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城市规划学刊.2012.7
2.孔翔 杨帆.“产城融合”发展与开发区的转型升级.经济问题探索.2013.5
3.罗守贵.中国产城融合的现实背景与问题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5.李文彬 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学刊.2012.7
6.卢为民.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7.谢呈阳 胡汉辉 周海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城融合”的内在机理与作用路径.财经研究.2016.1 8.唐晓宏.基于灰色关联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关联度评价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4.6
9.王霞 王岩红等.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度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7
10.陈家祥.中国国家高新区功能偏离与回归分析.城市规划.2006.6
11.黄鲁成 张淑谦 王吉武.管理新视角:高新区健康评价研究的生态学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
12.李海龙 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7
13.解佳龙 胡树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力”甄选体系与应用.科学学研究.2013.9
14.顾朝林 柴彦威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1999
15.王志美 李京文.基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城市问题.2007.6
16.陈鸿 刘辉.开发区产业集聚及产-城融合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1
17.王慧.开发区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内在机理及空间效应.城市规划.2003.3
18.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9.李克强.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进城镇化更稳更好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0.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1.王小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解读//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22.柴彦威 曲华林 马玫.开发区产业与空间及管理转型.科学出版社.2008
23.Andrés Rodríguez-Pose,Daniel Hardy.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Parks in Emerging Countries:Panacea or Pipedream?[M].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 Press.2014
24.郭克莎 周叔莲.“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课题组.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2
25.于涛方 顾朝林 吴涨.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基于五普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分析.城市规划学刊.2006.5
26.厉无畏 王振.中国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7.林汉川.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5.4
28.黄杉 张越等.开发区公共服务供需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12.2
29.B.T.阿什海姆.产业区:马歇尔等人的贡献//G.L.克拉克 M.P.费尔德曼 M.S.格特勒.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 王缉慈 李小建 杜德斌等译.商务印书馆.2010
30.张召堂.中国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1.Lewis N,Moran W,Perrier-Cornet P,and Barker J.Territoriality,Enterprise and Reglementation in Industry Governanc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4
32.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New York:Vintage.1961
33.Putman R.Bowling 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Simon Schuster.2000
34.Porters A.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 on Networks,Ethnicity,And Entrepreneurship[M].New York:Ressell Sage Foundation.1995
35.郑秉文.拉丁美洲城市化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
36.吴志华.拉美城市化发展教训值得关注.人民日报.2012.8.23
37.曾振 周剑峰 肖时禹.产城融合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转型与重构.规划师.2013.12
38.Sarah Kogel-Smucker.Zoning Out:State Enterprise Zones'Impacton Sprawl,Job Creation,and Environment.Boston College Environmental Affairs Law Review.2008.35(1)
39.戴维·兰迪斯.1750-1914年间西欧的技术变迁与工业发展//H.J.哈巴库克 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王春法 张伟 赵海波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0.J.Martínez,J.F.Llamas,E.de Miguel,等.Soil Contamination from Urban and Industrial Activity:Example of the Mining District of Linares(southern Spain).Environmental Geology.2008.54(4)
41.林峰.市场化下的新型城镇化商机及发展架构//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42.卢为民.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中的土地利用政策创新.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4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44.杨朝飞.防治工业污染是城镇化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5.胡滨 邱建 曾九利 汪小琦.产城一体单元规划方法及其应用——以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为例.城市规划.2013.8
46.魏后凯.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7.曹和平.产业园区模式可成为城镇化路径//王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及地方实践探索.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4
48.刘荣增 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城市问题.2013.6
49.贺传皎 王旭 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城市规划学刊.2012.5
50.唐永伟 陈怀录等.“产城融合”理念下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工业园规划模式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5.7
51.Charles W.Schmidt.Sprawl:The New Manifest Destiny?.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04.112(11)
52.左学金.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与产城融合:问题与未来政策探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作者简介:
许明强,成都大学旅游和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城市经济。
魏伟,成都师范学院经济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产城融合关键因素和影响机制研究”(15YJA79007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中外工业园经验数据的产城融合实现机制实证研究”(2015M572487);西南财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产城空间融合研究”(JBK1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