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情趣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446395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阅读课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启”而学生“发”,语文课堂教学应大胆改革,应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大胆发挥,大胆想象,大胆畅所欲言。我想,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像以往教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课本情境,我看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主动权在于学生,因此应把主要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否则,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是无动于衷的,这样收益甚微。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下面谈谈本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点滴体会。
  初中语文课里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应该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的时侯,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跳出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这个时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篇课文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对母亲较有感情,却对父亲颇多怨言。应该说难以理解课文里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亲的不满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疼爱我的小故事,在老师的眼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样,通过老师的这个故事,学生们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亲对待自己的关怀,终于明白父亲对待自己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老师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生们终于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领会。又如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都明白这自然界盛开的洁白的梨花,是哈尼族小姑娘的梨花,更是象征世世代代相传的雷锋精神的梨花。老师结合课文,再引导学生发掘在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的故事,从而使学生能亲历生活中处处有梨花,处处有默默无闻帮助别人的人,学生也就明白了课文中蕴涵的那群哈尼族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所以做文同做人,有的时侯,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为学生们创设了一种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上,也绝不能满足于对课文的分析上,而要求学生进入生活,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的语文现象。这个时侯,同样需要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在教学《人类的语言》这篇课文的过程中,针对“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不过,课文毕竟是有局限的,生活中变化无穷的语言比课本上要丰富多彩得多,从课本中走出来,到生活中去采撷变化无穷的语言之花。那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变化无穷的语言呢?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又如,学生们在考试的时侯,如果成绩考得好,成绩上升回到家里,爸爸会面带笑容且大方地说想要什么,如果成绩考砸了,成绩下降时爸爸就不这么说了,而是……待学生掌握基本要点后,从课本中走向生活,使课本有限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使得抽象的语言术语更加直观,更加容易理解,领会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了语言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主动地开拓语言的运用环境,课堂的辐射面大大扩展了,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有的时侯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动作,我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请两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现场给全班同学表演,从而调节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去。再如在教学魏学洢的《核舟记》这篇课文过程中,课文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们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声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又如在初五册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初六册鲁迅的《孔乙已》这篇小说的教学过程中,都有很好的表现素材。在《范进中举》中,让学生做出范进中举时的怕、笑等动作同时结合语言,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很快地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描写语言有了较深的认识。在《孔乙已》中,让学生以讲台桌作为酒店的柜台,让学生表演酒店里的情境。通过这样的表演教学,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把课本里的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表演,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表达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朗读书中的音乐效果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体会感情,去感受意境美。音乐与文学本来就都属于文艺,其中自然有许多相通之处。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视某种场景或者是感情。两者互有长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完全可以在有的时侯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过程中,在师生有感情地感受课文后,教师再放有柔和音乐配乐的朗读带,要求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听朗读带去想象春天的画面,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的原野上。又如在教学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这篇课文过程中,同样也给学生放有古筝配乐的朗读带,引导学生在古筝曲中去体会,想象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再如在教学古诗词的时侯,也放朗读加配乐的录音带。教师不但可以用语言激发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情境和意境,而且可以凭借那配乐来使课堂充满气氛,学生在婉转动听的配乐声中,进入诗的意境,自然能体会诗句的妙处。
  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内心中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运用竞赛手段,激发学生的竞赛情景。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学习法,利用课文中的一些问题,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景中去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教学阿累的《一面》的过程中,作者虽与鲁迅先生见过一面,但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寻找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是如何由远及近、从粗到细的,看谁找得快。学生被激发了全部的主动性,充分发挥积极性,紧张地去认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同样也把体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的问题也交给学生去理解。学生大多都能在这种竞赛的情景下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具备创造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设置一种创造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利用一些课文的开发性结尾,可以很好地达到目的。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中,课文的结尾并没有点明两个骗子的结局,利用这一点,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给课文加上结尾。再如在教学《孔乙已》中,作者用哄笑来写到孔乙已的悲剧,教师在让学生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去运用创造想象写出孔乙已的悲惨命运。学生纷纷发挥想象力,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以上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景教学,可以让教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又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文中,教师,现居贵州德江。
其他文献
OBE教学理念是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支撑,在此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将转变思路,以学习成果和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带动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离开了“生活”,“作文”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认为作文的“活水”来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新课改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立足生活,写好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真心流露,走“观察——积累——品味——创新”的写作之路。  1、热爱生活,观察生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学生的生活却是一种相对稳定、静态的生活,司空见惯、周围已经熟悉的一
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模式上必须发生相应的改变,顺应时代的变化.“互联网+”模式的推广,使得各种信息交流技术在生产生活的各行各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号召下,越来越多从事中职英语教学事业的工作者们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将微课与中职英语课堂充分结合,不仅有利于构建和谐愉悦的教
期刊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教授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统一整体,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对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的特殊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的心理发展过程。因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心理来设计课堂模式,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  如何根据学生的课堂心理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根据学习动机、兴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动机是支配
[教学内容]rn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二课:演唱与表演歌曲《牧童谣》.rn[教材分析]rn歌曲《牧童谣》是一首湖北地区的童谣,四四拍,一段体结构,曲调优美,节奏舒展并带有动感.
期刊
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中,作文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作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乐写”,并写出好东西来呢?  一.进行多样式作文训练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应完成的任务。其中,培养写作能力非常重要但也是最难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体,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
期刊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作为一种英语产出能力,在学生未来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写作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需求,写作教学也成为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对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