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要学哪种英文?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c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大学历史学者王奇把ChiangKai-shek(蒋介石)译成了“常凯申”,到了中央编译出版社的校对编辑处也未能发现并更正过来,这个低级的常识错误引起舆论一片哗然。令人失望的是,在关于此事的大量讨论中,大多数只是附和时下那种嘲讽权威、愤世嫉俗的论调,愿意细心分析产生这种翻译笑话根本原因的却在少数,更遑论提供建议,避免重蹈覆辙。在“门修斯”和“常凯申”后,下一次难保不会出现把SunYat-sen(孙中山、孙逸仙)译成“纯鸭生”。如果不懂得反思我们的英语教育出了什么问题,这个关于中国人英语水平的笑话还将继续下去,到时受辱的便不仅是某些学者。
  如果愿意扪心自问,在受过良好教育的国人之中,有可能会犯“常凯申”这种低级错误的人会是少数吗?或者首先反问一下自己,自己清楚ChiangKai-shek是蒋介石吗?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清晰的答案。那么,为什么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连我们自己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名称的惯常英语译法,都如此不清不楚呢?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提高国民的英语水平,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不应仅限于英语课之内,甚至不应只限于文史哲的科目。在国外的大学里呆過就会知道,不少国内的数理化尖子生,到了英语国家后不要说用英语表述一个物理现象或化学反应,甚至连基本的化学元素的英语都说不上来。笔者曾亲眼见到这些事情:一个刚出国读理科的中国学生,在看到报章上讨论全球变暖的文章时,还得用电子词典查carbondioxide(二氧化碳)是什么意思;一个读完政治学后出国读硕的中国学生,还得查checkandbalance(权力制衡)指的是啥。
  究其原因,可谓一目了然:从小学的自然课到中学的物理课、化学课,我们的教科书都没有把一些基本名词的英语对照标注出来,老师也不讲,考试更不考。等到学生上了大学,大部分的教科书还是不对重要名词(人名、地名、术语)附加英译,使有志于继续攻读外文原著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基础。不妨再回过头看看社科类专业,例如在国内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有多少会在凯恩斯旁边用括号注上JohnMaynardKeynes,有多少在谈及张五常时会提一下英文是StevenN.S.Cheung?当有一天,学生在需要英汉互译这些人名时犯糊涂了,那应该怪谁呢?
  再把问题放大一点讲,我们整个社会都没有严肃对待重要名词的中英对照问题。走在大街上,在公共场所里,到处都会看到似乎是同时标示了中英文对照的路牌和标示,但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不是直接翻成拼音了事,就是错译成非常滑稽的英文。在去年奥运前夕,国家下工夫在北京纠正了一些,明年就是亚运会了,广州也正准备去纠正一批。但让人难受的翻译还是大量存在。笔者就不止一次在带外国友人在广州坐地铁时感到万分尴尬:在英语中,陵园是颇为严肃的cemetery一词,例如安葬了马克思的伦敦HighgateCemetery,但是在广州,“烈士陵园”却是Martyr’sPark。外国友人经常搞不懂,怎么我们会把浩然正气的烈士(martyr)与供人嬉戏的公园(park)放在一起?
  如果把“常凯申”的笑话,放到教育制度的背景中,甚至整个社会环境在对待中英名词对照的态度这些背景中去看,不难明白何以会错把ChiangKai-shek译成“常凯申”。值得一提的是,王奇虽然错译蒋介石了,但还是老实地把英文原词放在那里供人对照,是很负责的做法,否则外界根本不会这么容易就看出其错译所在。不妨想一想,在国内出版的大量外文著作中,有多少愿意同时注明重要名词的英文版本,有多少又是糊里糊涂地蒙混过关?它们要是译错了,我们如何得知?从小到大,我们又已经读了多少本这样不提供名词的中英文对照的译作?
  “常凯申”的笑话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我们的教育里从来就没有重视过中英文对照,而我们也从来不把英汉名词的互译当回事,说到底是一直轻视教与学的英语能否与国际接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现在我们用的英语,与那个英文版毛语录时代的洋泾浜英语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我们要的,究竟是写给外国人看、说给外国人听的英语,还是只是供中国人之间在英语角里互相切磋的“夜航船”式英语呢?
其他文献
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们对春节假日翘首企盼。从2008年开始,春节之外的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也纳入了国家公假制度,社会上悄然涌动着一股回归传统的思潮。但是,如此我们就真正领悟传统了吗?     在当今社会中,尤其随着城市化的急剧发展,传统节日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早已被淡忘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这也是民俗发展的正常形态。民俗生活就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它会根据时空等因素发生各种各
期刊
三国时的袁涣,年轻时是个非典型的富二代。他出身高干家庭,父亲是东汉司徒,位列三公。东汉末,天下纷扰,公子哥儿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勇于冲破法律的束缚,恃强凌弱,胡作非为。但当时的袁涣却成为不折不扣的“非主流”,他崇尚清静,一举一动都以礼而行。在他那些富二代朋友眼里,他也许就是一个谨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胆小鬼吧。  刘备做豫州刺史时,为袁涣做了一件事,把袁涣推荐为秀才。这可能对刘备没有什么,可是却影响
期刊
1900年,当新世纪的曙光冉冉升起的时候,东方最大帝国的统治者慈禧太后正扮着农妇,带领一帮蓬头垢面的王公贵族,丢魂落魄地奔逃在前往西安的乡间土路上。他们身后是火光冲天血流成河的皇城北京。昔日君临天下的紫禁城,此时已沦为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人间地狱。  而在遥远的英国伦敦白金汉宫,西方最大帝国的统治者——维多利亚女王也正在衰病之中度过一生最后的日子。上帝似乎不再眷顾这位幸运的女王,她的病情日益恶化,精
期刊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做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动用砭石、骨针治
期刊
中医乃我国“国宝”之一,有着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鸦片战争前,中国医学界一直是中医一枝独秀。列强入侵后,西学东渐,西医学也在中国落地生根,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冲突在所难免。在日益激化的中西医论争中,有一部分人对中医持轻视甚至反对态度,主张用西医取代中医,尤其是以往政府千方百计地排斥和摧残中医。从道光皇帝、北洋军阀到国民党蒋介石,制造各种障碍阻止中医的发展,甚至企图用行政手段消灭中医。为了
期刊
“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并不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   中国先人认识事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就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
期刊
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州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是当地名医。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父亲同意了李时珍的要求,并精心地传授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有名望的医生。   
期刊
杰出人物特别是政治方面的杰出人物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杰出人物的子孙优劣与否也事关重大,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及封建社会印记颇深的国度。  杰出人物有好儿郎,这固然不乏其例,但也有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倾向,即因太优质的物质生活、太污浊的官场情境和太狭窄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和局限,杰出人物往往有不肖子孙,他们中有的人甚至给父辈、民族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翻开历史,有些史实确令人触目惊心。  
期刊
很多年前,清华园中有几位著名的人物,号称“清华三荪”,他们都是著名的单身汉。其中有个哲学家叫金龙荪的,也就是金岳霖。    壹    金岳霖自幼就聪明得不得了。他小的时候,有一次居然在梦中背四书,因此他小小年纪就考进了清华。十几岁的时候,他就觉得中国俗语所谓“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题目。他说,假如把这两句话作为条件,得出的逻辑结论应该是“朋友如粪土”。到美国后,他服从家里的意见学了贸易科。后来
期刊
有关传统中医药学的问题,一直是中国医学界的一个焦点。几千年来,中国的中医药学一直服务着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而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西医的进入,中医药也一如中国含蓄、讲求内涵的文化一样,相对显得静谧许多。而事实也确实如此,纵观现在大到医院小到门诊,从诊断到治疗似乎全都是一色的西医操作。中医似乎真的在步步隐退,但这只是“似乎”而不是事实。  其实,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阿拉伯医学、古印度医学、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