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市举行的中小学教师“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上,有几个选手都朗诵了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但对第二节的节拍划分不尽相同。有的处理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有的处理为:“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我认为两种处理都对,而其他评委只认可第二种处理,认为“手指”“手掌”不能连读,连读是硬伤。比赛结束,我们还为此争论不休。于是,我有了“谈谈诗歌节拍划分的灵活性”的想法。
从理论上来说,毫无疑问,同一作品通常可以有多种解读,大家对同一作品理解不同,诵读处理就会有所不同,无论是基调的把握、情感的表达、语速的运用,还是重音的位置、节拍的划分,等等,都是如此。从实际处理看,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无论一般人还是诵读名家,对同一作品的处理也都各不相同,而且都有各自的合理性。这里以名家诵读《相信未来》第二节为例,只就节拍划分谈谈其处理的灵活性与合理性。
通过视频搜索可以看到——
濮存听、陈原、珍惜、一舟等人把《相信未来》的第二节处理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而朱军、杨晨在“2010年新年新诗会”中处理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按:朱军将“掌”诵读为“撑”,字幕用字也为“撑”,可能是记错,也可能是版本不同。)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两种处理都有其合理性:
第一种处理,将“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理解为同位复指关系或者本体喻体关系,将整节诗看成一个整体意象(即“我用……写下:相信未来),认为整节诗用孩子的口吻,用孩子奇特、宏伟的想象,表达纯真、执著的信念:相信未来。
第二种处理,将“手”与“指”、“手”与“掌”分别看成两个词,将“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看成动宾关系,将—二句都看成“主语(我) 状语(用手) 谓语中心语(指、掌) 宾语(那涌向天边的排浪、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的结构,将每句看成一个单一的意象,认为“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表达了一种不畏风浪的乐观豪迈情怀,因而才“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两相比较,它们各有优劣。第一种处理,比喻符合“孩子”的口吻,表达更为紧凑和谐;但思维跳跃性大,理解难度大,一般人很难直接将“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理解为同位复指关系或者本体喻体关系。第二种处理,表意单一,一般人容易接受;但将“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看成动宾关系不好理解。两相比较,我比较喜欢第一种处理,但也认可第二种处理。
第一种处理也可以按第二种处理来理解,即将“手”与“指”、“手”与“掌”分别看成两个词,将“用手”看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语中心语“指”或“掌”,将“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看作动宾关系,将—二两句都看成“主语(我) 状语(用手) 谓语中心语(指、掌) 宾语(那涌向天边的排浪、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的结构。因为动宾之间的节拍划分有灵活性:可连读,可断开。如:“我用手指蓝天白云”“我用脚踏万水千山”“我用笔写美丽诗篇”“我用诗诵美好生活”,可以停顿为“我用手指/蓝天白云”“我用脚踏/万水千山”“我用笔写/美丽诗篇”“我用诗诵/美好生活”。
从理论上来说,毫无疑问,同一作品通常可以有多种解读,大家对同一作品理解不同,诵读处理就会有所不同,无论是基调的把握、情感的表达、语速的运用,还是重音的位置、节拍的划分,等等,都是如此。从实际处理看,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无论一般人还是诵读名家,对同一作品的处理也都各不相同,而且都有各自的合理性。这里以名家诵读《相信未来》第二节为例,只就节拍划分谈谈其处理的灵活性与合理性。
通过视频搜索可以看到——
濮存听、陈原、珍惜、一舟等人把《相信未来》的第二节处理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而朱军、杨晨在“2010年新年新诗会”中处理为: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按:朱军将“掌”诵读为“撑”,字幕用字也为“撑”,可能是记错,也可能是版本不同。)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两种处理都有其合理性:
第一种处理,将“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理解为同位复指关系或者本体喻体关系,将整节诗看成一个整体意象(即“我用……写下:相信未来),认为整节诗用孩子的口吻,用孩子奇特、宏伟的想象,表达纯真、执著的信念:相信未来。
第二种处理,将“手”与“指”、“手”与“掌”分别看成两个词,将“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看成动宾关系,将—二句都看成“主语(我) 状语(用手) 谓语中心语(指、掌) 宾语(那涌向天边的排浪、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的结构,将每句看成一个单一的意象,认为“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表达了一种不畏风浪的乐观豪迈情怀,因而才“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两相比较,它们各有优劣。第一种处理,比喻符合“孩子”的口吻,表达更为紧凑和谐;但思维跳跃性大,理解难度大,一般人很难直接将“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理解为同位复指关系或者本体喻体关系。第二种处理,表意单一,一般人容易接受;但将“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看成动宾关系不好理解。两相比较,我比较喜欢第一种处理,但也认可第二种处理。
第一种处理也可以按第二种处理来理解,即将“手”与“指”、“手”与“掌”分别看成两个词,将“用手”看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语中心语“指”或“掌”,将“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看作动宾关系,将—二两句都看成“主语(我) 状语(用手) 谓语中心语(指、掌) 宾语(那涌向天边的排浪、那托住太阳的大海)”的结构。因为动宾之间的节拍划分有灵活性:可连读,可断开。如:“我用手指蓝天白云”“我用脚踏万水千山”“我用笔写美丽诗篇”“我用诗诵美好生活”,可以停顿为“我用手指/蓝天白云”“我用脚踏/万水千山”“我用笔写/美丽诗篇”“我用诗诵/美好生活”。